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返乡老年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在当今社会、经济以及人口转型的背景下,返乡老年农民工养老存在制度性养老资源不够完善、土地保障功能日渐弱化、家庭养老资源无法保证以及个人养老资源亟须强化等问题。为了助其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建议在政府的主导下,不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采取以家庭为主的养老形式,大力倡导互助养老,不断提高返乡老年农民工的养老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工群体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整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健全,对于很多已经进入养老阶段或者是即将面临养老的农民工来说,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或者是农民工关于自身养老的意愿看法就吸引了很多学界的研究热情,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民工个体和家庭特征、户籍等因素对于养老意愿的影响,其中更多的关注了影响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的因素,但是对于农民工养老意愿问题代际差异的研究就显得比较缺乏,同时对于时代因素对农民工养老意愿影响的研究也显得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苏省淮安市的调查数据,考察了第一代返乡农民工的养老资源供给及风险感知现状。研究发现,第一代农民工返回家乡后在自我、家庭、政府这三大养老资源供给上均有不足。与一般农民相比,他们的养老资源更为匮乏,养老存在较大风险。但由于对政府的信赖度低和对子女家庭的妥协,他们忽视了政府和家庭带来的潜在风险且未来养老规划不足。因此,政府需加强政策扶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工返乡收入,保障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2007,(5):4-5
(接上期)——创造优良的农民就业环境。启动农村“一户一技工智力扶贫计划”,农村低保家庭适龄子女免费进入技术学校学习,建立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要做好农民工就业的公共服务工作,为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职业介绍服务,加快解决农民工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障问题和子女上学的困难,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淮安市的调查数据,考察了第一代返乡农民工自我养老的意愿、成因及风险,结果表明:自我养老模式正逐步替代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文化程度越高和经济收入越高的农民工越容易接受自我养老模式;是否购买社会保险、身体状况好坏不仅与未来风险程度的高低相关,更是他们选择自我养老与否的关键;自我养老不仅是一种返乡农民工基于自身意愿的主动选择,更是权衡家庭策略后做出的妥协;返乡农民工未来潜在的风险集中于经济支撑和医疗保障两大方面,但其自身却对此缺乏一定的风险认知。因此,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扶持并完善养老和医疗等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强、工作地点不稳定等特点, 提出了“税费结合”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新模式, 并以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形式来解决农民工养老金转移接续难的障碍, 最后在条件许可时能扩展成全社会各类群体统一的养老保障模式, 以便构建一个灵活而长效的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相较于城市养老供给“9073”或“9064”模式,农村养老主要以家庭为主,子女代际赡养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然而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式微,养老问题成为一项重要民生问题。如何积极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让农村老年人安享晚年,亟待创新社会养老路径,弥补家庭养老供给不足。本研究基于哈贝马斯交往共同体理论分析农村“时间银行”生发原理、优势、困境与优化路径,有利于缓解农村养老压力,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将代际支持、储蓄率分别作为“家庭养老”和“储蓄养老”模式的载体,研究养老模式的更替问题。结果表明:子女给予的经济支持和非经济支持均会降低老年人的储蓄率,且经济支持对于老年人储蓄率的影响效果大于非经济支持。此外,在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储蓄行为产生的影响中,经济支持占据决定性地位,即以经济支持为主和非经济支持为辅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替代老年人传统的“储蓄养老”模式。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且不断创新养老模式,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寿命的延长,因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显著增加,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特别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土地保障”模式与现实要求相距甚远。构建符合国情和深得人心的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的新模式,是目前社会保障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88-190
农民工养老制度建立由来已久,但各类问题却一直层出不穷。农民工养老模式自身的制度困境、多种影响农民工参保主动性的阻碍因素的存在是导致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制度困境主要为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各类模式所存在缺陷,而农民工参保主动性的影响因素则主要是农民工收入较低无力承担养老保险缴费、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的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不够。探讨在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之外建立一项配套补充制度——农民工援助计划的可行性,以期提高农民工养老政策意识和参保主动性,为贯彻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观点     
韩长赋:不应让农民工青春献给城市养老甩给农村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外出进城农民工的60%以上,总量超过1亿人,正成为农民工大军的主体力量。”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答记者问的文章《推进城乡改革联动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2.
梁平  张春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29-6930
从分析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入手,对构建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以期能对建立我国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体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重点关注社会特殊群体。随着第一代农民工进入高龄阶段,他们的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阐述高龄农民工这一社会特殊弱势群体的养老现状,分析其养老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构建高龄农民工精准化社会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养老的融合发展,运用互联网来实现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更好地解决高龄农民工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三农”问题中,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严重地摆在了我们面前。除少数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村实行了农民退休制度外,就全国来讲,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由此引发了诸多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农家顾问》2009,(2):9-9
受金融危机影响.大批在沿海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失业返乡.回家之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对由企业代缴的失业、养老等保险金选择了“退保”,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提醒:返乡农民工不要轻易退出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带来巨大挑战。我国农村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的传统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和社会的压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规模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当前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提升待遇保障水平,科学规范实施土地流转和“合村并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扶持家庭养老,实施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险有机融合,有效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工业化的逐步推进, 加上农村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和家庭日趋“核心化”,传统完全依靠集体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所面临的困境,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受国内这几年经济发展环境和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的影响,农民工回流特点更加明显和聚集。针对农民工回流潮下的农村养老问题,结合国内外理论与研究成果,对我国农民工回流的背景与成因简要剖析,探讨了农民工回流与农村养老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及相互影响,为农民工回流之下的农村养老状况寻求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9.
农民养老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杰 《甘肃农业》2005,(1):41-42
从国情来看,中国农民多,农村老人也多,农民养老问题理所应当成其为中国普遍的社会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中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经济造成严重损害,计划生育引发农村家庭规模缩小,农村家庭扶助式的养老已经难以为继,农村养老不仅成为政府的“后顾之忧”,而且已经是“燃眉之急”,对社会道德、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隐患,政府应当主动承担起农村养老这一政治责任,在养老保障方面给予农民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重新审视和修正“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这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取向和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硕 《乡村科技》2023,(3):30-33
能否解决养老问题,关系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然而农村现有的养老方式存在自我养老立而不稳、家庭养老渐趋弱化、社区养老发展受限和机构养老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与农村养老结合具有突出的优势,不仅可以创造农村青壮年返乡创业就业兼顾赡养老人的良好条件,还可为农村养老提供经济支撑,同时能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自治+公助”集体养老模式、“农民+合作社+企业”模式和现代农业科技园模式的研究,着力分析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与农村养老方式结合的可能性。最终从发挥集体养老优势实现就地养老、依托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拓展养老产业链及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为农村养老提供支持等方面,提出在新型农业经营基础上实现农村养老的多种方式,助力解决农民养老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