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水稻生产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7,自引:3,他引:47  
【目的】分析全球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探讨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方法】采用全球水稻生产资料定量分析水稻面积和单产变化及其对总产贡献,及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全球水稻生产自1961年至2006年,由于复种指数提高,面积增长32%,年均增长0.61%。单产提高1.21倍,年均增长1.82%,单产提高主要依靠矮杆品种和杂交稻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灌溉设施改善和化肥施用。总产增长1.92倍,年均增长2.46%。水稻总产增长中,由面积增长贡献27%,由单产提高贡献73%。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水稻面积年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水稻单产的增长率逐年变小,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分别为2.58%、0.98%和1.16%。面积下降和单产增长率变小导致总产增长率下降,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总产年均增产率分别为2.73%、1.48%和0.88%。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是,水稻生产技术对单产提高的贡献率下降,病虫草危害及自然灾害频繁,多熟制生产系统水稻单产下降,水稻生产效益低。【结论】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技术对策是改良水稻品种和扩大杂交稻应用,在非洲推进非洲新水稻应用,推广水稻集成栽培技术弥合水稻产量差异,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政府加大对水稻生产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浙江水稻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析了近年来浙江水稻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水稻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双季连作稻占种植面积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86.0%到2004年下降到34.1%;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从80年代平均242.4万hm^2和1340.0万t,到2004年下降到102.8万hm^2和686.9万t;水稻单产增长辐度下降,单产年均增长率由60年代的5.3%,到2001年以后仅为0.3%。水稻现实单产、品种单产和良种良法配套单产的存在较大差异;生产上主导品种不突出,良种良法不配套,技术的集成度不高和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提高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提高水稻产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超级稻是水稻育种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被誉为继矮化育种和杂交稻问世以后水稻生产的又一次绿色革命。以超级杂交水稻为主导的超级稻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使水稻单产大幅提高,并不断创造出新的纪录。近几年福鼎市超级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不断提高,并向高产、优质、高效方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水稻生产30年地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佴军  张洪程  陆建飞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6):3446-3452
【目的】分析江苏省1980—2009年水稻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探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江苏省水稻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影响,为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基于1980—2009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区域差异的研究方法,探讨江苏省近30年水稻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近30年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区域差异明显,苏南地区快速减少,苏中地区略有减少,苏北地区快速增加;水稻单产区域差异减小,苏南地区水稻单产优势逐步削弱,苏中地区成为当前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单产优势地区,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苏中地区的单产差距逐步缩小;苏南地区水稻总产在江苏省的比重不断下降,苏北地区在全省水稻生产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结论】种植结构调整和耕地面积变化是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其中种植结构调整是主导因素;水稻单产的区域变化是耕地质量变化、气象因子和社会因素等综合影响的结果;苏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了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下降和单产优势的削弱,促使江苏省水稻生产的重心由苏南地区逐步转移到苏北地区。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是我国优质稻米的重要出产地,在水稻生产省份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吉林省近30年水稻生产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吉林省水稻生产的历史沿革,探讨其形成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对比东北其余两省份水稻生产情况,运用因素分解法在吉林省水稻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以及单产与面积对总产量的贡献率等几方面来分析吉林省水稻生产的优势,并探讨吉林省水稻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吉林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总产量不稳定的现状,经3a,进行面积80 hm2不同生态区域试验,研究提高稻谷产量的因子,初步摸索出一季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为掌握水稻生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009-2016年西双版纳州水稻生产统计数据进行分析,2009-2016年西双版纳州水稻种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水稻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44293hm~2下降到2016年的33215hm~2,下降幅度达到25.01%;水稻平均单产从2009年的5555kg/hm~2上升到2016年的7142kg/hm~2,上升幅度28.57%,单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水稻总产变化相对平稳。低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明显下降,中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的30%以上,杂交良种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5%以上,水稻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推广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根据我县水稻生产现状,提出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 30 %和 40 %以上。水稻生产的发展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 ,就水稻收获而言 ,机收面积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1 8.0 2 %  相似文献   

10.
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单产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水稻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只有实现水稻的全过程机械化,才能保证水稻生产的持续发展,并促进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快速推进。但目前水稻面积的快速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山东省临沂市的调研,从种植面积和单产、品种演变、栽培技术、病虫害情况、生产经营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临沂水稻生产现状,指出其在品种、种植成本、种植面积、生产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临沂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等方面对世界粮食和水稻生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水稻生产在中国和世界粮食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该研究为水稻育种研究者提供有用信息,对加深了解我国水稻生产,明确今后水稻育种方向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从南阳市水稻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生产效益,以及光照、降雨等方面对南阳市水稻生产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目前南阳市水稻种植面积减幅较快而影响生产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丰富但农业灌溉利用率严重不足、水稻生产比较效益低、水稻生产面临科技投入不足和规模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发展方向,对保障南阳市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加快发展水稻生产的机械化。减轻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对推动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进口高性能插秧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对广大种植户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2009—2018年中国水稻生产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情况,利用国家统计局2009—2018年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分析了全国水稻生产主力省(区)10年间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并量化了播种面积和单产对水稻产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水稻生产主力省(区)中,黑龙江省稻作面积波动较大,年平均波动幅度为4.70%;产量波动较大的是黑龙江省和湖北省,年平均波动幅度分别为3.24%、3.49%;在产量变化贡献上,全国产量变化以单产水平提升为主,但各主力省(区)主导因素有差别,在保持全国各地区单产水平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应控制稻作面积缩减,扬长补短,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6.
腾冲县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腾冲县是云南省粮油生产大县,面积5845.75km2,辖18个乡镇,乡村户数16万多户,人口为65万人。腾冲县境内山多坝少,山坝相间,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84%,河谷、坝子占16%。全县有耕地8万hm2,有水田4.28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3.5%。水稻是腾冲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51.43%,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全县平均单产只有404kg/667m2,而腾冲县水稻高产创建单产654.8kg/667m2,水稻增产潜力还很大。通过分析和研究水稻生产的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理清水稻的发展思路,对今后制定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方案,提高水稻单产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扬州市水稻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以及种植效益、稻作方式、高产典型等生产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全市水稻持续增产的主要原因,明确了今后全市水稻生产发展的目标,提出了提高水稻综合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水稻生产及栽培科技的发展河南省水稻生产及栽培科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七个时期:1.水稻生产初期(1949~1957年)1949年河南省稻田面积33.5万hm2,单产1192.5kg/hm2,总产40.0万t。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生产力得到发展,特别是“一五”期间,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地方良种的选用,初级栽培技术改良,水稻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到1957年水稻播种面积达51.4万hm2,单产达2385kg/hm2,总产达123.0万t,单产提高1倍,总产增加2倍。2.生产力下降时期(1958~1961年)在大跃进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不顾客观实际,提出“大种水稻,要把河南变江南”的口号,…  相似文献   

19.
对苏北沿海地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苏北沿海地区水稻生产的现状 ,即 :水稻种植面积缩减 ,单产徘徊 ,总产下降 ,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滞后 ,稻米品质偏低 ,产业优势不强 ,种稻效益不高 ;指出保证口粮安全的基础是稳定水稻生产 ,稳定水稻生产的前提是提高种稻效益 ,提高种稻效益的关键是发展优质稻米产业 ;提出恢复面积攻单产、增加总量保供给、提升质量塑品牌、产业开发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和做大做强水稻优势产业、支撑粮食安全、增加农民种稻收入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丰市水稻生产坚持增加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种植效益的发展思路,水稻产量和效益实现了"十连增"。为进一步促进大丰市水稻生产,总结分析了2013年大丰市水稻生产情况,并对2014年水稻生产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