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西葫芦幼苗耐低温弱光生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葫芦品种超越206(耐寒型)、特早王(中间类型)、早青一代(耐寒性弱)为试材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下,POD和CAT活性升高,但SOD活性降低,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增加。各项指标在临界低温(10 ℃/5 ℃)比偏低温(15 ℃/10 ℃)处理时变幅大,偏弱光(50 μmol·m-2·s-1)比临界弱光(30 μmol·m-2·s-1)处理时变幅大,温度影响大于光照影响。SOD、POD、CAT活性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临界低温偏弱光胁迫(10 ℃/15 ℃,50 μmol·m-2·s-1)对西葫芦幼苗的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西葫芦耐低温弱光性的鉴定指标。超越206比早青一代和特早王耐低温弱光,适宜日光温室冬春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2.
以10个种源1年生香椿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对其茎部的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等水分状态及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5℃范围内,茎部含水量、自由水含量、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逐渐降低;束缚水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不同种源各试验指标含量与其低温半致死温度呈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根区温度对甜瓜幼苗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根区温度对甜瓜幼苗叶片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和保护酶SOD、POD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根区温度的降低,甜瓜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大.根区温度胁迫对甜瓜叶片保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激活效应,但在低温胁迫下POD活性受到抑制.在根区低温胁迫下,甜瓜不是被动忍受逆境胁迫,而是主动地通过调节渗透调节物质、SOD及POD活性等生理代谢过程,以减缓逆境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在葡萄种质耐盐机理中的作用,以耐盐葡萄砧木抗砧5号(Vitis berlandieri-V.ri-paria×V.amurensis-V.vinifera)和盐敏感砧木Macadams(V.riparia)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在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叶片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有机渗透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引起葡萄叶片膜透性增加,盐敏感品种Macadams的膜透性高于耐盐砧木抗砧5号;MDA含量随盐胁迫加重而升高,但抗砧5号低于Macadams;盐胁迫下葡萄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由此说明脯氨酸、可溶性糖是葡萄在盐胁迫初期的重要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而可溶性蛋白在葡萄中的渗透调节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低温弱光胁迫对西葫芦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珍玉8号"和"珍玉10号"2个西葫芦品种为试材,采用4种不同的温光组合进行低温弱光和恢复处理,研究低温弱光和恢复过程中西葫芦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弱光条件下,随着光照和温度的降低,西葫芦株高、茎粗、叶面积的增长量及西葫芦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整体升高;恢复后发现,适当的低温(15℃/8℃)和弱光(30μmol·m~(-2)·s~(-1))对植株的生长影响不大,低温(15℃/8℃)强光(60μmol·m~(-2)·s~(-1))和过高的胁迫强度(10℃/5℃、30μmol·m~(-2)·s~(-1))会显著抑制西葫芦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珍玉10号"对低温弱光的适应性和恢复力均强于"珍玉8号";综上所述,过低的温度和弱光严重影响西葫芦的生长发育,该试验中低温(15℃/8℃)和弱光(30μmol·m~(-2)·s~(-1))是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6.
 超敏蛋白是一种诱导植物抗逆性的新型生物制剂。为了解超敏蛋白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对茶树耐寒性的影响,以茶树品种‘迎霜’为试材,分别在常温和4 ℃下喷施超敏蛋白,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超敏蛋白对茶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超敏蛋白喷施的茶树叶片,在6 d内略微提高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CAT)、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均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喷施24 μg ? L-1超敏蛋白后,低温下可在6 d内提高茶树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提高SOD、CAT、POD活性,从而缓解低温胁迫对茶树的伤害,增强茶树耐寒性。试验表明,喷施一定浓度的超敏蛋白可以有效提高茶树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7.
