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月17日.由石家庄绿健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保定市养猪协会主办的猪病研讨会在保定东方大酒店召开。会上北京艾福美兽医事务所的余平良做了“猪无名高热病的紧急控制方案”的报告。他指出近期流行的猪的无名高热主要由猪变异性蓝耳病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Ⅱ型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毒、猪肺炎支原体病毒混合感染造成,并从生物安全策略、疫苗策略、消毒卫生策略、药物保健策略四个方面对当前流行的猪无名高热的紧急预防方案进行了讲解。其间提到由于国内该病的流行,使得国内大部分省份的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大量减少,将造成生猪收购价格的急剧上涨,预计在元旦前后生猪收购价将在每公斤9.2元左右.而且年底前价格仍会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2.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临床病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电镜直接观察从吉林省、辽宁省部分地区收集到的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病料,发现主要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副粘病毒、猪瘟病毒;将从吉林省的无名高热综合征病料中分离到的副粘病毒、病料原液以及由病料制得的自家灭活疫苗分别接种到血清检测无名高热综合征主要病原抗体阴性的健康仔猪,同时设立阴性对照,对临床感染的仔猪进行了病理变化、病毒分离、细菌检测等方面的鉴定分析,对无名高热综合征病原的致病特点、发病规律和灭活疫苗使用中出现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初步认定两省部分地区无名高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体为PRRSV,由病料所制得灭活疫苗在活体中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生猪发生了一种以"无名高热、发病率高、治愈率低"为主要特征的怪病,由于其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故对此类疾病我们统称为"高热病".目前在我国我国流行的猪高热病主要包括:猪瘟、猪蓝耳病、流感、圆环病毒病、链球菌病等几种疾病,针对以上几种主要猪高热病,本文作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4.
猪"无名高热病"又称猪"高热综合征",往往在5月份后开始发生,8月份出现流行高峰.该病是由猪免疫抑制病引发的病毒、细菌及原虫混合感染性疾病.如果不加强防范,发病后治疗不当,往往会给养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猪无名高热病是从2006年从我国南方数省开始暴发的一种流行性疾病,该疾病主要以高热、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的临床症状,对于猪只的生长造成重要的影响,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损失。笔者以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猪无名高热病的症状以及临床治疗为依据,探讨猪无名高热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猪无名高热”即猪无名高热综合症,是一种在夏秋季节高发,以持续高热和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猪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具有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经济损失大等特点。近年来,“猪无名高热”的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一些养猪密集地区出现以高热、不食、呕吐等症状为主的“猪无名高热症”.由于对真正的致病原因不甚明了.导致盲目采取防治措施.结果收效甚微。许多人认为是圆环病毒病、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及猪巴氏杆菌病等各种病原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鉴于不能明确的确定该病是何病因引起,则以猪只出现明显高热症状而将此病称为“猪无名高热症”。因此建议科学的饲养管理.加强防疫措施.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严禁杜绝饲喂发霉变质饲料等措施来预防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8.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及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本病是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我国90年代发现本病的存在,2000年出现较大面积发生,自2006年初以来,在大部分省区出现暴发性流行,即“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病,由于过去接触较少,防治经验缺乏,致使一些养殖户惊恐不安,基层兽医大束手无策,相关管理部门手忙脚乱。此病的流行待点是近代中国养殖猪业从未有过,  相似文献   

