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石阡温泉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在贵州省东北部的"中国泉都"石阡县境内,坐落于该县南部城南松明山下。石阡温泉是世界少有的既可洗浴又能直接饮用的天然矿泉温泉。中国最古老的温泉之一石阡温泉历来为石阡人所珍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及绿茶、特种茶、乌龙茶出口创汇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茶叶功能成分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使得茶叶提取物作为膳食补充剂、医药原料及化妆品原料等在国际市场上呈急剧攀升之势。对比分析茶叶等植物原材料的销售产值与茶叶等植物提取物的销售产值,指出在世界茶产业面临供过与求的情况下,扬长避短,生产绿茶、特种茶、乌龙茶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茶叶产品,加大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出口符合国际保健品市场需要的茶叶功能产品,促进茶产业升级换代,是我国茶产业经济增长及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茶叶生产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无公害茶叶包合了3个层次的产品,即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低残留茶。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巳成为当今茶叶开发与经营的必由之路。发展无公害茶叶的基本做法包括全面规划,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加强科技攻关,全面提高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水平;执行无公害茶质量标准,提高茶叶质量等4方面内客。发展无公害茶叶的关键技术则包括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科学施用肥料、综合防治病虫害和改善制茶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超微茶粉是将鲜茶叶经过蒸汽杀青和干燥处理后,进行超微粉碎,最终成为200目(气流粉碎式加工)甚至1000目以上的茶叶超微细粉。超微茶粉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品质和各种营养成分。该技术粉碎细度高,能使茶叶被粉碎到800目以上的细度;其次是粉碎温度低,机械不加冷却系统在连续运转情况下,生产中的粉末温度也绝对不会超过45℃;  相似文献   

5.
江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江西茶叶生产的现状 江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始于汉,盛于唐.宋代,江西茶叶产量居全国之首(全国岁茶课为1153万kg,江西342.5万kg).明清时期,涌现了庐山云雾、遂川狗牯脑、修水双井绿、婺源绿茶、浮梁红茶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名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江西的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从1949年的4800hm^2、2145t增加到1998年的5.47万hm^2、2.1万t.产茶区域遍及全省的每个县市,茶叶已成为茶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县、乡财政的支柱.   ……  相似文献   

6.
澜沧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澜沧县是茶树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悠久,但茶叶产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所拥有的资源极为不符,为此,对澜沧茶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地看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国土绿化》2023,(2):44-47
<正>2022年8月,国家林草局林业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课题调研组前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信阳毛尖原产地和核心产区的浉河区,开展对该区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走近浉河,绿涛汹涌而来,这里完全是茶的世界,以茶坊、茶公园、茶文化馆、茶乡民宿等场馆设施为主要载体的茶旅融合体验和茶文化展示令人目不暇接,一村一品、一镇多景、各具特色。在浉河区的一个个茶叶加工经营企业的营业大厅中,琳琅满目的产品样本和各级政府、国内外专业认证机构颁发的奖杯、奖牌和各类证书一一呈现在调研组面前,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最大产茶国,茶叶资源丰富,全国近20个省份种植茶叶,涉及茶农人口8000多万,茶业振兴与乡村振兴、茶农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近年来,全国广大茶企积极投入脱贫攻坚阵营,依托产业带动茶乡致富,对茶区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茶乡要美,茶业要强,茶农要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紧紧依托茶产业的发展,而我国茶产业的现状是大而不强,大而不精,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全民饮茶时代的到来、脱贫事业进入攻坚拔寨时期,顺势而为做强做大中国茶产业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正"让‘不懂’普洱茶的人也能放心购买。"这是杨绍荣心中一直以来的愿望。作为云南人,在杨绍荣的心中对普洱茶有着浓厚的情怀。云南省是我国主要茶叶产地之一,而云南省普洱市更是被称为"世界茶源",茶叶种植的历史极为悠久。发展至今,普洱茶已经成为云南省一张亮丽的名片,被全国乃至世界所熟知。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知名的、令云南人无比骄傲的茶叶品种,现在却"问题百出",  相似文献   

