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鱼粉作为优质水产饲料的原料在国内有着很大需求。为提高鱼粉生产的效率、提升鱼粉成品的品质,研制了一种高品质鱼粉加工装置。该装置优化了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精准控制鱼粉加工过程中蒸煮、压榨、干燥环节的工艺参数,通过引入蛋白质检测装置,精准控制蒸煮环节温度,以此降低蛋白质变质现象;采用双级干燥工艺和脂肪检测装置来降低鱼粉的含水量和脂肪含量。成品鱼粉品质的测定试验表明,该装置生产出的鱼粉与传统加工装置生产的鱼粉相比,蛋白质含量提高11%,脂肪含量降低17%。通过饲养试验进一步验证了鱼粉品质的优越性。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高品质鱼粉加工装置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鱼粉消化率是鱼粉含有可被动物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含量的真实反映,是评价鱼粉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讨论了原料鱼的新鲜度、鱼粉生产工艺、贮藏时间、脂肪含量、氨基酸组成等对鱼粉胃蛋白酶消化率的影响,并对本研究的进一步工作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课题组前期研发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又称金鲳)复合油、脂肪粉以及低鱼粉饲料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利用饲料公司的商品料生产设备生产4种等氮(48%)等脂(11%)配合饲料(D1~D4):其中,D1~D3为饲料公司的金鲳商品料配方(含20%鱼粉),仅添加的脂肪源不同,分别为10%鱼油(D1)、10%卵形鲳鲹复合油(D2)、8%卵形鲳鲹复合油+4%卵形鲳鲹脂肪粉(D3);D4为本课题组研发的低鱼粉饲料(含6.6%鱼粉),脂肪源与D3一致。以此4种饲料于海水池塘网箱(2 m×2 m×1.5 m)中养殖卵形鲳鲹幼鱼,试验鱼体质量(64.75±0.70)g,实验周期8周。结果显示,与D1组相比,D2~D4组鱼的生长性能和形态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D2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D3和D4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以及肝脏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D1组(P<0.05)。鱼背肌的粗蛋白含量D3和D4组显著高于D1组(P<0.05),而鱼背肌其他常规成分及腹肌各常规成分各...  相似文献   

4.
《科学养鱼》2002,(5):62-63
误区一:使用优质鱼粉价格昂贵,使用劣质鱼粉(掺假的“配方鱼粉”)可以降低饲料成本。“配方鱼粉价格便宜,但单从“配方鱼粉中鱼粉的价格来讲是上升的,使用“配方鱼粉在饲料中的添加量要高于用纯鱼粉的添加量,饲料的成本要高于用纯鱼粉的饲料。掺假鱼粉有些是不得已而为之,比如:用鱼干做成的鱼粉,由于脂肪含量高,不掺羽毛粉无法粉碎,故用鱼干做的鱼粉中一般都掺30%~40%的羽毛粉。这些掺假鱼粉中的羽毛粉是不能被消化吸收的。从经济效益上来讲,宁可用少量的优质鱼粉,也不要用大量的劣质鱼粉。误区二:优质饲料必须大量使…  相似文献   

5.
选择体质量为(39.84±3.09)g暗纹东方鲀,分为8组,分别饲喂等氮等能的高鱼粉组、低鱼粉组、低鱼粉发酵豆粕组、低鱼粉豆粕组4组实用饲料和添加大豆抗原蛋白的半纯化饲料(大豆抗原蛋白含量分别为0%、5%、8%和12.5%),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生长实验,探讨大豆抗原蛋白对暗纹东方鲀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用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低鱼粉发酵豆粕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低鱼粉组,用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低鱼粉豆粕组与低鱼粉组无显著差异。半纯化饲料中随着大豆抗原蛋白含量增加,生长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实用饲料和半纯化饲料对肌肉组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肝脏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和血清丙二醛指标中,低鱼粉豆粕组显著高于低鱼粉组,低鱼粉发酵豆粕组则与低鱼粉组无显著性差异,半纯化饲料系列在8%组出现峰值,显著高于其他组。低鱼粉豆粕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低鱼粉组,低鱼粉发酵豆粕组与低鱼粉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半纯化饲料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呈现先增后减趋势。研究表明,与豆粕替代鱼粉相比,用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更能促进鱼体生长;大豆抗原蛋白是影响豆粕替代鱼粉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对生长、抗氧化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则因大豆抗原蛋白的含量与单独存在与否而异。  相似文献   

6.
秘鲁政府规定鱼粉鱼油厂在7月15日前要符合国家环境规则。不久前,渔业部开始分析从每个鱼粉厂排出物的样品参数,如pH、生物需要氧、固体物、脂肪含量。秘鲁海洋研究所和其他地区机构在7  相似文献   

