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天俊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18-18,21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氟磺胺草醚对野苋菜和灰绿黎的杀草活性。结果表明:氟磺胺草醚对野苋菜和灰绿黎的EC50值分为200.282 8 mg/L和233.529 8 mg/L,氟磺胺草醚对野苋菜和灰绿黎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细胞和细胞器水平详细介绍了6种真菌毒素生物测定法,为研究毒素的定量测定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4.
长残留除草剂广灭灵的生物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试验以小麦、玉米等作物为指示植物,分别以株高和叶绿素的含量为生物测定指标,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对广灭灵生物测定方法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利用土培生测法培养的小麦株高抑制率与药剂的浓度在不同的范围内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连续测定玉米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发现培养至第6天的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抑制率和药剂浓度相关性最好,并在低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药剂对叶绿素含量提高有促进作用。以玉米叶绿素含量作为生测指标不仅指示的浓度范围广,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是广灭灵理想的生物测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杀菌剂生物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和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监测抗药性的发生、发展和对抗药性机理的研究等工作都离不开生物测定。概述了杀菌剂生物测定的意义、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生物测定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真菌毒素生物测定方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氟磺胺草醚对玉米的安全性,采用室内毒土法和酶活力测定法探讨不同玉米品种对氟磺胺草醚的敏感性差异及其机制。不同玉米品种对氟磺胺草醚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其中,东农888对氟磺胺草醚最敏感,IC50为0.59 mg·kg-1,其次为垦粘1号,耐药倍数仅为1.10;龙467、高油186、龙单38等8个品种的敏感性中等,耐药倍数为2.88~5.25;吉单27、先玉335等6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耐药倍数为5.71~8.83,其中,吉单27、先玉335和东农888、垦粘1号对氟磺胺草醚敏感性差异显著。氟磺胺草醚对4种玉米的PPO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影响均随残留量增加而逐渐增大,氟磺胺草醚对玉米PPO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抑制与品种的耐药性呈负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氟磺胺草醚产生的敏感性差异源于PPO活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真菌毒素可以影响寄主植物体内酶及代谢途径发生改变,本文报道了5种酶类和4种代谢途径在毒素影响下的变化情况,这不仅可以做为毒素的定量生物测定方法,还可以用来研究毒素的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9.
真菌毒素的生物测定方法是毒素研究的关键,本文从整株,组织器官、细胞、细胞器,酶活性以及代谢途径等不同水平将连续介绍30余种常用的毒素生物测定方法的程序及研究概况,为真菌毒素的定量及应用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崔宁  郭占斌  刘晶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2):8-12+37
选取玉米为研究对象,探究微塑料聚氯乙烯(PVC)和氟磺胺草醚单一污染及其复合污染对玉米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PVC处理组中,低浓度PVC(540 mg/kg)对玉米幼苗的株高和根长无显著影响;中浓度PVC(1 620、2 700 mg/kg)处理组的玉米株高和根长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高浓度PVC(5 400 mg/kg)处理组的玉米株高和根长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单一农药处理组中,玉米株高和根长随着氟磺胺草醚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复合污染组中,PVC和氟磺胺草醚的复合效应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表现为协同作用,与单一污染物胁迫相比,复合组对玉米幼苗生长抑制效果更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单一PVC对玉米叶绿素a含量无显著影响,单一氟磺胺草醚会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复合污染组对玉米叶绿素的含量的影响与单一农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该结果可为田间地膜的生态风险评估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知母、桔梗、白术、板蓝根和紫丹参等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响应参数的分析及其根部浸提液的生物测定结果,筛选出适宜杨树林下种植的药用植物。结果表明,知母、桔梗、白术和紫丹参的耐萌性相对较强,而板蓝根的耐荫性相对较弱;知母、板蓝根、紫丹参的化感作用相对较弱,而桔梗、白术的化感作用相对较强。综合来看,知母、板蓝根、紫丹参较适宜杨树林下种植。应根据林分不同生长时期选择相应药用植物进行复合经营,从而实现高效、可持续的杨树复合经营。  相似文献   

12.
几种除草剂的生物测定及复配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培养皿法和盆栽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几种除草剂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生物活性,并测定了2个复配组合的增效效应。试验表明,6种除草剂对稗草芽长抑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乙草胺、苯噻酰草胺、异丙甲草胺、千金、农美利、苄嘧磺隆;3种除草剂对稗草2叶和4叶期幼苗致死活性大小依次为:农美利、千金、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与苄嘧磺隆复配对稗草芽长抑制的相互作用为独立相加,千金与苄嘧磺降复配对稗草芽长抑制也为相加作用或稍有增效作用,但对稗草2叶期幼苗致死却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药剂对黄瓜白粉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叶圆片法、子叶法和改进的叶圆片法测定了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眼Sieb.etZucc.演)的提取物P3D和三唑酮对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fuliginea)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测定药剂对黄瓜白粉菌的生物活性熏改进的叶圆片法兼有叶圆片法和子叶法的优点,且操作简便易行,调查结果客观。  相似文献   

