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流域一带,牛蛙在4月下旬至8月下旬产卵、孵化,蝌蚪变态成幼蛙的时间大致在7月下旬至10月下旬。9月中旬以前变态的幼蛙,由于在温度适宜、适口饵料丰富等有利环境条件下生长,越冬前可以长到100~150克,到第二年年底即可长成体重350~400克的商品蛙。9月中旬以后变态的幼蛙,由于处在温度已经下降、适口饵料较少等不利于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因而死亡率较高,少量能够越冬  相似文献   

2.
网箱养蛙技术(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建军 《内陆水产》1997,22(6):22-22
3.3日常管理蝌蚪以鳃呼吸,应经常刷洗网箱,保持网箱良好的透水性能,使箱内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蝌蚪变态期间宜向网箱内投些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供变态蝌蚪栖息,并设置食台,及时进行人工驯食。在幼蛙和成蛙养殖期,一般每星期需要刷洗网衣1次。高温季节注意搭盖遮阳棚,适当加大网箱入水深度。越冬期间,网箱入水深度需1.2m左右,上搭厚实茅棚。如遇严寒冰冻,应经常敲开结冰或清除箱内冰块。变态后即将越冬的幼蛙,要加强饲养管理,多投喂小鱼、小虾、蚯蚓、蛆等活食,催肥体质越冬。3.4病害防治病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3.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6,22(4):14-14
稻田鱼蛙结合养殖技术(接上期15)4.3水质管理。牛蛙要求水质清新。前期采取浅水养殖,水深保持0.5—1米,随着水温升高,7、8、9三个月水深控制在1.0—1.5米,并定期注水,保持透明度在35—40厘米。为了适应牛蛙水陆两栖的生态习性和鱼类饵料的需...  相似文献   

4.
刘焕亮 《科学养鱼》2003,(12):14-15
三、蝌蚪培育蛙类胚后发育的第一个时期是蝌蚪期,为水栖阶段,其后期则为由水栖向水陆两栖过渡的变态阶段,即蝌蚪变态为稚蛙。该发育期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结构都发生一系列的规律性变化,身体外形由鱼型变为蛙型,呼吸器官由鳃变为肺,其趋势是由适应水中生活向适应陆地生活转变。由蝌蚪变为稚蛙的变态期时间较短,一般为10天左右。各种蛙类蝌蚪发育期持续的时间(蝌蚪培育期)取决于种的遗传性,虎纹蛙为28~35天,棘胸蛙为60~80天,中国林蛙为31~41天,牛蛙为50~85天,猪蛙为60~80天;同时也受温度、营养和放养密度等外界因素影响。蛙类蝌蚪的栖…  相似文献   

5.
陈章 《科学养鱼》2007,(11):78-78
刚脱尾变态需精心饲养管理,才能得到健壮的幼蛙。1.分级饲养过程中,因其生长速度不一致,个体大小不一,容易引发自残现象,所以要注意分级,由于变态至幼蛙时间短,恢复快,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进行分级饲养,此时即可一次放足成蛙养殖密度,分大、中、小三级进行饲养。  相似文献   

6.
一种简便效好的幼蛙驯食法经过变态后发育而成的幼蛙嗜食动物性活饵,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牛蛙的条件下,如果单纯投喂活饵,不但饵源有限,而且费工时、成本高。随着牛蛙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如何短快好省驯化幼蛙摄食人工饵料,成了众多养蛙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区林蛙野外封沟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试验结果和群众经济,阐述了东北长白山区林蛙野外封沟养殖的技术措施,包括:场地选择及建设、蛙卵收集野外孵化、蝌蚪与变态蝌蚪的饲养、变态幼蛙与林蛙的林中生活管理以及成蛙回捕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喷水法驯食幼蛙效果好经过变态后发育而成的幼蛙嗜食动物性活饵,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牛蛙的条件下,如果单纯投喂活饵,不但饵源有限,而且费工时、成本高。所以,如何驯化幼蛙摄食人工饵料成为众多养蛙者所关注的问题。笔者依据牛蛙摄食特性,通过实践,摸索出喷水驯食...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26日—10月6日对人工养殖环境棘腹蛙(Paa boulengeri)非繁殖期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非繁殖期,棘腹蛙幼蛙早于成蛙出来觅食,雄蛙早于雌蛙出来觅食;棘腹蛙摄食高峰期出现在19:00—20:00。在整个摄食过程中,棘腹蛙的行为可划分为静止、跳跃、转向、捕食、侵占、驱赶、打斗、爬行。棘腹蛙幼蛙与成蛙、雌性成蛙与雄性成蛙之间在摄食行为上存在差异,其中幼蛙与成蛙之间在跳跃、转动、捕食、侵占、驱赶、打斗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成年雌蛙与雄蛙之间在侵占、驱赶、打斗行为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人工饲养棘胸蛙蝌蚪变态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胸蛙从人工孵化到变态需80~90d,变态后体长、体重均较变态前有所减少,变态期间摄食减少,动物性饵料能加速蝌蚪的变态发育,植物性饵料则能延缓蝌蚪的变态。  相似文献   