10.
分析开阳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按照减少森林资源消耗,提高效率,坚持重点突破和示范推广,坚持特色发展、产业联动,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化导向的原则,建管并重打造茶叶精品产业化基地,构建茶旅一体化发展体系,注重生态保护与建设,构建以茶为中心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推动茶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应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注意保护农民权益,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打造公共服务体系,多渠道融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金秀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产名茶历史也悠久。唐朝陆羽著《茶经》一书罗到唐朝名茶42个产区中,广西象州占一席之地。《象县志》评象茶:“其特佳者,中平乡的青山茶,色黄绿,味香清;大樟乡有东滋茶;瑶山中有瑶茶,色微红,极促消化,隔宿其味不变。”所说的“青山”、“东温”、“理茶”均在金秀县境内。罗香乡罗运村白牛屯生产的“白牛茶”,浸出茶液浅黄色,远闻有香味,茶刚入口,即感甜味、清爽。清朝年间,平南官府以白牛茶进贡皇上,颇具盛名。解放以来,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茶叶生产,50年代初,从外地引进国种5万多公斤种植…  相似文献   

12.
有机茶生产是通过有机生产方法来保护和改善茶生产园区生态环境,由此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茶叶.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开阳县适宜发展生态富硒优质茶,作为贵阳市茶叶发展的北翼开阳县,应重点打造30万亩富硒精品茶园基地。大力推行"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的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做干净茶、做放心茶、做优质茶已成为茶产业领域的共识。在分析了开阳县茶叶有害生物防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铁观音茶叶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观音茶叶无公害栽培能保持茶叶本身的营养价值,其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级饮料,具有解渴、提神、醒脑、减肥、降低血压血脂、抗疲劳、抗衰老等功能.铁观音茶叶无公害栽培生产既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福建安溪茶乡发展山区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笔者根据几年来对铁观音茶叶无公害进行的栽培,总结了一些技术经验,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是南茶北移最成功的地区,所产绿茶享有“江北第一茶”之美誉。加快培植茶叶这一特色产业,是振兴东港农业经济,促进全区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一、东港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一)地理、资源条件。首先,从地理、气候条件而言...  相似文献   

16.
云阳县茶叶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茶叶生产的历史与现状云阳县种茶已有1200多年历史,1949年茶粮间作面积66.3hm’,总产9.4t。1982年全县有259个联办茶场,1530hm‘新式茶园,茶叶总产287.st。1984年茶叶总产猛增到387.05t,面积、产量分别比1949年增加37倍和60倍,成为重庆市茶叶基地县之一。从1985年开始,茶园荒芜面积大,到1996年全县只有茶园面积832hm’,产量207t,比1984年减少53%。2茶叶生产中的主要问题1)管理责任制不健全。1984年前,我县90%的茶场是实行联办,茶场成立了管理委员会,自负盈亏,按劳分配,1984年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般…  相似文献   

17.
<正>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山东省"南茶北引"最早获得成功并能够大面积发展的主要地区。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种茶乡镇和办事处30多个,茶叶村近400个,茶园面积0.3万hm2,投产面积近866.6 hm2,总产值6000余万元。高档茶产量占总产量的9.2%,产值占总产值的22.7%。广大茶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茶树栽培和茶叶采制经验,现将茶叶采制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史料记载,绍兴茶始于汉,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旺于宋元,明清时期更是越茶行天下。历史上,绍兴曾被称为中国的“茶都”。厚重底蕴赋予绍兴茶特有的文化气质,成就了绍兴茶驰名海内外的独特魅力。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浙东,以越州上”,盛赞绍兴茶。目前,浙江省绍兴市的6个区、县(市)中,有5个被命名为“中国茶文化之乡”。  相似文献   

19.
对新研发的荼用"叶壮"叶面肥进行了田间试验,对于春茶、夏茶和秋茶进行了3次田间试验,结果证明施用该叶面肥2~4次后,鲜茶叶的产量较对照增产20%以上,而施用双吉尔-GGR的对照增产小于10%.施用该叶面肥后生产的成品茶在茶叶感官评审方面与对照没有差异.茶叶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施用该叶面肥后生产的成品茶在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指标上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无公害茶是指茶叶不含污染物质或少量污染物,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的茶。分析了景宁县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有利条件,探讨了产业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