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抗虫棉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棉田用农药次数及用药量逐步减少,致使棉盲蝽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2 0 0 2 - 2 0 0 3年7月2 2日、8月7日在城南长屯村调查,平均百株虫量达2 0头左右,最高的已达5 0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45 % ,叶片平均受害率70 % ,蕾铃脱落中有40 %~5 0 %是棉盲蝽造成的,造成叶片破碎,破头疯大量发生,严重影响叶片的功能和蕾铃的形成,使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1危害症状棉盲蝽于6月上旬侵入棉田,8月中旬迁出,在棉田活动长达80天左右,以成若虫刺吸棉株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铃上汁…  相似文献   

2.
雹灾后棉花生育特点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6月 2 1日 2 0时左右 ,冀州市南部 3个乡镇 2 5个村遭受风雹袭击。其中1 2 0 0 hm2正现蕾的棉田毁坏严重。据调查 ,棉株掉头率 1 0 0 %,光杆率 85%以上 ,严重地块光杆高度仅几厘米 ,整个棉田残枝断头一片凋零。为了了解不同高度残茎的恢复生长能力及重新现蕾特点 ,为今后棉花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我们及时选有代表性的对雹灾棉田进行定点定时系统观察。其结果如下 :1 不同高度残茎子叶节以上恢复生长能力不同1 .1 不同高度残茎与出营养枝速度的关系。据调查灾后 3~5天 ,棉株残茎的叶腋处萌发出新的腋芽 (即营养枝 ) ,不同高度的残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棉田用药量下降,过去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盲蝽象,其种群不断增长,危害逐渐加重,已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应引起高度重视。1危害情况近年来,棉盲蝽象在河北省魏县棉田普遍发生,造成较重危害。据调查,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30头,多的50~60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5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60%,蕾铃脱落中的30%~60%是由盲蝽象引起的。遭受棉盲蝽象危害的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表现旺长而开花结铃少、成铃晚、吐絮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2发生规律棉盲蝽象在本县一般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棉田内的棉柴、…  相似文献   

4.
安阳市棉田绿盲蝽重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盲蝽 ( Lygus lucorum Meyer- Dür)为安阳市棉盲蝽的优势种群 ,占棉盲蝽发生总量的 80 %~90 % ,近年来成为棉田主要害虫。2 0 0 3年 ,百株虫量1 2~ 35头 ,最高达 2 38头 ,蕾被害率 5 0 %以上 ,棉株花叶率近 1 0 0 % ,蕾、铃严重脱落 ,甚至形成无蕾铃株 ,发生面积 1 870 0 hm2 ,产量损失 5 %~ 30 % ,对棉花产量及品质影响极大。1棉花受害特征1 .1顶尖受害。子叶期 ,生长点枯死 ,长不出主干和真叶 ,俗称“公棉花”。真叶期 ,顶芽、侧心枯死 ,不定芽丛生 ,俗称“扫帚苗”。1 .2嫩叶受害。呈失绿斑点 ,随叶片伸展 ,斑点变为不规则孔洞或…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棉盲蝽的为害损失及控制目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棉田系统调查结合罩笼的方法,研究了河南棉区棉盲蝽的为害特点,结果表明,棉花现蕾前后破坏主茎生长点,造成产量损失最为明显。分析了棉花不同生育期主茎生长点及花蕾被害后,棉花群体的补偿效应及实际产量损失,拟定了现阶段对棉盲蝽和棉花受害程度的防治指标,认为棉花第三果枝出现前的虫量和主茎生长点受害率分别为百株4头和3%,第四果枝出现后为百株6头和4%。按照这一防治指标棉花叶片和蕾的受害程度亦在允许水平之内。  相似文献   

6.
棉叶畸形 ,多半是因化学物质毒害所致。受其为害轻则造成花蕾变小 ,叶片变形 ;重则形成“畸形果” ,以致蕾铃大量脱落 ,成为无蕾铃的“公棉花”。棉叶畸形的主要症状 :叶片缢缩 ,大小明显改变 ,叶片停滞生长 ,叶重下降 ;叶质增厚 ,叶片变硬变脆 ;叶脉间距明显缩短 ,叶色加深 (轻度受害叶 )至变成略黄 (重度受害叶 ) ;初期叶缘皱摺向上卷起 ,叶正面有许多圆形泡状隆起 ;受害重度叶片明显缢缩呈“鸡爪状”。现分述如下 :1 轻度受害叶 :多数发生于棉株主杆或顶部 ,受害叶片初期 (5天前 )叶片叶缘皱摺呈波浪状向上正面卷起 ,叶色无变化 ,叶肉略…  相似文献   