11.
棘腹蛙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饵料因子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人工饵料、蚯蚓、家蚕、黄粉虫、蝇蛆为饵料,对棘腹蛙成蛙的生长、存活率以及捕食效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投喂人工饵料与蚯蚓组的棘腹蛙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家蚕、黄粉虫、蝇蛆。投喂蚯蚓与家蚕的实验组棘腹蛙存活率最高,其次是黄粉虫、蝇蛆组,投喂人工饵料组存活率最低。捕食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家蚕、蚯蚓、黄粉虫、蝇蛆、人工饵料。综合各方面因素,蚯蚓与家蚕为成年棘腹蛙最合适的饵料。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美国青蛙的形态,生态、人工催产,孵化,幼蛙培育,成蛙养殖,配饵驯食及腐皮病,红腿病,气泡病的防治技术,结果:孵化密度4000-8000粒/m^2,48h出苗。幼蛙培育适宜密度为80-100只/m^2,幼蛙体重15g左右时,以活饵带动法或直接驯食法分3个阶段进行驯食。成蛙养殖密度以20-30只/m^2为宜。52m^2土池放养幼蛙1404只,经123天养殖,成蛙平均体重252g,每平方米蛙6.3  相似文献   

13.
美国青蛙同牛蛙一样,蝌蚪变态成幼蛙后,只能援食活动着的饵料,对静止不动的毫不理会。但只喂活饵,资源来源毕竟有限,费工费时,又很难满足蛙类日益增长的食欲和营养需求。所以对美国青蛙进行食性驯化,既可解决活饵不足,又可保证饵料的均衡供应。正养蛙饲料目前养蛙用的饲料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鲜活的动物饵料,如黄粉虫、蝇蛆等。另一类是死饵,死饵又可分为鲜湿饵(如动物内脏、螺蚌肉等)和于饵(如干蚕蛹、干小鱼虾、人工配合饲料等)。据湖南省水产研究所对蛙类营养需求分析,美国青蛙对饲料蛋白质的最适需要范围为30.9%~37.…  相似文献   

14.
纪任宗 《内陆水产》2003,28(1):23-24
棘胸蛙俗称石鳞、石鸡、峪冻,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一种野生大型经济鱼类,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极高,且经济价值愈来愈高。近年来,各地出现仿生态人工养殖棘胸蛙热,仅本县养殖面积就达4660米2,但由于棘胸蛙品种繁杂,生产速度差异甚大。为此,笔者从本县群众采集野生蝌蚪变态成幼蛙的5种不同特征和棘胸蛙中,根据经验及群众实践反映,初选出3个品种,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人工饲养对比试验,拟优选出刺胸蛙养殖良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蛙池条件在我县坂面棘胸蛙养殖场内建造1米×1米×1米,池底用鹅卵石垒…  相似文献   

15.
衡阳县清平乡小井村老屋组,在区、乡办点干部的引导下,养殖牛蛙致富,成为当地有名的养蛙专业组。该组15户,57人,1992年户户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流水沟坑建池养蛙,总面积2000m^2,养殖种蛙240对、成蛙240只、幼蛙43000只,蝌蚪160300尾。10月底止,已出售蝌蚪15万尾、幼蛙4万只、种蛙155对,  相似文献   

16.
林蛙野放散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所谓野放散养就是利用池塘、水库、泉子等水域为林蛙越冬和产卵、蝌蚪饲养和变态、成蛙登陆自由采食提供生态环境,直至利用林蛙入水冬眠的特性在水中捕捞商品蛙的养殖方式。野放散养的特点是省劳力、省投资、陆地养殖面积大,利用小水面,能获较大效益,最适合山区养殖。  相似文献   

17.
苏雪红 《科学养鱼》2002,(10):57-57
蝇蛆等鲜活生物饵料,因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饲养蛙等特种养殖不可多得的好饲料。1998年开始,我县兴起了养殖棘胸蛙热,采用人工繁育生物饵料,仿生态养殖的方式,已形成规模生产与社会效益。生物饵料培养技术已成为棘胸蛙养殖成败及降低成本、取得效益的关键。1998~2000年课题组在实施“棘胸蛙良种选育及养成技术研究”项目过程中,通过开展蝇蛆人工培育试验并吸纳群众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其培育技术如下。蝇蛆的营养较丰富。据测定,鲜蛆含粗蛋白质12.9%,粗脂肪2.61%,并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酶和铁、钾…  相似文献   

18.
在蛙卵孵化完成后,蝌蚪的养殖就开始了,蝌蚪养殖是林蛙养殖的基础,这个阶段决定着林蛙雌性的比例,雌性的比例关系养殖的效益.蝌蚪的体重大小也关系变态蛙的体重和体质以及幼蛙的进食,蝌蚪养殖养殖效果的决定了林蛙下一阶段的效果.密度、水质、饵料、种源、水温、管理是影响蝌蚪养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舒妙安 《水利渔业》2000,20(4):12-13
介绍了棘胸蛙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场址选择、蛙池建造、繁殖与孵化、蝌蚪及幼(成)蛙人工饲养等方面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采用稻蛙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每亩净效益最低可增加2000元以上。稻蛙共生十分符合经济生态的原则,养蛙有效提高稻田利用率,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渔药、饲料的使用,美国青蛙基本不发生病害,水稻病虫害也很少。既有利于生态互补,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品质。美国青蛙,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水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因其属水陆两栖动物,具有蝌蚪阶段不能离水,幼蛙和成蛙也需在水中或高湿度的岸边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