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山东省芍药红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菏泽和泰安两地感病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植株的叶片上进行了红斑病病原分离纯化和致病力检测,并对致病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 序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病样组织中可分离到两种疑似病原菌,分离比例为4.8︰1,初步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进一步rDNA-ITS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病原菌5.8S rDNA及其两侧ITS区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序列号为KF380822.1、HM467832.1的同源性最高,均为99%,由此确定两种病原菌分别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其序列已在GenBank登录,登录号分别为KR912224和KR912225。因此,确定山东省芍药红斑病是由链格孢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两种病原菌引起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冬枣为试材,对其采后贮藏中黑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并对其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枣黑腐病病原菌鉴定为链格孢菌;链格孢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以及菌落厚度差异较大,黑暗对其孢子的产生起促进作用,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70℃,微波和超声波处理均能抑制其孢子的萌发,链格孢菌孢子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辐照能力。  相似文献   

3.
世界蔬菜     
《蔬菜》2005,(4)
胡萝卜黑腐病是由病原菌根生链格孢(Alternariaradicina)引起的病害,根生链格孢能通过种子传播,通常用杀菌剂对胡萝卜种子进行处理,可以控制该病害。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用生防菌防治根生链格孢是比较好的方法。曾有利用枯草芽孢菌和洋葱伯克氏菌处理胡萝卜种子,以防治胡萝卜黑腐病的报道,但在胡萝卜田间生产过程中,利用生防菌的拮抗作用,防止病原菌进入花器官继而进入种子的研究还没有见于报道。试验证明,拮抗真菌U.atrum喷洒胡萝卜花,能降低自然条件下根生链格孢对种子的侵染,对胡萝卜种子没有副作用。拮抗真菌在老化组织中具有很强的生…  相似文献   

4.
高芬  褚建梅  李静虹  王梦亮 《果树学报》2015,(2):274-280,352
【目的】明确山西省‘赞皇大枣’黑腐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2011—2013年从山西石楼‘赞皇大枣’种植区采集新鲜‘赞皇大枣’黑腐病果样品,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和柯赫氏法则回接证病;采用形态学和ITS r D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采用菌落生长法和血球计数板孢子计量法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明确了链格孢属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是引起‘赞皇大枣’黑腐病的优势病原菌。该菌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8℃,p H 8;最佳碳源葡萄糖,最佳氮源硝酸钠,最佳培养基PDA;光照对菌丝生长无影响。产孢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8℃,p H 10,不加碳源,最佳氮源硝酸钠,光暗交替有利于产孢。【结论】山西省‘赞皇大枣’黑腐病主要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明确,为后续的病原侵染规律和病害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对采自重庆地区疑似由链格孢引起的枇杷叶斑病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所得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4株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登录号分别为FJ228163、KT192329、KM100451、KP278185)的相似性均为99%,结合病原菌的菌落、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将其初步鉴定为链格孢菌A.alternata,GenBank登录号为KY397985,并命名为24-CQYB。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咪鲜胺、嘧菌酯、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及苯醚甲环唑等5种杀菌剂对24-CQYB菌株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苯醚甲环唑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3.84mg/L。  相似文献   

6.
贡柑疑似急性炭疽病在广东、广西危害不断加重,生产上采用防治急性炭疽病的药剂和方法,防治效果并不理想,果农对控制该病的危害已失去信心。为了确定该病的病原,从各贡柑产区采集疑似急性炭疽病的病枝、病叶上分离得到柑桔链格孢菌和炭疽病菌,经科赫氏法则验证,确定引起该病的致病菌是柑桔链格孢菌(Alternaria citri),不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宽皮柑橘‘W默科特’黑腐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发现该真菌属于柑橘链格孢(Alternaria citri Ellis et. Pierce),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引起柑橘黑腐病。  相似文献   

8.
镰刀菌引起的魔芋茎腐病是魔芋栽培过程中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贵州省兴义市魔芋茎腐病的病原菌种类,2019年从贵州省兴义市采集魔芋茎腐病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基于rDNA-ITS与tef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物进行鉴定,并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经组织分离法共获得3株镰刀菌纯培养物,经鉴定分属于2个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腐镰刀菌(F.solani);致病性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菌株xymy-8没有致病性,茄腐镰刀菌菌株xymy-7、xymy-9有致病性,且致病性有差异,其中菌株xymy-7的致病性强于菌株xymy-9的致病性。试验结果为魔芋茎腐病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伟  张勤德  王多文  何彩  曹虎  张军 《北方园艺》2018,(12):141-145
为了明确枸杞新病害叶枯病的症状表现及病原菌种类,2015—2017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具有代表性的枸杞种植园,对枸杞叶枯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回接试验分离病原菌并测定其致病性,对病原菌显微形态及ITS序列进行了鉴定及分析。结果表明:枸杞叶和果实均可感染叶枯病菌,室内接种与田间回接和田间发病症状相同,叶子和果实的病原菌可以相互侵染,并在枸杞叶上和果上均表现出叶枯病典型症状;不同发病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158株菌株,形态观察表明,侵染叶和果实的菌株均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通过ITS序列,并结合形态特征进一步确定引起枸杞不同组织叶枯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alternate)。  相似文献   

