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依然很低,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更低。本文论述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通过水稻种植机械化促进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概况陈建国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种植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30%和40%。水稻的主产区在我国南方,最近几年北方水稻面积也正在不断扩大和发展。1.目前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概况...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我国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推技术,目前正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因水稻种植环节制约因素较多的影响,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针对此种情况剖析了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1.目前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概况“八五”期间我国水稻机械化取得了较大进展。1990~1995年水稻机械化栽植面积由53.3万公顷提高到67.3万公顷,增长26%;机械化收获面积由29.5万公顷提高到74.4万公顷,增长152%;工厂化育秧播种面积由5、8万公顷提高到72.6万公顷,增长25%。但总体上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是很低的,从地域发展看,水稻种植机械化北方发展快,南方发展慢。我国北方水稻种植发展较快,虽播种面积和产量仅占当地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10%,但机插秧却占全国机插秧;总面积的94%,其中东北占80%;机直播占全国机直铺…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中国是世界上研究水稻插秧机最早的国家之一。5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人力和机动插秧机,用于插洗根大苗(苗高20cm以上),至70年代,已能生产较成熟的独轮滑板乘座式机动插秧机。1976年,中国水稻机插程度达1.1%,保有量近10万台,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70年代末,引进日本大棚育苗机械插秧成套技术取得成功,借鉴日本曲摇式分插机构的优点,80年代初,2ZT-935系列插秧机通过部级鉴定,至今已销售1.5万余台。但由于受到资金投入少,生产批量小,我国插秧机的制造工艺、质量、材料、生产成本等方山与国外同类机具…  相似文献   

6.
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淮南市水稻种植机械化试验推广的现状,分析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适应性以及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根据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已突破水稻收获机械化的基础上,水稻种植机械化已成为江苏省农机化发展的难点、热点和重点。“九五”以来,江苏省在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方面做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机械抛秧、直播、播秧三种技术模式并举的格局。通过近几年实践探索,以及对江苏省社会、自然、效益要素分析,机械插秧和机械直播将是江苏省解决水  相似文献   

8.
实现农村生产机械化的关键在于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人工种植模式逐渐转变为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种植模式.虽然种植机械化发展的前景良好,也为农民提供一些方便,但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就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其发展,希望为我国全面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水稻生产占据重要位置。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我国粮食生产的效率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相对滞后,这主要与水稻生产季节性强、技术繁杂、劳动量大有关。当下,我国的机械种植方式仍旧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探究水稻种植机械化种植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广西耕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水稻机械化种植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也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多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广西的水稻种植机械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本文从政府政策、经济对策、观念更新、技术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广西发展水稻种植机械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对今后的发展道路及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推广是解决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水稻生产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实现水稻插秧机械化,能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机插秧推广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机械技术与农艺技术的配套。推广的主要技术措施须抓好机插秧的育苗及大田整理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推广是解决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水稻生产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实现水稻插秧机械化,能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机插秧推广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机械技术与农艺技术的配套.推广的主要技术措施须抓好机插秧的育苗及大田整理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杨俊 《湖南农机》2012,39(3):17-18
文章首先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进行介绍,主要介绍其中的机械化插秧、大规模田地配套管理和双膜育秧等技术的应用,并提出推广该技术的必要性,然后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种植业是农业各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实现种植业全程全面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从山东种植业机械化发展实际和生产需要出发,指出山东种植业生产能力向稳向好、机械化发展各项指标稳步提升的现状,分析存在的区域间作物间发展不平衡、高质量的农业机械供给不足、现有农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亟需更新等制约因素,提出推进丘陵地区和特色作物机械化、加大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供给、完善种植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等针对性对策,为更好促进山东种植业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要保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效能最大化技术至关重要,农业机械化为该种植模式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从因地制宜,优选高产模式,保护性耕作,良种选择、规范播种、绿色植保、减损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等方面阐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要点,对提升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实现精准播种、分带植保、对行收获、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振兴国产大豆、提升油料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能有效缓解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进口压力大等困难。在分析2022年西南、黄淮海、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现状进行概述,提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缺少除草剂喷施专用机具、收获专用机具,现有可用生产装备数量严重不足,机械作业质量不高、适用性差,机手操作不规范等;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出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阶段性发展建议,采取先部分后全部、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推进,先解决黄淮海及西北地区全程机械化问题,再针对丘陵山区进行研发,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全程机械化,最后综合利用自主导航辅助驾驶技术、自主避让技术及遥感遥测技术等电子信息及传感器技术,提升机具的机械化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全面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焦凤梅 《湖南农机》2011,38(9):11+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难点在农业,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切实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就必须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18.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主要发展方向,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设施种植业类型、规模、产业布局、配套设施情况,从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三方面总结我国设施种植业阶段性特征,阐述各阶段的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配套装备应用参差不齐、技术创新驱动较弱、产业布局分散等发展短板,结合数字技术应用需求,提出精准补短提质增效、聚焦关键技术突破、实现规模化发展、加速数字化转型等促进设施种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设施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推广油菜机械化收获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明娥 《湖南农机》2009,36(1):9-10
我国油菜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应加强油菜收获机械技术的专题研究,重视油菜分段收获机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强政策导向和扶持力度,推动油菜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阶段我国大豆、玉米进口逐年增加,粮食安全有较大隐患的问题,我国启动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艺以“选配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为核心,以“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抗倒、绿色防控”配套,对农业机械提出提升通过性能、提高作业效率的总体要求,在播种方面发展小株距精密播种技术、大豆玉米播种分控技术、玉米大排量施肥技术、秸秆防堵技术、均匀接行技术;在田间管理方面发展双喷雾系统分带定向施药技术、自适应喷杆调节技术、植保机轮距调节技术、防飘移喷雾技术;在收获方面发展密植玉米低损摘穗技术、玉米低损低破碎脱粒技术、大豆低损割台技术、大豆低破碎柔性脱粒技术、大豆高效清选技术、大豆低破碎籽粒输送技术、大豆机收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现阶段需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装备,进一步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艺特点与作业机具特性,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加强创新机具研发,提高机具对种植模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