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近60年气温序列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5-2014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10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时间序列资料,在分析气温变化结构的基础上运行气候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用以解释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气候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和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60 a来研究区内平均气温呈现普遍升高趋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升高趋势更加显著,达到99%置信度,升温速率达到0.45℃·10a-1,高于全国和全球的气温增长率。2008年后区域进入降温过程,冬季降温尤为明显,其原因是全球变化发生停滞;气候突变检验表明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升温突变发生在1986年,显著升温开始于1991年,冬季升温突变时间最早,发生在1978年,夏季升温突变时间滞后,出现于1991年;周期检验表明区域内气温存在5~10 a和30 a的多重时间尺度结构的变化特征,预计2008年后年平均气温和季节平均气温增加速度将变缓,甚至可能发生变暖停滞。 相似文献
3.
4.
内蒙古开鲁县近58年气温、降水量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线性趋势和R/S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开鲁县1953—2010年各季和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8年来开鲁县年及各季均温呈上升趋势,夏季均温的时序相关系数在0.01显著水平以上,其他为0.001极显著水平以上,倾向率为每10年上升0.19~0.41℃,而且均符合赫斯特现象,H值≥0.7139,未来将继续维持上升趋势;年及夏、秋季平均降水量为减少趋势,时序相关系数大于或接近0.10水平,春、冬季为增加趋势;年及各季降水量变化符合赫斯特现象,其中,年及春、夏、冬季的H值≥0.6026,未来年及夏季降水量将维持减少趋势,春、冬季维持增加趋势,秋季H值接0.5,未来趋势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重庆市三峡库区近40年来气温日较差变化情况的历史倾向性,周期性,并系统研究了气温日临界状态差与日照时数,日日子高温度,日最低温度之间的关系;揭老婆子 三峡库区气温日较差的地域分布特点和90年代以来气温日较差的变化规律;并对未来库区气温日较差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利用榆中县1971-2012年的日平均气温,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榆中县42年来的温度变化和突变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42年来,榆中县年平均气温变化在5.73~8.04℃,年平均气温呈现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10a~(-1),并且榆中县年平均气温突变出现在1995―1996年;榆中县四季平均气温表现为相同趋势,其中冬季的气候倾向率达到0.28℃·10a~(-1),增幅最明显;春季次之,为0.25℃·10a~(-1)。28a时间尺度是榆中年平均气温的第一主周期,同时还有14和6a时间尺度变化周期。榆中县气温呈上升趋势,且呈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阿城区1961~2005年阿城近50年温度的气候资料按不同时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阿城区45年平均气温变暖,年平均最高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增暖的气候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阿城区1961~2005年阿城近50年温度的气候资料按不同时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阿城区45年平均气温变暖,年平均最高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增暖的气候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通辽市五十年气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9个气象台站40年的气温资料的统计分析可知,通辽台的气温资料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进而用通辽台1950年1月—2003年12月54年的完整资料,详细研究了通辽市的气温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通辽市气温上升幅度更大,但各季情况差异也大,冬、春季气温上升幅度大,夏季上升不明显。气候变暖使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增加,但同时又使水分不足的问题更加严峻,生态环境进一步脆弱,农作物、草原、森林受病虫害和鼠害的影响所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加大。这些情况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应引起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并应适当采取相应的趋利避害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12.
