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氏松茎象是江西本地钻蛀性害虫,该虫2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国外松,对6龄松就开始危害,有虫率可达到90%。针对该虫的生活史,采取监测、营林、药物、诱捕、人工捉虫等防治试验,分析效果,并提出对其天敌进行调查和寻求生物防治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花菜空茎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元才 《蔬菜》2001,(8):20-20
青花菜空茎或空心是指商品花球的主茎有空洞,但不腐烂,是由于生理失调而形成的。空茎是一种不良的商品性状,市场上,特别是国外市场上要求商品菜无空茎。若选用品种和种植管理不当,造成植株生理失调,会使植株形成空茎,严重影响商品花球的品质和商品价值,损失巨大。 一、空茎的发生症状 空茎主要在花球成熟期形成。最初在茎组织内形成几个小的椭圆形的缺口,随着植株的成熟,小缺口逐渐扩大,连接成一个大缺口,使茎形成一个空洞,严重时空洞扩展到花茎上。空洞表面木质化,变成褐色,但不腐烂,从变色组织中检测不到病原物。将花球和…  相似文献   

3.
甜菜象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象虫我国北方象虫的优势种,种群发生量占象虫种类的70%-95%;调查表明,甜菜象虫有89%-95.7%在当年甜菜地6-20cm土层中越冬,下年4月20日前后进入5cm表土:4月未,5月初开始向来年的甜菜地迁移,5月中旬达迁移高峰;平均每对(雌,雄)成虫一生取食量为51.6株;甜菜细幼苗被害达4级,可减产60%,含糖降低2.5度;甜菜象虫1年发生一代6月中旬-8月上旬为幼虫发生和危害盛期;35%  相似文献   

4.
梨蝽象的综合防治技术葛俊波(河北省卢龙县孟时各庄乡果树站066403)梨蝽象俗称臭板虫、臭大姐,属半翅目,蝽科。近年来,该虫在卢龙县高家岭村梨园为害严重。该园约80亩,主栽雪花梨、鸭梨、红霄梨。1989年梨果受害率达51~67%,雪花梨被害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5.
芦笋茎枯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笋在山东省莒县有二十多年的栽培历史,近年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大,芦笋茎枯病在本县的发生和为害也逐年加重,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广大笋农在芦笋的整个生育期间要交替用药多达10次以上,不但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造成了农药污染,影响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笋农的收入。为了从根本上降低农药残留,提高防治效果,笔者在掌握了该病在本地区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改进栽培技术来预防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不但降低了用药次数,取得了显著的防病效果,而且提高了芦笋的品质和产量。1病原与症状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芦…  相似文献   

6.
花生茎腐病的防治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花生茎腐病的为害症状、病原特征、发病条件和主要防治方法。该技术实用、可行,值得大家生产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秭归县目前板栗种植面积3 670余hm2,其中挂果树面积 1340余 hm2。由于板栗剪枝象的为害,平均减产30%~50%。一般虫口密度为3~5头/株,危害栗苞30%~50%;最大虫口密度6~10头/株,危害栗苞70%左右。危害后咬断果枝,使果实未成熟而提前落果。笔者1989~1991年以秭归县板栗主产区茅坪镇为重点,对板栗剪枝象进行了生物学及防治试验的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生物学特性 剪枝象以为害板栗果实为主。在秭归县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栗林地下筑土越冬。翌年5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  相似文献   

8.
着重介绍花生茎腐病的主要症状、病原特征、发病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松褐天牛以幼虫蛀干为害马尾松等松科植物,又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遵义县松类面积7万hm2,占森林面积的44.5%。又是松材线虫病疫区,所以防治松褐天牛,遏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成为保护遵义县生态安全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历年防治松褐天牛的不断总结,针对松褐天牛的为害发生规律特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芦笋茎枯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军 《上海蔬菜》2001,(1):28-29
芦笋因其风味独特 ,营养丰富和特殊的防癌功效 ,近年来已成为人们保健的佳品 ,倍受青睐 ,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 ,全国各地芦笋产业发展也相当迅速。但随着芦笋栽培面积的扩大 ,病虫害也随之逐年增加 ,特别是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与为害日趋严重 ,已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如何控制该病的为害已成为目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1 症状芦笋茎枯病主要为害芦笋的茎及分枝 ,病菌从幼茎侵入 ,先在茎秆上呈现水渍状的小斑点 ,后逐渐扩大成纺锤形或线条状的暗褐色病斑 ,边缘呈红褐色 ,中央灰褐色凹陷 ,其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1.
银杏在育苗过程中,易发生茎腐病,使大量幼苗死亡,经济损失严重。现将几年来的育苗防病治病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芦笋,又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雌雄异株多年生宿根性植物,以其幼嫩的主茎作为蔬菜食用。由于受到芦笋茎枯病的为害,造成我县芦笋生产停滞不前。最近由于我们采取一系列合理的田间管理及药剂防治技术,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压前控后”的方针,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1 芦笋茎枯病症状芦笋茎枯病以为害茎秆为主,有时也会发生在拟叶上。嫩茎发病初期,在茎的表面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变成棱形或短线型,以后发展成长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大型病斑,病斑的一部分稍凹陷,病斑由淡青色、淡褐色,中心部转化成灰褐色至黄白色,病斑表面形成小黑点(…  相似文献   

