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罗家桥 《中国蜂业》2007,58(10):26-26
一、正确判断无王从箱外观察可看到无王群巢门守卫蜂较多,在巢门口来回走动,显得躁动不安,好攻击人和过往的小动物,蜂群出勤消极。开箱检查,提出巢脾可以发现蜜粉较少,工蜂在框梁上不安振翅。如果失王时间较短,可以发现巢脾中有数个临时改造的王  相似文献   

2.
魏福伦 《蜜蜂杂志》2007,27(9):9-10
在中蜂的饲养管理中,蜂群失王且工蜂产卵后,一般处理方法都是并入它群;实验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3群失王且工蜂产卵超过23 d的中蜂群合并的同时,介绍蜂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容易产卵。蜂群一旦失王,就应针对群势及时合并或诱入蜂王。中蜂嗅觉灵敏,合并或诱王时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围王,特别是失王已久或工蜂已产卵的群更是如此。我一般是这样合并中蜂群或诱王的:1合并蜂群傍晚,将被合并群巢脾移至蜂箱中央,无子脾群调入一两张子脾,使巢脾距箱壁5cm左右距离。天黑后,打开被合并群及合并群的覆布,让蜂群在露天下静置半小时左右(据温度的高低决定静置时间的长短),等到工蜂护脾结团不动后,将被合并群带蜂的巢脾一一提出,依次放在合并群隔板外侧,盖上覆布、大盖,第二天,蜂群秩序井然,开箱调整蜂群。…  相似文献   

4.
5.
在与蜂友们的切磋交流中,一些蜂友常谈及遇到的怪现象:有的蜂群已失王很久,工蜂也未出现产卵,可是多次向该群内介绍王台均在不同天数内被毁,多次用以往行之有效的不同介绍蜂王的方法将蜂王介绍给该失王群,蜂王均被围杀,蜂群内长期无子,群势急剧下降而且蜜蜂情绪低落。使人束手无策,不是不管,只是无法管,养蜂者不知到底该怎么办?不知您是否在自己的养蜂生涯中遇到过类似难题吗?那么问题的结症在哪里呢?蜜蜂群内若出现这类情形,可以肯定地说:该蜂群内不是失王,而是该蜂群内有行踪敏捷的劣质小蜂王,它们发育不良,占着茅坑不拉屎,既不产卵也不让…  相似文献   

6.
2004年秋季,中蜂场遭受到意蜂严重的侵扰,盗蜂危害严重,想尽千方百计总算平息了盗蜂,但损失惨重,群势锐减后又出现了中蜂群逃亡。为了防止中蜂群逃亡,我们对中蜂群采用了蜂王剪翅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许多飞逃蜂因蜂王难以随群飞行而又返归原蜂巢。有一只产卵一个多月的新蜂王不慎在剪翅时被剪掉一只后腿,  相似文献   

7.
问题征答     
张全林 《蜜蜂杂志》2006,26(10):23-23
1奖励饲喂目的:使蜂群生机勃勃,蜂王产卵到边框,子脾面积大而成片。具体要做到:1)日期要准确:每年的早春,繁蜂的两个主要花期之间,度夏后的出伏期。2)因外界蜜粉源不足,因此奖饲后,巢内蜜粉应保证“似足非足”状;巢脾蜜区的两上角,至多初起“鱼眼”;造脾群略多。操作方法:“少、淡、恒”。少,每晚喂量以不足一夜吸尽为宜,不能让蜂群日日夜夜都处在忙碌、兴奋之中;淡,奖则激励,浓而多不是奖,蜜或糖与水之比不高于1∶1;恒,就是需要奖饲的时候,持之以恒,每晚或隔晚1次。若繁殖期两个主要花期相隔时间较长,第一轮奖饲可以连续10天,稍休息几天后,…  相似文献   

8.
本人饲养中蜂偶然发现 ,在蜂群中失王而没有虫卵 ,7天后检察发现工蜂开始产卵 ,1 5天后检查发现整个巢脾产下了重重叠叠的工蜂卵 ,人称“乱蛋” ;而笔者认为“乱蛋”形容是不够准确的。为此笔者做了一个小实验 ,把一个铁网盒罩住一只产卵工蜂 ,让其自由在巢房里产卵 ,结果发现其所产的卵也相对有秩序。有许多养蜂人发现工蜂产下“乱蛋”认为只是少数几只工蜂在捣乱。从实验得知这种认为是不正确的。“乱蛋”是整群工蜂的卵巢都在发育 ,叠卵是成千上万的工蜂无意识产卵的结果。蜂群失王后工蜂什么时候不产卵 ?为此笔者曾做过一次小实验。实验…  相似文献   

9.
杨汉云 《蜜蜂杂志》2010,30(6):19-19
<正>有些大蜂场,由于时间紧张,检查不到位,蜂群失王未能及时发现,出现工蜂产卵。工蜂一旦产卵,排斥外界陌生新蜂王的情绪很强,直接诱入新蜂王是不可能的。我通过6年的研究,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  相似文献   