9.
猪无名高热病是由多病原感染所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由猪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及猪流感病毒等病毒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链球菌、附红细胞体、巴氏杆菌、放线菌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常造成误诊,故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同仁们的高度重视。现就一例猪无名高热病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仅供参考。1发病情况2012年9月20日某猪场发现个别猪出现咳嗽气喘,体温升高达40~41℃,食欲下降,曾用一些消炎退烧药物,收效甚微,且退烧后不久体温又有升高。根据问诊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确诊为猪无名高热病,经治疗基本痊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流行的以高热、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为特征的高热综合征造成了母猪、育肥猪大批死亡和淘汰,造成猪场非常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大量抗生素和合成药物的滥用,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与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结合中草药在预防和控制猪无名高热综合征中的应用实践,将该病发病不同时期的预防和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以期为猪无名高热病的中医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猪高热病又称做猪高热综合征、猪无名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此病具有发病迅速、传播快、损失大的特点,对养猪场的危害巨大。本文主要阐述了猪高热病的病因、流行特点、症状和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猪高热病又被称之为"高热综合征"、"猪无名高热病"或"猪高热征"。它是一种在夏秋季节多发,以持续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病症。具有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治疗效果差、经济损失大等特点。本文论述了生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提出防治措施,希望为防治猪高热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开栏寄语:自去年五月份我国部分省份发生猪无名高热病(后经专家诊断该病系由变异性的猪蓝耳病病毒引发,又被称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来,猪无名高热犹如凶神恶煞般地始终在威胁着我国的养猪业。据统计,仅今年1~5月份我国就因猪无名高热病造成1.8万头猪死亡。当前,又至猪无名高热病的高发期,为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农业部最近下发  相似文献   

14.
2001年7月我市某猪场发生一种以无名高热贫血、黄疸、鼻流脓性分泌物为特征的疾病,经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为猪的附红细胞体病。1 流行特点 该猪场4月份从外地引进240头苗猪供育肥用。5天后部分育肥猪发生腹泻和流感病,通过采取紧急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猪无名高热这个名词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每逢临床防治上遇到难度大、一时未能搞清楚的猪病 ,则被称之为无名高热。其实猪无名高热并非无名。如 2 0世纪的 60年代人们称猪瘟为无名高热 ,70年代人们称猪附红细胞体病为无名高热 ,80年代初人们称猪弓形体病为无名高热 ,90年代人们将非典型猪瘟 (亦称温和型猪瘟 )和猪嗜血杆菌病都称为无名高热。由于这几种病在当时没有能从病原、发病机理、临床诊断上搞清楚 ,防治措施跟不上 ,因而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目前这几种病在上述几方面均已搞清楚 ,而且在大部分地区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猪高热病又称为猪无名高热、猪高热综合征,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省市广为流行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猪高热病已成为目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给养殖户带来猪死亡和大量药费支出的直接损失,而且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引起母猪的流产和不孕,给养  相似文献   

17.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在猪群各生长阶段、各个季节均有可能发生,具有发病急、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危害巨大。该病的发病原因较多,其主要病原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本文介绍了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症状及引起该病发生的诸多病因,如猪苗、环境、饲料、免疫、保健,并从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和接种等预防工作、灵活运用中草药、提高营养水平、减少应激因素等方面介绍了猪无名高热综合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规模化、集约化、高密度的饲养方式,容易造成疫病的流行,养猪业的效益越来越受到疾病的制约,由于疫病杂且流行猖獗,特别是口蹄疫病、猪瘟、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等,以及近期发生的猪无名高热,使得猪场一旦发病,将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相似文献   

19.
郭延敏 《动物检疫》2011,(12):67-69
菏泽某猪场出现了一种以无名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猪病,对发病猪场进行实地走访并采集典型发病猪病料。采用染色镜检和细菌培养等方法鉴定,结果从发病猪体内分离到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氟苯尼考、头孢呋肟、先锋噻肟、氨苄西林钠高敏,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四环素中敏,而对链霉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不敏感;通过对病猪料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为阳性,表明该猪场暴发的无名高热综合征是由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20.
菏泽某猪场出现了一种以无名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猪病,对发病猪场进行实地走访并采集典型发病猪病料。采用染色镜检和细菌培养等方法鉴定,结果从发病猪体内分离到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氟苯尼考、头孢呋肟、先锋噻肟、氨苄西林钠高敏,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四环素中敏,而对链霉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不敏感;通过对病猪料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为阳性,表明该猪场暴发的无名高热综合征是由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