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阳活动与稻飞虱数量波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对生物的、气象的以及其他地球物理的过程都有巨大影响,本文采用太阳活动11年周期与稻飞虱数量变动分析和卡平方检验法等发现稻飞虱变动受其影响亦为11年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11年是同步的,经卡平方检验为极显著水平,适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太阳活动11年周期与水稻二化螟数量变化分析和卡平方检验法发现害虫变动受其影响,亦为11年周期与太阳活动11年是同步的,以采用二化螟数量变化实测值(Y),理论植与实测值的适合性比较,其卡平方值 x=18.0197相似文献   

3.
棉铃虫是我县棉花最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具有暴发性和暴食性,因此对棉花产量影响极大。笔者对本县近30年来棉铃虫发生实况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虫在我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暴发规律,即10—11年为一个大暴发周期。每次暴发后维持2—3年。如1959年、1961年我县棉铃虫大暴发,四代高峰日平均百株卵量分别为268.0粒和188.6粒;  相似文献   

4.
于2001~2011年应用性诱剂监测方法对小菜蛾种群数量运动规律及季节性消长规律进行了长期定点系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西兰花小菜蛾种群运动态势在监测的11年中呈螺旋式下降,年度大发生频率约30%;生长季节其发生消长随西兰花生育期推进而逐渐加重,全季主要有两个发生盛期,第1个盛期在西兰花的莲座生长期和花蕾生长期,发生频率47%,第2个盛期在结球采收期,发生频率40%;气温(T)对小菜蛾种群数量(M)发生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其关系模型为:M=0.221T+0.0457或M=-0.034T2+1.4912T-9.4889。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清代民国河西走廊洪涝灾害特征和时空规律,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历史文献资料,提取出该时期该区域的洪涝灾害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河西走廊各等级洪涝灾害的发生特征,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分析洪涝灾害发生的阶段性特点,用小波分析洪涝灾害发生的周期特征探讨洪涝灾害发生特征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70次,平均4.4年发生一次。该地区洪涝灾害可分为4个等级,轻度洪涝、中度洪涝、大洪涝和特大洪涝,发生频率依次为17%、56%、23%和4%,该时期洪涝灾害以中度为主。时间上,洪涝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阶段性,1645-1735年,1780-1820年,1850-1880年3个洪涝少发阶段。1735-1780年、1820-1850年,1920-1949年是3个洪涝多发阶段,存在7个重大洪涝灾害事件;整体上从清代到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从频次上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空间上,洪涝灾害频次呈现从东到西逐渐递减的态势。洪涝灾害在年代尺度上存在着20-25年,50-70年以及130-150年的3类周期变化规律,推测影响河西走廊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可能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及太阳活动周期相关。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暖对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农业害虫是关系到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一个特殊的昆虫类群,已经受到温度升高的影响。本文从气候变暖对农业害虫的发生、为害以及与天敌间关系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了综述。温度升高导致农业害虫的发生区域扩张,发生期提前和延长,高温适生种群发生量增大;农业害虫的为害时期改变,为害程度加重,为害物种之间产生新的竞争关系;农业害虫与寄主植物、天敌之间的同步性发生改变,继而影响到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本文最后对当前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就气候变暖形势下农业害虫的防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评述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与害虫发生的关系;探讨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影响害虫发生的生态机制,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利用生物多样性进行害虫综合治理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是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危害刺桐属多种植物。本文调查研究了金脉刺桐嫩枝上刺桐姬小蜂虫瘿的数量分布和空间格局。结果显示,金脉刺桐嫩枝上靠近生长点(芽头)一端刺桐姬小蜂虫瘿数量较多,15 cm以内占90%以上,距离越远越少,其虫瘿数量比率(Y)和枝条长度(X)关系方程为Y=72.577e-0.138X。对频次分布的分析结果显示,刺桐嫩枝上虫瘿主要以虫瘿集体形式出现。获得的虫瘿空间格局主要参数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数I、聚块性指数M*/M等均显著大于1,表明虫瘿是聚集分布且聚集程度较强。建立的Iwao M*-M方程为M*=1.75+3.51M、Taylor幂函数法则模型为lg s2=0.554+1.828lgx珋。  相似文献   

9.
兰州地区近540年旱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470~2000年旱涝史料,选取兰州、榆中和永登气象资料,将旱涝等级资料延续到2009年建立兰州地区近540年旱涝等级序列,对旱涝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周期性、阶段性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0年兰州地区共发生旱灾145次,涝灾90次;根据旱涝灾害发生频次可将近540年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是旱涝灾害低频期,后期是高频期;近540年兰州地区旱涝趋势以旱和偏旱为主,且出现三个以旱为主的上升阶段和四个以涝为主的下降阶段阶段性特点,旱涝存在3~4a周期、25~26a周期和81~82a周期,其中81~82a周期对应太阳活动的80~120a周期;文中初步将公元1581~1588年、公元1634~1641年和公元1926~1930年发生的旱灾确定为干旱气候事件。  相似文献   