10.
问题征答     
我们所在的城区 ,活框饲养的中蜂蜂群发展较慢。2 0 0 2年 6月初 ,已是零星蜜源时节 ,因事外出数日 ,回家后发现 ,一个 8框强群分迁了一半蜜蜂 ,可是不到两个月又繁殖为一个 8框群。这使我们得到一个启示 :自然分蜂对分出群和原群都有强烈的激励性。这“双面”激励性是蜜蜂繁衍自己种族的本能和生物学特性。野生蜂和旧法桶养蜂 ,每年都能分出两三群 ,留下的“碗碗蜂”仍然可以发展成强群。我们养蜂人可以利用这种“双面”激励性来发展蜂群 ,扩大蜂场。但是 ,控制自然分蜂的确有些麻烦。由于分出群常常在高高的树枝上或屋檐下结团 ,收捕不但…  相似文献   

11.
刘昭铭 《蜜蜂杂志》2005,25(7):25-25
1对中蜂被盗即易失王现象的探讨中蜂群发生盗蜂时,被盗群内蜂王极易失去,这是众所周知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意蜂群中是很少的,其原因何在?值得与广大蜂友共同探讨。1.1中蜂爱盗而又最怕被盗中蜂爱作盗,只要发现外界蜜源减少时,最好不要开箱检查。若开箱,巢框上空就会有别群的工蜂窥视盘旋,乘机作盗,而被盗群只要有盗蜂进入则秩序大乱、惶恐不安。所以养中蜂者须以防盗蜂于未然为上策。1.2一旦被盗就会失王若发现某群蜂已被盗,往往为时已晚,连蜂王也已失了。若被盗一开始就赶快检查,就会发现蜂王被围,不论中盗中或意盗中都如此。人为解围后立即…  相似文献   

12.
“黑旋风”李逵勇猛过人,最厉害的就是他的“三板斧”。这三板斧一出,对手当即毙命。邓亚萍由于个子矮,跟个子高的运动员对垒很吃亏,于是她根据自身特点,练就了一身绝活,叫做打好“前三板”,从一开始就要稳、准、狠,在前三板内解决掉对手,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养好中蜂也有最关键的“三板斧”。养中蜂“三板斧”究竟是什么呢?第一“斧”——养王蜂群中的三型蜂,各司其职,但最重要的是蜂王。没有新的蜂王出生,蜂群无从分蜂。蜂王个体太小,产卵力高低,产下的工蜂抗病力强弱,决定了一群蜂群势大小,产量高低,分蜂多少。  相似文献   

13.
张功勋 《中国蜂业》2007,58(1):22-22
“五不”指得是不保温、不奖饲、不扣王、不养弱群、不缺蜜粉。一般蜂王产卵积极性只保持3个周期,之后不仅产卵力下降还酝酿分蜂,而“五不”分区管理法是利用蜂王积极性调控蜂群,随机更换消极的蜂王,免去了传统上为控制自然分蜂采取措施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王殿军 《蜜蜂杂志》2007,27(6):25-25
"伤力"顾名思义是(蜜蜂)因劳累过度而提前结束生命;蜜压子圈是因巢内蜜太多,占用了蜂王产卵的地方,影响了蜂群培育后代,使蜜蜂死亡大于出生,蜂群逐渐衰弱.  相似文献   

15.
在意大利蜂的饲养过程中,有时蜂群会失王,这就需要及时给无王群重新介入优良的蜂王,以免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和发展。我在多年的养蜂生产中发现,失王群会随着失王时间的延长和巢内情况的变化,对新介入蜂王接受态度会有不同的变化。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应采取措施,提高介入蜂王的成功率,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蜂失王最突出的表现是工蜂绕箱飞行,箱外工蜂集结。但是不排除可能有蚂蚁、巢虫等敌害在箱内藏匿。蜂群出勤明显减少,蜂在巢门乱爬,打开箱盖蜂容易受惊,发出蜂鸣声,但是强群失王不会有此表现。有王群巢门口的蜜蜂不会乱,无王群则会乱、紧张,巢门有守卫蜂,无王群巢门无守卫蜂。  相似文献   

17.
吴学功 《中国蜂业》2009,(12):36-36
第一、二版蜂王盒是专门为中蜂设计的,第三版在底盒增设了二道意蜂工蜂出入通道,并将盒厚改为1.7cm,使之也适用于双王群使用。因此,第三版的蜂王盒既适用于中蜂,也适用于意蜂。  相似文献   

18.
工蜂产卵用新招童梓德,贵州桐梓县人,养蜂几十年,肯学肯钻,经验丰富。前些年我曾多次报道过,最近他在对处理工蜂产卵时又有一些新的体会。工蜂产卵通常发生在失王后数天(且群内无王台),一旦工蜂开始产卵,此时如介绍王台或处女王,通常蜂群不易接受,会出现破坏王台或咬死蜂王的现象。因此,一般发现工蜂产卵,通常的做法是将其合并到有王群。  相似文献   

19.
下启昌 《中国蜂业》2009,(10):28-28
在蜂群管理过程中,养蜂者都会遇到蜂王被围情况,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总结下面6种情况:1、没有分蜂意念的蜂群内出现新王,发生这种情况时,蜂王往往被咬死拉出箱外;2、小群或中等群势的双王群隔王栅安装不严,蜂王串箱,多数会被围死;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刺槐花期育王时,由于种种原因,我对蜂群没有做到及时的检查,致使两个交尾群因长时间无王形成了工蜂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