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1995—2010年主要年份广西主要粮食(稻谷、玉米、大豆、薯类)产量与相关生产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动态分析,提出广西主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1995—2010年其中6个主要年份与粮食生产有关的7个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相关生产因素的关联度为播种面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粮食数量〉化肥施用量〉乡村从业人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农田总用电量。  相似文献   

2.
农用地流转是当今农村改革政策中的重点和热点.关于农用地流转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多以规范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的较少.利用2011年在陕西关中地区调查的221份样本,结合修正的C-D生产模型,分析了农用地流转对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地区,不规范的农用地流转对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具有显著负效应;各类农用地投入要素对粮食单产均有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挑选出与粮食产量关系密切的物理因子,可对粮食产量影响因子做出较准确的排序。以浙江省为例,利用前期的影响因子,对其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物元分析。结果表明:在1995~2009年的15 a当中,浙江省粮食年产量的计算等级与实际等级符合的年份为13 a,1998年和2005年的计算等级和实际等级虽然情况不符合,但是也只是相差一个等级,计算结果理想。可以利用物元分析对未来粮食产量变化做出较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大冶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冶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得到农村社会总产值与农业、非农产业总产值之间,农业总产值与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之间以及它们与部门内各产业产值之间,非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餐饮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剖析了该区产业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大冶市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大冶市今后应重点发展旅游业、苗木花卉种植、蔬菜瓜果种植、牧业、农产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5.
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湖北钟祥的水稻高产田为例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各因素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联序为结实率>单位面积穴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平均每穴有效穗数,说明在当地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结实率及单位面积穴数对产量贡献较大,因此,在提高结实率的基础上,应适当加大种植密度,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6.
农业的发展决定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的完成,对我国的发展和稳定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生产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85~2006年农业基础设施中的道路、电力、教育和农业总产值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农业总产值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中农村教育对农业生产的贡献最大;同时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为"十一五"时期政府继续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合理选择资金投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芝麻9个品种9个数量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始蒴高度>株高>全生育期>分枝数>空稍高度。芝麻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9.
干旱地区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干旱地区7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判断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干旱地区玉米选育目标及制定相应栽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表现为:株高0.595 93、穗位高0.571 86、穗长0.809 2、穗粗0.623 93、秃顶长0.667 3、穗行数0.661 57、行粒数0.796 67、千粒重0.615 08,关联序为穗长行粒数秃顶长穗行数穗粗千粒重株高穗位高。穗长和行粒数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刘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86-10187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阐述了影响农户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如家庭收入、家庭劳动人口数、决策者个人特征和耕地面积等.针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技推广体系与实现粮食高产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荣 《山西农业科学》2013,(12):1412-1415
农技推广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通过探讨玉米产业的发展途径,以农技推广理论和技术扩散原理为理论基础,分析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中,玉米示范片平均单位面积产量、高产田产量、大田大面积平均产量之间的差异关系,提出减小大田大面积平均产量与示范片平均产量差距的方法。通过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从而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印度的农业生产条件比我国要恶劣的多,但也正是因为印度积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在农业的很多方面超越了中国。印度农业设施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我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向集约化现代化转变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姜松  曹峥林  王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78-10680
基于重庆市农业"四项补贴"的经验数据,构建panel data模型分析农业"四项补贴"对粮食产量的总体效应及"四项补贴"各分项对粮食产量的结构效应,基于F检验和Hausman检验识别模型具体形式,运用GLS或FGLS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农业"四项补贴"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农业"四项补贴"对粮食产量的结构效应存在差异,农资综合补贴对粮食产量的效应最强,良种推广补贴次之,农机购置补贴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各级政府应继续强化农业"四项补贴"支持力度,并不断优化其结构,促进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产量波动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将波动理论应用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析,采用波动系数、波动周期等指标来研究粮食产量的波动规律,并将粮食产量的波动周期与国家粮食政策和自然灾害结合起来,定性分析了国家政策和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稳定粮食产量的政策建议:利用国际市场的贸易机制、保持粮食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健全粮食生产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对上海市18a的粮食产量和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区域粮食产量增加,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人地两个角度,针对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前、后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引导农村流动人口和实现区域粮食增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核子式谷物产量自动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谷物产量自动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用国产核子秤设备,进行了γ射线对谷物的辐射衰减性能试验和谷物动态流量测量试验,验证了核子技术用于谷物流量自动测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应用于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产量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大穗型粳稻品种豫粳6号为材料,在幼穗分化期施用不同量的氮肥,研究了子粒灌浆速率、充实度和相对充实度的动态,探讨了子粒相对充实度的氮素调控及其与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始灌浆的5~10 d,强势粒的子粒灌浆速率明显高于弱势粒,平均比弱势粒高137.6%,花后10~20 d,强势粒平均灌浆速率较弱势粒高80.28%,而弱势粒在花后25 d以后的灌浆速率平均较强势粒高117.2%.不同氮素处理间的子粒充实度和粒重差异显著.子粒相对充实度在整个灌浆期内呈先降后升的偏“V”型动态曲线.灌浆中后期的子粒相对充实度与结实率、千粒重和弱势粒的充实度、充实指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强、弱势粒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弱势粒的糙米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参考,利用2003—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部分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对缺失数据进行填补,结合ARMA模型及空间相关性,进而利用完备面板数据对粮食单产进行分位数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分位点上与粮食单产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比例、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动力及粮食类零售价格增长指数对单位面积粮食产量起促进作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指数对粮食单产作用为负,单位劳动力对其影响在各分位点表现不一。保证耕地面积、提高灌溉效率、积极预防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波动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对于保障全国粮食安全负有重要责任.本文测算了1987-2007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波动指数、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波动具有短周期的显著特征,产量波动主要是受自然灾害、农业政策变化、生产性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从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落实国家粮食保护政策、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稳定粮食产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肥条件对晋南水地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2年对晋南3个县174个农户水地冬小麦灌溉施肥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水地冬小麦产量较高,平均为5 836.7 kg/hm2,增产潜力较大;平均灌溉次数由1.9次增加到2.3次时,水地冬小麦产量会增加;当地施肥状况极不平衡,氮肥用量偏高,而磷肥不足;在当年降雨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当氮肥用量为180 kg/hm2、磷肥用量为100 kg/hm2左右时,水地冬小麦产量达到最高。适量增加灌水次数、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素养分投入对水地冬小麦增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