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浙油50油菜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一个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高含油量等特点,于2009年、2010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浙油50油菜种植面积稳步扩大,逐渐成为我县油菜栽培主导品种。为了探讨油菜品种浙油50的生长发育规律,笔者对其播期和密度进行了试验,从中总结出最佳播期和适宜的密度,为该品种的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油份高蛋白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2716AB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才富 《种子》2003,(3):79-80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 ,年种植面积上亿亩 ,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油菜生产 ,进而影响油脂加工企业的生产和广大人民食用植物油的水平。育成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新的不育系将为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奠定新的基础。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双低油菜品种选育和普及推广双低油菜品种的国家 ,育成的品种芥酸含量小于1% ,硫苷小于 30 μmol/ g·饼 ,含油量在 4 2 %以上 ,因而其生产的商品籽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尤其是菜籽的含油率高而倍受油脂加工部门的青睐。我国加入 WTO后 ,面临着国际油菜籽的竞争。育成高…  相似文献   

3.
秦优11号属半冬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品种,由咸阳市农业科学院和三原县种子公司育成,不育系2168A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商品油菜籽含油量44.6%。45.3%,芥酸含量0.0%-0.1%。硫苷含量25.68~25.73μmol/g,为高含油率的“双低”杂交油菜。2008年通过陕西省、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苏全省种植。  相似文献   

4.
甘功勋  林树春 《种子》1997,(3):40-41
“贵杂二号”系以S_(A6)A为母本,“贵油5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甘兰型中早熟隐性核不育低芥酸杂交油菜新组合,株高适中,株型坚凑,综合性状较好,1992年~1995年分别参加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示范,1995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准予推广,在一般大田生产条件下,公顷产2200kg左右,芥酸含量2%以下,含油量30%~39%,适宜在贵州省中部、中西部中等肥力田土种植,累计示范面积已达3000多公顷。  相似文献   

5.
油菜含油量研究及高油分育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甘功勋  林树春 《种子》1997,(1):31-33
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选育高油分品种是油菜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方向,贵州农学院油料研究室的研究表明:含油量的变异远小于种子产量的变异;于代尤其是F1代与母本会油量至高度正相关;黄籽油菜比黑籽含油正高;同时育成了“黄白一号”“黄油89-4“贵油Dhy”等高含油量品种(系)。选育油菜高含油量品种的主要途径是:甘兰型油菜在杂交育种中要选用高含油量的亲本,尤其是母本;白菜型油菜可进行正向混合选择;在选择过程用黄将作指示性状进行连续选择。  相似文献   

6.
青杂5号(青油305)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利用波利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育成的高产高含油量双低春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6年9月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低海拔地区春油菜主产区种植。湟中县于  相似文献   

7.
常杂油5号是用核不育两型系G 212 A与双低恢复系P 103配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黄籽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具备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2010-2012连续2年湖南省区试中产量、含油量均排第1位,201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湘审油2013001).  相似文献   

8.
秦优10号是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6003,适宜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油菜主产区种植。该品种表现为:稳产高产、含油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2004~2005年南通市油菜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3570kv/hm^2,第1位,增产16.4%;  相似文献   

9.
张乃雄  张君岐 《种子科技》2004,22(5):302-302
秦优7号(原名杂油86)是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品种,2001年通过陕西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具有产量高、品质优、含油量高、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的特征,适宜黄淮和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圣光402是甘肃圣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它是以206A作母本,以p61-2作父本配制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圣光402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年甘肃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677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18.07%;圣光402种子芥酸含量0.042%,硫苷含量11.78μmol/g,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8.59%,属高含油量品种。201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油2010005),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甘肃省油菜年种植面积近20万hm2,总产量达2.8万t左右,为甘肃省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春油菜因  相似文献   

11.
常杂油2号(G212A×S15)为湖南省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两系法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2010年进入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3月通过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常杂油2号(审定编号:湘审油20110061。该品种具备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2009年开始生产试验和高产示范.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种青油331青油331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春性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1996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薹茎绿色,株高163~178cm,分枝部位高40cm左右……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是我国油菜主产省份之一,种植面积达到30万hm~2,旱地油菜面积占55%,针对山地油菜生产中对早熟稳产型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于2006年引进国内优异品种,与本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主栽品种杂交,经一年多代筛选鉴定、品质同步检测育成早熟、高含油量、高稳产油菜新品种玉红油4号,该品种201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油菜2016004号)。现已成为云南省大面积示范推广、区域适应性广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秦优12(原代号驰杂油1号)是陕西省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于2008年通过安徽省的杂交油菜品种审定,审定号为:皖审油2008004。2006—2007年,该品种参加安徽省油菜品比试验,平均亩产量266.8千克,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中油杂6号(96-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2003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湖南亚华种业种子种苗分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品质优、抗病性好、杂种纯度高等多项优势,是我国波里马系统三系杂交种中丰产性、品质、抗性、安全性完美结合的优异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6.
何小平 《种子科技》2010,28(5):35-36
秦油33号(原代号7633)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2004年育成的甘蓝型高油双低(低介酸、低硫苷)优质油菜杂交种。该品种高油、优质、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好。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19。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83~2012年安徽省审定的70份油菜品种的品质和主要经济性状演变规律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育成年代与生育期、一次有效分枝、单株角果数及产量间具有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与株高、千粒重、硫普和芥酸具有显著线性回归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经过30年的品种改良,产量、单株角果数、千粒重、生育期、株高和一次有效分枝数分别增加了81.22%、97.56%、11.90%、10.08%、10.03%和29.42%。而品种育成年代与每果粒数和含油量无显著线性关系,表明这些年育成品种在每角粒数与含油量方面未有明显改良。6个经济性状和产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单株角果数与一次有效分枝数、产量均表现极显著正偏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626和0.5190,千粒重和生育期表现显著正偏相关(0.2588)。数据分析暗示品种进一步改良有可能通过提高每果粒数和(或)含油量实现。  相似文献   

18.
白菜型双低油菜青油17青油17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春性中、早熟白菜型油菜品种,1996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幼苗匍匐,叶色淡绿,薹茎绿色,株高119~135cm,分枝部位高28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5~8个,单株有……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春,以R08(从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的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常规品系89008中系选的优系)为母本和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种6218(从上海市大面积油菜生产区引进的沪油15中的1个选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在此基础上经过7年8代的连续定向选择,于2002年育成了甘蓝型油菜双低常规优质品系(隐性核不育恢复系)6215R。其芥酸含量均在1%以下,硫甙23.6~28.6μmol/g,含油量42.6%~43.7%,种子蛋白质21.6%~23.8%。以该品系作恢复系组配的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油YL050已通过贵州省2005~2007年区试和生产试验,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油研50。  相似文献   

20.
甘功勋  林树春  杨云  芮正波 《种子》2007,26(7):114-114
贵杂三号是贵州大学与贵州省种子站合作育成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势期适中,抗(耐)病性强等特点,199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贵州省油菜产区种植及同类型生态区引种试种,贵杂三号现由贵州友禾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