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灌水方式对小麦根系、光合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小麦持续节水增产增效提供理论帮助和科学依据,在人工防雨玻璃篷下研究了9种灌水方式(不同灌水时期和灌水量组合)对小麦根系、光合、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的总根长、总体积、总表面积、平均直径和总根尖数皆以W1处理(全生育期水分充足)最高,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可获得与W1相当的根系性状。小麦冠层叶绿素密度灌1水下以W2(拔节期45 mm)和W3(抽穗期45 mm)灌水处理最高。总灌水量相同,增加灌水次数对小麦光合的影响不大,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组合是灌2水下最佳灌水时期组合。抽穗期灌水与其他生育期灌水处理相比,利于提高蛋白质含量;W1处理的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最高,其次为W2,且二者间的差异不显著。W1的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最高,其次为W2,分别比W0(全生育期不灌水)显著增加了3.2%,5.4%,6.1%,15.3%和2.1%,4.3%,5.6%,10.9%,且总灌水量相同,灌1水的增产效果可优于或相当于灌2水和灌3水的效果。相关分析表明,根系总体积、总表面积、平均直径、总根尖数与光合速率、冠层叶绿素密度、千粒质量、产量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得出,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最利于小麦根系、光合、品质及产量的改善;灌水总量相同,增加灌水次数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催熟剂对油菜角果光合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气体交换等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敌草快和农达催熟油菜角果引起的光合速率与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以及千粒重、产量与含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敌草快催熟速度快、效果好,但对角果皮叶绿素破坏严重,光合效率低,光能利用率下降,千粒重、产量与品质降低较多,且浓度越高降低越多;农达催熟效果慢,但对角果伤害小,光合效率较高,对产量与品质影响较小。油菜产量、含油量与角果皮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之间相关显著,表明油菜产量形成与油分积累和后期角果光能利用效率密切相关。生产上推荐使用0.1%低浓度敌草快或0.8%高浓度农达有利于促进角果成熟和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3.
在盆栽条件下,通过保持水层、土壤最大持水量的100%、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5%、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5%4个处理,分别对水晶3号的光合指标及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光合特性方面各处理水稻的光合速率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上升,在品质上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5%的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上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说明品质形成的最佳水分是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5%。  相似文献   

4.
2008年在河南进行了夏芝麻四点联合打顶试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打顶对芝麻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打顶(CK)相比,出苗后50,70,80 d进行打顶,增产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增产幅度为5.38%~10.61%;出苗后20,30,40 d打顶,减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减产幅度为39.05%~49.70%,表明后期打顶可有效增加产量,早期打顶使产量显著下降;在河南生态区域范围内,随着地理纬度升高,适期提早打顶对芝麻有显著增产效果.品质测试结果表明,早期打顶有利于蛋白质形成和积累,后期打顶有利于粗脂肪形成和积累.在灌浆后期,早期打顶芝麻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比不打顶(CK)增加18.11%,10.62%,23.08%;后期打顶的分别比不打顶(CK)增加3.00%,2.13%,7.69%.  相似文献   

5.
光强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移栽后40 d时不同光强对烤烟植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处理增加了植株高度、叶的长宽比、叶绿素含量,但茎围变小,叶数变少,节间变长,叶绿素a/b变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随光强的减弱而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随光强的减弱而升高,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降低。  相似文献   

6.
灌水对优质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不同的灌水处理对两个优质小麦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两个优质小麦旗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升高,叶片光合能力持续期延长。返青水对旗叶叶面积影响最大,拔节水、孕穗水对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有重要作用。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临优145产量增加,营养品质指标改善,临汾138产量增加,灌2水的营养品质指标最高。灌水时期对优质小麦品质的影响,临优145和临汾138灌返青、孕穗水,小麦营养品质指标最佳,兼顾小麦营养品质、加工品质、产量和效益的灌溉方案,临优145适宜灌返青、孕穗、灌浆三水。临汾138适宜灌返青、孕穗二水。优质小麦的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与小麦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除草剂对小麦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4种除草剂(2,4-D丁酯、巨星、世玛和骠马)对2个小麦品种(临优145和临汾138)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4-D丁酯使小麦灌浆期间旗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一直较低,千粒重和籽粒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巨星使灌浆前期的SPAD和Pn较高而中后期快速下降,灌浆持续时间缩短,产量与对照相近;世玛使灌浆前中期SPAD值和Pn较低但后期下降缓慢,灌浆持续时间延长,千粒重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骠马对光合特性和产量影响较小。2,4-D丁酯和骠马使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评价值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稳定时间延长,而形成时间与对照相近;巨星和世玛处理的品质指标大多低于或接近对照。研究发现,除草剂通过调控旗叶光合特性和灌浆进程来影响千粒重和籽粒产量,且除草剂和品种问存在差异;2,4-D丁酯虽能明显改善小麦品质但却显著降低籽粒产量,骠马使小麦品质特性改善的同时也使籽粒产量有所提高,世玛虽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却使品质特性变差。  相似文献   

