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青素分布、合成和降解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龚淑英  刘蕾 《茶叶》2009,35(4):203-206
花青素是一类普遍分布于植物花瓣、果实、茎和叶等器官的水溶性类黄酮色素。阐述了花青素结构和基本性质,介绍了多种内含花青素的植物,归纳了花青素合成和分解进展,最后对花青素降解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花青素是植物次生代谢的类黄酮物质,具有调节血脂、抗癌、降血压等作用。不同茶树品种叶片颜色不同,花青素含量也不同。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花青素的研究现状,主要综述了花青素的种类、合成途径及酶类和调控基因等方面,以期为茶树及色叶植物花青素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花青素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对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过去已经从多种植物中对花青素进行了提取并进行了开发,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关于花青素的研究,综述了植物(及甜菜)花青素的研究现状、特性、生物活性及药用保健作用研究,旨在为甜菜花青素的资源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花青素类物质研究展望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结合植物花青素类物质的组成与特性,生物合成途径,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茶叶中花青素类物质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茶叶中花青素类组分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海华  梁名志  王丽  罗琼仙  赵甜甜 《茶叶》2011,37(4):217-22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及研究人员在植物花青素的发现、种类、结构、合成途径、生理活性及生物合成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工作和进展,并展望了花青素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花青素不仅是天然色素,而且具有保健功能。花青素转录因子基因对于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根据玉米花青素转录因子基因RS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得到甘蔗花青素转录因子基因ScRS的全长序列;在ScRS序列两端分别添加KpnⅠ、SalⅠ酶切位点,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35SN-ScRS,包被微粒载体通过基因枪对甘蔗愈伤组织进行轰击,转化的愈伤组织明显呈紫红色;将紫红色愈伤组织分化培养获得再生甘蔗植株,经PCR检测,获得转ScRS基因阳性植株,初步证实利用克隆的基因转化甘蔗可以使愈伤组织显色。研究结果对于建立新型的遗传转化可视化示踪体系和培育高花青素甘蔗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花青素(anthocyanin)为糖苷类物质,属于类黄酮色素.在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调控基因主要编码R2R3-MYB、bHLH和WD40转录因子,共同调控花青素合成的结构基因的表达,进而控制花青素在植物中的时空表达和沉积的模式(Holton and cornish,1995).本研究以紫色马铃薯为材料,克隆花色素合成的转录激活基因stmyc并研究其表达模式,为阐明马铃薯花色素生物合成和沉积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花青素是一类重要的多酚类物质,也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调节血脂、抗癌、降压等作用。紫芽茶叶中花青素含量较丰富,因此相关特异品种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花青素的研究现状,主要综述了茶树花青素的种类、生物合成、生理功能以及影响茶树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其他内外因素等,以期为茶树花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紫玉米产量、花青素含量及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振声  关博  朱敏 《玉米科学》2012,20(3):63-67
以7个紫玉米杂交组合为试材,对子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花青素含量、花青素产量、生理指标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玉米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果穗大小和出籽率;不同品种间花青素含量差异较大,花青素含量与子粒产量共同决定单位面积花青素产量;子粒花青素含量与子粒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子粒花青素含量与花青素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花青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叶片花青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开花期和灌浆期叶片花青素含量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高晨曦  黄艳  孙威江 《茶叶科学》2020,40(4):441-453
原花青素是茶叶中一类重要的多酚类物质,也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近年来茶叶中含有的原花青素类物质(Proanthocyanidins,PAs)受到广泛关注。对茶树中原花青素类物质的研究有助于推进茶树生长过程中多酚类代谢途径研究,在茶叶生物化学基础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原花青素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原花青素与花青素的关系、茶叶中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缩合机理、茶叶中原花青素的类型,以及在茶叶中的含量差异和应用现状,并探讨其研究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刺葡萄 2 个同质不同型的愈伤组织细胞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因子对其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刺葡萄 DLR 细胞系具有高产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能力,在培养至 45 d 时,其花青素与原花青素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 113.85 μg/g(FW)和 3 562.95 μg/g(FW);低温、高温、肉桂酸、壳聚糖、紫外线、黑暗和 KT 等因子,对 DLR 细胞系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累积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其中,4 ℃低温处理下,DLR 细胞花青素的积累效果最佳,比对照提高了 2.14 倍;壳聚糖处理下,原花青素积累效果最佳,是对照的 2.84 倍。刺葡萄 DLW 细胞系不具有或极低的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能力,处理因子调控对其作用效果不明显。本研究的结论为进一步进行刺葡萄细胞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调控奠定了础。  相似文献   

12.