13.
百合茎腐线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笃肇 《西南园艺》2002,30(1):36-36
1 症状  线虫侵染鳞茎 ,在侵染点附近形成褐色枯斑。地上部植株发病初期局部叶片过早黄化 ,被害株严重矮化 ,开花少并且小。生长后期土壤中某些真菌可二次侵染 ,致使百合鳞茎在贮运期发生腐烂。2 病原 穿刺根腐线虫 (Pratylenchuspen etrans) ,存在于土壤中 ,小型 ,圆筒形。虫体前端至阴门处体宽略相等 ,尾部稍窄。唇区低无缢缩 ,前端平 ,唇环三道。口针基部球大 ,食道腺呈叶状复盖于肠前端背、腹面 ,背面较长。单卵巢 ,后阴子宫囊略长于体宽。3 发病特点  该线虫以四龄幼虫或成虫侵染后的鳞茎 ,容易遭受匍枝根…  相似文献   

14.
吴秀芳  邰中庆 《蔬菜》1999,(5):21-21
随着芦笋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各地相互引种,芦笋病害也逐年严重起来,对此应该引起重视。芦笋的主要病害是茎枯病,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以农业防治为中心在关键时期及时喷药保护,具体防治措施如下:一、全面彻底清除地上枯死母茎和残叶杂草在夏笋采收结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柚园生草面积呈扩大之势,柚园用药面积和次数减少,管理省力化技术落实不当,以及柚园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增强和天敌种群上升缓慢,蝽象的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据调查,蝽象危害柚果株率为5.11%,高的达30%,危害柚果率为4.18%,高的70%,严重影响柚果外观及内质,造成落果和贮藏期腐烂。蝽象危害柚果的报道极为  相似文献   

16.
铁线莲茎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铁线莲茎枯病危害症状、致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发生和流行规律、影响致病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铁线莲茎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尹俊玉  叶劲松 《蔬菜》2006,(3):24-24
受2003年“非典”影响,芦笋出口一度受阻。芦笋价格迅速下滑,全国各地许多芦笋种植者放弃田间管理,任其自由生长,使得2003年茎桔病大面积发生。再加上2004和2005年我国的芦笋产区阴雨天气偏多,导致芦笋茎枯病大面积暴发。  相似文献   

18.
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agi Sacc)。是芦笋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害,在防治上有一定难度,往往成为老产区毁园绝产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我们针对该病在金华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发生特点以及芦笋在田间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简介如下。一、适期留母茎试验本地区春季留母茎的时期是3月下旬到4月初。田间试验的留母茎时期分别为4月  相似文献   

19.
盲蝽象在果树上的为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分布及为害 盲蝽象属半翅目蝽象科。为害果树的主要是绿盲蝽象 (LyguspratensisLinn) ,另外还有三点盲蝽象 (花须盲蝽象 )、赤须盲蝽象、中国盲蝽象等。寄主有枣、葡萄、梨、苹果、桃、李、杏、棉花、大豆、小麦、玉米、白菜、萝卜、胡萝卜、菠菜、苜蓿、烟草、杂草等。分布于黄河、长江流域。以成虫和若虫为害寄主幼嫩芽叶、花蕾和幼果。枣、葡萄、梨被害嫩叶先出现枯死小点 ,随叶芽伸展 ,小点变成不规则的孔洞 ,故俗称“破叶疯”。枣、葡萄花蕾受害后即停止发育而枯落 ,受害严重的树几乎无花开放。绿盲蝽象多在梨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