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农业产业链上提供农业推广服务的多主体间协同合作意愿研究,有利于完善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水平,是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以水稻产业链为观测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影响不同类型主体间参与协作意向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体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均显著地正向影响供给方之间的合作意愿水平;主体间在服务功能和资源条件方面的差异化程度与协同供给意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文化理念差异对协同合作具有显著地负向关系。因此,加快农业推广服务供给能力建设,一方面应激励各参与主体强化自身服务竞争力和差异化程度,同时应大力提升政府对农业推广服务企业的政策保障水平,达到促进主体间协同合作产生"1+1>2"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安塞县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的基础上,借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思路,构建了安塞县农林牧土地资源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农林牧土地资源经济系统服务价值和土地利用变化与系统功能一致性偏差的计算公式,量化了农林牧土地资源的生态与经济功能,分析了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功能一致性。结果表明:1998—2008年,安塞县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由1:0.97:1.02变为1:4.19:2.59,变化速率依次为林地>耕地>草地。在此过程中,系统生态功能提高了62.03%,经济功能提高了122.29%,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功能的一致性较高;同时表明,林地和耕地变化分别是系统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草地经济潜能未得到有效发挥,因此需要完善草畜产业链,提高系统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法的层级生态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戈  于强  YANG Di  张启斌  岳德鹏  刘建华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7):258-266,312
以西北典型半干旱城市包头市为研究区,运用复杂网络的评价指标对包头市复杂层级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空间鲁棒性进行评价,提取了第1、2、3级生态源地和第1、2、3层生态廊道,并识别了重要生态节点,构建了包头市层级生态网络。结果表明:第1、2、3层生态源地数量分别为8、31、123,生态廊道数量分别为8、35、151,重要生态节点数量分别为7、28、47。通过拓扑结构与空间鲁棒性分析可知:第1层生态网络连通度最低,核数为2,结构简单但重要性最高,其稳定性影响整个层级生态网络的稳定;第2层生态网络由于增加连通性较低的生态节点,可增加小尺度的生态稳定性,但对大尺度层级生态网络稳定性提升没有明显作用;第3层生态网络核数为4,生态网络连通性最高且结构复杂。在第1、2、3层网络恶意攻击比随机攻击的破坏性均更强。第2、3层生态网络中源地节点数量较多,但低等级源地比例高,对增强网络的抗打击能力与恢复能力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我国农机供应链落后的经营模式,提升其信息化水平,以天津农机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将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农机供应链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协同管理平台的农机供应链创新结构模型,并对其主体架构、功能模块、协同管理平台组成及运营模式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该创新结构模型通过数据驱动对供应链上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的进行集中处理,实现农机供应链的信息协同运作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对制造企业的相关业务信息进行集中组织与支配,实现供应链的业务协同运作管理,提升供应链各主体的创新能力与协调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为研究粮食主产区吉林省的粮食结构变动情况,采用等式分解法,通过对粮食内部结构调整的贡献率测算,深入剖析吉林省粮食结构的演变情况、形成原因及存在问题。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吉林省粮食结构在自然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的推动作用下,经历由多种作物共同发展到以玉米为主的生产结构变动过程;粮食作物内部结构调整对总产量贡献率为75.9%;玉米型粮食生产结构引发的问题主要有供给失衡、收益下降、生态破坏等。为此,在吉林省粮食结构路径优化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对种植区域进行合理划分,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杂粮、大豆等作物的种植面积,积极推进粮经饲协调发展和玉米收购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我国温室生态经济系统进一步发展,主要从宏观上阐述了我国温室园艺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和不足,分析了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改善温室的物理结构、改善生物结构和改善投入结构将有利于优化和改善我国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7.
1 系统概况县级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是各子系统相对独立,对公共数据实现共享,使网络成为一体。网络种类一般都采用NOVELL网。2 拓扑结构县级供电企业办公场所一般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办公楼,外加售电大厅(可能与办公楼距离较远)。因此选定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能否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根据本局办公场所的特点以及几年来的运行观察,提供以下看法供参考。(1) 网络拓扑结构一般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等。1总线型结构为线状结构,即用一条开环无源双绞线或同轴电缆,通过抽头或收发器把…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的数值不稳定性及考虑制造因素,提出了一种节点变量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在指定的子区域内,采用不依赖网格的映射函数表示节点设计变量与节点密度变量的关系,实现最小尺寸约束,以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以应变能力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满足结构刚度要求,以结构体积作为约束,建立最小尺寸约束下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模型,将移动近似算法用于拓扑优化问题求解。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应用于连续体拓扑优化设计中是有效的,能够消除数值不稳定性现象获得清晰的拓扑结果,结构便于制造加工。  相似文献   