以刺葡萄 2 个同质不同型的愈伤组织细胞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因子对其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能力的影 响。试验结果表明,刺葡萄 DLR 细胞系具有高产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能力,在培养至 45 d 时,其花青素与原花青素的 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 113.85 μg/g(FW)和 3 562.95 μg/g(FW);低温、高温、肉桂酸、壳聚糖、紫外线、黑暗 和 KT 等因子,对 DLR 细胞系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累积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其中,4 ℃低温处理下,DLR 细胞花青素 的积累效果最佳,比对照提高了 2.14 倍;壳聚糖处理下,原花青素积累效果最佳,是对照的 2.84 倍。刺葡萄 DLW 细 胞系不具有或极低的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能力,处理因子调控对其作用效果不明显。本研究的结论为进一步进行刺 葡萄细胞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作为一种强自由基清除剂,它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等多种保健功能。紫芽茶树作为一种高花青素含量的特异性茶树资源,其研究与利用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为了解茶树紫芽中花青素形成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通过对湖南农业大学自选紫芽品种9803与绿芽品种9806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得到42条与花青素代谢相关的unigene,其中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中的有34条,未在参考基因组中登录的有8条。KEGG富集分析表明这42个基因被富集到5个代谢通路中,包括类黄酮合成途径,木质素合成途径,黄酮和黄酮醇合成途径,油菜素甾醇合成途径,以及参与转录因子的编码。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基因荧光定量PCR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转录组测序数据可靠。本次试验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了茶叶紫芽花青素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为进一步揭示茶叶紫芽产生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葡萄原花青素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重庆地区4个不同品种葡萄酿酒前后、酿酒过程中不同阶段原花青素含量变化,以及原花青素含量与pH、色度的关系。[结果]不同品种葡萄果汁和酒液原花青素含量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发酵阶段酒液原花青素含量不同,葡萄酒原花青素含量与果汁原花青素含量、酒液酸度和色度呈显著正相关;果汁原花青素含量越高,所酿葡萄酒液原花青素含量越高。在一定范围内(3.2~4.0)酒液pH越高,原花青素含量越高,酒液色度值越大。[结论]葡萄原花青素利用价值较大,可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5.
花青素是由类黄酮合成途径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时会使茶树新梢呈现红色或紫色。同时,花青素相比儿茶素等具有更明显的抗氧化、预防肿瘤等药理保健作用。文章就茶树花青素合成途径、转录及转录后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为高花青素茶树的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花青素甘薯的研究及利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甘薯品种中花青素含量的高低主要由基因型决定,但环境条件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紫色甘薯块根在发育过程中花青素的积累一般在栽后3~6周增长最快,此后增长缓慢.花青素在块根内的分布通常是外层高于内层,块根膨大期间的土壤平均温度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甘薯花青素对光和热的稳定性较好,利用紫色甘薯可加工成一系列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从茶树花青素的组成、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等种质对茶树花青素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讨论了该种质其他生化成分的特点,并从新品种(系)选育和高花青素茶产品开发两个方面综述了高花青素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的进展,旨在为茶树花青素的代谢和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粱是非洲半干旱地区的重要作物,鸟是这些地区的主要有害动物。抗乌性与籽粒中的原花青素有关,高粱改良程序正在选育抗鸟品种。然而,由于高梁的原花青素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发生络合而降低其营养价值。根据原花青素的含量和可溶性,可将高粱进行分组(Price等,1978)。Ⅰ组不抗鸟,含少量活性香草醛酚。Ⅲ组抗鸟,含可溶于甲醇的活性香草醛原花青素。Ⅱ组中等抗鸟,含可溶于酸性甲醇的活性香草醛原花青素。含原花色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农业大学自育甘蔗品种"滇蔗01-58"为试验材料,优化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对比不同类型的甘蔗品种叶片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得到结论,原花青素最高提取率的工艺组合为: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40℃、乙醇浓度90%、料液比是1∶10,萃取率为1.181%。测定的10个甘蔗栽培种和10个甘蔗野生种存在差异,其中栽培种叶片中原花青素提取率最高的是滇蔗09-38,野生种叶片中含量最高的是割手密Ⅰ9-56,总体表现为野生种叶片中原花青素的含量高于栽培种。  相似文献   

20.
以六堡茶紫芽鲜叶为研究对象,结合超声辅助提取,使用响应面法分析超声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以紫芽花青素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花青素超声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对花青素提取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0℃,提取时间13min,料液比1:12,此条件下测得六堡茶紫芽鲜叶花青素含量为:1701.29nmol/g,是普通绿芽的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