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王飞 《农业考古》2013,(1):187-191
政府主导下的移民开发与生态密切相关.秦汉时期政府主导下的移民实边对陕甘宁蒙毗邻区域的开发起到了一定历史的积极意义,但随着汉与匈奴在边地势力的进退,农业垦荒对该区域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秦汉时期的移民开发对当前的扶贫移民亦有重要的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掀起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浪潮以来,北大荒曾经的荒蛮已被转业官兵及其他的移民群改造成了闻名全国的商品粮基地。昔日的北大荒已经发展成为如今的北大仓,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转业官兵在黑龙江建立垦区农场这一壮举对北大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开垦北大荒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为:建立众多农场、建成我国500强企业、形成独特的垦区文化等;消极影响为:垦荒不仅破坏了北大荒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造成了垦区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6,(3):160-161
近年来,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造成了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的现象,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基于此,许多学者和专家对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杉木造林技术可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最紧迫的问题是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三者之间的失调已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退化,中国是生态退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生态恢复和重建的任务。西部大开发中也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大开发的前提和关键。生态重建的理论一经提出,便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在西部大开发中,运用生态学理论,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西北地区地处欧亚大陆内部,主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五省区和内蒙古西部,西北地区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资源优势,自古以来就受到历代统治者和专家学者的重视。西北地区由于其深居内陆的地理区位、山地盆地相间的地理格局、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广阔的内陆流域和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等特点,使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遭到破坏,而一旦破坏后恢复就十分困难而缓慢。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活动与自……  相似文献   

5.
随着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畜禽粪污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粪污排泄量,通过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形成生态循环,实现畜禽粪污零污染。  相似文献   

6.
王军 《甘肃农业》2014,(15):65-65
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点项目,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本文对西部国家级贫困县渭源县生态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该县生态比较差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和自然的变化破坏了生态的良性发展,破坏了土地、水源、生物和环境的平衡,导致地区生态失衡。面对以上问题,对渭源的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及经济建设和不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加之近几年异常的气候条件,导致马尔康县范围内暴发了山洪、泥石流和其他地质灾害,对该县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为了保护和改善全县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修复和重建,对马尔康县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结合马尔康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全县生态修复和重建的构想、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以更好地保护、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水、土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水土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态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有着深刻的影响.策勒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土地面积大,但水资源缺乏、季节分配不均匀,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往往出现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影响着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是该县面临严重的贫困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结合该区水土资源利用情况,经过分析,提出能够指导该地区水土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切实可行的措施,研究为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水的问题,日益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城市饮水安全。建设唐山市陡河供水监测中心可有效提高水库入河排污口监控能力。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排污量日益增加,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给水库水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出现了水库富营养化、淤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因此应合理拟定各种不同条件下,控制各河段纳污总量,通  相似文献   

10.
黄河故道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和光热资源,极具开发利用潜力,目前故道存在水土流失、土地开发零散、利用结构不合理、产出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在对黄河故道整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水土资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建立适宜黄河故道的水土保持和开发模式,旨在促进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稳步增长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体现在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的破坏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20世纪环境保护意识还不是非常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个人的衣食住行对环境的索取与破坏非常严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我市菜田面积不断增加,蔬菜生产相对集中,特别是保护地栽培面积扩大,重茬、连作多,为病虫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件.加之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病虫抗性增大,害虫天敌被大量杀伤,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使病虫为害更加猖獗,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相应增多,致使蔬菜上农药残留也越来越高,不仅污染了环境,也影响了人民身体健康.为了在大面积推广应用蔬菜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保证蔬菜高产、优质、低成本、少残毒、无公害,现将保护地蔬菜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人类要发展。就必须与自然保持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水和土壤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由于盲目地、不科学的对水土资源的开发,致使逐渐严重的水土流失,今日现状严重的破坏的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节水灌溉技术与高效施肥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和化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减轻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4月 5— 6日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苏湘群副厅长、河池地区行署莫振汉专员、河池地委韦志鹏副书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兼县长谭三川等同志陪同下 ,到中科院与广西区“九五”合作项目“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异地扶贫开发与环境移民可持续发展”试验基地广西环江肯福示范区检查、指导工作。4月 5日上午 ,陈院长首先听取了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项目负责人、常务副所长王克林研究员的汇报 :西部喀斯特地区裸露石山面积比重大、地表水大量渗漏、岩溶干旱严重、水土资源短缺 ,与黄土高原并列为我国…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国是贵州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发时期,该区域的森林植被也随之产生巨大的变迁。明代开始中央加大对贵州的移民和开发,贵州的发展程度则不断加深,清代更是通过加强军事征服、经济渗透、文化输入等措施进一步开发贵州。正是由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人口激增、新作物引入、土地利用方式转型等因素,贵州省的森林覆盖面积急剧缩减。及至民国时期,内忧外患的中国,更是无暇顾及环境问题,贵州森林破坏更加严重,最终造成严重的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资料,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对粮食的需求将比目前增加约4x108t,要解决4x108t粮食的增量问题,我国西北地区有地没有水,西南地区有水没有地,只有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水土资源基本平衡,在人增地减不增加开荒面积的情况下,要增加粮食供给,在现有水稻面积不能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扩大灌溉面积和中低产田改造等措施提高粮食单产。但怎么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日益匮乏、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将来做到水稻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效,这是我们现在应该探索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在三江地区水稻种植方式和生产销售中存在的用问题来探讨三江地区水稻可持续发展中应该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城市及城市周边城镇建设的发展,城市水土流失逐渐成为影响人居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发城市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破坏了原地貌和植被,对城市的人居生活及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其中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是城市建设中土壤侵蚀的重要类型,也是造成城市水土资源流失的主要因素。针对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本文介绍了平凉市区域基本概况,分析了城市开发建设区水土流失的特征,提出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处于甘肃河西走廊的武威、金昌等地,由于上游来水和地下水位锐减、人口的快速增长及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长期掠夺式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沙尘暴天气越来越频繁。沙尘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程度也越来越大,引起国家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沙尘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危害,重点阐述了治理生态环境,遏制沙尘暴天气的途径与办法。  相似文献   

20.
草地农业系统与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依据西部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及资源优势,结合前人在该地区开发治理的经验和发展草地农业试点的成果,认为草地农业系统应当在西部开发治理中起主导作用,大力发展草地农业是西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阐述了草地农业在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及发展草地农业系统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