14.
玉米全蚀病菌毒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maydois,Yao,Wang et Zhu)在碎玉米粒培养基上能够产生毒素。培养物经甲醇浸提,活性炭柱吸附层析获粗提纯毒素结晶,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该粗毒素对玉米胚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玉米幼嫩的种子根和4叶期幼苗的离体叶和活体叶有致萎作用;同时能损伤玉米叶片细胞膜。用毒素接种后,寄主表现出病原菌侵染相似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株高玉米果穗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阐明玉米不同株高品种果穗性状对密度的反应,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选先玉335、郑单958和高优1号3个不同株高品种,副处理设45 0005、3 250、61 500、69 750和78 000株/hm25个密度,调查玉米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密度对穗长、穗粗、秃尖度、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结实率、苞叶与花丝干重、穗轴和穗柄干重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穗长、秃尖度、行粒数、穗粒重、结实率、苞叶和花丝干重6个性状因密度处理的变化幅度3品种有显著差异,穗长、行粒数、穗粒重、结实率、苞叶和花丝干重5个性状因密度处理的变异系数呈现了高秆品种大于中秆、中秆品种大于矮秆的规律性变化。增加密度,主要通过降低行粒数使穗粒数减少,秃尖增加幅度大于穗长和穗粗的降低幅度,出籽率是玉米品种在密度影响下表现较为稳定的性状。  相似文献   

16.
对温带血缘和亚热带血缘甜玉米的亲本及其杂交组合进行药剂(3%甲基硫菌灵)拌种处理,并对其株高和穗位进行对比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经拌药处理的甜玉米的株高和穗位均明显降低,且株高比穗位降低明显,亚热带血缘亲本比温带血缘亲本降低明显.遗传效应分析表明:甜玉米的株高和穗位呈显著正相关.株高的遗传大部分(占58.3%)表现为超显性遗传,小部分(占41.7%)表现为部分显性遗传;穗位的遗传小部分(占33.3%)表现为超显性遗传,大部分(占66.7%)表现为部分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斑菌致病毒素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斑菌接种玉米幼苗和用大斑菌的培养滤液处理玉米根冠细胞的试验证明,大斑菌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均能产生致病毒素。大斑菌不同菌株,1号和2号生理小种所产生的毒素作用强弱不同。在不含Ht_1基因的玉米1号小种(真16号菌株)的毒力明显强于2号小种(260号菌株)。大斑菌毒素制剂以病叶提取液的毒素作用最强。毒素的生物测定以根冠细胞测定法精确度高。用大斑菌接种玉米幼苗后形成的病斑大小和其毒素处理玉米离体根冠细胞的死亡率呈正相关,接种和处理含Ht_1基因的RB37Ht_1自交系的结果也相同。可见,应用大斑菌毒素可以代替大斑菌分生孢子接种玉米鉴别1号和2号生理小种和自交系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提供不同外界环境条件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含水量,播种深度及除草剂虎威对鸭跖草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为40%时,鸭跖草的出苗率最高。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高,鸭跖草的出苗率呈下降趋势。适于鸭跖草种子出苗的土壤含水量小于大田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土壤含水量;播种越深,鸭跖草出苗率越低,播种深度与鸭跖草的出苗率(P<0.05)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除草剂虎威对鸭跖草种子萌发与出苗有一定的负效应,经播后苗前也表处理后,剂量为25.0mg/m^2的处理,萌发抑制率约为对照的50%。当虎威使用量达到200.0mg/m^2时,鸭跖草种子萌发抑制率可达到90%,但此剂量将对作物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9.
沿海地区5种常见植物对土壤盐渍化程度的指示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气候室和玻璃温室条件下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碱蓬、灰绿藜、小藜、马齿苋和大豆5种沿海地区常见农田植物对土壤盐渍化程度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存活率和株高增长率与土壤含盐量存在显著的响应关系.通过复合观察这5种植物的生长性状,可形成一套直观简便的土壤盐渍化程度植物指示体系,用于判别农田土壤含盐量小于0.27%、0.27%~0.66%、0.66%~0.78%、0.78%~0.99%、0.99%~1.77%和大于1.77%的6种不同土壤含盐量范围.  相似文献   

20.
以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和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土壤、吸湿塑料泡棉、 细河沙和营养水培液4 种不同培养基质对化感作用生物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条件下,不同浓 度沿阶草叶浸提液(1颐40、1颐200、1颐400 和CK)对三叶鬼针草幼苗根长、株高和生物量等生物测定指标变化影响的规 律并不完全一致;三叶鬼针草根系形态结构(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体积等)变化趋势也不相同,即化感生物测定试 验培养基质的选择对试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不同培养基质可能获得显著不同的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