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香蕉茎秆/根茬还田工艺研究和机械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香蕉茎秆/根茬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入手,设计了香蕉秸秆的还田处理工艺路线。在此基础上,对还田机械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列出了其主要的性能参数。最后,对粉碎机构的原理、刀具结构和除根/还田机构的破茬原理、刀辊总成、布刀形式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本还田技术装备解决了制约香蕉大规模种植面临的秸秆处理难题,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砍切喂入双辊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亚热带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对海南省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而随着香蕉种植面积的增加,香蕉秸秆废弃物处理也成了一个制约香蕉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能通过一次田间作业将香蕉假茎整株粉碎的砍切喂入双辊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并阐述了整机结构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主要部件关键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设计。样机田间试验表明:机器的前进速度为1m/s、喂入辊的转速为95. 54r/min、甩刀的转速为1 100r/min时,香蕉假茎的粉碎质量合格率为96. 46%,田间覆盖率为88. 40%,满足香蕉假茎粉碎还田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香蕉产业在海南经济中占有重要部分,但是收获后的香蕉秸秆的处理成为限制实现绿色农业的一个重要的障碍。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香蕉秸秆粉碎机,采用前后二级粉碎,使秸秆的粉碎效果显著提高,满足秸秆还田或者用作牲畜饲料的要求。同时,本机械结构较为简单,生产成本低,粉碎效率较高,将会大大提高香蕉秸秆的利用率,降低香蕉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香蕉秸秆粉碎还田作业过程中香蕉秸秆粉碎质量差,秸秆缠绕堵塞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双定刀滑切防缠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基于滑切定理,解析了粉碎刀随轴转动过程中的动态滑切角和粉碎定刀滑切角的相对作用原理,以等速螺线设计L形粉碎定刀刀刃曲线,确定了粉碎刀结构参数;对香蕉秸秆缠绕粉碎刀辊进行受力分析,设计防缠绕板并确定装配数量与结构参数;以装置前进速度、粉碎刀辊转速、防缠绕板高度为试验因素,以香蕉秸秆粉碎合格率、抛撒不均匀度和香蕉秸秆缠绕数量为评价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建立因素与指标的响应面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作业机前进速度1.5 m/s、防缠绕板高度41.6 mm、粉碎刀辊转速1 800 r/min,此时香蕉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3.8%,香蕉秸秆缠绕数量为26,香蕉秸秆抛撒不均匀度为12.1%。以最优组合进行田间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双定刀滑切防缠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整机防缠性能优越,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甩刀式立式香蕉秸秆粉碎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废弃物香蕉秸秆的处理一直没得到很好解决。为此,设计一种甩刀式立式香蕉秸秆粉碎机,将香蕉秸秆进行粉碎还田处理,并对其关键部件高度调整装置和粉碎装置进行设计,有助于提高香蕉秸秆的利用效率。整机设计工作幅宽1 600mm,匹配动力60kW。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作物秸秆处理成本高、处理效率低、秸秆焚烧和弃置带来的资源浪费等问题,对温室农业秸秆还田过程进行了系统化研究,设计了一种高效秸秆还田装置。该装置整体由底盘架、行走轮、收集机构、粉碎箱、粉碎刀组、喷雾泵及药箱连接组成,通过捡拾收集、三级粉碎、喷洒腐解剂和杀虫剂等步骤对秸秆进行处理。该装置结构紧凑,运行效率高,能够在狭小的温室空间工作,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和均匀性,提高了秸秆还田的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香蕉种植生产过程中,香蕉秸秆的合理利用成为了香蕉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香蕉种植业一直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处理秸秆,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工人劳动强度高。为此,设计一种效率较高、实用性较强的集切割、粉碎一体的香蕉秸秆粉碎机。该机械基于单片机进行全程自动控制,压力传感器与步进电机合理配合实现各运动,能较好地解决香蕉秸秆粉碎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用于香蕉秸秆粉碎的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刀具磨损量大、刀具易断裂、刀具适应性差等问题.结合香蕉秸秆含水量高、纤维含量丰富等物理特性,基于仿生学原理,通过狼爪获取灵感,获取仿狼爪轮廓曲线刀刃曲线方程,加工出一种仿生式减阻型秸秆粉碎刀,并设计香蕉秸秆粉碎刀轴.运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理论对秸秆还田机作业关键参数还田机前进速度...  相似文献   

9.