10.
张超 《植物医生》2009,22(4):4-6
虫害是制约农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世界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总产量的15%以上。而化学防治在减少虫害的同时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提高成本、污染环境、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引起次要害虫大发生等。抗虫基因工程以其育种期限短、目的性强、具有连续性保护、控制任何时期害虫、对非靶标生物无害、无环境污染等优势,在国内外受到了普遍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稻飞虱是黔南州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属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近10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普遍推广,稻飞虱严重发生的频次提高。一般年份白背飞虱为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5.3万~6万hm~2(占全州水稻播种面积的60%),主迁入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主害期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一般年份褐飞虱为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万~1.7万hm~2(占全州水稻播种面积的20%),主迁入期在7月中旬至8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及《爱如生数据库·中国方志库》,搜集史料,构建10a尺度上的蝗灾频次与县次序列。采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蝗灾发生的趋势与周期,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代晋陕蒙地区蝗灾共发生73次,每2.6次/10a,县次共258次,每9.3次/10a;4种等级蝗灾各占总灾害频次的41.3%、37.8%、12.9%和8%;蝗灾爆发峰值季节在夏秋。整体上看,蝗灾频次与县次呈现下降-缓慢上升-快速上升的波动趋势;蝗灾频次存在55a的周期,县次则存在110a的主周期和55a和20a的次周期。蝗灾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主要在地势相对平坦地区、沿河谷与湖泊等水系发达区域分布。蝗灾发生与气候波动变化有良好对应关系,气候转折期及偏干暖阶段,蝗灾发生规模较大的特征。长时间的暖干气候引起的蝗灾,影响范围更广,县次更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苏地区1368-1911年旱涝灾害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利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及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分析了明清时期该地区旱涝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368-1911年江苏地区共发生旱涝灾害362次,其中旱灾发生108次,涝灾发生254次,在旱涝灾害中以涝灾为主;明清时期江苏地区旱涝灾害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旱涝灾害在年内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在时间尺度上大致存在7a、11a、17a和22a 4个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有着密切关系;明清时期江苏地区旱涝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整体上呈现出西部多于东部、南部多于北部的变化特点;明清时期江苏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影响导致区域性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是湘北地区棉花的主要害虫。 20世纪 60年代为害轻, 70年代成为目标害虫, 1973年发生面积曾达到 5.1万 hm2次, 80年代发生面积逐渐减小,为害程度减轻。进入 90年代,棉铃虫的发生面积又由 1991年的 6.7万 hm2次上升到 2000年的 23.9万 hm2次,百株年累计卵量由 117.4粒增加到 3 820粒,成为棉花上的第一大害虫。1发生原因分析1.1冬后基数大 分析近 30 a的测报资料,一般情况下,棉铃虫冬后 (4月上、中旬 )活蛹每 667 m2达到 90头以上,如遇适宜的气候条件,当年发生量大。 1971~ 1989年间, 1973年棉铃虫冬后活蛹 667 m257.1头,…  相似文献   

15.
在对海门地区烟粉虱大发生状态下茄果类、瓜类及棉花等寄主作物上其他主要害虫发生情况进行系统监测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寄主作物上烟粉虱大发生对其他害虫产生的影响,比较了对其他各类不同为害习性害虫的影响大小,深入剖析了出现的干扰效应,明确了烟粉虱对寄主空间生态位的占有及对寄主刺吸为害造成寄主作物汁液口味变化等是引起其他害虫逐渐减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e)是我国水稻生产中新上升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随着农业改制,品种更新,高肥密植,广施农药等生产条件的改变,为害程度加重,发生区域有所扩大,大发生频次增加,(1967、1970、1971、1972、1974、1975、1981年全国大发生),遍及28个省(市、自治区),主要为害区在泰沂山区到  相似文献   

17.
玉米铁甲虫是广西的地域性害虫。近年来,该虫呈回升性发生。发生地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1986年全区有3个地区13个县61个乡(镇)发生,面积42万亩,1987年扩大到14个县68个乡(镇),面积48万亩。严重影响山区的玉米生产。1987年作者对该虫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调查采用连片的方法,逐穴计数(当地种植习惯一穴双株)分别记载于方格表中。空间分布型以频次分布检验法,平均拥挤度与平均数的自回归(M=α+βx)及方差与平均数的幂法则(S~2=ax~b)进行判断。利用取样框以五点式、棋盘式和平行线跳跃式在田间分布图上取样,经比较确定其中最佳的抽样方法。然后进行抽  相似文献   

18.
我国烟粉虱的发生危害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63,自引:3,他引:63  
张芝利  罗晨 《植物保护》2001,27(2):25-30
烟粉虱Bemisiatabaci (Gennadius)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 ,烟粉虱在我国已造成猖獗危害之势 ,致 2 0 0 0年全国性大发生。本文就烟粉虱在国内外的发生概况、生物型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浸水处理和土壤相对含水量对番石榴果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Bezzi))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浸水时间对不同蛹龄番石榴果实蝇蛹羽化率的影响不同。蛹龄越大,浸水作用对其影响越低;浸水时间越长,番石榴果实蝇蛹羽化率越低。浸水时间(T)、蛹期(A)和蛹羽化率(ER)之间关系符合以下模型:ER=0.675-0.00393T+0.1177A-0.00001997T~2-0.01194A~2+0.0007292T×A。土壤含水量对番石榴果实蝇羽化率影响明显。土壤含水量低于30%或高于90%时,番石榴果实蝇羽化率都明显受到抑制。相对含水量(M)和成虫羽化率(ER)之间存在以下关系:ER=0.422+1.547 M-1.322M~2。  相似文献   

20.
蓝妮春  罗玉青 《广西植保》2007,20(Z1):103-105
崇左市2007年早稻“两迁”害虫发生偏早偏重,特别是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出现了第2、3代连续暴发为害现象,实属罕见。为此,我们在田间虫情及苗情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其发生为害特点及大发生的原因,以为今后“两迁”害虫的测报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1“两迁”害虫发生为害概况2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