7.
苏沿海棉区棉盲蝽象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苏北沿海棉区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铃虫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由以往作为棉花主要害虫逐渐转变为次要害虫,但同时,由于转基因抗虫棉的一些自身特点以及广大植棉群众对转基因抗虫棉的虫害防治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使得以往作为次要害虫的棉盲蝽象种群增长,为害加重,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1为害程度近年来,棉盲蝽象在苏北沿海棉区普遍发生,造成较重为害。据调查,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头~30头,高的可达40头~50头,棉花平均株受害率达60%~7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50%,蕾铃脱落中的40%左右是由盲蝽象造成的,棉株早期受害形成…  相似文献   

8.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 ,移栽后由于棉苗自身素质、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 ,常会出现僵苗迟发或僵苗不发现象 ,严重影响棉苗生长及最终产量。现将几种僵苗类型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冷害型主要发生在寒潮期间移栽的棉苗 ,一般连片发生 ,棉苗青黑色、生长点下陷 ,子叶脱落 ,属突发性生理症状。待冷空气过后 ,才能逐步恢复生长。俗称“伤风苗”。预防措施 :1 )注意天气预报 ,杜绝低温阴雨天移栽 ;2 )采用地膜覆盖移栽 ,提高地温 ;3)深沟抬田 ,防水降渍 ;4)未覆膜移栽棉田栽后应及时中耕松土 ;5 )对受僵棉苗可适当喷施叶面肥促其生长。2肥害型俗称…  相似文献   

9.
几种杀虫剂对棉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转基因棉花的大面积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但棉田一些刺吸式害虫危害日趋严重。棉蓟马已成为棉花上的重要害虫。棉蓟马主要以成、若虫危害棉花生长点、子叶和真叶等部位,造成生长点枯死,或使叶片变脆、变厚,形成“无头棉”,棉农又称“公棉花”。受害叶片向正面翻卷,叶背面显出银白色斑,影响棉株发育,造成结铃减少。为加强对棉蓟马的防治工作,2008年进行了药剂防效试验研究,并提出了其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雨后棉株急性萎蔫发生与猝死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发生情况1994年7月,北方棉区遭受大雨袭击。据我所气象站记录,12日24时降雨245.4mm,13日8时前再降雨13.2mm,合计降雨258.6mm。雨前11日,试验地一熟棉田机器开沟,每公顷施尿素112.5公斤,两熟棉田畜力开沟侧施尿素375公斤。雨过天睛,14日棉株出现急性萎蔫。症状表现:初始叶片似水烫,青枯、下垂、干卷,最后呈黄褐色,脱落,严重棉株光杆。一周之后。少量棉株猝萎而“死”大多棉株恢复生长,但蕾铃脱落,严重萎蔫棉株则从中下部重新长叶。据3.3公顷棉田多点5445株,萎蔫株率最高达26.2%,平均5.84%。结果显示,萎蔫株率随地势由高至低呈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棉田喷施2,4-D丁酯药害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花是冀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2万公顷左右。近几年随着除草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部分棉田出现了药害,叶片呈鸡爪状,受害轻的新生叶片可恢复正常;受害重的,新生叶片逐渐由鸡爪状变为柳条叶状,受害棉株花朵脱落率低,但棉铃很小或不结铃,棉花产量大幅度降低,甚至绝收,给棉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1病因诊断为了明确验证产生这种药害症状的原因,2003年在冀州镇郭庄村进行了模拟药害试验。6月21日在棉田取连续12株棉株,分别用0.0005%、0.001%的2,4-D丁酯药液处理6株,以未喷药棉田为对照。1.1药害症…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棉区盲蝽象为害棉花幼铃消长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长势棉田,定期定点系统调查棉株的开花结铃及棉盲蝽(中黑盲蝽和绿盲蝽)的发生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棉株的开花结铃与棉田盲蝽数量的消长时期基本一致,棉花幼铃的受害率和盲蝽的发生量表现为同步增长,同时,棉铃受害率与脱落率呈正相关。观察棉铃受盲蝽为害后留下的的刺孔数得知,脱落棉铃的刺孔数明显较未脱落的为多,说明棉铃脱落和盲蝽为害程度有密切关系。在棉株生育过程中,7月25日至8月25日为最佳结铃期,亦是防治棉盲蝽和保护棉花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源棉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21―2022年设计了随机区组对比试验。对照(CK)为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T2: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双澡菌露200”;T3: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酶力康”。通过2年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微生物菌肥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源棉8号的生长,提升整齐度、株高、果节数、花位和铃位,其中以T1处理促进棉花生长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源棉8号的小区株数、单株结铃数、666.7 m2皮棉和籽棉产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体表现为T1>T3>T2>CK,其中T1处理下棉花皮棉及籽棉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16.32%、19.60%。说明施用这些微生物菌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源棉8号植株生长,缩短生育期,还能协调其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皮棉和籽棉单产,其中以施用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壮苗先壮根,发苗先发根,根粗苗壮才早发”,这是棉花主要生长特性之一。地膜棉较露地棉出苗早,生长快,长势旺,结铃多,产量高。但其根系生长有什么特性?针对这个问题,1983~1985年先后在襄樊市原种场和襄樊市农科所作了一些对比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向新长征进军的战鼓声中,全国植棉模范吴吉昌所在的山西省闻喜县涑阳大队,今年棉花又获丰收。全队一百六十五亩棉花全部采用育苗移栽,并大力推广了“多秆两层”棉。全队大面积“多秆两层”棉的棉株生长高度为50厘米左右,自然生长高度为60—70厘米,每株果技18—19个,单株平均成桃20个左右。据十月上旬调查估产,予计全大队棉花亩产可突破二百斤,吴吉昌的高产棉田亩产可达三百斤左右,比一九七七年  相似文献   

