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桑生产国,蚕业是重要的农业项目,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进一步提升蚕业发展水平,做好产业转型升级非常关键。主要从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方向的转变和产品特点的转变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蚕桑茶叶通讯》2006,(3):29-29
《中国蚕业》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业副产物综合利用及野蚕,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辟有综述与专论、研究与探讨、技术应用、信息窗、知识园地、蚕丝文化、读者问答、环球蚕业和资料统计等栏目,欢迎广大蚕丝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院校师生踊跃订阅。  相似文献   

3.
《蚕业科学》2007,33(2):263-263
《蚕业科学》是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蚕丝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本,全铜版纸,季刊,每季末月25日出版。读者对象为国内外蚕业科研工作者、院校师生及蚕业生产管理者。1·主要刊载我国蚕丝学专业各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4.
《蚕业科学》2007,33(1):56-56
《蚕业科学》是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蚕丝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本,全铜版纸,季刊,每季末月25日出版。读者对象为国内外蚕业科研工作者、院校师生及蚕业生产管理者。1·主要刊载我国蚕丝学专业各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5.
灵一舟 《广西蚕业》1996,33(1):5-11
具有数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国蚕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近十几年,更是我国蚕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发展,由于我国蚕业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左明 《广西蚕业》2001,38(4):37-40
分析了广西蚕业生产的现状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蚕业产业化是广西蚕业发展的方向,全方面地阐述了蚕业产业化的核心内容和实施的关键,并提出了广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中国入世和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蚕桑正向西部转移,四川面临发展蚕桑生产的大好历史机遇。四川蚕业是进还是退,如何多方面扶持四川蚕业科研,依靠蚕业科技振兴四川蚕业,这是蚕业界同行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具有2700余年悠久历史的安康蚕业,由于政治、经济、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到建国初,保留桑园面积仅733公顷,年产茧20.76万kg.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安康蚕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到"九五”末 ,全区蚕业已形成农工贸、产供销、技科教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年蚕桑丝绸总产值达 5亿元以上,成为关乎全区经济全局的主导产业.面对21世纪和中国即将加入WTO新形势给安康蚕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总结安康蚕业发展历史,对加快安康蚕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1 建国五十年安康蚕业发展的回顾 1.1 发展概况 建国五十年来,安康蚕业总体上讲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  相似文献   

10.
加强蚕业科技投入确保我国在国际蚕丝业中的主导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龙  李奕仁 《中国蚕业》2001,22(2):40-41
根据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提出的"关于振兴丝绸行业的报告",计划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使茧丝绸行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50亿美元.而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蚕业科技创新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据我们对各主要蚕业生产国国家级蚕业科研机构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对蚕业科技投入太低,与我国蚕业生产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称,吁请国家和行业在"十五"科技项目中加强蚕业科技投入,确保我国在加入WTO后,继续在国际蚕丝业中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  相似文献   

12.
蚕业生产是本地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蚕业这种传统小规模、零星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需要,必须走规模经营之路.蚕业生产的经营规模主要取决于桑园面积,而蚕业因季节性、劳动力、设施及单位时间劳动强度等因素的特殊性,其规模不可能与本地区的水产业相提并论.根据本地区蚕业生产现状、茧丝市场和蚕业大户的经营情况调查分析,笔者认为蚕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其存在的空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蚕业历史悠久,迄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了。在这条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推动着中国蚕业随历史的变迁,不断发展进步。可以说,中国蚕业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变革的结果,而且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中国蚕业》2015,(2):19
《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热点聚焦、综述与专论、试验研究、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蚕丝文化、质量标准和栽桑养蚕等栏目。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本刊的主要读者群为从事蚕丝业  相似文献   

15.
蚕业生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小规模、低效益的蚕业生产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蚕业收益,是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蚕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蚕业收益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孙天洲 《北方蚕业》2001,22(3):9-10
蚕业作为一项传统产业,在迈向新世纪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过于分散的蚕业分布、规模小、科技到位率低、服务跟不上、劳动效率低以及忽视质量等都制约着蚕业效益的提高.加入WTO后,蚕业如何摆脱低效状态,使其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是摆在当前的重要课题. 1、建立示范园区的作用 建立能充分发挥蚕业科技的作用,高效利用蚕业资源,结构合理且生态环境优良,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蚕业示范园区,是蚕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不仅能提高蚕业的科技含量,增加蚕业收入,且能为蚕业的高效健康、持续发展树立示范样板,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村蚕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骥 《广西蚕业》2009,46(3):56-59
广西农村蚕业技术人才在广西蚕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蚕业强省的目标,农村蚕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应进一步加强。农村蚕业技术人才是当前和今后广西实现蚕业强省目标的生力军,因此,加快农村蚕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蚕业技术人才素质,是实现蚕业强省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建设蚕业信息系统(SIS)的重要性,在描述该系统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回顾了中国蚕业信息网在蚕业信息系统建构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吴江蚕业现状及特色,剖析了五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蚕业、稳定桑园面积、出台政策重点扶持、加强现代蚕业建设、完善蚕业合作组织、开发生态文化旅游六种对策。  相似文献   

20.
蒋明媚 《中国蚕业》2003,24(3):60-61
目前,蚕业科技档案还没有统一的专业分类标准,因而各级蚕业部门科技档案管理执行的分类标准不统一,这给蚕业科技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带来诸多不便。本人长期从事蚕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基本掌握了有关蚕业科技档案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根据蚕业行业特点,参照其它学科,取长补短,结合实际,以统一标准建档、科学规范分类、设置纲目齐全、方便开发为目的,而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蚕业科技档案分类标准,现提供给蚕业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同仁,以便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