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土施不同钙肥对红灯甜樱桃裂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施用多肽螯合钙肥和硝酸钙镁肥使红灯甜樱桃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果实Ca~(2+)浓度增加,裂果率降低。以多肽螯合钙对红灯品质的改善作用最明显,单果重增加18.4%,可溶性固形物增加8.7%,Ca~(2+)浓度提高了12.0%,裂果率降低至5.0%以下。因此,在生产中建议红灯甜樱桃花前施用多肽螯合钙肥,以增加果肉Ca~(2+)浓度,降低裂果率。  相似文献   

2.
两种钙肥对赣南纽荷尔脐橙果皮内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南内裂严重的10年生枳砧纽荷尔脐橙为材料,研究CaCl2和Ca(NO3)22种钙肥对赣南纽荷尔脐橙内裂果率、树体钙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3%、0.5%和0.75%浓度的CaCl2、Ca(NO3)2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脐橙裂果率,提高叶片和果皮钙含量,对果肉钙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小;其中0.5%CaCl2处理矫治裂果效果最好,其次是0.3%Ca(NO3)2处理。  相似文献   

3.
以美早樱桃为试材进行套袋试验,测定了樱桃果实的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糖量,并统计和计算了果实裂果率、病虫率及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结果表明:套袋能增加果重,不同套袋处理单果平均比对照增加了9.86%,但果实硬度有所降低;套袋减少裂果和病虫害的发生率,不套袋(对照)樱桃果实裂果率和病虫率最高,分别比套袋处理的平均值高出7.47%和8.34%;套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呈现降低趋势,固酸比与糖酸比增加,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叶面喷施Ca( NO3) 2 和GA 对‘糯米糍’荔枝裂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果实易裂品种‘糯米糍’荔枝为材料, 研究叶面喷施Ca (NO3) 2 和GA 处理对其裂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Ca (NO3) 2和GA 处理均能使裂果率明显降低。果实发育初期, 果皮中原果胶和水溶性果胶的含量均有所升高, 且原果胶含量的增高幅度明显; 随着果实的成熟, 可溶性果胶含量有所降低, 原果胶含量大幅度提高。此外, 除果实成熟期外, 果皮内果胶脂酶(PE) 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 的活性一直有上升趋势, 且PG的活性与水溶性果胶的含量有极显著正相关, 而纤维素酶(CX) 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且有两次明显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以4个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钙-锌-硼、芸苔素内酯、黄腐酸、综合处理(钙-锌-硼、芸苔素内酯、黄腐酸)等4种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测定果实裂果率、单果质量等9项指标,比较了营养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品种葡萄裂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达到防治葡萄裂果及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结果表明:4种处理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裂果率及提高果实品质。其中综合处理较对照组裂果率下降最大,为58.34%~83.19%。除"里扎马特"品种外,综合处理较对照组果实横径(3.41%~9.81%)、纵径(3.46%~9.81%)增加率最大,除"里扎马特"品种外,综合处理、钙-锌-硼处理较对照组单果质量增加率最大(12.10%~23.29%),可滴定酸下降率最大(2.90%~16.92%)。除"香妃"品种外,综合处理、黄腐酸处理较对照组果实硬度(17.61%~43.42%)、可溶性固形物(6.01%~15.20%)增加率最大,4个品种综合处理较对照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16.80%~23.75%)、维生素C含量(1.16%~1.35%)增加率最大。主成分分析得到4个品种均以综合处理、黄腐酸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拉宾斯(Lapins),滨库(Bing)和红丰(Hongfeng)3个抗裂性不同的甜樱桃(Prunus avium L.)品种进行果实发育期外源补钙处理,研究了甜樱桃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果肉Ca2+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对甜樱桃裂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拉宾斯果实在成熟后期果肉Ca2+质量浓度呈稳定的上升趋势,而滨库和红丰在果实成熟期果肉Ca2+质量浓度则呈下降趋势。2)外源补钙处理可明显提高果实中的钙含量,所有处理的果实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果肉Ca2+质量浓度都明显高于对照,其中拉宾斯比对照高12%、比滨库高13%、比红丰高40%。3)在裂果试验中,高抗裂品种拉宾斯对于外源补钙不敏感,叶面补钙处理后裂果率由7%降为4%;而抗裂性较差的滨库和红丰则非常敏感,裂果率滨库由49%降为28%、红丰由92%降为60%,证明果肉Ca2+质量浓度的提高可明显降低果实裂果率。  相似文献   

7.
