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猪场来说,引起猪群发病的原因有病原菌数量、猪群数量、引种扩繁带入的新病源、病原的存活率,及猪场之间的距离的等.猪场管理不佳,会给猪场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猪场预防和控制猪群疾病的原则有合理建场,保持小规模饲养;控制猪只引入,在充分考查猪源的健康状况引种;尽量避免外来人员进入猪场;设制合理的免疫计划、疾病免疫程序,定期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2.
吴正杰  江美良 《中国猪业》2016,11(10):24-28
猪呼吸道疾病由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寄生虫型感染以及混合感染等不同病因所致,既有原发性疾病,也有继发性疾病。除病原侵袭宿主外,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往往成为疾病发生的诱因。呼吸道疾病在规模化猪场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损失,像PRRS、PR等疾病甚至导致毁灭性灾难。本文主-针对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性防控措施,供养猪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是一种有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往往是入侵的或正常携带的病原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危害断奶后的保育猪及早期生长的育肥猪.猪场一旦发生该病,很难根除,染病猪群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甚至停止生长成僵猪,给广大养猪专业户和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  相似文献   

4.
猪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道疾病猪呼吸道疾病是一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 ,该病使养猪成本增加 ,经济收入下降 ,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的猪呼吸道疾病不单是由某一种病原引起 ,更多见的病例是几种病原先后或同时感染 ,其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和严重 ,最近几年把这类疾病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常见的病原有细菌、病毒以及支原体等 (详见表一 )。此类疾病所造成的损失会因饲养方式、卫生环境、管理水平及猪群免疫状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表 1 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各种病原与影响因素支原体 :猪肺炎支原体 ,猪鼻支原体 ,猪滑液支原…  相似文献   

5.
<正>冬春气候变冷,猪舍密度大,通风不良,饲养管理差等因素易引起猪群出现呼吸道疾病,通常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环境及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发病猪群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气、呼吸困难、消瘦、后期衰竭死亡等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目前,猪呼吸道疾病是猪场最为突出的疾病之一。该病在猪场反复发生,防治困难,给猪场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防止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广大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重视防重于治猪群的健康是经营猪场成败的关键。要使猪只长得快,缩短上市周期,减少疾病的发生,均有赖于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检疫、防疫、清洁、消毒、免疫、驱虫、疾病早期诊断等一系列预防疾病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病原体或各种对猪体生长发育不利的诱因进入猪体设置防线,既提高了猪场的管理水平,净化环境,防止病原的传入,又提高了猪体自身免疫机能及抗病能力。因此,作为猪场管理人员及兽医技术人员,应把防重于治放在重要位置。1.1检疫是综合有关兽医技术和卫生保健知识的一门应用科学。动物检疫是运用…  相似文献   

7.
宁都县加宁脐橙场养猪分场从1995年4月中旬起发生一种以咳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场内兽医对症用药未见效果,并出现死猪现象。5月16日,一天死亡肉猪5头。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1猪场管理概况该猪场建于1991年,实行自繁自养,与周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此次发病前有公猪3头,母猪44头,哺乳仔猪79头,断乳仔猪93头,肉猪183头,分别饲养在不同栏舍。哺乳仔猪35日龄断乳后转入断乳仔猪舍,经饲养35天再转入育成肉猪舍。哺乳仔猪补料用岳阳正大551;断乳仔猪饲喂551和场内自配饲料各半,公、母猪及肉猪饲料场内自行配制。各猪舍有固定的饲养人…  相似文献   

8.
本病基本上是全球性的 ,在国内一些规模化养猪场 ,特别是种猪场也屡见不鲜。在正常情况下 ,呈隐性过程 ,不表现临诊症状 ,体温、食欲均正常 ,有时偶尔有咳嗽和喘气。但由于长期带菌 ,形成隐性传染 ,特别是新生仔猪。所以 ,要判断一个猪场 (群 )是阳性比较容易 ,而要判断为阴性场 (群 )就比较困难。如果在一个猪场 (群 )发现一头病猪 ,就可以判定为病猪场 (群 )。该病在一些场 (群 )首次发生 ,多数都是从阳性场 (群 )引入病猪引起的 ,由于运输疲劳、体质下降、环境改变、圈舍潮湿、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 ,出现明显的临诊症状 ,使之扩大蔓延 ,经…  相似文献   

9.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养水平逐年提高,生产方式逐步趋向集约化,有效地控制了常见传染病的发生。而营养代谢疾病却成为重要的群发病。目前生产的配合饲料,有的不符合畜禽正常营养的需要,配方不合理,使用后易引起各种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南京市郊县某猪场发生猪的  相似文献   

