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实验室分离到1株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种,经18SrDNA鉴定为木霉属,命名为Trichoderma sp.G2。采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法对菌株G2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峙试验的平板上,7d香蕉枯萎病菌完全被G2的短绒状菌丝及分生孢子梗丛覆盖;在拮抗平板上,G2发酵液的平均抑制率约为90.4%,挥发性物质平均抑制率达68.3%,可见挥发性物质对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浓度为1.0×107cfu·mL-1香蕉枯萎病菌液体培养中,按体积比为20%接种G2,10d后镜检发现病原菌的菌丝及孢子大部分出现融解,表明菌株G2对香蕉枯萎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香蕉枯萎病菌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世界性的香蕉毁灭性病害之一,也是国际植物病害检疫对象和我国广东省、福建省补充的植物检疫对象.为加大对该病的防治和检疫力度,控制其扩散、蔓延和危害,保护香蕉生产的安全,促进我国香蕉非疫区的建设,通过全面搜集香蕉枯萎病菌的...  相似文献   

3.
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物防治细菌菌株,从香蕉根际土中分离得到87株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7株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并进行了抑制枯萎病菌4号小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试验.结果显示,拮抗菌株255、D5、F2、ZK11、214、215、252的发酵液对菌丝具有显著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和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4号生理小种的粗毒素为诱变剂,以香蕉愈伤组织和分化芽为筛选材料,通过多步筛选法,优化了筛选体系,并筛选出了抗香蕉枯萎病菌毒素的突变体。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5%的EMS 分别处理香蕉愈伤组织和分化芽40 min,获得“半致死剂量”效应,对存活的香蕉愈伤组织和分化芽在依次递增的粗毒素浓度(5.0%→10.0%→12.5%)胁迫下进行定向筛选,获得了抗香蕉枯萎病菌毒素的愈伤组织块和分化芽,从抗病分化芽突变体获得了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抗毒素的性能进行鉴定,其病情指数(24.72)显著低于对照植株(96.11),抗毒素效果达到74.28%。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木霉菌(Trichoderma)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效果,利用对峙平板法测定了绿色木霉菌及木霉菌和杀菌剂联合使用对几种枯萎菌的拮抗作用。通过对峙培养可以观察到,多数情况下,接种后3d内绿色木霉菌即可与病原菌接触,随后覆盖或侵入病原菌菌落内,从而抑制或阻碍其生长。木霉菌单独使用时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与杀菌剂联合使用比单用杀菌剂效果更显著,其中以绿色木霉菌+咪酰胺联合使用的效果最好,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达到了79.3%,对香蕉枯萎病1号小种的抑制率达到59%。  相似文献   

6.
从海南省各市县香蕉种植区采集发病的香蕉和粉蕉植株近地面茎段维管束病变的样本,经分离纯化获14个单孢菌株。经寄主致病性测定表明:粉蕉分离物皆为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香蕉分离物则为4号生理小种。利用氯酸钾诱变这14个枯萎菌株共产生104个抗氯酸盐突变体,诱发获得67个nit突变株,其中nitl型58株,nitM型6株,nit3/nit8型3株。将获得的nit突变株做营养亲和性配对反应,可将14个菌株分为2个亲和群,其中VCG1包括7个菌株,且全为1号生理小种,VCG2则由7个4号小种菌株组成。  相似文献   

7.
以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及其产生的毒素为供试材料,研究10种化合物在4种浓度下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体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和对香蕉枯萎病菌毒素的钝化作用。结果表明,除NH4NO3外,供试化合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菌丝体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及毒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uSO4在2~5g/L、FeSO4-7H2O在5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为100%。EDTA·Na2在5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菌丝的抑制率为93.64%。FeSO4-7H2O、(NH4)2SO4-FeSO4-6H2O、KMnO4、CuSO4在0.5 ̄5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分生孢子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平均抑制率分别为97.73%、97.07%、90.98%、90.39%。CuSO4和KI在1 ̄5g/L的高质量浓度下均出现化合物中毒现象,在0.5g/L的质量浓度下钝化效果最好,分别达75%、67.05%。EDTA·Na2、Zn-SO4-7H2O和(NH4)2SO4-FeSO4-6H2O是在5g/L质量浓度下钝化效果最强,分别为100%,98%和93.99%。  相似文献   