锡林郭勒草原近30年草地退化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草地学报》2017,(4)
利用NOAA/HAVRR NDVI与MODIS NDVI遥感数据,估算得到锡林郭勒盟草原33年(1981~2013年)的植被覆盖度,根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得到锡林郭勒草原草地退化的变化情况,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研究区草地处于长期退化趋势,但2000年是草地退化的转折点。2000年之前,研究区草地呈退化加剧态势;2000~2005年草地退化发生转变,中、东部区域草地整体好转,西部地区草地恶化态势加剧;2005年之后,草地生态不断好转,尤其在2010~2013年,草地退化面积不断萎缩,退化草地中,以中度、轻度退化草地占主导。究其驱动因素,草地载畜量与草地开垦等农业经营活动及人口数量是主要因素;夏季降水量与夏季平均气温变化也是加剧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能源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是导致草地退化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西藏那曲地区6个地面气象站(台)1961-2010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数据,采用极端最高气温、暖(冷)昼(夜)天数和生长季长度等10个指标,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藏北牧草生长季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61-2010年藏北牧草生长季的TXx(极端最高气温)、TXn(最高气温极小值)、TNn(极端最低气温)和TNx(最低气温极大值)都表现为升高趋势,其中TNn升幅最大,为0.40 ℃·10 a-1。DTR(气温日较差)以-0.17 ℃·10 a-1的速度显著变小(P0.01),GSL(生长季长度)以1.8 d·10 a-1的速度明显延长。牧草生长季的TX90p(暖昼天数)和TN90p(暖夜天数)显著增加,平均每10 a分别增加4.11和11.81 d,尤其是近30年TN90p升幅更明显,达23.03 d·10 a-1;而TX10p(冷昼天数)和TN10p(冷昼天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分别为-3.33和-6.69 d·10 a-1。在10 a年际变化尺度上,极端气温暖指数(TNx、TX90p、TN90p和GSL)呈现增加趋势,极端气温冷指数(TX10p、TN10p)和DTR表现为下降趋势。在时间转折上,TXx突变时间较早,发生在1984年;其他指数的突变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趋势有利于藏北牧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利用描述分析、线性趋势拟合和累积距平方法对通辽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以下简称通辽站)1962—2011年50年的年最大冻土深度、冬季(10月—翌年2月)各月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地面温度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辽站最大冻土深度多年平均可达131.7cm,最大值出现在1977年2月,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2月,两者相差1.4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通辽站最大冻土深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在20世纪60—70年代末期,最大冻土深度呈逐渐增大趋势,80年代以后该值逐年减小;在50年时间尺度上,通辽站最大冻土深度存在2次突变过程,突变时间点在1971/1972年冬季和2005/2006年冬季。该地区最大冻土深度的变化与冬季平均最低地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气温和地温低则冻土层厚,否则冻土层薄,最大冻土深度出现的最大值月份比最低气温和地温出现月要滞后1~2个月。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利用内黄县气象观测站1961~2005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45a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春季平均气温大致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夏季平均气温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秋季是四季中气温演变最平缓的一个季节;冬季气温变化是四季中气温变化最大的季节,气温呈曲线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年际波动大;春季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仅在80年代有小幅度的上升;夏季降水量除80年代异常减少外,总体也呈下降趋势;秋季降水量则表现为两头多,中间少;冬季降水量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温度、降水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有利也有弊。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草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成因分析——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草地面积的演变和成因。结果表明,1971-2007年,多伦县草地面积呈波动性变化,20世纪80年代面积为227 640.93 hm2;90年代面积最小,为166 929.43 hm2;2000年以后,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草地面积与20世纪80年代末持平。影响草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暖干化背景驱动下的人为干预和扰动。20世纪80年代,人为的过度放牧,草地沙化和退化严重;在温暖湿润的20世纪90年代,大量草地被开垦成农田,湖沼和湿地面积扩大侵蚀草地,使草地面积减少;2000年以后尽管降水减少,但人为治理使草地得到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19.
20.
对北京市2001~2010年的气温变化情况和蛋鸡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北京市平均气温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基本稳定于13~13.5℃范围内,2007年平均气温达到最大值14℃;各年度月平均气温呈现正态分布,夏季7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6月和8月次之,而冬季(12月至次年1~2月)和春初秋末(3月、11月)气温均较低,由各年度6~9月最高平均气温状况得出,北京地区气温升高的时间有所提前,气温降低的时间有所延后,使北京地区高温时间增加。自2001年以来,北京市蛋鸡养殖规模及蛋产量呈上升趋势,鸡的年平均产蛋量呈波动式变化,但整体水平在10kg以上;北京地区的蛋鸡生产变化与年平均气温变化无一次、二次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