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屏边苗族自治县栽培杉木历史悠久,种源来自文山等地。解放前,多为农户零星栽培自用。建国后,国营迷拉地林场于1958年开始营造大面积人工杉木林。在国营林场的带动下,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杉木成了屏边主要用材林造林树种。并表现出独特的优良特性。杉木是我国南方的速生树种,栽培较为广泛,由于长期的人工栽培形成了各种环境型的地理种源,为选择当地适宜种源,屏边县于1977年先后3次引种了  相似文献   

2.
山桂花育苗技术的试验研究,主要在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和红河州的屏边县白河、龙古、米租等地进行。其有关气候资料见表1。从气候看白河为北热带,其余均为南亚热带的南缘气候,正处于山桂花分布的中心区域。在普文林场的为固定苗圃,土壤为冲积砂壤,经多年种植,肥力及结构均较差。在屏边的主要为山地赤红壤,肥力中等,结构为小块状,质地较粘重,原为农地,轮歇多年,垦前为高草群落,经炼山后开垦作临时山地苗圃。普文林场11年来共育苗7批,造林500亩;屏边县4年来共育苗5批,造林1266亩。  相似文献   

3.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由于分布区内气候、地貌、土壤等不同生态条件的影响及地理、生殖隔离等原因,致使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遗传差异的种群.为了发掘利用杉木地理生态遗传差异,以便为当地栽杉选择适宜的优良种源、并科学地划定调种范围提供依据,近年来,我们对南方10省、区20个产地杉木种源进行了育苗造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来自南方10省、区重点产杉区20个产地母树林中一般正常结实的种子.地理分布范围为北纬22°10′—31°55′,东经102°08′—118°21′.海拔高变幅为190—1900米.其中有4个南亚热带种源,11个中亚热带种源,4个北亚热带种源,1个西南高原季风亚热带特殊气候生态型种源.对照为句容种源.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源西南桦在云南景东的生长差异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西南桦分布区内选择的13个种源在南亚热带山地进行筛选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生长、产量、形态 特征上都有很大差异。以胸径、树高、材积和干形等为指标,用坐标综合评定方法对13个不同种源进行综合评定, 结果表明:潞西、屏边和镇源3个种源生长和形态等各种特征都比其它种源好,位列前3名,是当地适生的好种源; 西马、龙陵和百色种源表现较好,属可利用种源;腾冲和西莲种源表现差,不好利用;平果、凭祥、靖西、景洪和田林5 种源表现一般,最好不发展。  相似文献   

5.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用材树种之一,生长迅速,材质优良,运输轻便,用途广泛。其分布区广,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遍及16个省区,横跨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分布区内气候、地貌、土壤等生态条件相差大,生态地理等条件的隔绝,造成种内随态、地理分布的变异,形成各种生产力很不相同的种源群体。种源试验是为了确定杉木各种源的适应力和生产力,为造林地区特别是新造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马尾松全分布区64个10年生幼林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开花结实习性、干形等主要性状的分析表明,马尾松种源为纬向渐变型模式。用马尾松分布区划分的三个类型区:南亚热带西南区、中亚热带中-南区、中亚热带北部及北亚热带区材积生长数据,对幼林种源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选出了适合本省造林用的20个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无量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留居情况及区系特征,鸟类资源多样性受威胁原因。指出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是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山地森林鸟类的良好栖息地,是华南山地亚区和西南山地亚区鸟类区系成分的过渡地带,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杉木造林区种源选择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杉木地理种源第一次试验21个试验点上19个种源的六年生幼林和第二次试验45个试验点上43个种源的三年生幼林的生长发育及适应性状进行分析,评定各种源的优劣以及与环境的互作。研究表明: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如六年生幼林材积的选择效果平均达20%,优劣种源间平均相差3.3倍。根据生长量、稳定性、开花结实和耐寒性等指标,综合评定选出南岭山地为我国杉木的优良种源区。同时,依据各造林区试验结果,初步确定能获得明显增产效益的优良种源,并提出了杉木种子的调拨意见,定出可作为我国杉木良种基地的最优种源区域。  相似文献   

9.
13年生加勒比松种源生长、选择及材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雷州半岛加勒比松种源试验共有三个变种9个种源,用湿地松作对照,13年生种源试验表明在我国热带沿海地区(雷州半岛及海南东部)应发展正种加勒比松,因它生长快,干通直,无严重病虫害,抗风力较强,可在沿海沙地及砖红壤上生长,其木材密度(4539公斤/立方米)超过其它两个变种,为优良纸浆材及建筑材树种。洪都拉斯加勒比松不适合在我国热带沿海地区发展,因其幼树病虫害严重,保存率低,抗风力也较差,但可在我国热带及南亚热带内陆地区发展。湿地松不适合在此地区(热带及南亚热带)发展,其生长远较加勒比松差,但抗风力较强,干通直,木材密度高可作杂交松亲本。巴哈马加勒比松可在南亚热带中性土上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始于1978年实施建立面积为227亩的屏边县杉木种子园,1984年开始挂果;至1991年底,已先后为县内外提供杉木良种800多公斤。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种子园的种子质量明显高于普通生产种,种子发芽率高达51%,达到国家一级种子标准。采用种子园种子营造的良种示范林,其树高生长势高于对比林43%。在营造杉木种子园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从屏边县的实际出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搞好园地的规划设计。屏边种子园园地选择在四周具有阔叶  相似文献   

