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江苏粮食生产概况、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消费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粮食供需状况、江苏粮食安全的数量界限、基本判断和当前面临的隐忧,提出了确保江苏粮食安全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膳食营养的视角,从粮食需求总量和品种结构两方面对江苏2020年粮食需求进行预测研究,探讨江苏农业结构调整的空间。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人均各类食物摄入量,从城乡人口数量、性别、年龄结构等方面对江苏直接粮食需求和间接粮食需求及其主要粮食类型结构进行了营养学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粮食供求呈现明显的供过于求态势,小麦相对于水稻调整空间更大。但考虑到粮食调出任务、饮食结构不合理、外出就餐和浪费等因素,江苏粮食面积总量应以稳为主,局部地区可作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3.
江苏粮食消费变化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安全更在于粮食消费安全。本研究结合江苏2000—2016年粮食生产、消费实际,分析其粮食消费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江苏粮食安全贡献度变化探讨其维护国内粮食供求平衡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6年江苏粮食消费量稳中有升,其年均增长率仅比同期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低0.04%;相对于逐渐下降的口粮消费量,饲料用粮、工业用粮逐步成为江苏粮食消费的新增长点;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建设及"价格倒挂"等使快速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成为了江苏粮食安全保障的威胁;从总量上看,经历先减、后增、再减变化的粮食安全贡献度表明,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的江苏难以持续性发挥国内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从品种结构上看,江苏玉米供小于需,有助于国内玉米去库存,稻谷、小麦生产虽可辅助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但有高库存隐忧,仍会有结构性供求失衡问题。据此,为粮食供给提供多方向性选择、鼓励农民种粮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及两种资源等成为江苏应对粮食危机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对江苏省粮食生产能力现状作了简要分析,阐述了江苏粮食安全的数量界限,提出用科学的粮食发展观指导江苏省粮食生产,以食物生产观念涵覆粮食生产,合理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土地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和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实现藏粮于田、藏粮于科技等发展江苏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政法要览     
《农家致富》2005,(11):45-45
江苏粮食直补政策保持稳定;农业部部署农资打假新重点;中央财政继续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江苏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江苏大力支持农村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粮食供求预警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预警原理建立了江苏粮食供求预警系统,该预警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粮食供求处于无警状态,但粮食生产警情出现频率较多,稳定粮食生产是今后农业政策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又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人口密度高、耕地资源少、环境容量小,既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又要挖掘耕地潜力,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和高效农业的关系,实现江苏粮食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江苏的粮食生产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的关系。预计到2000年,江苏人口将达7032万,对粮食的需要量将达370—376亿kg。这要求粮食单产比1985年提高20%。要增加粮食产量,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保持适度规模的粮食种植面积。在粮食生产中,应当坚持综合生产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江苏粮食安全问题的目标定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了江苏粮食安全的目标定位,提出了基于小康水平的粮食安全观点,分析了江苏粮食生产的现状、中长期粮食需求及面临的挑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为例,探讨了城镇化背景下和谐共赢的粮食安全政策优化建议。江苏是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仅有的两个综合试点省之一,作为粮食主产区,其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也备受关注。虽然江苏已经创造了"工业大省的农业奇迹",但其粮食生产很不平衡,其"粮食主产区"等殊荣主要是由苏北而非苏南城市"贡献"的。江苏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综合影响,取决于正面与负面两方面要素的发展变化态势。建议从利用试点省契机、建好万顷良田、争做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粮食规模化经营、优化粮食流通和储备体系、促进节粮减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完善江苏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政策与措施,使粮食安全与城镇化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供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江苏粮食生产及增产潜力对指导粮食生产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作用.对2009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表明,江苏地区的粮食生产在全国地位优势突出,科技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生产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转变,从品种、耕作制度、施肥结构、自然灾害、推广体系等方面分析了限制增产的因素,指出了从单产、品种、田间管理、区域优势等方面挖掘增产潜力的措施,提出了促进我省粮食增产的途径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江苏里下河地区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促进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苏淮北贫困地区粮食生产的现状,客观分析了该地区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依靠科技进步进行良种普及等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宝粮控股集团位于风光旖旎的"中国荷藕之乡"宝应县,江苏省首家县级粮食集团公司,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十佳粮油集团,中国百佳粮油企业。江苏宝粮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辖江苏宝应湖粮食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扬州名佳食品有限公司、宝应县永佳米业有限公司等十家子公司,涵盖米、面、油、酒、水果等系列产品及附属产品。2019年,宝粮集团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江苏省是我国主要的"粮仓"之一,其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乃至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结合的方法,揭示建国以来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江苏县市间粮食产量的差异呈拉大态势,粮食总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域占多数,且呈集中趋势愈加明显;从区域尺度看,苏南地区在江苏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在不断下降,粮食生产重心由苏南逐步向苏北转移,尤其是里下河平原成为江苏粮食生产的集中地区.定量分析表明,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等因素是影响江苏省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义,介绍了江苏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苏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年,江苏省粮食生产在高起点上实现了八连增,苏北五市是江苏粮食生产主产区,粮食总产228.5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的69.1%,处于全省的前5位,但单产排名靠后,因此,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粮食单产。为积累经验,建立起粮食生产工作长效机制,文章从粮食生产现状、单产潜力、粮食高产障碍因素几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提出发展苏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句话信息     
国务院已经同意今秋在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四地先行开展粮食收购体制改革,逐步实行粮食生产、收购、销售的完全放开 .……  相似文献   

19.
大中农场2010年夏熟粮食烘干线运行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夏熟粮食烘干线运行实践的具体做法,提出夏熟粮食烘干应坚持的原则,以为大中型农业企业更好地指导粮食烘干生产和确保储粮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5年江苏的粮食总产实现了"十二连增",粮食的种植效益却出现了滑坡,种植成本不断上升,粮食售价下降,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种植业结构面临新一轮调整。通过大量走访基层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探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新动态及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破解江苏种植业结构调整难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