9.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法的空间生态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荒漠绿洲区典型县域磴口县为研究区,将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中的点格局分析方法、网络骨架的提取算法和空间结构鲁棒性指标根据实际空间生态网络的特点进行改造,对研究区的空间复杂生态网络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种类型的生态源地节点在较小尺度下均呈现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随着尺度的增大,逐渐呈现随机分布,最后呈现均匀分布,这种分布特征保证了小尺度和大尺度上生态网络的稳定。水网廊道的密度范围为0~1.46,路网廊道的密度范围为0~2.27,改造Kruskal算法识别出的骨架廊道符合实际情况。现状生态网络初始的连接鲁棒性仅为0.73,优化后生态网络的连接鲁棒性达到1。经过生态节点布局优化后的生态网络节点和边的抗打击破坏能力、恢复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鄂尔多斯市生态空间网络拓扑结构和鲁棒性的基础上,提出节点最低和最大介数增加(Low and maximum betweenness addition,LMBA)增边优化策略,同时与采用RA、LDF和SMB 3种增边策略的优化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生态空间网络有262个节点、402条边,网络直径为38,...  相似文献   

11.
赵景洲 《湖南农机》2012,39(1):216-217
物流一直被认为是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网络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物流运输成本也随之而变.文章重点分析了道路等级和路网结构对物流运输成本的影响,以优化物流企业的运输路径,增加其经济利润.  相似文献   

12.
根据排灌机械企业产品结构和市场经济发展与变化,以实例分析探讨了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诸多因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与作用;重点对市场经济与区域性经济的规范和发展,产品结构的调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等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提出了以效益为目的产品结构与调整要根据现代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观点,对排灌机械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FDR探头结构中探针间距和探针长度对土壤介电谱测量的影响,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对2种土壤的4个不同体积含水率进行了介电谱测量,通过28 mm长度下10 mm、14 mm探针间距探头和10 mm间距下28 mm、45 mm长度探头所测介电谱对比发现,在31.2 MHz以上频段探针间距对土壤介电谱测量影响很小,而探针长度在不同频段对土壤介电实部或虚部均有不同影响。研究表明,探针间距不是土壤介电谱测量的影响因素,根据测量需要可对其进行一定范围的调整;探针长度影响土壤介电谱弛豫频率值,探针越短其弛豫频率越大,探针长度是影响土壤介电谱测量的关键因素之一。FDR探头的探针应适当缩短以拓展介电谱平滑段的频率范围,这有利于FDR传感器测量精度和环境适应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ZigBee技术在温室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和ZigBee的技术特征,介绍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监控系统的结构,阐述了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并讨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温室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温室环境参数的监控,提高了可靠性、抗干扰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汽车构造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方案.其总体结构与技术路线与其它同类课件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表现在它基于WEB技术设计、结构清晰、素材丰富、交互性好等特点,能较好地适应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整机性能映射模型的机床薄弱件结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机床动静态特性分析确定薄弱结构部件。其次,提出基于扩展常数自组织选取椭圆基函数(Elliptical basis function,EBF)的结构-动静态性能映射元模型建模方法:对椭圆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提出基于扩展常数自组织选取的EBF建模方法,通过扩展系数的自组织选取以确定不同椭圆基函数合理的参与度与重叠性,避免所有椭圆基函数图形偏平或偏尖而影响EBF建模精度;基于改进后的椭圆基函数神经网络构建薄弱件结构-整机动静态性能映射元模型。通过实例样本数据检验得到,所构建的机床实例映射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检验复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说明了该结构-整机性能映射元模型构建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根据上述薄弱件结构-整机动静态性能映射关系,以整机动静态性能为评价指标,以薄弱结构部件为优化对象,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实现面向机床整机性能的薄弱件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7.
区域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的准则,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3方面最优设计目标函数,建立了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和多目标优化模型,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对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对新时期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空调专用水泵的常规运行特性,给出水泵水力设计和结构设计改进的建议,使得水泵能够进一步匹配中央空调机组运行,并对机械密封、大小口环、双涡壳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套毯状网秧摆植机构装在小型拖拉机上,通过小型拖拉机带动毯状网秧摆植机构,将卷筒上的网秧盘平铺在田间,大大提高了插秧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