7.
在湿法全鱼粉生产过程中,蒸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序。原料蒸煮夹生,使鱼肉中水分和脂肪在下道压榨工序中不易与固相物分离,榨饼中的脂肪和水分含量就多;原料过熟,汁液量增大,榨饼数量就相应减少。这两者对鱼粉生产均不利。作为湿法全鱼粉生产主要设备的蒸煮机,其工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鱼粉的质量和成品鱼粉的得率,并影响鱼油的提炼。  相似文献   

8.
草鱼对17种饲料原料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以Cr2O3为指示物,测定草鱼对进口鱼粉、国产鱼粉、蟹粉、肉粉、肠衣粉、酵母、菜饼、黄菜饼、黑菜饼、双低菜仔粕、豆粕、膨化大豆、芝麻饼、棉粕、玉米胚芽饼、玉米蛋白粉和酒糟粉17种试验原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基础饲料和试验原料以70:30的比例(质量比)混合挤压成硬颗粒饲料。结果表明,草鱼对鱼粉、菜籽饼籽、豆粕和膨化大豆等质量好的蛋白饲料的表观消化率较高、其干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在80%以上;草鱼对酵母、菜籽饼粕、豆粕和膨化大豆等饲料的干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均与鱼粉一致。  相似文献   

9.
史氏鲟饲料脂肪的最适合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报道了史氏鲟饲料脂肪最适含量的结果。试验饲料是以酪蛋白、鱼粉、湖精和纤维素等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等氮(蛋白质含量41%)和等能量的(11.2MJ/kg饲料)的半精制饲料,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设0、2%、4%、6%、8%和10%共6种添加浓度。试验周期为25d。结果显示: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以脂肪含量7.6%-9.6%的4、5组饲料最佳,与脂肪含量分别为1.6%和3.6%的1、2组饲料差异显,但与脂肪含量分别为5.6%和11.6%的3、6组饲料差异不显。如果考虑到饲料成本,把史氏鲟饲料脂肪的最适合量设定在8%左右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以鱼粉水平为30%的饲料为高鱼粉饲料对照组,以豆粕替代高鱼粉饲料中50%鱼粉形成低鱼粉基础饲料,低鱼粉基础饲料添加0、0.5%、1.0%、1.5%和2.0%低分子水解鱼蛋白,配制 6种实验饲料,对初始体重为(0.44±0.02)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进行48 d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束后采集样品,测定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分析肠道先天免疫缺陷基因(IMD)、对虾素3a分子(Penaiedin 3a)、溶菌酶(LZM)和Crustin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量,以探讨低分子水解鱼蛋白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低分子水解鱼蛋白能够显著提高对虾肝胰腺T-SOD、AKP和ACP的活力,降低MDA的含量;且1.5%低分子水解鱼蛋白能增加IMD、Penaiedin 3a、LZM和Crustin基因表达量。综上,凡纳滨对虾非特异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降低可能是影响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关键原因之一,而在饲料中补充1.0%–1.5%的低分子水解鱼蛋白可有效提高凡纳滨对虾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增强其非特异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随机抽取的几种国产与进口鱼粉的几种重要品质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了牙鲆对几种单一饲料的蛋白质和干物质的消化率。结果表明:采用粪分析法测定牙鲆对饲料蛋白质和干物质的消化率的方法是行之有效。据检测结果:从常规成分检测的均值上看,国产鱼粉粗蛋白含量偏低,水分、灰分、粗脂肪偏高。国产鱼粉抽样中蛋白质和干物质的平均消化率分别为79.61%和73.39%,而进口鱼粉为87.4%和81%,都比国产鱼粉高。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国产鱼粉与进口鱼粉的优劣,提出了国产鱼粉加工工艺改进的方向,对提高国产鱼粉质量,生产优质国产鱼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大豆浓缩蛋白各种营养成分及抗营养素组成和含量,并与进口鱼粉进行比较,对大豆浓缩蛋白作为水产饲料蛋白源的利弊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大豆浓缩蛋白粗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都可以超过进口鱼粉;氨基酸较平衡,怛组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较进口鱼粉低;抗营养因子和磷含量较低,也是大豆浓缩蛋白相对鱼粉的一个重要优点。可作为水产动物饲料蛋白源部分替代饲料中的鱼粉。  相似文献   