11.
广东竹林自然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笔者根据广东省的气候、地形、植被状况,结合竹子的分布特性,将省内竹林区划为沿海低地竹林区、南亚热带山地竹林区、河岸丛生竹林区、中亚热带山地竹林区、石灰岩丛生竹林区。  相似文献   

12.
南酸枣地理种源苗期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8个省(区)的26个南酸枣种源种子在浙江余杭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南酸枣的苗高,地径,发芽率和发芽株数4个苗期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均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南酸枣苗木高生长7-8月份为速生期,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79.0%以上,月生长高度在90.0cm以上,7月份和9月份以后苗高生长量分别只占总生长量的13.9%和7.0%,苗高和地径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呈弱度负相关,与经度间则分别表现出0.10和0.01水平的负相关。根据苗高和地径,采用独立选择法选择了南丹、华安、融安和贺州4个苗期较速生的优良种源。采用系统聚类法将种源划分为三大种源区:以南亚热带种源为主的速生种源区,以中亚热带种源为主的中速生长种源区和以中亚热带偏北种源为主的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实践中可发现到,不同种源营造的杉木林分,生长差别悬殊;一些小规模的杉木种源试验结果也显示出进行杉木种源选择的增产潜力。我县在1973年冬便开始进行了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初步确定了几个适于本县生长的优良杉木种源,乐昌杉种是其中之一。1976年以来,我县杉种又作为试验种之一,参加了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该试验经过几年较系统的试验比较,已于1985年底初步综合评选出了一批我国南岭山地的杉木优良种源,其中我县的杉种也是有较明显增产效益的优良种源之一。一、九省杉木种源在乐昌的生长评定(一)试验情况1973年冬,搜集了湖南江华、会同,广东乐昌(大源茅坪),贵州天柱,浙江丽水,广西融水,福建莱州,江苏宜兴、江西赣州,四川德昌等九省十个产地的杉木种子,在乐昌县大源区进行了地理种源试验。试验点位于北纬25°,东经113°,海拔高700m,最低气温-2—5℃,最高气温30—  相似文献   

14.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一直是国土整治的难点。文章论述了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石质岩溶的分布和植被特点,探讨了其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可行性;评述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研究现状;据此提出了未来需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为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13个不同种源在热带山区生长表现看,不同种源径、高、材积和干形等都有显著差异。综合评价,凭祥种源生长表现最好,其径、高、材积生长量比其它种源高0.8%~38.9%,干形比其它种源多12.6%~30.5%;其次是屏边种源,生长量比其它种源高1%~107.2%。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和最优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12省的64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种源进行排序和分类。第一、第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3%以上,综合性较强,降维较合理。研究结果,将马尾松种源分为三个类型:一、南亚热带类型;二、中亚热带中部、南部类型;三、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北部类型。以两广种源为代表的南亚热带类型在安远、武功山和戈阳三个试验点上均生长最佳,是速生优良类型。马尾松种类的划分,为开展第二阶段有限分布区种源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县为基本单元,计算了中国竹亚科植物属间相似性系数,制作了空间多样性图和分区图。依据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将中国竹亚科植物划分为6个区,即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区、中国南部区、中国东南区、中国西藏区、中国西南区和高黎贡山区。结果表明: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区竹种向北沿横断山脉、四川盆地西缘与中国西南区、中国西藏区相联系,向东沿长江流域与中国南部区相联系,珠江流域是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区与中国东南区联系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江宁县东善桥林场用引进杉木的37个杂交组合的杂交子代和9个种源17个优树子代实生苗营造试验林。7年生时调查,其杂交子代比同龄母本生长好,蓄积比母本大0.22%~258.9%,比对照(混系苗造林) 大78.9%~434.5%。方差分析结果,从中选出E_1、D_1、A_1、44、42、49号6个优树子代。它们具有生长快、干形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等特点。另外还证明,用北亚热带种源作母本,中亚、南亚热带种源作父本进行杂交,其杂种后代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9.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造林树种。其自然分布广达十五个省(区),由于分布区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逐渐演化成了不同的种源群体。为了发掘适宜滇东北杉木栽培区造林的优良种源,我们按中国林科院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要求,于一九八○年在威信县国营林场进行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现对一  相似文献   

20.
乐昌林场杉木良种的繁育与推广广东省乐昌林场汤广庭,陈诗优,曾汉辉,陈耀湘,蓝桥英广东省国营乐昌林场位于广东省北大门—乐昌市境内,武江河畔,地处中亚热带(杉木中带)杉木的自然水平分布范围之内,南岭山地的大庚岭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