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暑假期间 ,走访了几个蜂场 ,具体了解今年蜂螨危害的情况 ,蜂农一致反映今年螨害特别严重 ,已经危及下半年的蜂产品生产及蜂群的繁殖和发展。1 危害情况1、1葛师傅 ,家住姜堰市太宇乡饲养意蜂40多箱 ,今年 5月上旬 ,开始发现蜂螨较多 ,蜂体上的寄生密度较大 ,封盖房内检查 ,也发现较多若螨 ,特别是雄蜂房内更多。到 5月下旬 ,危害已相当严重 ,群势急剧下降 ,甚至发现弃箱而逃的现象。1、2封师傅 ,泰州市郊区业余养蜂 1 5箱 ,由于养蜂理念上的差异 ,对养好蜂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饲养环节上抓得不严 ,导致蜂螨危害更是猖獗 ,群势下降 ,幼蜂体…  相似文献   

2.
宋廷洲 《中国蜂业》2004,55(2):20-20
当前,市场出售的部分治蜂螨药,杀螨效果不理想,大小蜂螨产生抗药性,治螨不落螨,使蜂螨寄生率直线上升,夏末秋初达到高峰,对培育越冬蜂危害最大.去年,我地有两家蜂场遭受螨害,无翅幼蜂到处可见,过冬时,一家60群蜂合并为17群,另一家25群蜂只剩12群.  相似文献   

3.
王仰虎 《蜜蜂杂志》2018,(9):I0004-I0004
饲养西方蜜蜂的同仁都会受到蜂螨的困扰,防治蜂螨的艰辛不言而喻,每年夏秋季节蜂螨就是养西蜂同仁的一个硬坎,有经验的师傅抓住关键环节,仍能勉强维护蜂群的强壮。但因螨害而垮掉的蜂场、蜂群的事例屡见不鲜。幸好有不少养蜂师傅和书刊都提倡绿色治螨、生物治螨,最实惠又显效的莫过于生产雄蜂蛹,既能明显降低蜂螨的寄生率,又有可观的收入。美中不足之处:取蛹麻烦,特别是转地蜂场;保存更不易,一不小心还容易变质。  相似文献   

4.
<正>养西蜂必治螨,有蜂必有螨,这是养蜂人普遍的认识。老养蜂员也会遇到新问题,各种治螨药都在用,效果并不佳。下面就我最近发现的问题和造成的损失总结几点经验教训,与同行交流,以引起大家的注意。1生产雄蜂蛹可以不治或少治螨是错误的近年来,我地蜂场大都在生产雄蜂蛹,因雄蜂蛹带走了部分大蜂螨,抖脾后发现脾上还有小蜂螨,就认为可以控制蜂螨。实际上幼蜂照样被大小蜂螨危害,稍不注意就蜂螨成灾。若不断子治螨,怎么也控  相似文献   

5.
李夙根、刘从堂两同志合编的《蜂螨及其防治》一书说,我国小蜂螨发现的时间是1958年,即上铙农校蜂场在江西横峰放蜂时发现有少量蜂螨。接着,江西高安县某蜂场、广州畜牧场、广西农校蜂场、柳州市蜂场于1960年和1961年相继发现小蜂螭成灾。……1952年3月我父亲已养有意蜂15群(每群都有一继箱)、圆桶中蜂4群。查意蜂时,我看见父亲捏死了不少雄蜂,同时,父亲还说中蜂和意蜂身上生有不少小蜂螨紧附不放。  相似文献   

6.
去年在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协助下,我们以杀螨1号、2号、杀螨净分别与“强力”巢房熏蒸杀螨剂(以下简称强力杀螨剂)相结合,进行了“一次性”防治蜂螨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与建议综述如下。一、试验与效果(一)选场:选四个有代表性的蜂场,各场确定10群蜂。总计参试蜂387框,其中有蛹脾202框。(二)设计:孝德蜂场:杀螨1号+强力杀螨剂;陵园蜂场:杀螨1号+强力杀螨剂;柳营蜂场:杀螨2号+强力杀螨剂;县种蜂场:杀螨净+强力杀螨剂。(三)操作程序:1·检查蜂螨寄生率:蜂体寄生率;蜂蛹内寄生率。2·提出各群内的封盖蛹脾标记后,放入空继箱内,每个继箱内放8张脾。  相似文献   