8.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荚果蕨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人工控制水量(最适宜荚果蕨幼苗生长)条件下,对荚果蕨幼苗实施不同有机肥施肥处理,研究荚果蕨幼苗对不同有机肥、不同梯度肥量处理的反应机制及光合特性变化特征,旨在为荚果蕨大面积引种栽培推广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腐熟猪粪肥(Ta组)、腐熟牛粪肥(Tb组)、腐熟鸡粪肥(Tc组)对荚果蕨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肥效大小规律表现为:Ta组> Tb组> Tc组,但不同施肥量梯度之间无明显规律; Ta组、Tb组、Tc组对荚果蕨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肥效大小规律表现为:Ta组> Tb组> Tc组>CK,且不同梯度施肥量间影响差异显著:三种腐熟有机肥均在2000 kg?hm-2的施用量上对荚果蕨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的有利影响达到峰值,以地上部分干重为例:Ta4、Tb4、Tc4分别比CK组高出140.27%、84.16%和45.80%,同时测得的光合特性与生物量积累(尤其是荚果蕨地上部分干重)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光照强度对马齿苋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光照强度对马齿苋生长发育、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人工遮光的方法,于马齿苋苗期进行遮荫,透光率分别为100%,(50±5)%和(25±5)%。分别测定了马齿苋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在100%透光条件下,马齿苋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植株高度、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a/b值均与25%透光率条件存在显著性差异。马齿苋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2 000μmol/(m2.s)和84μmol/(m2.s)。因此,马齿苋在营养生长期需要强光照,正常光照强度有利于马齿苋生长。马齿苋经遮荫处理后,光补偿点由84μmol/(m2.s)降至25μmol/(m2.s),说明其对光强具有较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施钾对不同转基因棉花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海鹏  马健  文俊  周桃华 《棉花学报》2012,24(6):548-55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钾对转Bt+CpTI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转Bt基因抗虫棉国抗1号和常规棉泗棉3号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不同转基因棉花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从而提高棉花叶片的光合性能。施钾还提高了转基因棉花干物质量及分配到生殖器官的比例,增加了棉花总成铃数、铃重和衣分;施钾处理的中棉所41、国抗1号和泗棉3号的皮棉产量较未施钾处理分别增加5.8%,11.8%和7.0%,棉纤维的主要品质指标也得到改善。转Bt基因抗虫棉国抗1号比转Bt+CpTI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和泗棉3号对钾肥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将“延薯4号”单叶节茎段转入白光、红光、蓝光、红蓝光(4:1)下,测定了腋芽薯结薯特性、蔗糖和淀粉含量及光合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蓝光处理腋芽薯形成最早,单薯重和结薯率最高;在腋芽薯形成过程中,叶片蔗糖含量、干物质含量、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净光合速率(Pn)、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实际量子产量(YPSⅡ)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红光处理叶片的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蓝光处理最低;相同扦插时间叶片的潜在最大光能利用率(Fv/Fm)在不同光质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基于上述结果,蓝光为诱导马铃薯单叶节茎段腋芽薯的理想人工光源。  相似文献   