莲雾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莲雾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变化规律。【方法】以‘农科一号’莲雾为试材,测定了低温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束缚水(BW)、自由水(FW)、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WSS)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温度的下降及低温时间的延长,莲雾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MDA含量增加;SOD、CAT和POD分别在4℃处理3 h、1℃处理6 h和4℃处理9 h时活性最高,均在-5℃处理12 h时活性最低;束缚水含量在3 h、6 h和9 h处理中随温度降低而升高,而12 h处理的变化与之相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下降呈降-升-降变化。【结论】‘农科一号’莲雾的半致死温度(LT50)为-1.2℃,叶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细胞膜质过氧化加剧,MDA累积,电解质外渗,束缚水、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在胁迫的不同阶段起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主要保护酶为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8.
茄子砧木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常规设施栽培茄子济农2000为对照,研究茄子砧木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昼/夜温度为10℃/1℃下进行处理,处理1d时试材对低温最敏感,冷害指数、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迅速增加,而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迅速降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持续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基本呈增加的趋势,而光合速率则在短期回升后迅速降低。通过比较发现,试材中赤茄、托鲁巴姆的抗冷性较好,耐病VF次之,台茄抗冷性较差,但仍比济农2000强。  相似文献   

9.
以‘寒富’苹果的花芽为试材,设置梯度低温(-25、-30、-35和-40℃)处理,研究顶花芽和腋花芽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对低温的响应特点及对花芽低温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顶花芽和腋花芽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顶花芽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一直高于腋花芽。腋花芽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是在-35℃达到高峰后显著下降;顶花芽的则是在-35℃达到最低点后显著升高。腋花芽的脯氨酸含量在-35℃达到高峰后保持在较高水平,顶花芽的则是在-35℃达到最低点后显著升高。腋花芽的MDA含量在-35℃之前保持在较低水平,此后迅速上升;顶花芽的MDA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腋花芽。由此认为,腋花芽的渗透调节物质对低温的响应能力强于顶花芽,应是腋花芽低温适应性强于顶花芽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和良好水分条件的对照相比较, 半根交替干旱处理(ARS) 对‘大久保’桃叶片日出前水势无显著影响, 但显著高于全根干旱(WRS) 处理。WRS导致叶片中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 而ARS和对照之间叶片中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别。此外, 叶片中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日出前叶片水势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而淀粉含量与日出前叶片水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 ARS条件下植株具有良好的水分供应能力, 并不存在积累上述有机物质进行渗透调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以耐低温性不同的3个茄子品系幼苗为试材,研究设施内亚低温(D 18℃/N 13℃)处理及恢复常温后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的含量,以及SOD、P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亚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SOD、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峰值在亚低温处理2~4 d出现,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降低;恢复常温2 d后,除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外,其它指标均呈上升趋势。耐低温性不同的3个茄子品系间,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相近,变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下葡萄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总糖积累与叶龄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测定1年生葡萄的不同叶龄叶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幼龄叶片的脯氨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而减少了在成熟叶片中的含量。说明水分胁迫导致渗透调节物质由老组织向幼嫩组织运输并积累,从而提高了幼嫩组织的干旱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百合品种‘索邦’为试材,以室温(昼/夜温度22℃/14℃)为对照(CK),通过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环境(昼/夜温度8℃/2℃)对其胁迫处理3、7、10 d,随后立即增至室温,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等常规方法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探讨低温胁迫后增温对百合10叶期、20叶期及现蕾期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冬季日光温室的调温及切花百合的种植管理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与CK相比,低温胁迫后各生长期百合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胁迫10 d后分别达到各期CK的0.97~2.33、2.05~5.26、1.84~2.14、2.40~2.49、0.87~1.87、1.77~5.33倍,增温处理后其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REC、Pro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增温10 d后趋于各处理,分别为CK的1.03~1.26、1.12~2.18、1.02~1.12、1.35~1.72、0.87~1.03、0.56~1.32倍。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百合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变化最为明显,且低温胁迫后增温可缓解‘索邦’百合不同生长期所遭受的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14.