红玫瑰李裂果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土地KCl、树盘覆盖、叶面喷施KH2PO4、CaNO3以及GA涂果等处理,研究红玫瑰李的裂果率及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前GA处理有降低裂果的明显作用,裂果减少4%,尤其是5月中旬土壤覆盖结合AG处理,裂果减少4%,尤其是5月中旬土壤覆盖结合GA处理,裂果率降低5.7%-13.3%。K^+、Ca^++对减少裂果未表现出显著效果,但不同K^+,Ca^++对减少裂果未表现出显著效果,但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钾肥施用量对'骏枣'产量、品质、光合效率和树体营养的影响,以期确定'骏枣'最适宜施钾量。【方法】以'骏枣'为试材,设置钾肥(K_2O)施用量分别为76.5 g·株~(~(-1))、153 g·株~(~(-1))、229.5 g·株~(~(-1))、306 g·株~(~(-1)),于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际施入。【结果】与对照相比,施钾可显著提高'骏枣'果实产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糖酸比、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且具有钾肥浓度影响效应。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种施钾处理中以施钾(K_2O)153 g·株~(~(-1))对提高'骏枣'果实产量、品质、叶片光合效率和降低果实裂果率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骏枣'果实产量、品质和叶片光合效率,增强'骏枣'树体营养状况,降低果实裂果率。因此,在甘肃黄河灌区'骏枣'以高产优质为目标,推荐钾肥(K_2O)施用量为153 g·株~(~(-1))。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环割、树盘地膜覆盖及叶面喷施硼钙肥对桂味荔枝果实生长、落果裂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割,覆盖地膜和硼钙肥处理均能显著促进果实横纵径增长和显著降低果实累积落果率,且均以硼钙肥处理表现最好;但3个处理均提高了采前日均落果数,以环割和覆盖地膜表现明显,环割和覆盖地膜处理还明显提高了裂果率,仅硼钙肥处理对裂果具有一定防控作用。此外,3个处理对单果质量和可食率影响不显著,但环割极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综合分析,在荔枝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叶面喷施硼钙肥5次左右有利防控桂味荔枝落果和裂果,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新纪世梨在我地区栽培已有近10年历史,每年成熟期裂果率常在15%以上。为解决裂果问题,于果实生长期的6月5日、6月15日、8月25日进行了如下9个喷雾处理:①GA 150×10-6(150ppm),②GA3100×10-5;③GA350× 10-5;④萘乙酸150×10-5;⑤萘乙酸100×10-6;⑥萘乙酸50×10-6,⑦0.5%ZnSO4⑧0.1%MCaCl2⑨清水(对照)。每处理1株,重复3次。 根据2年的试验看出,8个药剂处理对防止新世纪梨裂果均有作用,其中以0.5%ZnSO4为最佳,GA3150×10-5次之;从对果实含糖量测定看出,各处理与对照接近或较对照高;从果实外表看,除萘乙酸150×10-6和ChClsmo.lin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钙素营养与白沙枇杷裂果的重要关系及其对果实相关生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软条白沙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裂果与正常果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研究了Ca^(2+)在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外源喷钙效果。【结果】裂果果皮、果肉中钙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裂果率与果皮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皮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果胶酶(PG)、纤维素酶(CL)活性较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裂果率与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SOD活性、CA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肉中GA3含量与果皮中ABA含量较正常果显著升高。果皮钙含量与果皮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幼果期果实Ca^(2+)含量最高,到膨大期显著下降。花期和幼果期喷钙显著提高了果实中钙含量和果皮SOD、CAT活性,降低POD、PPO、PG、CL活性和果皮ABA含量、果肉GA3含量。【结论】白沙枇杷果实钙素营养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幼果期到膨大期,果实钙素营养不足是导致枇杷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钙可通过调节活性氧清除、细胞壁水解与激素合成降低白沙枇杷裂果率。