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棚秋番茄夏播秋收,能避开露地番茄上市的高峰期,秋季上市,效益好,是大棚生产的重要茬口,现对陕西陇县秋延番茄生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整理。1品种选择应选择抗病性强、早熟、高产,耐贮藏的品种。目前生产上的常用品种有:特罗皮克、毛粉802、世纪粉冠王、金棚、佳粉1号、强丰、L401等。  相似文献   

2.
余根山  申卫平 《蔬菜》2004,(11):14-15
安徽巢湖市是典型的一油一稻农业生产区,经济效益低下。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勤劳聪慧的巢湖人民凭借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充分发挥水旱轮作的优势,积极探索稻区粮经双丰收的路子。目前巢湖市年大棚蔬菜生产面积4万 hm2左右,其中早春大棚番茄1万 hm2左右,其产品远销合肥、南京、芜湖、武汉、九江等大城市。一、茬口安排大棚番茄—水稻一年两熟栽培模式,关键是番茄以早熟取效益。其生育期见表1、表2。二、 品种选择番茄选用早熟、优质、高产粉红果品种,目前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有浙粉202、L402、宝大906,其中以L402…  相似文献   

3.
李克华  赵光华 《蔬菜》2013,(6):27-29
越夏及秋大棚番茄栽培是北京地区设施栽培的主要茬口之一,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为害是夏秋大棚实现高产的关键。选用浙粉701和浙粉702两个抗TY品种,于5月20日至6月30日播种,通过做好苗期管理、开花结果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使越夏及秋大棚番茄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济阳县近年来硬果番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中主要选择高产、高硬度、高抗病、适应性广的高品质粉果番茄品种,越冬一大茬硬果番茄在9月中旬或10月上旬育苗,10月中下旬定植,栽培密度不能过大,并要严格控制蘸花浓度,每667 m2大棚可比种植普通番茄品种增收1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引进11个国内外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番茄品种在秋大棚内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大兴区秋大棚种植的番茄品种。结果表明:各品种均未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其中欧罗娜、华粉2009、欧利、浙粉701产量高,但华粉2009畸裂果率较高,欧利抗病性较差,有待开展进一步试验确定其品质。综合来看,欧罗娜、浙粉701表现最佳,其产量、品质和抗性均优于其他品种,较适合在大兴区进行秋茬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6.
史升 《上海蔬菜》2020,(1):40-41,87
早春大棚栽培番茄,可实现番茄提早采摘上市,提高种植效益,填补春季番茄市场供应空白。该文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催熟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早春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番茄是我国效益农业和蔬菜保护地栽培的主要品种,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且以南方大棚和北方日光温室的保护地栽培发展为主。目前我国番茄保护地栽培面积约20万hm2,而国内现有保护地栽培应用的番茄品种中,基本上为保护地和露地兼用品种。本试验对我国目前主要的粉红番茄主栽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为番茄保护地栽培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品种比较试验于1999-2002年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场大棚内进行。大棚为宽6 m的钢管结构标准棚。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供试品种为合作908、中…  相似文献   

8.
浙西地区大棚栽培番茄,较露地栽培生育期延长40~60d,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本文主要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浙西地区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番茄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以及对农户走访、实地调查,发现肃宁县大棚越夏番茄病虫害的发生受3个方面影响:(1)番茄品种:在供试6种越夏番茄中,红果系中格雷的抗早疫和病毒病最强,粉果系中奥运001的抗病性最强,总体而言红果系番茄的抗病性强于粉果系.(2)番茄生育阶段:不同生育阶段的番茄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不同.苗期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沤根,定植后易发生茎基腐病、灰霉病、灰叶斑病、早疫病、晚疫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病毒病、线虫和白粉虱.(3)外界环境:阴雨和低温天气易诱发多种病害,不科学的管理方式是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番茄栽培管理过程中要选好品种,运用科学的种植方法,遵循番茄的生长规律对其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滇中地区种植的大棚夏秋番茄品种,对引进的7个番茄品种分2个播期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果类型的7728、粉果类型的公爵果实性状和产量等综合性状好,适宜云南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大棚番茄矮化密植早熟栽培(简称矮密早栽培)是本区重点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栽培面积不断扩大。1997年已占大棚番茄生产面积的31%,实践表明,不同品种(系)在矮密早栽培条件下性状表现差异较大,有些品种(系)尽管在常规栽培条件下表现优良,而在矮密早栽培条件下产量低、熟性晚、病害重。为了确定本市大棚番茄矮密早栽培的优良主栽品种(系),我们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5月进行了矮密早栽培的番茄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海粉901(江苏海安县蔬菜花卉研究所)、东农704(哈尔滨市种子公司)、合作906—1(上海长征良种实验室)、霞粉(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L-402(辽宁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共5个品种(系),其中霞粉为对照。  相似文献   

