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早熟麦套棉抗病品种豫棉17简介@孙长法@田土星@马克彬@武吉德¥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棉花原种场中早熟麦套棉抗病品种豫棉17简介孙长法田土星马克彬武吉德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棉花原种场453731豫棉17(原名新七8704)系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棉花原种场...  相似文献   

2.
麦套棉新品种─豫棉10号刘英华,刘淑梅,王国杰郑州市农科所付汝洪,巩固,周玉玲商丘地区农科所罗景隆,陈运生,王春霞河南省农科院豫棉10号系郑州市农科所和商丘地区农科所协作,用(商丘40×86—1)作母本,冀366作父本进行杂交,经南繁加代定向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3.
豫棉9号主要特征及应用技术王惠萍,冯复全,王新望,李俊尧,谢德意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郑州450002豫棉9号(原名豫早1109)是以中抗5号、中棉所10、中棉所14为亲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短季棉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枯耐黄、高抗棉铃虫等特性...  相似文献   

4.
豫棉11号新品种选育王家典,杨小昆,孙玉堂,马惠平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45000280年代初,我们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梁正兰先生和孙传渭等同志协作,利用他们的陆中杂种后代,试图通过转育把中棉(亚洲棉)早熟、抗旱、抗病虫、烂铃少,以及对我国的气候、土...  相似文献   

5.
新研96-48系河南省新乡县棉麦研究所于1990年以豫棉17选系新七8704-7半光子品系为母本,与毛子中棉所12选系中158-49-90-1进行杂交,杂交后代在病圃种植,经辐射处理、姊妹交、海南加代连续选择,育成棉子无短绒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系,其光子率高达90%以上,且在连续种植3-4代后,光子率仍可保持在70%-75%.  相似文献   

6.
豫棉12在北疆地区的表现及栽培要点刘学亮温子军梁金凤魏成明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农业科博乐834408豫棉12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短季棉新品种。1994年、1995年连续两年在我师小区试验表现早熟、丰产、优质、抗枯耐黄萎病,1996年从河...  相似文献   

7.
豫棉2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第一个低酚棉新品种。原名豫无302,是1977年在海南岛以有酚棉(69×5245)作父本与低酚棉选系(75×乌3×兰5)作母本杂交,其后代连年在海南岛与本院繁殖选育而成。1987年4月经本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豫棉1号原名新棉278,是1981年12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定合格,正式命名为豫棉1号,并决定在河南省推广;1982年种植面积约40万亩。一、选育经过。豫棉1号是以陕棉4号为母本,刘庄1号(中棉所3号选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74年于杂交三代中选  相似文献   

9.
为了宣传棉花结合利用的重要经济意义,普及棉花综合利用的科学知识,中国农学会、中国棉花学会于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在河南省新乡市举办了棉花(包括普通棉和无毒棉)综合利用展览和交流会。会议以一天时问参观了棉花综合利用科普展览和新乡县炼油厂、李台纤维板厂、朗公庙乡刨花板厂,两天时间进行大会和小组交流。现将这次交流会的主要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短季棉新品种豫棉14号(原名宛早654),系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于1981年以高产优质早熟品系宛早258和高产夏棉中棉所10号的杂种一代为母本,与特早熟的辽棉9号为父本杂交,经过枯、黄萎病混生地,连续选择,培育而成。1991—1993年参加全国夏棉长江流域试验,1993—1995年参加河南省夏棉区试豫南片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显著。1996年4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命名为豫棉14号。1豫棉14号的特征特性1.1高产稳产,适应性强豫棉14号参加全国夏棉第六轮长江流域区试,3年6省16点次试验,平均产量籽棉2336.25kg.hm(-2),皮棉…  相似文献   

11.
豫棉4号(原郑4107)是河南省农科院以高产、优质、较早熟、高感枯黄萎病的67优系作基础亲本,用陕1155和陕401—21作抗病补偿亲本进行复式杂交,后代经病地筛选育成的棉花新品种。1989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2.
豫棉15在南疆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棉15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棉花品种,新疆巴音郭愣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等地均有种植,表现早熟、高产、抗病,是目前南疆棉区单产皮棉2250kg·hm-2的理想品种。1产量表现1.1品比试验:1995~1996年在南疆麦盖提点进行2...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中棉所7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棉所79(原名:sGK中177)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0006)。  相似文献   

14.
高产优质多抗豫棉14简介杨新民,强学杰,余行简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473083豫棉14(原名宛早654)系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短季棉新品种。该品种苗情好,生育快,耐湿耐热抗病,上桃快,吐絮畅,早熟不早衰,丰产潜力大。正在豫南和鄂、湘、苏...  相似文献   

15.
短季棉豫棉14选育方法浅析①强学杰余行简杨新民河南南阳市农科所473083张恒均河南南阳市种子公司李众桥河南内乡县棉办豫棉14(原名宛早654)系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复式杂交方法,在变异后代中连续选择培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短季棉新品种。该品...  相似文献   

16.
优质转双价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中棉所78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棉所7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自育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品系sGK中156为母本、以自育优质选系120为父本通过杂交组配、多年鉴定选育而成的优质转双价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春棉区试,2009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春棉生产试验,同年获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9)第176号]。2010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0010;证书编号:豫审证字2010048)。  相似文献   

17.
豫棉16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于1990年以商丘66×豫抗1号为母本,冀366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材料到海南岛繁殖加代,连续多年在病圃定向选择育成,经河南省中熟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均表现高产、稳定、优质、抗病等优良特性,1997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  相似文献   

18.
抗黄萎病新品种豫棉2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选育过程豫棉 2 1 (豫 2 0 67)是以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耐黄萎病品种中棉所 1 2为母本 ,以抗病性较好的豫植 1 77为父本杂交 ,在枯、黄萎病圃上连续定向选择 8年而育成的高抗黄萎病陆地棉新种质。 1 995~1 996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试 ;1 997~ 1 998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春棉区试 ,同期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 ;1 999年参加黄河流域春棉生产试验。 1 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被命名为豫棉 2 1。自 1 994年以来 ,豫 2 0 67作为黄萎病抗源种质向外单位发放 ,先后被河北、山东、江苏、湖北、四川、新疆等省 (区 )的棉花…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开封县罗王乡孙寨自然村71户,350口人,有盐碱地700亩。往年种植豫棉1号,由于抗盐碱性较差,产量不高。1987年,从河南农科院引进低酚棉“豫棉2号”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 ,在棉花育种工作中 ,我们始终坚持育种为生产服务、坚持主客观条件相结合、坚持冬季南繁加代、坚持科技人员与农村农民相结合 ,坚持以定量标准连续定向选择的方法 ,先后育成了 GS豫棉 9号、GS豫棉 1 2、豫棉 1 5、豫棉 1 8、GS豫棉 2 2及豫早 1 2 2 1、豫 1 335等有苗头的优良品系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 育种成果1 .1  GS豫棉 9号 :(中抗 5×中棉所 1 0 )×中 657,于 1 988年育成 ,1 993年 4月及 1 1月分别通过河南省及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适于麦棉两熟夏播套种的短季棉品种。霜前皮棉每公顷平均为 862 .5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