10.
1991年11月中旬,在德国的一些猪场(下萨克森等),首次在怀孕母猪中发现了新的疾病,通常发生在高度集约化饲养的牧场,并相应的定名为“流行性晚期流产”。次年1—2月间疾病又以该国的东、北、西三面(北莱茵——韦斯特德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捷伊恩等地)包围新猪场,并在其中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湖南省存栏母猪250头以上规模猪场开展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实地细致的调研,摸清了湖南省规摸化猪场流行的病毒性疾病主要以猪流行性腹泻、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为主,流行的细菌性疾病主要以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丹毒为主以及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猪群发病以多病原混合感染为主要形式。根据猪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健全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健全卫生防疫、消毒等规章制度以及合理的药物保健方案,加强饲养管理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金平  陈维 《猪业科学》2020,37(9):46-48
育肥猪肠道疾病问题是当前规模化猪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其病因复杂导致防控难度增加,常见发病原因分为病原性因素与非病原性因素两种。病原性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非病原性因素如生产管理、饲料营养、应激等外部环境引起。在我国当前的养殖环境下,病原性因素引起的猪肠道疾病占据大多数,常见的导致育肥猪腹泻的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胞内劳森菌(引起猪回肠炎)、猪密螺旋体痢疾、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寄生虫及部分病毒性疾病等的感染在我国的猪场广泛存在,这些病原微生物会导致育肥猪群发生急性或慢性消耗性腹泻,使育肥猪发生成活率降低、饲料报酬下降、生长速度减缓、僵猪和残次猪比例升高等情况,给生长育肥猪的正常生长和出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文章通过对育肥猪肠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与危害以及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匡宝晓 《养猪》2005,(4):34-35
育肥猪是猪场赚钱的最后冲刺阶段,其生产性能的发挥决定着一个猪场的盈利水平。但一般情况下,猪场饲养管理的重点在母猪、种猪或哺乳仔猪,如大部分猪场育肥猪舍设施最简单,饲料的营养价值也最低(总是将最差的饲料用于育肥猪)。特别是在饲料发霉的情况下,为降低损失,只好饲喂育肥猪。这样就可能引起育肥猪生长速度缓慢和发病率提高。当前育肥猪常发的疾病主要有两大类: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也可称为多因子呼吸道疾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主要为大肠炎:猪痢疾、结肠炎、回肠炎、沙门氏菌性肠炎等)。另外,猪瘟、弓形虫病、萎缩性鼻炎等也经常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清三峡库区仔猪传染性腹泻病原的感染及流行规律,本试验于2013-2015年从三峡库区的18个规模化猪场采集了180份发生腹泻的病料进行猪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猪流行性腹泻病病毒(F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病毒(RDV)4种病原的检测,结果表明,三峡库区6个地区4种仔猪腹泻传染性病原检出率由高至低顺序为PEDV、RDV、TGEV和EPEC,依次为22%、12.7%.5.5%和3.8%,表明三峡库区规模化猪场PEDV和RDV感染广泛,且三峡库区规模化猪场存在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仔猪腹泻是制约养猪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较为复杂,某些病原及饲养管理不当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但在治疗过程中,一些猪场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未深察其本质,多单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必须找出仔猪腹泻的真正诱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奏效。一、发病类型1.病原性腹泻。如大肠杆菌(仔猪黄痢、仔猪白痢)、魏氏梭菌(仔猪红痢)、沙门氏菌(猪副伤寒)、密螺旋体(猪痢疾)等细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猪瘟等病毒性腹泻;蛔虫、球虫、鞭虫等寄生虫性腹泻。由于近年来全价配合饲料的广泛使用和饲养管理条件的逐步改善,由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已明显减少,病原性腹泻中,最常见以下六种。  相似文献   

16.
集约化猪场猪病考察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柏新 《养猪》1996,(1):33-34
集约化猪场猪病考察报告金柏新(上海市农科院畜牧所试验场201106)笔者在上海一集约化猪场,对该场在高密度饲养,应用系列全价饲料和流水式生产的新格局条件下,猪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考察,现报告于后。1猪场的基本条件和概况1.1该场建于1989年,饲养生产...  相似文献   

17.
当前猪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一些猪场,使猪场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如何控制疾病的发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目前的饲养管理模式下,引种频繁、过度采用高床饲养、过度消毒、大量抗生素和劣质霉变饲料的使用等等都会导致猪群免疫力的减退。  相似文献   

18.
要想预防疾病入侵,使种猪场猪群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所涉及的方面是非常广泛的,无论哪一方面管理不当,都会给病菌入侵造成机会,使猪群健康受到威胁。健康控制体系的基本任务就是在严密的隔离饲养条件下,为种猪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无病的“生态环境”。1封闭隔离饲养猪场大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猪业》2016,(10):8-11
<正>中国猪业: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种类有哪些?病原有哪些?其危害有多大?郭小权:猪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因素复杂,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常是多因子引起的,且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病原、饲养管理、季节、环境、应激、药物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主-传染性病原包括:(1)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Ⅱ型圆环病毒(PCV-2)、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巨细胞病毒  相似文献   

20.
猪只饲养在错误的管理方法和不良的饲养环境下,即使饲养者提供平衡的日粮或者采用优良的品种,猪场的整体经济效益仍然是负面的结果。所以,一个成功猪场应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猪种和饲料品质(这两项属于遗传和营养因子的改善),还必须再加上适当的饲养管理和良好的饲养环境才能获得最大利润,疾病的控制则是另一重要因子,与饲养管理和环境间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