10.
大樱桃黑斑病病原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大樱桃黑斑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其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可以直接侵染或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染大樱桃果实,伤口接种的果实发病较重;病原菌对有伤叶片具有一定的致病能力,不侵染无伤叶片;该菌对梨、杏、李等果实致病性较强,对山楂果实的致病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1.
怀黄菊黑斑病病原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喜亭    王苗  王添乐  李明军 《园艺学报》2015,42(1):174-182
对怀黄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Huaihuang’)上发生的一种叶片变黑枯死的主要病害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通过形态观察、产孢表型分析、致病力检测和rDNA-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病是由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引起的怀黄菊黑斑病。从发病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致病菌株A1和A2;PDA培养基上的2个致病菌株菌落质地、颜色、边缘整齐度等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显微镜下产孢表型也存在差异,但致病力没有差异,其rDNA-ITS序列一致性达100%,序列已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KF688111。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山茶种植基地发现了一种“绿岛型”叶斑病,为明确其病原,采集病叶,分离和纯化病原菌,并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获得的病原菌接种到健康山茶植株上,出现的病害症状与田间症状表现一致,确定其为致病菌。病原菌有拟球形带孔口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大多梨形,具粘质鞘和附属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的形态与叶点霉一致。待测菌株rDNA-ITS序列与NCBI库中相关菌株ITS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该菌株与 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的同源性达99%。因此,确定山茶“绿岛型”叶斑病病原菌为叶点霉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  相似文献   

13.
近期在山东省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生产中发现一种蛛网病病害。为明确蛛网病病害的致病菌,通过感病子实体的组织分离,获得了病原菌菌株JN,经过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金黄菌寄生(Hypomyces aurantius)。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重庆市巫溪县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马铃薯早疫病菌丝有横隔和分支|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分生孢子倒棒状或手雷形,大小为(46.32~156.33)μm×(11.58~28.95)μm,具纵横隔膜。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为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nali Sorauer)。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但黑暗条件有利于产孢|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7~28 ℃,最适pH值为6|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 ℃,最适pH值为7~8。营养特性研究表明,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和淀粉都比葡萄糖更有利于菌丝生长,其中蔗糖、果糖、乳糖效果较好|甘氨酸和硝态氮能促进菌丝生长,铵态氮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5.
李琳  陈鸿宇  柳凤  何红  余莎 《园艺学报》2011,38(12):2395-2400
 2008—2009年,从广东省湛江等地采集疑似疫病的马拉巴栗病株,经病原菌分离及柯赫氏法则验证,证明其病原菌是疫霉菌。通过致病性、寄主范围测定,菌体形态,培养特性及rDNA-ITS序列分析等,将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相似文献   

16.
对茎瘤芥黑斑病进行分离鉴定,以明确其分类地位。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PCR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茎瘤芥黑斑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  相似文献   

17.
张勇  李晓军  曲健禄  范昆  杨建明 《园艺学报》2010,37(11):1745-1750
对我国桃树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rDNA-ITS序列测定及分析,确定该病害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叶枯病,病原菌rDNA-ITS区序列已在GenBank上登录(GenBank登录号:GU270581)。病原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 ~ 30 ℃,适宜pH 5 ~ 7,适宜碳源为蔗糖,适宜氮源为酵母。  相似文献   

18.
石良红  赵兰勇  吴迪  王玉  姜琳  杨暖 《园艺学报》2015,42(3):585-590
牡丹黑斑病的致病菌尚不明确。通过对泰安地区的牡丹病叶进行组织分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形态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利用Mega5软件对链格孢属的22个种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进一步明确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该病致病菌ITS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Alternaria alternata、A. tenuissima、A. metachromatica相似性均为100%,利用DNAMAN软件对核苷酸一致性进行比较,发现样品菌株与A. alternata的一致性最高,结合形态学方法鉴定该病致病菌为链格孢A. alternata(GenBank登录号为:KJ682317)。回接鉴定后分离得到的菌株,菌饼刺伤接种的病叶与无伤接种的病叶均发病,但刺伤叶片病斑扩展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