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桂玲  胡伟 《杂粮作物》1999,19(4):51-51
甘薯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甘薯于1584年由国外引进,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而开展育种工作则始于1946年,迄今只有短短的50余年。我国的甘薯生产在5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60年代达到发展的顶峰,育种工作在主产省区...  相似文献   

2.
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甘薯资源的鉴定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年来引进30余份亚蔬甘薯资源,通过对生产力、品质、抗逆性等方面的鉴定,认为它们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可能性不大、而某些品种的优良性状可扩大我国甘薯育种遗传基因源。徐州甘薯中心已利用亚蔬资源育成4个优良品种(系)。  相似文献   

3.
芽变育种在甘薯育种中有其特殊意义,对甘薯育种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等优势。该文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方面进行探讨,并对甘薯芽变育种方法进行改进,旨在为甘薯品种选育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育种与种子功能研究室现设以下11个研究岗位: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分子育种,东北特早熟育种,东北早熟育种,东北中、晚熟育种,黄淮海中、北部地区育种,黄淮海南部地区育种,长江中下游地区育种,热带、亚热带地区育种,菜用和特用育种,种子生产。该研究室开展大豆遗传育种理论技术研究和材料创制,培育适宜在我国不同生态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满足大豆产业发展对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甘薯是我国主要淀粉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6×10^6hm2,随着国家甘薯产业化的发展和国际育种目标的改变.高淀粉品种的选育是当前我国甘薯育种的重要育种目标。针对此情况.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及时转变育种策略,积极开展优质、高淀粉品种的选育工作.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莆薯16是莆田农科所运用远缘复合杂交方式选育的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甘薯高淀粉育种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爱梅 《杂粮作物》2009,29(1):18-20
对甘薯高淀粉育种的紧迫性、相关性及技术方面进行了综合剖析,旨在促进甘薯高淀粉育种的研究,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甘薯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及高胡萝卜素育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甘薯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及高胡萝卜素育种谢一芝邱瑞镰戴起伟吴纪中张黎玉徐品莲(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随着淀粉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甘薯的用途日益广泛,由过去的单一食用型转变成工业原料用、食用和食品...  相似文献   

8.
日本甘薯育种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甘薯育种研究新动向陆国权(浙江农业大学特种植物资源中心310029)甘薯曾是日本重要的粮食和淀粉原料作物。但近十年来,因受进口低价玉米的冲击,其生产受到了影响,用途也发生了变化。对此,日本政府对甘薯育种的研究重点和目标及时作了调整,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甘薯的栽培、利用和育种过程因为甘薯对干旱、台风等灾害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而且容易栽培,所以甘薯是最适宜温带地区的作物之一。1955年甘薯的主要用途是家庭食用、作饲料、淀粉原料和酒精原料。自1965年以后,鲜薯在市场出售比率剧增,同时继续用作淀粉原料。这期间,根据时代的需要,培育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1975年以后由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海南甘薯有性杂交育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海南甘有性杂交育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雍华 《杂粮作物》2007,27(2):82-84
对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十五”期间主要选用的甘薯亲本材料作母本、父本组合的实生苗及其后代表现进行分析,其结果,84-2315、9014-3、AB940078-1、绵粉一号、徐薯18、浙13、三合薯、台农10号是较好的高淀粉育种亲本材料。高淀粉育种应该利用这些亲本多配组合或进行集团杂交,以期从其后代中筛选高淀粉甘薯新品种。84-2315、9014-3、潮薯一号、绵粉一号、徐薯18、南薯99、农林10号、坦桑尼亚是较好的高产饲用型育种亲本材料,高产饲料型品种选育应利用这些亲本材料多配组合或进行集团杂交,以期从其后代中筛选高产饲料型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俊 《玉米科学》2007,15(3):144-146
系统阐述了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五十年在农家品种、综合种、品种间杂交种的鉴选与应用。讨论了杂交种的选育和应用、自交系的选育和基础材料的创造、基础理论研究、专用玉米育种方面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回顾了育种目标的变化发展、育种技术方法的变化与进步、杂交种的选育推广、种质创新与自交系的选育取得的重要成就,对黑龙江省玉米育种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李强  刘庆昌  马代夫 《杂粮作物》2004,24(5):271-274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遗传改良进展缓慢,生物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应用于常规育种中去.对甘薯原生质体培养植株再生、利用原生质进行体细胞杂交和作为遗传工程受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6个紫肉甘薯新品系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山57和Ayamurasiky为对照,通过比较试验,初步分析了福建省泉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近选育的6个紫肉甘薯品种(系)的鲜薯产量、薯块烘干率、食味品质和花青素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并评述了其在生产或育种上的利用价值。这些品系的育成,丰富了紫肉甘薯育种材料;同时提出以紫肉甘薯品种或中间材料为亲本,进行计划集团杂交或放任授粉,扩大基因背景和杂种后代的选择群体,是选育紫肉甘薯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甘薯生产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系统介绍了陕西省甘薯生产的条件和引种栽培历史,总结了生产、科研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指出当前甘薯产业化开发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全面提升甘薯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必须采取措施促进甘薯加工业的发展,加强优质专用新品种的选育,研究推广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建立健全种苗繁育体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玉米自交系选育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辽宁省玉米育种目标的确立,包括高抗倒折、抗多种病害、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优质专用、生产技术简易、生产成本低、种子商品性好、适宜农机收获等多种指标。在育种工作中要加强基础材料的研究工作,对自交系的配合力要早代测定、严格筛选,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等手段,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良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17.
甘薯源与库性状的关系及其在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对两组甘薯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薯的源与库性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高产品系的基本特征是基部分枝数较多,分枝蔓长较短,T/R值较小。通径分析表明,基部分枝数、分枝蔓长、T/R值等与鲜薯重相关密切。甘薯源性状基部分枝数、茎叶重、最长蔓长、分枝蔓长与库性状烘干率、结薯数以及代表二者生长状况的T/R值均可作为育种中薯块产量选择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结合近30年来我国优质蛋白玉米(QPM)的发展演变,通过对国外青饲(贮)玉米部分标准的分析与国内优质蛋白玉米(QPM)、青饲(贮)玉米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促进我国优质蛋白玉米种质的经济实用化(商业化)创新利用,加快青饲(贮)玉米、粮饲型玉米育种发展步伐的优先序:青饲(贮)玉米--粮饲型玉米--优质玉米--优质蛋白玉米。  相似文献   

19.
肉甘薯新品种广紫薯1号空间诱变改良效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超亲的高淀粉或高秽素嚎的甘薯新品种甘薯品种广紫薯1号5个不同世代组培材料,于2006年9月9~24日搭载中国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进行空间诱变处理.2008年田间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经空间诱变处理,大中薯率显著提高,薯块有显著的增产趋势,特别是航1与航4两个株系比对照增产极显著或显著,而其它主要经济性状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