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维管束的严重病害,从陆地棉、海岛棉及近缘野生种杂交后代中筛选抗黄萎病种质能有效拓宽陆地棉抗源基础。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强致病力、落叶型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菌株Vd991,对包括海岛棉(G.barbadense)、陆地棉(G.hirsutum)和瑟伯氏棉(G.thurberi Todro)三元杂种衍生系在内的42份棉花种质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并以棉花Gh ACTIN14(Gen Bank:AY305733)为内标,设计抗病相关基因Gb DIR1、Gb DIR2、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q 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特异引物,使用SYBR Green PCR试剂盒标记反应产物,在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上采用2-ΔΔCt法分析高抗黄萎病的三元杂种衍生系海陆野96-5受黄萎病菌侵染的调控表达特征。结果显示:筛选出的16份抗黄萎病种质中有2份高抗种质和12份抗病种质均为陆海瑟三元杂交种衍生系或衍生品种;q RT-PCR分析表明高抗病品系海陆野96-5受黄萎病菌侵染1 h时,Gb DIR1、Gb DIR2和β-1,3葡聚糖酶即开始上调表达,Gb DIR1到8 h时上调最高,达到处理前20倍,Gb DIR2则在24 h和96 h表达量较高,分别上调15倍和29倍,β-1,3葡聚糖酶在8 h和48 h时上调表达2倍以上。本研究结果为高抗黄萎病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棉花新品种──辽棉12辽棉12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于1977年用抗黄萎病品系4228同兼抗品种辽棉7号姊妹系4082进行杂交,经人工混生病圃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1994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辽棉12。辽棉1...  相似文献   

3.
冀优杂69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种间杂交转基因后代与常规棉杂交育成,其突出表现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2003-2004年在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DP99B分别增产25.4%和33.9%,适宜冀中南棉区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4.
陆地棉和海岛棉的黄萎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以3个海岛棉品种和5个陆地棉品种配制的23个正反交组合的四个分离群体(F1、F2、BC1和BC2)为材料,以中等致病力的安阳菌系接种,研究陆地棉和海岛棉黄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海岛棉品种间杂交,F2和BC2抗病和感病单株的分离比例均符合3∶1和1∶1,其黄萎病抗性是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陆地棉品种间F2和BC2的抗病和感病单株的分离比例也均符合3∶1和1∶1,其黄萎病抗性也是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用海岛棉抗病品种与陆地棉抗病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其F2和BC2的抗病株均在95%以上,而用海岛棉抗病品种与陆地棉感病品种进行杂交,其F2和BC2抗病株和感病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和1∶1,表明海岛棉和陆地棉的黄萎病抗病基因可能位于同一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12的黄萎病抗性遗传与育种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海岛棉品种和5个陆地棉品种为材料与中棉所12进行正反交,配制14个杂交组合的F1和F2 。采用纸钵育苗,撕底伤根接种方法对14个组合的F1和F2群体进行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以中棉所12作父本与海岛棉抗黄萎病品种或陆地棉抗黄萎病品种进行杂交,F2抗(耐)病株与感病株的分离符合3:1的分离规律,说明海岛棉的抗黄萎病性对于中棉所12的耐黄萎病性为显性,中棉所12的耐黄萎病性对于陆地棉的感黄萎病性为显性,控制黄萎病抗性的基因为一个显性主基因。然而,以中棉所12为母本与海岛棉品种、抗病陆地棉品种和感病陆地棉品种进行杂交,F2群体中90%以上的个体为抗病类型,说明中棉所12的细胞质中存在着抗黄萎病的遗传成分,具有细胞质母体遗传的特点,在棉花抗黄萎病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棉花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创新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二五期间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南海诸岛、及国外野生棉起源中心实地考察和广泛征集,新收集国内外棉花种质资源1220份,其中陆地棉986份、海岛棉176份、亚洲棉58份,所收集种质均已入国家中期库保存。收集的棉花种质资源分别在河南安阳、海南三亚、新疆阿拉尔进行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鉴定和特性鉴定。通过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重测序等技术对收集到的种质进行了分子鉴定,筛选到大量与纤维品质、抗黄萎病、抗旱、抗草甘膦显著关联的基因。在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基础上,通过辐射诱变、远缘杂交、复合杂交创造出优质、高产、抗逆等优异种质资源。通过展示向全国科研院所及公司发放棉花种质19 191份次。  相似文献   