13.
索氏脂肪抽提器是日常检验工作中用途十分广泛的仪器。不仅用在测定鱼类、谷物等食品和饲料、油料等脂肪含量,还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量及鱼类毒物甲基汞等测定的前处理上,已被国内外沿用了数十年,见图1。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低沸点有机溶剂的蒸馏、回流、反复间歇冷萃取,然后回收有机溶剂,称取烧瓶中油的重量。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4.
鱼粉是以经济价值较低或质量较差的鱼类以及在生产水产食品过程中的鱼头、骨刺、鳍、内脏等下脚料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粉状饲料和高级有机肥料。目前国内生产鱼粉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土法生产,即将原料晒干粉碎成粉状,因其含盐量较高,俗称咸鱼粉;二是干法生产,即将原料经蒸干机蒸煮烘干粉碎而成,这种鱼粉脂肪含量高,俗称不脱脂鱼粉;三是湿法生产,即将原料经蒸煮、压榨、分离、干燥、粉碎、筛选等工序,把固形物加工成鱼粉,将大多数油脂脱脂分离制成鱼油,这种鱼粉俗称脱脂鱼粉。 土法生产之咸鱼粉和干法生产的不脱脂鱼粉因存在质量低劣、存放期短等问题已趋淘汰,故本文就国产和引进的两种湿法鱼粉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5.
《广西水产科技》1987,(2):36-37
将经厌氧消化的猪粪用来作为10%和20%同蛋白及同能量成分的替代蛋白源,并与大豆粉和鱼粉对照饵料进行喂养鲤鱼种的比较试验,结果摄食替代饵料的鱼的生长率显若较高,与对照组和10%饵料组相比,摄食20%饵料的鱼脂肪含量显著较低,灰分含量显著较高。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二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试验Ⅰ设计了鱼粉含量为18%和9%的两种基础饲料(分别为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在低鱼粉对照组中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0.23%、蛋氯酸0.09%,饲养平均体重2.48 g的异育银鲫鱼种6周。结果表明,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晶体氨基酸组、环糊精包膜氨基酸组、淀粉包膜氨基酸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14.3%、169.8%、173.3%、204.7%、203.2%,与低鱼粉对照组相比,添加晶体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无改善(P>0.10),但添加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提高了鱼体增重率20.5%、19.7%(P<0.05),饲料系数下降0.40、0.39(P<0.05)。试验Ⅱ在鱼粉含量为6%的基础饲料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0.20%、蛋氨酸0.08%,在异育银鲫成鱼(平均体重220 g)摄食上述4种饲料后1、3、5、12h,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结果表明,添加晶体氨基酸使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提前,相对于晶体氨基酸而言,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则使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上述研究表明,晶体氨基酸经环糊精、淀粉包膜处理后,其在消化道的吸收速度减缓,可利用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干灰化混合消解法进行前处理,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鱼粉中的总砷含量。结果显示,样品经微波消解、干灰化、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6.8%~103.6%,相对标准偏差为2.4%,检出限为0.1μg/L;采用CNAS能力验证鱼粉样品,微波–干灰化混合消解法总砷测定结果与中位值一致。研究表明,微波–干灰化混合消解法能减少前处理过程中砷(As)因高温或消解不完全导致的损失,使鱼粉中的各种形态的As完全转化为无机砷离子,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可靠,是测定鱼粉中的总砷含量理想的前处理方法,也可以用于砷形态比较复杂的食品、饲料等样品中总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1969年4月8日,日本的日鲁渔业公司向美国购买了一项低成本生产鱼粉的专利,通过防止鱼粉中脂肪和油的氧化使生产稳定,产品富有营养价值。其加工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9.
鱼粉水解物中小肽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健 《水产学报》2005,29(2):222-226
用150尾3.74±0.23 g的草鱼作日粮中鱼粉水解物中小肽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影响研究。实验分为2 组,每组75尾鱼,每25尾鱼饲于0.25m3的水族箱中,每组设3个平行水族箱。试验组日粮中添加0.5%鱼粉水解物 0.5%鱼粉,对照组为1%鱼粉,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其特定生长率、蛋白保留效率、饲料系数和血浆中镁含量与小肽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草鱼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鱼粉水解物小肽可提高饲料表观消化率和蛋白消化率,增加血液循环中生物活性肽的含量,增加体内氮沉积,减少肝胰脏和肠系膜脂肪储积,从而提高机体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蝇蛆的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蝇蛆作水产养殖的饵料具有适口性好、营养转化率高等特点,据分析,鲜蛆蛋白质含量15.62%,蛆粉含粗蛋白59~63%,粗脂肪10~20%,与进口秘鲁鱼粉相似。蛆粉每种氨基酸含量都高于国产鱼粉,必需氨基酸总量是鱼粉的2.3倍,赖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6倍。还含多种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