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孔炭材料在室内空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分类和治理现状,较全面地概述了多孔炭材料在控制室内空气污染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材料、技术和净化装置等方面探讨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活性炭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我国活性炭工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对发展我国活性炭事业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氯化锌法颗粒活性炭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木屑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法在FS-Ⅲ型隧道活化炉中生产颗粒活性炭的工艺过程,并就生产中锌屑比、粘结剂、填充剂等的配比和活化温度、时间等对产品的吸附性能、强度及锌耗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涂裹活性炭的制造工艺及配方。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较佳配方:乳化剂3份,稳定剂8份,粘结剂10份,水50份。由此配方所研制的涂裹炭,若原料岩碘值为680.6mg/g,耐磨强度为85.16%,则涂裹活性炭性能为:碘值645.1mg/g,耐磨强度为89.92%,炭粉减少率为98.7%;若原料炭碘值为1018.2mg/g,耐磨强度为82.21%,则涂裹活性炭性能为:碘值967.1mg/g,耐磨强度  相似文献   

6.
国外活性炭发展概况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的碳吸附剂。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很大的比表面积和不同的表面基团。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化学性质稳定,耐酸、耐碱、不溶于水、不溶于其他溶剂、耐高温、耐高压、电中性、能在各种场合下使用。使用失效后,容易再生,恢复原有的吸附能力。特别是在溶剂回收,气  相似文献   

7.
微波加热对活性炭表面基团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在不同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条件下对不同粒径活性炭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基团和元素组成的变化,以及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微波改性后的活性炭的碘值增加幅度为0.68%-15.92%,微波功率是影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主要改性因素。活性炭经微波热处理后,酸性基团发生分解,碱性特征增强,表面含氧量减少,是吸附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微波辐照再生味精厂中废活性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微波辐照再生味精厂中的废活性炭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照10min后,再生活性炭的亚甲蓝脱色力可达到国家标准LY216—79一级品值(12mL/0.1g)。  相似文献   

9.
10.
胶接过程对活性炭孔隙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胶炭混合物与原料用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对比研究 ,探讨了胶接过程对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得知用比表面积大、比孔容积大的活性炭以及分子量较大的胶粘剂为原料 ,活性炭在胶接过程中的孔隙损失率较少 ,并且搞清楚了孔径小的孔隙的损失率较少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径对TiO_2/AC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孔径和比表面积的系列活性炭(AC)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TiO2/AC负载型光催化剂。利用氮气吸附、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复合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其进行动态甲苯光降解研究。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大、大中孔道丰富的活性炭更适合于负载TiO2制备TiO2/AC复合光催化剂,并且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和延长催化剂的失活时间,对甲苯最大降解率可达97%,失活时间可达11 h,适宜的填充量有利于提高光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活性炭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用扫描电镜可以鉴别不定形颗粒炭的原材料;用透射电镜观察到了活性炭微观结构中的属无定形结构和层状微品结构的照片。  相似文献   

13.
木糖渣制取粉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木糖渣用磷酸法生产粉状活性炭的可能性,探索最佳工艺条件,制得的粉状脱色用活性炭,产品吸附指标符合LY216—79标准,这一研究对木糖渣的综合利用和开拓活性炭的原料来源开辟了一条较为现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日本竹材热解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概述了日本近10年来关于竹炭、竹醋液和竹活性炭的制造和利用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我国当前竹材热解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CuC l2溶液对椰壳活性炭进行改性,制备高容量甲醛吸附活性炭。以扫描电镜(SEM)观测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形貌;用低温液氮吸附(N2/77K)来表征铜盐浓度的改变对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活性炭表面元素组成及存在形式;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载铜活性炭的晶形结构;以常温动态吸附评价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中铜以Cu、CuC l及CuC l23种形式存在,改性活性炭微孔数量减少,介孔比例提高;同时,随铜盐浓度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少,平均孔径变大;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当CuC l2浓度为0.5 mol/L时,制备的改性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容量(4.28 mg/g)是原料活性炭(1.38 mg/g)的3.1倍,甲醛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再生废弃粉状活性炭,将废弃粉状活性炭、煤焦油和聚乙二醇混合搅拌,并经成型、炭化和活化制备成型颗粒活性炭。采用国家标准和氮气吸附法分析测试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焦糖脱色率、比表面积和比孔容积等,利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废弃粉状活性炭、煤焦油和聚乙二醇3种组分及其混合物的热解特征,考察聚乙二醇的用量、分子量以及活化的温度和时间对成型活性炭吸附能力与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粉状活性炭、煤焦油和聚乙二醇混合成型的热再生方法可以制备出糖液脱色用颗粒活性炭;聚乙二醇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焦糖脱色率,促进中孔的形成,但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影响不明显;在废弃粉状活性炭与聚乙二醇4000的质量比为6∶1,粉状活性炭与煤焦油的质量比1∶1.6,活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0℃和2 h等条件下,可以制备出亚甲基蓝吸附值达205 m L/g和焦糖脱色率达到110%的糖液脱色用成型颗粒活性炭。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活性炭国际市场竞争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提供了历史数据和预测情况。详细地介绍了美国、西欧、日本活性炭的供需增长数据和各国间的合作以及全世界活性炭消耗情况。最后结合国内活性炭工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Cl^-的影响,按LY216-79测定21个试样的铁含量的结果,分别比按GB/T12496.8-90和原子吸收法平均偏高9.54%、6.78%。活性炭中铁主要以Fe(Ⅱ)形态存在,所占比例因活性炭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9.
竹制活性炭自水溶液中吸附镧(Ⅲ)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竹为原料,分别在富氧和贫氧条件下,采用化学法研制活性炭,并作吸附镧(Ⅲ)离子试验。发现富氧活性炭对镧(Ⅲ)离子的吸附量明显大于贫氧活性炭,且与溶液的pH密切相关;提出该活性炭吸附无机镧(Ⅲ)离子主要靠静电力,其吸附量取决于炭表面含氧基团的观点,认为富氧条件下研制活性炭是增大无机离子吸附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木屑为原料,炭化后成型进而活化制取活性炭的工艺,其质量达到LY216-79标准。活性炭得率比现有工艺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