7.
棉花黄萎病菌与抗黄萎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简要综述了棉花黄萎病菌及抗黄萎病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 ,各地的棉花黄萎病菌均存在致病力的分化 ,其致病机理是病菌侵入棉花后菌丝及孢子在导管内大量繁殖 ,同时刺激邻近的薄壁细胞产生胶状物质及侵填体而堵塞导管 ,使水分和养分运输发生困难 ,更重要的是病菌在棉株体内产生的糖蛋白毒素作用的结果。棉花抗黄萎病的遗传方式争论较大 ,但一般在温室由单一菌系接种鉴定时棉花黄萎病抗性表现为单基因遗传 ,而在田间病圃或用多菌系混合鉴定时 ,棉花黄萎病抗性表现为多基因遗传。由于陆地棉内缺乏高抗黄萎病资源 ,给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带来一定困难 ,但 90年代以来 ,已育成 86 - 6、川 73 7、川 2 80 2、豫棉 1 9号、豫棉 2 1号等一些抗黄萎病的新品种。上述抗黄萎病品种在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来源海岛棉品种黄萎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以国内外4个来源不同的海岛棉品种与我国育成的8个陆地棉品种组配的32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为材料, 在人工生长室条件下, 用4个不同致病力类型黄萎病菌系于棉花苗期接种, 进行了海岛棉黄萎病抗性的鉴定和遗传研究。 结果表明, 海岛棉品种Pima90-53(美洲型)、 Giza70(埃及型)、 5010F和吐海2号(中亚埃及型)具有对强致病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我国发现并鉴定的陆地棉核雄性不育系—洞A为工具,将国内外现有的十多个抗(耐)棉花黄萎病的品种(系)和种质系导入到二个轮回群体中,拓建了棉花抗黄萎病轮回选择基础群体。从而为同步提高棉花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抗病性较强的中植372为研究对象,和陆地棉感病品种军棉1号配制组合构建F2作图群体,筛选到和黄萎病抗性紧密连锁的SSR标记NAU1269。选育过程中,以中植372为父本或者母本,通过人工黄萎病病圃对种间杂交、回交、加代选育以及再杂交的材料进行了抗病性筛选,同时每代育种材料均对黄萎病抗性紧密连锁的SSR标记NAU1269进行跟踪检测,筛选出与黄萎病抗病性状紧密连锁的亲本及其后代材料,进而培育出抗黄萎病、产量高、品质优良的中植棉2号、新植5号、中植棉6号、中植棉8号等10余个国审及省审抗(耐)黄萎病棉花新品种。对育成的品种进行检测发现,中植2棉号、中植6棉号、中植8棉号和新植5号均能够检测到与黄萎病抗性紧密连锁的SSR标记NAU1269和已报道的抗黄萎病的分子标记NAU828和NAU1225,而且这3个标记在各个品种材料之间呈共显性分离。结果表明,基于人工病圃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是选育棉花抗黄萎病材料可行、高效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半配合材料VSG快速稳定棉花远缘杂种后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激素处理和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陆地棉与比克棉、色伯氏棉等野生棉种的远缘杂交后代,结合杂交、回交、聚合杂交的手段,使棉花远缘杂种后代的品质性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了克服棉属种间杂交后代疯狂分离的难题,使新品系的性状尽快稳定,通过半配合材料VSG作母本与之杂交,得到远缘杂种后代低代材料的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等手段得到了稳定的优质棉新品系。  相似文献   

12.
豫棉21的产量、品质及抗病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棉 2 1 (原名豫 2 0 6 7)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棉花新品种 ,1 985年以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及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品种中 381为母本 ,以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黄萎病的豫植 1 77为父本进行杂交 ,后代材料连续多年在枯、黄萎混生病圃上定向选择育成。 1 993年参加本所多点试验 ,1 994年进入国家“八五”棉花育种攻关联试。 1 995~ 1 996年参加河南省中熟棉区域试验。 1 997~ 1 998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 ,同期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1 999年参加黄河流域春棉品种生产试验。在历年试验中均居常规棉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一百多年来,我国已从53个产棉国引入国外棉花种质资源100次以上,引入种质2222份,其中,陆地棉2013 份,海岛棉209 份,引种种质份数最多的5个国家是美国、前苏联、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埃及.迄今为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共收集到国内外陆地棉6822份、陆地棉野生种系350份、海岛棉585份、亚洲棉378份、草棉17份、多年生野生棉41份,合计8193份,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保存数量稳居世界第4位.这些种质资源分别保存在北京国家长期库、青海省复库和安阳中期库,野生棉保存在海南岛棉花种植圃.同时,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棉花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近20年来,向9个国家和我国23个省(市)发放棉花种质资源10855 份次.  相似文献   

