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魏寿才 《绿色中国(A版)》1986,(5)
一阿坝林区是我省木材生产主要基地之一。截至1984年底,有林地面积46.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3,470.5万立方米,现有林业企业15个,其中采伐企业11个,木材水运、汽车运输、机械修造和筑路企业各1个,职工38,678人;累计生产木材4,600万立方米,上交税利40,731万元,为国家投资的1.53倍。五十年代,国家处于恢复时期,国家需材量急剧增加,阿坝林区按“三边”(边设计、边建设,边生产)方针,组织开发,积下不少问题。“六五”期间,在坚持以营林为 相似文献
4.
5.
我国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 已步入了重要的转折时期, 其主要表现为: 森工企业的森林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本文从森林资源的内涵意义入手, 阐述了"两危"的本质特征、表现形式; "两危"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发展前景, 分析了林业经济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协调资源、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缓解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两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1引言长白山是欧亚大陆的绿色长廊,是东北亚现有比较完整的人与生物圈和著名的物种基因库。但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和近代人类对森林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长白山森林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系统逐渐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年平均气温升高;日照时数、蒸发量、林区风速增加;降水量逐年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物链失衡.许多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日渐减少,有的已濒临灭绝。长白山林区做为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分布着18个国有森工企业,这些企业如何经营国有森林,不仅关系到能否为国民经济的建设提供大量优质的建设用材。而且还决定… 相似文献
7.
8.
分析洪江市贮木场摆脱经济危困,成为竹胶板产销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的原因,以及林业企业摆脱经济危困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以林业分工论为指导原则,坚持林工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形成林农复合经营的格局,使国有森工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11.
林业分类经营是林业政策的基础,是一种新型的林业经济政策机制和发展模式。它有利于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长远发展与当前需要、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保持人类与森林生态系统处于长期稳定、和谐发展的状态,使社会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与森林资源的承受力达到互为接受的经营模式,是走向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经阶段。它是一种科学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政策机制,也是解决林业主要矛盾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内根据湖南省森工企业的实际,提出要搞好国有森工企业的转轨变型,政府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省国有森工企业转轨变型的途径,概括起来就是“三改一加强”,即改制、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别无其他途径。改制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彻底端掉大锅饭。①完善企业法人制度。这是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无法进入现代企业制度的行列。现代企业制度有四句话:“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第一句话是产权清晰。要建立法人制度,产权必须清晰。我们系统产权改革最典型例子就是安乡县木材公司。该公司三年前几乎垮了台,后来他们搞股份合作制改造,职工入股成为股东,现在搞活了。企业所有制的结构改变了,…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在森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提升企业文化内涵、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是至关重要的。员工对 相似文献
15.
浅谈森工企业工效挂钩王云蒸日前,森工企业职工的工资分配状况,仍然停留在“有饭大家吃”的模式,进而导致“职工升级、盈利企业等,亏损企业要,微利企业两头靠”的局面,实际工资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后面。此种模式不利于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更不利于充... 相似文献
16.
17.
18.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扮锦绣,把祖国绘成丹青”.这是50年代初梁希部长代表我国林业工作者发出的心声.由于种种历史上的原因,时至今日人们对林业发展前景忧心忡忡.尽管我国森林覆盖率由12%上升为12.98%.然而由于过量采伐和不合理消耗,用材林面积却减少了284.72公顷,其中成熟林和过成熟林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