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路路 《花卉》2016,(3):23-24
杜鹃花为杜鹃花属植物的通称,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其花色繁多,花大艳丽。我国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占世界杜鹃花总数的56.5%,既有矮小的垫状灌木,也有高大的乔木,有常绿的也有落叶的,但能够盆栽的种类不多,主要有国外引进的西洋杜鹃、石楠杜鹃及丹东培育的珍珠杜鹃、腊皮杜鹃,映山红、锦绣杜鹃有少量盆栽培,为我国年宵花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杜鹃花,又称映山红、羊角花、羊踯躅、红踯躅、山石榴、山鹃等,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半常绿、常绿或落叶灌木,或常绿小乔木。原产我国中部和南部,广布于长江流域各地,全世界有越800种,我国有650种,长江以南较多,以北较少,云南最多,新疆、宁夏则无天然分布。我国栽培杜鹃花有一千多年历史,在公元492年《本草经注集》中有记载,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是江西、安徽、贵州等省的省花,长沙、台北、苏州、无锡、珠海、深圳等市的市花。花型有  相似文献   

3.
江珊 《花卉》2020,(9):6-8
杜鹃花科白珠树属为常绿灌木或亚灌木,有着与越橘属相似的下垂小花,花朵钟状或坛形,单生或总状花序,果实为浆果状蒴果,包藏于花后膨大而成为肉质的萼内,是一类花、果、叶俱美的观赏花卉。白珠树喜湿润、泥炭质酸性土壤,耐寒、在半荫的环境下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余诚 《花木盆景》2005,(8):21-21
木本花卉之王——杜鹃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它花繁叶茂,花姿娇雅,色彩绚丽,品种繁多,深受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杜鹃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杜鹃是世界著名观赏植物,也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或落叶灌木,仅我国云南有少数种类为乔木.全世界杜鹃花属约有900余种,分布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亚洲最多,约850种,其中我国约530种,占世界种类的59%,是杜鹃花的重要发源地和分布中心[1].  相似文献   

6.
杜鹃花新品种‘金踯躅’和‘紫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长芹  罗吉凤 《园艺学报》2002,29(5):502-504
 ‘金踯躅’杜鹃花是由羊踯躅的播种实生苗中选育而成, 叶纸质黄绿色, 顶生伞形花序, 有花7~13 朵, 花冠外面桔红色, 内面纯黄色。‘紫艳’杜鹃花是由映山红杜鹃扦插苗中选育而成, 常绿灌木,叶浅绿色, 花淡紫色, 萼片瓣化为花瓣。  相似文献   

7.
杨路路 《花卉》2016,(5):23-24
正杜鹃花为杜鹃花属植物的通称,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其花色繁多,花大艳丽。我国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占世界杜鹃花总数的56.5%,既有矮小的垫状灌木,也有高大的乔木,有常绿的也有落叶的,但能够盆栽的种类不多,主要有国外引进的西洋杜鹃、石楠杜鹃及丹东培育的珍珠杜鹃、腊皮杜鹃,映山红、锦绣杜鹃有少量盆栽培,为我国年宵花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西洋杜鹃又名西鹃、比利时杜鹃,为杂交种群,品种繁多,常绿灌木,株高约15~50厘米。叶互生或簇生,长椭圆形。花有单瓣、半重瓣及重瓣,花有红、粉红、白色  相似文献   

8.
杜鹃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或落叶灌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山区多有野生,早春季节开花,满山遍野都是红花,故有“映山红”之称。以之布置园林,无处不可,用作盆栽随处相宜。北方地区故作为盆栽花卉。  相似文献   

9.
尹凯 《花卉》2009,(12):6-6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满山红,为常绿、半常绿或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杜鹃花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春鹃”和“夏鹃”,花有红、白、紫等颜色。  相似文献   

10.
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木本观赏花卉,又名满山红、映山红,被喻为花中西施,其色彩艳丽,赏心悦目。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杜鹃花发祥地,共有530余种,占全世界种类的59%,主要集中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和辽宁丹东。随着我国花卉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杜鹃花也遍布我国各地。杜鹃花是极喜酸性的花卉,要求土壤溶液pH值在5.5~6.5之间,而北方大部分地区水土都偏碱性,pH值〉7,常造成杜鹃花的黄叶病,严重时会造成整株死亡。如何才能使杜鹃花在北方地区安家落户,通过几年的栽培总结出如下经验。  相似文献   

11.
映山红系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杜鹃花是个大属,全世界约有900余种,我国有500余种。杜鹃花又名山鹃,艳山红等。本文所述的映山红生长于长江流域,落叶或半落叶灌木。花2-6朵簇生枝顶,花冠阔漏斗状、鲜红色、基部有深红色斑点,花期4-6月或10-11月。  相似文献   

