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田水旱轮作是水稻收获后,充分利于冬季稻田空闲时间,把稻田种上其他适宜旱地农作物,如水稻/油菜、 水稻/马铃薯、水稻/蔬菜(白菜、萝卜)等,提高稻田综合利用,增加复种指数,增加农民经济效益。通过对稻田水旱轮 作不同栽培技术模式的分析,探索适宜稻田水旱轮作栽培技术模式,提高稻田综合效益,为产业结构调整,稻田水旱轮 作栽培技术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殖在我县推广已有4年,它充分利用稻田资源、稻田动植间的互补性,即稻田给鱼蟹提供了活动空间和觅食场所,同时鱼蟹也捕食稻田害虫,取食杂草,减轻了虫草为害,因其经济效益高,而成为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陈丽华 《农业与技术》2014,(11):178+182
稻田养蟹是利用稻田的空间资源、饵料资源,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既种稻又养蟹,稻蟹双收。大力发展稻田养蟹,充分利用稻田这一农业资源优势,实行立体开发,粮鱼互促,优势互补,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吉林省稻田健康养殖中华绒螯蟹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具有适温范围广、耐低氧和杂食性等特点,适于稻田养殖,不但产量高,而且成本低、效益好,还会使水稻增产25—50千克/667平方米,是当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种粮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简要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5.
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梁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大面积稻田养鱼及稻鱼扶贫工程示范推广获得成功的基础上,2001年优质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罗氏沼虾试验又获成功.  相似文献   

6.
在稻田养殖优质鲫鱼,可促进渔业养殖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永嘉县“湘云鲫”生态养殖试验,养鱼稻田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天全县十八道水香稻田套养抱卵小龙虾,是通过对香稻田进行一定的技术改造,再经消毒、肥水之后,对抱卵虾进行饲养、繁殖,从而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率,拓展生态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改善养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稻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田养蟹养鱼,是当前稻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热门工程.它利用稻田动植物间互补性,稻田空间给鱼蟹提供了活动场所,而鱼蟹觅食田间杂草和水稻无效分蘖及部分害虫,减轻了虫草为害,综合效益明显.养蟹稻田,667m2产稻谷400kg以上,蟹45kg以上;鱼蟹混养田,667m2产稻谷400kg以上,蟹30kg以上,鱼55kg以上.667m2纯增效益1200元以上.但稻田病虫草防治技术性较强,稍有不慎,鱼蟹覆灭.通过几年摸索,现将养蟹养鱼稻田的植保技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保证水稻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调整稻田内水沟布局,放养蟹,虾、蛙等高经济价值的水产品,可以较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和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平衡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黑龙江垦区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勤得利农业分公司凭借生态资源优势和创新能力,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振兴地区经济的金点子,依托北大荒品牌和中国绿色米都的优势,现代农业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分公司现有的79.3万亩耕地,90%都已成为亩产超千斤的绿色稻田,实现了经济效益成倍翻番。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稻田资源丰富,为充分拓展水产养殖空间,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本研究根据县域稻田特点、气候环境、种养经验,摸索出适合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生态种养模式。通过鱼坑(鳖池)、鱼沟(鳖沟)建设、防逃设施、稻田消毒、养殖及种植品种选择、稻田施肥、投饵管理、田间巡视等种养技术,开展“水稻+本地鲤鱼+黄沙鳖”混养及示范。根据测产结果,在不影响稻谷产量的前提下,黄沙鳖平均产量达1995 kg/hm2,本地鲤鱼达540 kg/hm2,较传统稻田养殖新增利润约210000元/hm2,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利用稻蟹共生关系,达到一地多用、一水多用、一地双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稻田扣蟹的暂养、放养、饲养管理、水稻管理、蟹种捕捞、扣蟹的越冬及稻田成蟹养殖田块的选择、蟹田工程建设、蟹种暂养、蟹田管理、饲养管理、水稻种植、回捕等方面详细说明了稻田养殖扣蟹及成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产品无公害化要求的提高,稻田养殖业在我市发展较快,尤其是近两年粮棉收购价格大幅度下降,农民增收难度较大,而稻田养殖的经济效益普遍较高,一般为粮棉纯作收益的3~4倍,98年全市稻田养殖面积为2000公顷,2001年已达到5333公顷.由于水稻生长环境特殊性,导致病虫发生出现一定的变化,加之用药防治病虫与养殖生物之间又有矛盾,如何防治养殖稻田的病虫害已成为面临的新问题.为此,我们开展了稻田养殖病虫防治的研究,通过几年的探索,初步掌握了稻田养殖的病虫发作特点与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纯粮作物地区,与低洼粮区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广阔前景.可利用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搞稻田养鱼.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养鱼为辅,对水稻具有肥田、灭草、治虫的作用,养鱼不占水面,不喂或少喂饵料,花工少、成本低.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稻田养鱼既能促进水稻丰产,又能增加经济效益,还能肥沃田力,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鱼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稻田养鱼的发源地之一,史料记载三国时期我省成都等地盛行稻田养鱼。改革开放后,我省稻田养鱼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粮增收的有效途径。多年来为全国各地提供了许多经验,成为全国稻田养鱼的一面旗帜。2011年,四川省列入全国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2015年底,全省稻田养殖面积308938hm~2,养殖产量33万余t。产量仅次于池塘养殖,占全省总产量的24.9%。2016年,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德阳综合试验站对我省新一轮稻田综合种养典型模式开展调研,对典型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成本和效益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新一轮稻田综合种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耕作制度的改革,许多农户将稻田改种浅水藕,亩产鲜藕可达2000 ̄2500千克,取得了优于种稻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培管措施如下:1.选好藕地。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沃,阳光充足,水源可靠,保水保肥性能好,富含有机质的新稻田种植菜藕。将田坎加固夯实,防止漏水  相似文献   

17.
吴世炳 《甘肃农业》2014,(14):58-59
优质早熟马铃薯是贵州省黎平县粮菜兼用型冬种作物,它生长期短、成本低、产量高,具有的较高经济效益,所以充分利用黎平县中低海拔地区冬季闲置稻田,发展早熟粮菜兼用型脱毒马铃薯商品薯,是农民在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首选的一条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稻田养殖优质鲫鱼,可促进渔业养殖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永嘉县"湘云鲫"生态养殖试验,养鱼稻田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围绕市场看,看准市场干,稻田养殖稳钱赚".这是江苏金湖县吕良镇陈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杜学玉近年来围绕市场"转"出来的经验.近几年来,他在承包的责任田大胆改造和实施稻田养殖,年收入约6万元,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纯收入1200元,靠科学养殖走上了致富路,并带动周边农户自觉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殖泥鳅系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的措施,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泥鳅,使稻田内的水、杂草、水生动物、昆虫,以及其它物质和能源资源更加充分地被利用,达到除草、除虫、疏土和增肥的目的,获得稻鱼互利双增收的效果,通过适量的投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