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厚皮甜瓜裂果情况、果实产量、品质及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以生产中常用的单蔓单果(株距45 cm)种植方式为对照,分别设置双蔓双果(株距55、60、65 cm)和3蔓双果(株距60、65、70 cm)处理。结果表明,双蔓双果和3蔓双果种植方式裂果率和裂果指数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8.62%~67.60%和41.94%~83.87%,其中,双蔓双果株距60 cm(双60)处理最低,裂果率和裂果指数分别为10.71%和0.05;商品产量比对照显著增加了20.05%~73.57%,其中,双60处理最高,为2 673.87 kg·667 m-2,且果形指数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55%~7.24%。双蔓双果种植方式对植株干物质向果实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影响,3蔓双果种植方式向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降低。双蔓双果株距60 cm的果实裂果率和裂果指数均最低,果实商品产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升,可在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回归设计法,研究了密度(X_1)、三料磷(X_2)、硫酸钾(X_3)等三因素,对双膜覆盖(小拱棚加地膜)栽培西瓜产量(y)的影响。每因素设五个水平。按旋转组合回归设计法。试验为3个正交区组,20个试验区。西瓜品种为郑州三号。试验结果输入 APPLE—Ⅱ微机,用程序包运算出产量函数模型。y=3831.886+139.4636X_1+103.3672X_2+79.6529X_3+21.875X_1X_2+40.625X_1X_3-40.875X_2X_3+17.754(X_1)~2-247.9414(X_2)~2-230.4405(X_3)~2经模型解析,得出郑州三号西瓜双膜覆盖产量在3000—4000kg 时的主要农艺措施:密度—1526~1588株/亩,三料磷—25.24~25.97kg/亩,硫酸钾—42.55~49.20kg/亩。主因素分析判断,各因素对产量贡献的顺序为 X_2>X_3>X_1。并采用图示法阐明了三因素对产量的单独效应,以及三因素的交互作用。通过边际产量(MPP)效应分析得出,三料磷每亩施用25.31kg,硫酸钾每亩施用45kg 以上时,尽管还有增产作用,但已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金煌1号'杧果为试材,研究双层搭架矮化避雨栽培对其物候期与果实形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矮化避雨栽培可使‘金煌1号'杧果盛花期推迟2~3 d,末花期及果实转色期推迟3~4 d,果实成熟期推迟5~6 d;特级果比率提高17.22%,发病率、裂果率分别降低7.41、1.84百分点,商品果率、优质果率分别提高12.96、10.5百分点;平均单果重提高18.0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2百分点;树冠高度降低33.77%,两性花坐果率提高49.04%,株产、667 m~2产量分别提高29.21%、24.63%。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果实发育期喷施赤霉素(Gibberellin,GA3)对李果实采收时及冷藏期间冷害的抑制作用及机理,以‘红宝石’李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前1周、果实膨大期、果实膨大期后1周分别喷施1次100 mg/L GA3,研究GA3处理对果实冷藏期间冷害的抑制效果,及其对果实采收及冷藏期间细胞膜完整性、活性氧积累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GA3处理显著降低了李果实低温贮藏期间的冷害指数与褐变指数,贮藏第49 d时GA3处理果实的冷害指数和褐变指数分别较对照低60.61%和52.19%。GA3处理有效维持了果实冷藏期间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了丙二醛(MDA)的积累,显著降低了果实采收时及冷藏期间O2-.的产生和H2O2含量;还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同时抑制了果实采收时和贮藏期间的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可见,在果实发育期连续喷施3次100 mg/L GA3,可有效控制李果实的采后冷害,其良好的控制效果与维持果实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活性氧的积累、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及抑制褐变相关酶的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栽培的红江橙Citrus sinensis cv.Hongjiangcheng为试材,在果实转色前1个月至果实成熟后2个月期间,进行树盘覆盖地膜及每隔3周一次喷布2,4-D、喷布GA3、喷施氮肥、沟施氮肥等单独或复合处理,共19个处理,以成熟后自然挂果为对照,比较不同田间处理的果实留树贮藏效果。