香蕉秸秆粉碎秸秆还田作为南方农业保护性耕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尚缺乏粉碎效果良好的秸秆粉碎装备。针对该问题,对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核心部件粉碎刀的数量、排列、运动和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其计算通式,确定了其工作参数范围。同时,应用SoildWorks2013/Simulation插件进行刀轴的模态分析,为以后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和关键部件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PLC的香蕉秸秆切片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茂  张燕 《农机化研究》2015,(2):21-23,27
海南省广泛种植香蕉,香蕉收获后会产生很多秸秆等副产物。目前,我国对香蕉秸秆副产物的利用主要是饲料化和纤维化,这两种处理方法都需要对香蕉秸秆进行切片处理,因此切片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后续对香蕉秸秆的再加工。为此,设计了一种香蕉秸秆切片机,通过PLC系统控制切片过程。其切片效果好、效率高、功耗低,为香蕉秸秆的后续加工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香蕉秸秆含水率高、脆性大、富含纤维素,而现有的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率低、能耗高且茎秆纤维易缠绕粉碎刀辊。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异向双辊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介绍该机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粉碎装置、传动系统、限深装置的结构和主要参数。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器在田间作业时,当刀辊转速为1 600 r/min,前进速度为12.9 m/s,粉碎刀片长度为124 mm时可达到最优工作状态,此时平均工作效率为0.437 hm^2/h,高于性能指标0.400 hm^2/h;机器平均粉碎合格率为97.09%,大于行业标准94%,达到秸秆粉碎还田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将秸秆压缩成颗粒后再进行还田作业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新途径。研制一种能将秸秆颗粒施入地表下实现还田效果的保水保肥联合整地机。介绍该机具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设计,并检测其作业质量。该机具可实现秸秆颗粒掩埋、起垄、镇压等复式联合作业。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仍然存在秸秆纤维缠绕严重、秸秆粉碎不彻底、粉碎刀具变形及损坏等问题,提出纵向刀辊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方案,设计了一种纵向双辊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阐述了该机具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了粉碎装置、传动系统等主要部件的设计。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具平均工作效率为0.41 hm^2/h,满足0.40 hm^2/h工作效率的性能指标,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5.94%,大于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4%的性能要求,有效解决了原有机具存在的不足,满足了香蕉秸秆粉碎还田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4.
水稻秸秆整株还田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阐述了1ZT-210型水稻秸秆整株还田机的总体结构设计。田间试验证明,水稻秸秆整株还田机的翻土和覆盖性能较好,可获得良好的土壤耕作层,耕深达18cm,秸秆在15cm深度以下覆盖率达95%。满足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能够保证水稻移栽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玉米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秸秆资源对铡草机的性能要求,设计一款微型秸秆还田机。详细介绍微型秸秆还田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设计思路,并对重要零部件及传动进行计算及校核。该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工艺简捷,造价低,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秸秆深埋还田集秸秆深埋、化肥深施技术于一体,对构建土壤水库、肥库、碳库和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为彻底解决玉米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此,对深耕合垄施肥机进行了设计和试验。该机可实现深开沟、化肥深施及起垄整垄联合作业,配合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可实现秸秆深埋还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开沟参数和起垄参数符合秸秆深埋还田农艺要求;当开沟深度在30~40cm时,该机作业阻力在25~30k N变化,还应进一步优化工作部件结构以减小作业阻力。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化秸秆深埋还田种植玉米每公顷增产率为10.59%,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东北稻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现有驱动式搅浆机存在动力消耗大、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并使得秸秆漂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无驱动式自动调平水田埋秆起浆整地机,机具前排星形耙片细碎土壤并掩埋秸秆,后排轧滚进一步碎土埋秆,平地装置平整地表,由电液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调平,能够为水稻插秧作业创造优良地块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确定了优化后星形耙片的各项结构参数和排列方式;设计了带有齿板和刀齿的轧滚,倾斜布置的齿板和直立的刀齿分别对土壤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滑切,可提高碎土埋秆效果;改进设计了平地板,〖JP2〗确定了板高为150mm,并针对前进速度、板宽、推压角开展了仿真试验,得到最优工作参数为:前进速度2.4km/h、板宽290mm、推压角44°;采用中心不动法的调平策略,设计了基于倾角传感器和PID算法的自动调平电液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调平系统的快速平稳控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整机作业后地表平整度为0.73cm,秸秆覆盖率为91.4%,压茬深度为5.98cm,泥浆度为1.18g/cm3,机具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该设计可为东北稻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水整地机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