14.
1特征特性 1.1品种来源及类型 新陆早10号由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1986年以自育优良组合“黑山棉×02Ⅱ”为母本,中381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南繁加代,定向培育选择而育成的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特早熟陆地棉新品种,1999年12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新陆早10号。  相似文献   

15.
陆地棉的开花习性通常是开花当天花冠为乳白色,第2天变为粉红色.而比克氏野生棉的一个特有性状是开花当天花冠为红色,基部有大紫斑,并且具有很多有益性状,如抗干旱、抗黄萎病、抗棉蚜等,但是它与陆地棉杂交困难,给杂交转育有益性状带来局限性.若杂交后代出现开红花,且基部有大紫斑,就证明杂种后代已具有了比克氏棉的血统,从中有可能选育出突破性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三个野生棉种进行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的效应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野生种开展了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研究,以比较其对品质改良的效应。在适宜条件下,将陆地棉分别与异常棉(Gossypiumanomalum),辣根棉(G.armourianum),雷蒙德氏棉(G.rai mondii)等杂交培育出纤维品质基本稳定、农艺性状良好的一批超强细长绒棉纤维种质系。对品质改良效果的大小依次为异常棉、辣根棉、雷蒙德氏棉。101个来自异常棉、49年来自辣根棉和47个来自雷蒙德氏棉的后代品系,平均纤维比强度分别达38.15cN·tex-1、35.50cN·tex-1、和34.43cN·tex-1、,长度达33.35mm、33.16mm和32.29mm,麦克隆值为4.11、4.29和4.37。表明野生棉是改良和提高纤维品质的重要基因来源。  相似文献   

17.
《作物育种信息》2006,(7):15-15
新彩棉5号是由新疆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新陆早7号为母本,棕9802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其后代选择和南繁加代以及多次自交纯合而育成,表现早熟、优质、抗枯黄萎病、絮色棕色透红的天然彩色棉花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新疆自治区天然彩色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2004年3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川棉65来源于川棉239×川棉243杂交后代,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该品种是抗黄萎病、抗枯萎病、抗红铃虫兼抗棉叶螨的多抗病虫型优质丰产棉花新品种。1998-1999年通过四川省棉花品种区试,2000年通过四川棉花品种生产试验,并同时获得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资助。2002年6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经济性状特性如下。抗病兼抗虫1998-1999年四川省区试鉴定,川棉65黄萎病指18.5,枯萎病指6.8。1999-2001年经华中农业大学鉴定…  相似文献   

19.
陆地棉高品质纤维种质基因库的拓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远缘杂交,开展了棉属野生种的高强纤维潜力基因向陆地棉品种转育研究,以构建高纤维品质的种质基因库.在适宜的自然条件和人工条件下,陆地棉分别与异常棉(Gossypium anomalum)、辣根棉(G.armourianum)、雷蒙德氏棉(G.raimondii)等杂交,克服杂交不可交配性、杂种一代的高度不育性等,通过多年的回交选择和纤维品质测定筛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棉花生产中的最主要病害,且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通过构建黄褐棉导入系群体定位棉花黄萎病抗性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为抗黄萎病分子标记开发和辅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B0011为轮回亲本、黄褐棉(G.mustelinum)为供体亲本,构建有71个株系的BC5S5群体。利用2 83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结合表型值进行黄萎病抗性相关QTL定位。【结果】共检测到15个与黄萎病抗性相关的QTL,可解释4.21%~26.77%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分析表明:其中6个QTL的有利等位基因来源于黄褐棉,9个QTL有利等位基因来自B0011。同时,qVW-A01-1、q VW-A02-2和qVW-A07-2在2个及以上环境中被检测到,表型变异解释率分别为15.56%~16.56%、11.95%~24.62%和13.22%~1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