7.
一、雄蜂诱螨操作方法 根据蜂螨喜欢寄生于雄蜂蛹的特性,每群蜂准备2张雄蜂脾引诱蜂螨.操作方法: 1.越冬蜂包装前诱螨 蜂群子脾基本出尽准备放王前,视群势加入1~2张雄蜂脾,连续几个晚上用温热糖水饲喂,让蜜压子圈,使蜂团升温散团,蜂王开始发肚时放王,待放王第2~3天快速检查产卵情况,把产上卵的雄蜂脾留在原位.  相似文献   

8.
<正>小蜂螨和大蜂螨均寄生于蜜蜂蜂体。大蜂螨在蜂群较为常见,寄生率低时不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与生产。小蜂螨虽不是每年都发生,若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当,蜂群损失严重。2012年我地小蜂螨危害严重,我的蜂群也受到小蜂螨危害。发现残翅蜂时,我意识到有螨害,随后进行查脾,喷水剂治螨药,挂螨扑,均未见落螨,想起闻喜蜂药厂寄来的试用药,投至巢箱1.5小时,在巢门口的容器内发现1只大螨和1只小螨,小螨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见。我立即用治小螨的药物进行防治,结果两群蜂损失严重,其他蜂群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9.
<正>东北黑蜂保护区域内大蜂螨,属寄螨目,瓦螨科,是蜜蜂体外寄生螨,常年在蜂群中都有发生。大蜂螨不仅寄生在成年蜂体上吮吸其体液,使蜜蜂体质衰弱,烦躁不安,影响哺育繁殖、采集和蜜蜂寿命。更主要的是它潜入封盖子内产卵繁殖,尤其喜欢寄生在雄蜂房内,吮吸幼虫和蛹的血淋巴液,造成大量蛹虫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即使出房也是翅足残缺,失去飞翔能力。巢门前可见翅足残缺幼蜂爬行,被拖出的死蛹体上有白色若螨,成螨为暗红色。有的蜂螨寄生在蜜  相似文献   

10.
冯峰 《蜜蜂杂志》2002,(1):18-19
(上接2001年第11期) 2 非传染性“爬蜂病” 2.1 蜜蜂寄生螨 危害蜜蜂的寄生螨有内寄生螨:武氏蜂盾螨,又称壁虱;外寄生螨:雅氏瓦螨,又称大蜂螨,亮热历螨,又称小蜂螨。在我国,目前尚未发现武氏蜂盾螨,而大蜂螨和小蜂螨在蜂群中普遍存在。 2.1.1 蜂螨对蜜蜂的危害 (1) 大蜂螨对蜜蜂的危害 大蜂螨于1956年前后,首先在江浙一带饲养的意蜂蜂群中发现,1960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爆发危害。……  相似文献   

11.
新西兰发现大蜂螨大洋洲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曾是世界惟一没有发生蜂螨危害的地区。然而 ,在 2 0 0 0年 4月 1日新西兰已经确认发现大蜂螨 ,为韩国蜂螨的变异。新西兰已有 4 0年不允许进口成年蜜蜂 ,据新西兰农林部的报道 ,今年 5月 2 9日他们继续对全国 2 4 69个蜂场的 4 7,683群蜂进行了检查 ,对 1 0 ,4 0 3群蜂用阿皮斯坦 (螨扑 )检测 ,结果 2 79个蜂场发现了大蜂螨。主要在以下几个地区发现大蜂螨 ,一是奥克兰 ,新西兰最大的城市 ;二是豪拉基平原 ,位于奥克兰东南部80km ;三是猕猴桃主产区普伦蒂湾。此外 ,还在北岛霍基安卡地区…  相似文献   