8.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粗毒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香蕉枯萎病病菌粗毒素进行高温高压(121 ℃,0.103 MPa)、不同pH值、紫外线照射以及甲醇沉淀处理后,测定其致病活性的变化,以明确其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毒素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经高温高压处理20 min后仍然保持强的致病活性;偏酸(pH 3 ~ 6)或偏碱(pH 8 ~ 10)条件均会降低毒素的致病活性;紫外线照射对该毒素的毒性具有削弱作用;经甲醇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具有致病活性,而沉淀不具有致病活性:说明该毒素属于极性较高的一类小分子非蛋白物质。香蕉枯萎病菌粗毒素对不同种类作物种子的萌发和胚芽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是一种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TAIL~PCR和克隆技术,得到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致病减弱突变体C1576基因的部分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x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C1576被打断的基因功能可能同尖孢镰刀茵甜瓜专化型的致病相关基因FOW2相似,其编码锌指蛋白(Zn(Ⅱ)2Cys6)家族中的一个转录因子,调节信使核糖核苷酸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涂布平板法从植物和土壤中共分离得到301株细菌,其中从羊蹄甲、芦荟和香蕉皮等植物中分离到内生细菌86株,从土壤中分离到细菌215株。以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污染菌木霉,包括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等4种共8株木霉菌株以及蘑菇(Agaricus bisporus)、香菇(Lentinul aedodes)等14种不同食用菌为实验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对木霉有拮抗作用而对食用菌拮抗性弱甚至无拮抗作用的细菌75株。采用传统分类法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中作用效果最好的5株细菌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5株细菌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 subtilis。在实验中还发现,从羊蹄甲、芦荟和香蕉皮等植物中更容易分离到木霉拮抗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板对峙接种法和温室盆栽试验,测定18种木霉共175个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3种不同类型的蔬菜土传病害病原菌的防效,筛选生防木霉资源。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试验中,拮抗黄瓜枯萎病菌的木霉菌株有50株,抑制率达70.0%~86.3%;拮抗辣椒疫霉病菌的木霉菌株43株,抑制率达70.4%~88.7%。盆栽试验中,筛选出番茄青枯病的生防菌株32株,防效达50.0%~92.7%。进一步对在拮抗试验中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率达75%以上的其中13株木霉菌进行盆栽防效评价,获得防效超过60%的高效菌株2株,分别为T52(深绿木霉)和32080(平菇木霉)。  相似文献   

12.
前言 国外早在1932年即开始探讨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Smith Snyd.and Hans.)的致病性分化问题,迄今已发现3个生理小种,按基因对基因关系上的差异,被命名为小种0、1、2。据报道,小种1的分布最广,美国各地均有;小种2亦已在以色列、希腊、土耳其、美国的德克萨斯、佛罗里达和俄克拉荷马、法国及西班牙等地存在,它能侵害现在已知的所有携带抗枯萎基因的栽培材料,包括Calhoun Gray.Smokylee、Sugarlee和Summit等“高抗”品种,表明此小种潜在巨大的危险性。国内在这方面至今未见报道,因此,迅速查明该菌在我国的分化现状,对制定西瓜抗枯萎病育种策略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从香蕉园和节瓜地土壤中分离获得的3株细菌菌株F1、HN10和ZCb进行离体抑制节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试验。结果表明,3株菌株的发酵原液、50倍液和100倍液的抑菌带宽度范围为9.6~14.7 mm;HN10和ZCb菌株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范围为13.7 %~58.4 %。  相似文献   

14.
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的鉴定及香蕉组培袋装苗防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对峙法比较海南省土壤中分离到的5株对香蕉枯萎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细菌,并进行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40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不同浓度S40的发酵滤液均可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生长.该拮抗菌发酵液可明显推迟组培袋装香蕉苗发病和死亡,不同处理的相对防治效果均大于70%.  相似文献   

15.
内生细菌Mg15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长健壮的甜瓜品种MR-1根部分离获得17株内生细菌,经与西瓜枯萎病菌对峙培养,获得有拮抗活性的细菌4株,分别为Mg2、Mg9、Mg15、Mg16。经对西瓜枯萎病菌生长速率的测定发现,Mg15菌株发酵液拮抗作用较强,抑菌率达到77.09%,并使西瓜枯萎病菌菌丝发生畸变。Mg15菌株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均对西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发酵原液的抑制作用最强,孢子萌发率仅为7.86%。而且对西瓜种子萌发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基因克隆和测序方法,对来自国内外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cubense(简称Foc) 1号和4号小种的6个菌株endo-PG基因同源性、与其他真菌的亲缘关系以及endo-PG基因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为香蕉枯萎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同小种的endo-PG序列同源性高,亲缘关系近,不同小种的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总体来说,4号小种比1号小种同源性更高,亲缘关系更近。在全基因序列分析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基因差异可以作为区分2个小种致病性差异的依据。根据预测的CDS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6个菌株的endo-PG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变异并没有引起相关保守结构域的变化,推测6个菌株的致病性可能与endo-PG基因的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17.
据《果树学报》2008年第1期报道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检测监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香蕉枯萎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为供试材料,  相似文献   

18.
木霉蓖产果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木霉菌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拮抗试验,树体接种试验及在PDA培养基上玻璃纸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初步证明木霉菌对苹果腐烂病菌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Foc4)及巴西香蕉(AAA)和广粉1号粉蕉(ABB)为材料,研究了韭菜对Foc4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韭菜粗提取液能显著抑制Foc4菌丝的生长,孢子的萌发。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韭菜对Foc4菌丝细胞结构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并对其孢子有极高的杀灭作用。大...  相似文献   

20.
9种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上的一个重要病害,1874年Joseph Bancroft在澳大利亚首先报道了该病的发生,1904年该病在美国的夏威夷首次发现,1940年Snyder和Hansen将该病命名为Fusarium oxys- porum f.sp.cubense (E.F.Smith)Snyder et Han- sen。现在所有香蕉种植区都有该病的发生。1967年我国台湾报道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我国大陆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引种的粉蕉上发现了枯萎病;1983年广东省中山、新会等地出口蕉种"过山香",因感染枯萎病而全部毁灭。香蕉枯萎病发病率轻的在10%左右,严重的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