结果表明:①各处理与对照比较均能明显延迟果实成熟和减少果实脱落,其中以处理N(喷施2,4-D+喷施尿素)处理效果最佳,累计落果率不到10%;②各处理树冠产量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中以处理F(喷布GA3+覆盖农膜)最高;③各处理的外观指标显著高于对照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④果实品质以处理F(喷布GA3+覆盖农膜)、处理C(喷布GA3+沟施尿素)、处理B(喷布2,4-D+沟施尿素)表现最好,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⑤翌年树冠着果密度,处理E(喷布2,4-D+覆盖农膜)和处理K(喷布2,4-D+喷施尿素+覆盖农膜)显著低于处理B(喷布2,4-D+沟施尿素),有减产风险。经综合比较,喷布GA3+覆盖农膜和喷布GA3+沟施尿素的综合性状最优,是海南北部红江橙留树贮藏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03~2004年进行了有机生物肥对红灯樱桃生长结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株施植物酶激活剂50mL 羊粪50kg,土壤有机质及Cu、Mn、Zn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2)株施植物酶激活剂50mL、喷3次0.5%植物酶激活剂,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裂果率低于其他处理。3)土施植物酶激活剂、南国春生态改土肥及叶面喷植物酶激活剂,均能促进大樱桃果实提前成熟,增加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产量。4)各处理的土壤和果实均符合国家绿色食品生产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次氯酸钙在金柑果实贮藏保鲜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金弹’(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为材料,分别使用质量浓度为0.15、0.6 g·L~(-1)的次氯酸钙水溶液浸泡金柑果实2 min(温度10~12℃),然后在室温为(10±2)℃、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贮藏30 d,每隔5~7 d取样1次,研究次氯酸钙处理对金柑果实腐烂率、品质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经0.6 g·L~(-1)次氯酸钙处理的果实总酸含量较低,在0.3%左右;贮藏第30天失重率达到4.2%,与对照相比提高1.4%;各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7%上下波动且差异不显著;次氯酸钙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减小果实青霉病病斑直径,提高贮藏过程中金柑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减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降低速率,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少过氧化氢含量,从而延缓果实衰老。【结论】次氯酸钙可有效延缓金柑果实衰老,在金柑贮藏保鲜中,不同采收期的金柑所需的次氯酸钙浓度不同,对于采收较晚的金柑,0.6 g·L~(-1)次氯酸钙浸泡2 min可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  相似文献   

19.
1986-1988年,对预防国光采前裂果 进行了:①9月8日(果实着色前10天)果 园灌水;②4月28日(花前)树盘压草 (厚8-10cm);③9月3日(果实着色前15 天)叶面喷800-1000ppm稀土或喷800- 1000ppmB9等试验。结果各处理均比对 照不同程度减轻了裂果,其中9月8日果实 着色前10天(土壤含水量低于8%时)灌 水,效果最显著,据测定此时灌水至果实 采收前(10月28日)土壤含水是能维持在 20%上下,采前裂果减少到1.65%(对照 8.07%)。其他处理裂果率分别为;喷 800-1000ppm“稀土”2。15%;树盘压草 3.62%;喷800—1000ppmB9 4.20%。预防国光采前裂果试验简报@吕家睦$山…  相似文献   

20.
高透光性果袋对沪油002油桃果实着色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油002油桃为试材,研究高透光性果袋小林单层袋(1-NK)套袋对果实着色过程中的色泽与果皮色素的变化及对果实裂果、品质、矿质元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油002油桃套小林单层袋(1-NK)后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显著减少裂果率及裂果程度,增加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总糖、可滴定酸、纤维素、水分、P、K、Ca、Mg、Fe、Cu和Zn含量无显著变化。套袋果实后期去袋处理后反而使果面亮度减少,果实水分含量下降。认为,小林单层袋(1-NK)是沪油002油桃较理想的果袋,可明显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率;采收前不应进行去袋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