12.
继大蜂螨迅速向我国养蜂场侵袭传播之际 ,1 960年前后 ,又在广东首次发现小蜂螨 ,其蔓延速度之快 ,并不逊于大蜂螨。广大养蜂科技工作者对大、小蜂螨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治方法 ,做了大量的探讨研究工作 ,但是对小蜂螨的越冬场所等方面仍在继续观察探讨中。现根据笔者初步掌握的资料 ,将有关小蜂螨寄生的研究动态简介如下 ,供蜂友参考。龚一飞等于 1 962年 7月 6日对寄生有大、小蜂螨的意蜂群 ,在巢内抽样摄取雄蜂、幼蜂和壮年蜂一定数量泡入 70 %酒精中 ,蜂螨则沉入液底。其小蜂螨比例如下 :表 1 寄生于蜜蜂体上蜂螨的检查结果蜂类别 检查…  相似文献   

13.
范道钦 《蜜蜂杂志》2004,(12):25-26
在蜜蜂病敌害中,蜂螨是对蜂群危害最为严重的敌害之一。养蜂人若不谨慎对待,一旦螨害发生,轻则群势受损,重则全群覆灭。我们在养蜂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懈努力摸索防治蜂螨的经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 了解蜂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大蜂螨主要寄生在蜂体及巢房中。蜂群春繁后有封盖子脾时蜂螨开始繁殖,随着子脾增多和群势的增强,蜂螨寄生率则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秋季,群势下降,子脾减少,但蜂螨仍处在繁殖期,并向少量子脾与蜂体集中寄生;秋末冬初,当蜂群内无子脾,大蜂螨也停止繁殖,并以成螨状态寄生于蜂体,以吸吮蜜蜂体液为食,随蜂越…  相似文献   

14.
浙江宁波北门荆方九 :闻喜蜂药厂欺骗用户令人气愤 !2 0 0 0年 3月 1 7日 ,我将厂家寄来让试用的 4片闻喜菊分别放在 4群蜂内 ,第 4天观察 ,每群落螨 50~ 60只 ,效果很好。接着我又将这 4片药放到别蜂群内 ,效果也很显著。我立即汇款购买回 1 0包闻喜菊 ,4月 1 2日收到货后放入蜂群内 ,4月 2 5日我发现一箱在隔王板外下方造起一大张雄蜂脾 ,雄蜂房大都封盖 ,挖出一看 ,大蜂螨就爬出来了。在这张雄蜂脾上找出大蜂螨 68只。可见造雄蜂脾、放闻喜菊、大蜂螨繁殖是三者同步进行。闻喜菊除螨效果一点也没有。黑龙江密山市太平村丁永财 :闻喜菊用…  相似文献   

15.
韩式勤 《蜜蜂杂志》2005,25(9):10-11
蜂群秋季管理的重点是培育好越冬蜂,只有抓好越冬蜂的质量和数量,才能为来年蜂场的发展和蜂产品的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除了采取常规的培育越冬蜂的方法外,还应用了强弱群结合繁殖和保存越冬蜂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种方法是在实践中产生的。1998年培育越冬蜂开始日的前12天,通过全场治螨,发现有一个强群蜂螨的寄生率特别高。如果按常规喷治3~4遍,由于子脾太多,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很可能因蜂螨危害成为越冬弱群。出于治螨试验目的,决定对该群采取特殊措施,彻底治螨后重新培育越冬蜂。哪怕只能培育4张大子脾,越冬群也不会太…  相似文献   