高温胁迫下不同耐热性萝卜幼苗生理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耐热性差异显著的萝卜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高温(38℃)胁迫下萝卜幼苗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前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不耐热材料;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处理24、48、72h,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不耐热材料,MDA含量显著低于不耐热材料。处理24h,4个指标的含量都比处理前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48、72h时逐渐降低,但耐热材料下降得较慢。与处理24h相比,处理48、72h时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在耐热材料中没有显著变化,而在不耐热材料中处理48h显著高于处理24h时的含量。表明这4个指标的含量变化能准确反映萝卜幼苗耐热性差异,可考虑用于萝卜幼苗的耐热性鉴定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以3个小白菜OguCMS与保持系为试材,苗期进行低温处理,对其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在处理的各阶段均低于其保持系,SOD、POD和CAT活性则是不育系高于其保持系。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不育系和保持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一直下降,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POD和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育系和保持系在处理的各个阶段变化的一致性和处理后各生化指标数值差异缩小,表明小白菜OguCMS在苗期遇低温的抗逆能力与保持系很接近。  相似文献   

16.
 以6个不同花色的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品种为试材,通过田间鉴定与测定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其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耐寒性,并测定叶片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自然低温期6个品种寒害指数范围为1.20 ~ 3.65,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为﹣13.81 ~﹣5.73 ℃。耐寒性强的品种为‘Cherry Falls’和‘Bedtime Story’,其次为‘Brown Lasso’和‘Black Swan’,耐寒性弱的为‘China Dragon’和‘Caligula’。在自然降温过程中,6个德国鸢尾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均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下降幅度为1.46 ~ 6.51℃不等,并且叶片相对电导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西瓜品种8424种子和幼苗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亚低温处理(昼/夜18℃/12℃)20 d,研究外源褪黑素(MT)和Ca2+浸种处理对亚低温条件下西瓜种子萌发,西瓜幼苗抗氧化酶SOD、POD和CAT等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低温处理的西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仅为46.5%和40.5%,外源100μmol·L-1褪黑素和5 mmol·L-1Ca2+复合浸种处理西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62.3%和58.5%。外源褪黑素和Ca2+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促进了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有效缓解亚低温对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褪黑素和Ca2+复合浸种西瓜幼苗在出苗第20天时植株鲜质量达到8.21 g·株-1,达到对照处理的85.5%。综上,外源褪黑素和Ca2+能通过提高西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等,缓解亚低温的不良影响,促进西瓜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8.
香橼不同品系耐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慧  徐迎春  李永荣  翟敏 《园艺学报》2012,39(3):525-532
 以24个果实性状优良的香橼(Citrus medica L.)品系为试材,采用田间鉴定法、细胞膜透性鉴定法,评价其耐寒性差异,并以耐寒性强、中、弱3类有代表性的10个品系进行人工低温处理,进一步研究其耐寒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越冬期间24个品系寒害指数范围为2.00 ~ 3.40,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为﹣14.84 ~﹣7.07 ℃。分别根据寒害指数和LT50进行聚类分析,评价了24个香橼品系耐寒性强弱,其中,耐寒性强的品系有春江4#、春江5#、春江6#、新世纪9#、新世纪10#、香橼4#;其次为春江1#、春江2#、春江3#、春江8#、香橼1#、香橼2#、香橼5#、香橼6#、香橼7#、新世纪1#、新世纪3#、新世纪4#、新世纪5#、新世纪6#、新世纪7#、新世纪8#;耐寒性弱的品系为春江7#、新世纪2#。随处理温度降低,10个香橼品系叶片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均表现为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耐寒性强的品系MDA含量低,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活性高;反之,耐寒性弱的品系MDA含量高,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活性低。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黄河湿地芦苇为试材,采用酸性茚三酮法、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研究了芦苇根须、根部分蘖和上位叶3个部位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通过改变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单因素进行试验,比较不同条件下湿地芦苇各部位生理特性变化情况,研究芦苇黄河湿地环境变化情况,以期为陕西黄河湿地的保护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芦苇根和上位叶游离脯氨酸在100℃、10min浸提条件下含量最大,根部分蘖应在80℃、10min条件下脯氨酸含量最高,脯氨酸含量与浸提温度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在同一条件下上位叶明显高于根须与根部分蘖,在80℃、40min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达最高。在室温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