16.
棉花芦管育苗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江苏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连作棉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课题协作组 ,经过多年研究优选采用普通芦柴管育棉苗 ,具有棉苗长势良好、省地、省本、省工、轻便的特点 ,为棉花育苗移栽手工栽培“轻型化”找到了新路 ,对棉花育苗“工厂化”和移栽“轻型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首次在全省多点试验 ,取得了成功。 1 998年 5月 5日在扬大农学院选用苏棉 8号播种育苗 ,5月底 6月初将棉苗送至各点麦后露地移栽 ,棉苗成活率都在90 %左右 ,皮棉产量也较为理想。其中 :兴化、大丰、海门、启东各点实收皮棉产量分别为 1 530、1 52 5.5…  相似文献   

17.
湖北汉阳县四合公社是主要产棉地区之一,位居汉水边,地势低窪,地下水位较高,多春雨、伏旱、1957年,棉田的特点是:“犁无四寸土,肥料很不足,棉田又分散,坟堆到处有,沟廂极混乱,水旱灾害难保收”。棉株生长矮小,果枝成桃少,产量不高。根据调查1957年全乡7千多亩棉田,一般棉株高仅2尺左右,单株果枝仅十一二层,平均亩产皮棉仅47斤。特别是在沟廂问题上,根据生产实践来看,凡是主沟不通,廂沟成弯,不齐,廂宽,  相似文献   

18.
抗虫棉R93-6需肥规律及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抗虫棉品系R93-6皮棉产量为1017kg·hm-2的需肥规律,R93-6生长前期棉株的干物质及养分积累量比相近产量的中棉所16要少一些,开花后基本一致;吸收养分加速率峰值出现偏晚。因此,应重施基肥,以促进其前期生长。皮棉产量为1106kg·hm-2时,氮的最佳用量为139.5kg·hm-2。氮肥可全部做基肥施用  相似文献   

19.
赣棉Z006是由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杂交育种课题组,利用Q1336与Q1338杂交育种的选配技术及系谱育种法,历经7个生长季节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优质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属中熟棉类型(江西地区春棉栽培生育期123天左右)、丰产性好(区域试验中籽棉产量为3415.5 kg/hm~2,比对照增产14.08%)、棉纤维品质好(纤维长度30.4 mm,断裂比强度33.3 cN/tex)、抗虫性好(高抗棉铃虫、红铃虫)、耐枯萎病耐黄萎病。适宜江西省各植棉区春棉直播及营养钵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20.
以辽宁棉花品种(系)为母本,高优品种(系)为父本,配制了9个杂交组合(F1),进行杂种优势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特早熟杂交棉果枝数和铃数要显著高于常规棉,产量优势为10%左右。产量构成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铃重对霜前皮棉产量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衣分和单株铃数。特早熟杂交棉选育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棉花的铃重,选择生长健壮、铃大和结铃性好的亲本配制组合,以提高杂种优势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