16.
关振英 《中国蜂业》2001,52(3):21-21
蜂螨从 2 0世纪 60年代传入我省以来 ,对我省养蜂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至今虽然许多蜂场都采取了防治措施 ,但仍有部分蜂场深受其害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未掌握治疗最佳时期1 繁殖期治螨 :众所周知 ,蜂螨的繁衍是雌螨在工蜂或雄蜂幼虫快要封盖时潜入幼虫房内产卵危害 ,如果在繁殖期采用水剂进行喷治 ,只能杀死暴露在蜜蜂体上的蜂螨。尽管可采取麻烦的分巢治疗方法 ,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由于春末夏初蜂群繁殖比蜂螨繁殖速度快得多 ,螨害被掩盖住了。当蜂群发展到极限时 ,蜂螨繁殖也达到高峰 ,群内光见子脾 ,蜂数却不断下降 ,…  相似文献   

17.
杨朝环 《蜜蜂杂志》1999,(11):19-20
2.5蜂螨蜂螨有大蜂螨、小蜂螨2种,都是蜜蜂体外的寄生虫。中蜂少见蜂螨危害,而外来蜂种,如意大利蜂,蜂螨危害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养蜂场,对蜂群造成的损失很大。蜂螨在蜜蜂幼虫即将封盖的时候潜入巢房,封盖后1~2天便开始在巢房中产卵。螨卵孵化成若虫后,吸食蜜蜂幼虫、蛹的体液。蜂螨在蜜蜂的雄蜂房内产卵特别多,一个房孔可达10多粒。当蜜蜂的蛹羽化出房时,若螨已发育为成螨随幼蜂出房。成螨寄生在工蜂翅的基部和腹部环节间,初出房的幼蜂体上螨较多。蜂群受蜂螨危害时,幼虫缺乏营养、发育不良;羽化出房的幼蜂,翅膀残缺、…  相似文献   

18.
周婷 《中国蜂业》2002,53(1):42-42
美国中北部地区大蜂螨寄生水平对越冬蜂群的影响1 987年美国首次发现大蜂螨。养蜂者面临用杀螨剂治螨或让蜂群垮掉。在美国中北部养蜂者没有一种可靠的科学依据来确定何时治螨。我们于 1 999年冬对内布拉斯加越冬蜂群检测大蜂螨寄生水平对其影响。 1 999年 2月对内布拉斯加州米德湖附近的 6 5群蜂分别取样 ,根据大蜂螨感染水平将这些蜂群分成 4个组 ;4月份 ,计算出每平方英寸的幼虫数、每框的成蜂数以及幼虫脾的数量。当每只蜂体的大蜂螨数量不超过 0 2只时 ,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 ;当每只蜂体的螨数超过 0 2只时 ,指标明显降低。这项工作是…  相似文献   

19.
据笔者观察 :大小蜂螨在蜜蜂成为大幼虫后 ,潜入其巢房进行繁殖和危害。蜂螨在蜜蜂子脾巢房里孵化并生长发育成熟后 ,随着新蜂的出房而离开巢房。离开巢房后 ,大蜂螨寄生在成蜂体上危害成蜂 ,小蜂螨在封盖子脾上继续危害蜂儿 ,并都再潜入大幼虫巢房 ,再繁殖 ,再危害。如此周而复始。小蜂螨的危害远大于大蜂螨。蜂群遭到螨害后 ,轻者群势下降 ,产量减少 ,重者甚至“全军覆没”。因此一年之中 ,治螨就成了防治蜂群病敌害中的头等大事。每一群蜂在正常情况下 ,只有 1只发育完全的雌蜂 (即蜂王 )产卵 ,而雌螨却都能“生儿育女” ;前者的繁殖是有…  相似文献   

20.
治蜂螨心得     
<正>养蜂老师傅曾经说过:要想养好蜜蜂要勤治螨,看好蜂王,别让蜂群挨饿。大小蜂螨是意蜂的"克星",蜂螨成灾有时就会让蜂群全军覆灭,蜂螨危害严重时出现大量无翅幼蜂爬出箱外死亡,工蜂身上附着蜂螨吸取血淋巴,这时蜂群群势迅速削弱。受蜂螨危害的蜂群体质弱、寿命短、采集力差,雄蜂生殖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