12.
苗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不同玉米杂交种光合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苗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两个玉米杂交种叶片光合速率、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尤其是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光合速率(Pn)降低,但遮光后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下降幅度均表现为杂交种掖单22小于丹玉13。与此相同,遮光使丹玉13 Pn的下降显著大于掖单22。由遮光转入自然光下后Pn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3.
Effect of Light Quality on Tomato Fruit Qualities in Turning-Color Period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就不同光质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变化的影响,以各色荧光灯为光源,在人工控光条件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转色期间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均于处理后8~10d达最高,而Vc和番茄红素于处理后12d达最大。但不同光质处理间差异明显,红光处理8d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处理后8~10d Vc和番茄红素含量大幅度增加,成熟期比对照(白光)提前2d;红光和蓝光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各处理Vc含量以蓝光处理为最高,达123.7mg/kg(Fw),显著高于对照。番茄红素含量以红光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通过研究不同光质(白光、红光、黄光和蓝光)对叶用莴苣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叶绿素含量和Chla/Chlb影响差异显著。不同光质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CO2羧化效率影响很大,净光合速率以红光处理最强,黄光次之;CO2羧化效率以黄光的最大,红光次之。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用莴苣叶片的ΦPSII、ETR、qP、NPQ都以黄光处理最大,红光次之,Fv/Fm以红光下最大,黄光次之,蓝光最小。由此表明,黄光最有利于叶用莴苣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光质对番茄果实表面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保罗塔番茄果实为试材,采用叶绿素成像荧光仪(MINI-IMAGING-PAM)测试分析了蓝(453±2)nm、绿(519±2)nm、红(623±2)nm 3种光质对番茄果实表面光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加(200~2 500μmol/(m.2s)),蓝光和红光处理番茄果实表面光系统Ⅱ(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实际量子产量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II天线转化效率Fv’/Fm’均呈"S"型下降趋势;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急剧上升,反映出高光强导致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的不平衡,PSⅡ和PSⅠ间线性电子传递的协调性降低;而绿光处理番茄果实表面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对来说变化不大,可能是绿光减少了叶绿素对光能的过度吸收,使得光抑制程度较轻;蓝光处理番茄果实表面Fv/Fm、Y(Ⅱ)、ETR和Fv’/Fm’均小于红光和绿光处理,并且随着光强的增加这种差距越来越明显,表明蓝光对光抑制更敏感,更容易受到强光胁迫的影响;另外,当光强为200~1 000μmol/(m.2s)时,番茄果实表面Fv/Fm、Y(Ⅱ)和Fv’/Fm’值红光>绿光,超过1 000μmol/(m.2s)时,则绿光>红光,反映出绿光处理番茄果实适应强光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夏大豆叶片光合作用与光强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12个生育期和结荚习性不同的夏大豆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青壮龄(展开13日龄)叶片和幼龄(展开4日龄)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在晴天、适宜供水和自然光照下,夏大豆青壮龄叶片的光合速率(y)与光强(x)呈极密切的正指数曲线关系x=aeby,光合速率随光强增强而升高,没有“午休”现象。幼龄叶片在低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光合速率对施氮量与光照强度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施氮量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对冬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基于小区施氮控制试验,设置4个施氮量水平和5个光照强度,分析施氮量对冬小麦叶片氮素含量的响应规律,研究光照强度和叶片氮素对冬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提高,叶片含氮量逐渐上升,过量施氮会抑制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叶片含氮量的增加;从拔节期-灌浆中期,叶片含氮量总体降低,冬小麦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大呈增加趋势,光合速率在低施氮量下先上升后下降,而在不施氮和中、高施氮量下随生育时期推进呈下降趋势;在人工控制的固定光照强度下,冬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含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即随着叶片含氮量的增加光合速率呈上升趋势,故适量增施氮肥有助于冬小麦光合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燕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对光强和CO_2的响应与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指导燕麦生产,并了解燕麦在陆地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人工控制光强和CO2浓度,在锡林郭勒盟对燕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叶片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可以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描述,在自然CO2浓度下,燕麦叶片的潜在最大光合速率为18.63μmol/(m2·s);在饱和光强下,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以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描述,CO2浓度→∞时,潜在最大光合速率达到110.28 μmol/(m2·s);气孔导度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气孔限制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气孔限制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迅速增大,而[CO2]>200 μmol/mol时,气孔限制值基本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9.
根际通气性对马铃薯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槽栽方法,以根际全基质栽培为对照(CK:3 200~4 500μL/L CO2;20.1%~20.3%O2),研究了根际自然扩散通气处理(T1:2 000~3 000μL/L CO2;20.35%~20.5%O2)、根际管通气处理(T2:800~1 500μL/L CO2;20.5%~20.75%O2)和根际两端通气处理(T3:380~820μL/L CO2;20.8%~20.9%O2)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PSⅡ的潜在活性和原初光能转换效率以及光合代谢产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善根际通气条件能促进马铃薯光合作用与光合代谢产物的转运和积累。其中T2处理下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效果最好,其次是T1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