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公路建设中常出现的路堑边坡进行绿化治理改造,其目的是为保护坡面,稳定路基,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为丰富公路景观,减少生态灾害。而对于不同路堑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对路堑边坡分类总结出适合的生态绿化措施,以改善公路行车环境。  相似文献   

2.
王秀华 《现代园艺》2011,(21):87-88
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公路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大。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但是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个矛盾日益凸显出来。公路建设如何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速公路绿化带的设置是一种解决环境问题的最直接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道路绿化作为市政和环境的景观建设体系,作为城市生态、景观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市政建设、降低城市噪音和尾气污染,保护公路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公路绿化等问题的阐述,探讨公路绿化对市政及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公路绿化的新发展思路,使得公路绿化建设与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路建设者理念的更新,人们对公路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其安全性、便利性和耐久性,"生态道路"、"景观公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分析机场高速(西宁段)沿线景观设计,并对如何将机场高速沿线打造成具有"交通干线、景观主线、生态绿线"3大功能的现代化景观高速公路进行探讨,以探求合理的高速公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报国 《花卉》2020,(14):25-27
美丽公路必定是具有生态平衡、风景优美、文化底蕴、优质服务等条件于一体的新型公路。生态、绿色、风景、环境、服务等是每一条美丽公路的共性要素,而文化底蕴则是每一条美丽公路的独特性要素。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地区所形成的文化都是博大精深和独具特色的,而公路在空间上将这些沿线遍布且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有机串联着。一条承载文化内涵的美丽公路就是一座“文化长廊”,将美丽公路沿线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并运用到其景观提升的设计中,作为设计指引与应用贯穿始终,是解读和成就一条美丽公路的必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纵横交错的街区道路构筑了城市的内部运营机制四通八达的城郊公路加强了城市的外部连接功能.而行道树的选择应用.在完善道路服务体系、提高道路服务质量方面,有着积极、主动的环境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尚堃 《广西园艺》2011,(4):6-9,11
为探讨公路生态环境影响的主、次因素,降低公路污染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鄢陵G 311、西华S102、周淮S206、项城S238、扶沟S102为调查样点,采用AH P分析法,研究了干线公路路畔生态环境影响的有关情况。结果表明,车辆日混合交通量对公路生态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林带面积和林带密度,植物种类影响最小。在交通量大的路段,应提高林带面积和林带密度,以降低公路污染对公路生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国省道公路的绿化设计是系统化的工程建设,是公路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构成,绿化设计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路容效果,还能够保护公路周边的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公路行车的安全水平。本文就对国省道公路绿化设计与生态恢复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藤本植物在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路生态防护原理,根据边坡的立地条件和防护要求,提出藤本植物选择原则,总结藤本植物在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中种植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疆禾木景区的道路自然条件,介绍了景区公路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难点,强调了生态恢复对于景区协调性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实验拟得出禾木公路的生态恢复方案,其中包括植物配置方案、具体可选的护坡工程措施和景观规划方案。在项目基础上探讨了道路生态恢复新技术,提倡生态化、经济化、节约化的护坡技术理念,意在为疆内护坡建设提供可行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公路边坡绿化不仅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而且还可以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美化环境,保证行车安全。在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人们生存质量的今天,公路边坡绿化已成了公路边坡防护的一种趋势。因此,对公路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进行探讨是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林场经营方式的转变及对生态保护、美化的需要,对林场公路绿化的要求有所变化,本文以湖南省隆回县望云山国有林场(省级森林公园)的公路及边坡绿化为例,对湖南山区林场公路及边坡绿化的设计原则和植物配置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重要动脉。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作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提升国土绿化水平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改造原则和生态理念入手,就如何进行高速公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岩 《现代园艺》2024,(5):128-130+134
通过对色彩学与现代公路绿地景观之间关系的研究,对现代公路绿地景观设计中色彩学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从色彩学的角度设计公路绿地景观,改善公路景观,赋予公路更多的色彩,拓展公路景观的视觉范围,创造宜人的公路景观环境。论述了合理搭配绿地景观色彩的方法,将色彩理论有效地融入公路景观设计实践中,有利于协调城市景观环境色彩。此次研究总结公路绿地景观的构成要素与特点,力求提高我国现代公路绿地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提出了相应的色彩应用对策,为美化我国公路景观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林文丹 《现代园艺》2019,(11):112-113
伴随着经济发展进步,人们对公路建设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公路景观也不单指道路绿化,而是将公路视为一种线性资源,融合串联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路域景观,让公路成为展示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绿色走廊。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背景下,美丽公路建设也提出了更高品质的要求,围绕一路一景,全方位提升路域环境,积极打造"畅、安、舒、美、绿、文"的公路出行环境,公路应当变成集服务、通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线形空间。  相似文献   

16.
古田县翠屏湖环湖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公路x915极乐村天宫岭至凤埔、x921平湖至凤埔公路是平湖镇和凤埔乡通往普通国省干线"纵五线"的重要组成路段,是对古田县翠屏湖环湖旅游网格局的重要补充。其在古田县"湖城一体"全局总体发展规划中将起到连接中枢、北接南拓、破解瓶颈的点睛作用。环湖路作为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公路,除交通运输以外,更多是承载运动休闲和旅游发展等功能,必须以"绿色公路"思想精髓建设环湖路,以控制资源占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公路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具体抓手,全面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的生态性、环保性以及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赵胜男 《现代园艺》2014,(6):155-156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随之带来的交通运输需求加大,公路建设变得越来越紧迫和常见,无论是从公路的建设距离还是建设强度和难度都日渐加剧,加之这些公路延伸距离较长,往往贯穿多种不同的生态区域,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及生态和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有些影响甚至是极其巨大、不可逆转的。本文将对公路沿线景观生态建设的稳定性以及实现绿色生态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物质文化生活,尤其是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不再满足于对城镇、村屯、小区、公园和公路的绿化建设,而是向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安全,防风固沙等功能化造林发展,追求绿地扩张,营造景观生态林,建设生态文明的欲望越来越强烈。针对极端高温干旱、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吐鲁番市沙滩和戈壁滩绿化建设和造林技术,进行实质性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这个过程中公路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然而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仍有很多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不仅严重降低了周围环境质量,还会引起相应的地质灾害,最终影响公路运行安全。所以施工单位应明确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深刻掌握生态公路的内涵,最终有效协调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为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稳定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因为施工的需要,在很多的地方都需要开挖山体,对公路沿线原生植被会造成很大的破坏,使边坡大面积的裸露,不仅加剧了水土流失,还有出现泥土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危险,使生态环境更加的恶化。而边坡生态恢复工程既有保障行车安全作用,又具有防水土流失、降低噪音还有降低粉尘污染等一系列的生态效应。其中,植生混凝土基材喷播施工工艺是到目前为止边坡生态恢复工程中采用的较广泛、较有效的措施之一。笔者根据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长期参与该种工程的经验以及查阅研究一系列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依据,就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喷播基质标准建立做一些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