12.
<正>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是著名的观赏花木,主要可分为春鹃、夏鹃、春夏鹃、西洋杜鹃四大类。由于其花枝优美,花色繁茂艳丽,花期长,花品种多达1000余种,在我国民间有"花中西施"的美誉,观赏价值极高,深受人们喜爱,在生产生活中栽培应用广泛。1特征特性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常绿、半常绿或落叶的丛生性灌木,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cm,宽0.5~3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  相似文献   

13.
沈夏淦 《花卉》2012,(10):9-9
含笑(Michelia figo)属木兰科、含笑属常绿灌木。微黄色,花小直立,水果香气浓郁扑鼻。因花开时其花瓣不完全放开,若含笑然。故名。宋代李纲《含笑花赋》:“南方花木之美者,莫若含笑,绿叶素荣,有香郁然。”含笑在长江以南地区为重要常绿观赏灌木。  相似文献   

14.
水无情 《花卉》2019,(11):6-12
爱丁堡植物园除了收集杜鹃花的原生种类,也种植了一部分杂交品种,这些杂交品种花量惊人,常常花开密不见叶,不管是小灌木、大灌木还是小乔木,都可以开的铺天盖地,不见枝叶。“彼特科斯特”杜鹃花(Rhododendron‘ PeterKoster’),整株花开层层叠叠,眼见全是花球。“罗德里”杜鹃花(Rhododendron‘Loderi’)是云锦杜鹃和不丹杜鹃的杂交品种,大型常绿灌木,开百合花状的粉白色花朵,花朵直径约10 厘米,以巨大的花朵和迷人的香气著称。  相似文献   

15.
李春华 《花卉》2015,(6):5-6
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s)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原产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高山密林中,后由德国、比利时等国引种栽培驯化,并改良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花色艳丽。有红、粉、紫、黄、白等多种,花型主要有漏斗形、钟型、管型、辐射型和蝶型,以单朵或多朵组成伞形花序或头状花序,树彤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6.
辛君 《吉林蔬菜》2009,(4):58-59
杜鹃花属于杜鹃花科目,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西施。尤为丹东杜鹃种类繁多,花艳叶茂绚丽多彩,已遍及全国各省市。是北京、广州年畅销花。但由于没有系统的栽培模式,栽培不规范,影响了杜鹃花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越桔又叫蓝莓,属杜鹃花科植物,为常绿或落叶灌木,喜生于微酸性土壤,有些为酸性土壤指示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从北极到热带高山地区均有分布,全世界约有400多种。越桔果实富含糖、有机酸、维生素C和B。我国本属植物种质资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杜鹃花资源初探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鹃花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观赏花木之一。为井冈山市市花。井冈山有着丰富的野生杜鹃资源,我在从事园林工作的过程中.收集整理了井冈山野生杜鹃花资源的分布情况、分类特征、生态习性、群落特征等,及杜鹃花资源的应用范例,并在老一辈园林工作者的研究实践基础上加以分析,以期杜鹃花能得到更广泛的合理开发,在园林造景等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井冈山的旅游事业添上浓彩。  相似文献   

19.
江珊 《花卉》2020,(11):10-13
杜鹃花科除了杜鹃花属,大部分属的花朵为钟状、坛状、圆柱状,下垂的花朵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铃铛、又或是一串串风铃挂在枝头,小巧精致的模样仙气十足,惹人喜爱。杜鹃花科铃铛专辑写到最后一辑,让我们看看还有哪些迷人的小铃铛:1.青姬木Andromeda polifolia青姬木属。常绿灌木,植株高30~45厘米。多分枝。叶窄,革质,绿色,有光泽,脉深凹。花簇生于枝顶端,坛状,粉红色。产北半球温带。  相似文献   

20.
西宁地区杜鹃花栽培技术及花期调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杜鹃花别名鹃花、映山红、满山红等,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木本植物,是世界著名的花卉,也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因其株型矮小、树冠紧密、花繁叶茂、花色艳丽,且种类多、花期长,被誉为"花中西施",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杜鹃花在西宁地区的栽培较为普遍,成为西宁市最流行的时花之一.但杜鹃花因其原种分布在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上,其喜温凉的特性与夏都西宁的气候相适应,但其喜湿润忌干燥,喜酸性土忌碱性土,怕晒怕冻,适应性差的特性,使杜鹃花在西宁地区的栽培管护较困难,一般均做盆栽.笔者在多年莳养杜鹃花的同时,对西宁地区杜鹃花的栽堵要点作了调查研究.要想使杜鹃花盆栽成功,就要制造一个近似原产地的自然环境,在栽培养护方面特别注意其生长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