12.
郭宏 《西北园艺》2014,(5):30-31
<正>1合理茬口安排番茄忌连作,每次种植茬口间隔两茬作物,要求前茬作物不能是茄科作物,最好是葱蒜类。2品种选择秋茬番茄栽培,生育前期遇高温、暴雨,生育后期受阴雨寡照的影响,应选择抗病性强,丰产性、耐贮性和商品性好的厚皮品种。目前,在榆林表现较好的品种有:佳粉10号、金棚1号、中杂9号、威敌3号等,这些品种在高温条件下坐果力强,果个较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叶霉病是温室、大棚栽培的重要病害之一。近些年,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叶霉病的病情不断发展,危害加重。1995年春,杨陵大棚番茄叶霉病严重发生,当地主栽品种西粉3号番茄发病率高达90%以上,造成的损失极大。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同年份病害发生程度不同,同一年份,不同管理水平,甚至同一品种,不同的大棚病害发生也有轻重,比如同为西粉3号,有的大棚则发病较轻。因此,如何提高管理水平,综合各方面因素,有效地控制病  相似文献   

14.
刘兴明  刘慧  张亮  屈广琪 《蔬菜》2016,(6):11-14
为筛选适宜延庆春大棚生长的番茄品种,特引进15个番茄品种,对比观测各个品种的生育周期、主要植株性状、抗病性及产量。结果表明:秋展16每667 m~2产量13 777 kg,较对照增产21.7%;抗硬粉8号每667 m~2产量12 972 kg,较对照增产14.6%;春展33每667 m~2产量11 983 kg,较对照增产5.9%,且三者综合性状优良,在延庆地区表现良好,适合大面积推广。京番101早熟性突出,建议可以适度种植,抢早上市。强丰101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一般,不建议在延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保护地粉果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潍科粉1号’、‘潍科粉3号’、‘潍科粉5号’、‘潍科粉7号’系列番茄品种为试材,以当地主栽品种‘梦之粉’为对照,比较分析了4个番茄新品种的产量性状、田间抗性、园艺性状、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新培育的4个系列番茄品种生长势强,果实均匀,中早熟,果实外观性状好,硬度强,耐贮运性好,抗逆性强,产量高,适于日光温室和大棚早春、秋延迟及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各地选育的番茄品种很多,我们在选择番茄品种十套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栽培的目的要求来确定。一般作为大棚春季早熟在配合秋季栽培已选择优先生长的类型的品种,近年来迷你型的樱桃番茄由于糖度高、品质好,作为水果消费,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经济效益较高;发展比较迅速;主要品种由日本卡罗、台湾圣女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保护地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我县温室大棚种植面积日益增大。番茄因其果味鲜美、营养丰富、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已成为我县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的首选品种之一。但因品种选择不当等原因一直制约着我县的番茄生产,难以提高品质及产量。因此,我  相似文献   

18.
番茄属于喜温性蔬菜。且耐干燥.怕水怕湿.在本市历年以种植春大棚为主。春大棚番茄生长期间气温低.湿度大.加上主裁品种抗病性较差。因此番茄晚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青枯病、番茄脐腐病、番茄早疫病、番茄灰霉病等日趋严重.尤其是2002年冬季至2003年春.番茄晚疫病在本市暴发成灾。导致有的农户几乎绝收。2001年冬至2002年春.大棚番茄在4月份灰霉病大发生.发病严重的大棚减产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孙文花 《现代园艺》2012,(12):34-35
要种植出经济效益高的番茄,必须克服番茄果肉软、不耐储运、货架期短、产量低、品质差等特点。本文从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特征特性、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阐述大棚番茄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近三年东台市城郊菜农应用大棚番茄、扁豆合理套种技术,一般667m2番茄产量4250~4500kg,扁豆产量1300~1500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选用良种,培育壮苗1.1番茄选择合作906、霞粉等早熟粉果型品种,11月上旬采用大棚套小棚育苗,每667m2大田备种50g,播前晒种并用52℃温水浸种30min,杀死种子表面病菌。每1m2播种6~8g,播后盖干细土0.5cm厚,畦面覆盖地膜,搭好小拱棚,关闭大棚,保湿增温。出苗前棚内温度保持白天28~30℃、夜晚18~20℃,地温16~18℃。出苗后轻轻揭去地膜,撒干细土弥合土缝。幼苗2叶1心时选择晴天分苗于1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