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白鹤沐浴(1)洁具涤尘当在先,谓如白鹤沐清泉。孟臣壶(2)上水经过,杯有若琛(3)浴后编注:(1)白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2)孟臣壶:乌龙茶具,来自人名。史载明天启年间宜兴著名制陶师叫惠孟臣,他精制的紫砂茶壶落有“孟臣”款,茶人遂习惯称为“孟臣壶”。(3)若深杯:亦来自人名,史载“若深所制茶杯”形美质佳。(二)观音入宫(1)茶名雅号铁观音,品种优良环宇闻。问得入宫茶几许?常规容量五公分。注:(1)观音入宫(投茶):把铁观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公分。(三)高山流水(…  相似文献   

2.
名壶有位老茶客,珍藏一把祖传名壶。此壶深褐色,其状扁平,正合名壶四字要诀:小、浅、齐(壶口、滴嘴、把柄三山相齐)、老(茶锈密结)。如此名壶,孤寡一人的老茶客只知祖传,不详何朝何代之物,平日视若珍宝,从不示人,常一人于内室执壶摩挲再三,说不清品还是品壶。相熟茶文亦只晓他藏一名壶,供春还是孟臣,不得其详。一天晚上,老茶客茶后熄灯上床,无意碰落壶盖,只听“啪”地一声。他立时大惊失色,脑袋“嗡”然作响,料定壶盖必破无疑。辗转反侧,越想越悔,盖已没有,见壶伤心,要它作甚?起身拿壶隔窗扔去,“哗啦”一响,再…  相似文献   

3.
表·嫂·茶     
男人饮酒,女人喝茶。赣中安福县农村妇女喝茶的花样很多,一辈子有喝不完的茶。孩子出生要喝“毛毛茶”,孩子满岁要喝“百岁茶”,女儿定亲要喝“妹妹茶”,出嫁之前要喝“嫁娘茶”,新娘化妆要喝“开面茶”,儿媳怀孕要喝“好事茶”,当了奶奶要喝“三代茶”。这些茶都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喝的,而最为独特、人员最多、时间最长的,还是一年一度的“表嫂茶”。“表嫂茶”只供婆婆妈妈婶子大嫂喝,她们都是名副其实的老表嫂,没有嫁老公的姑娘是没有资格参加的,至于男客们那就更要靠边站了。一年一度的“表嫂茶”是从元宵节后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饮茶考古谈茶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顺超 《农业考古》2003,(4):161-163
茶文化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茶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茗、荼、荼茗、葭、萌等。一般认为,“茶”字在唐以前的文献记载中还未出现过,是唐代人把古“荼”字减去一笔而成“茶”字。“荼”是“茶”的古体字,“茶”是从“荼”字分化出来的。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  相似文献   

5.
婺源茶道浅论江西省婺源县旅游局萧诚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民族种茶、饮茶、茶事、茶礼、茶俗、茶德的悠久历史,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凝聚着千百年来历代茶人的辛劳和智慧。“客来奉茶”、“以茶会友”、“以茶代酒”,是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与礼俗,历为世人所...  相似文献   

6.
丁文 《农业考古》2003,(4):209-220
关于陆羽的功绩,历史上早有定评。毫无疑义,陆羽是中国茶学的奠基人。他以7211字的《茶经》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茶学界的崇高地位,赢得了“茶神”、“茶圣”、“茶仙”之类的美誉,——这一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此外,他还被人称作是“诗人”、“书法家”、“方志家”、“地理学家”、“谱牒学家”等等,人们不管那一顶顶桂冠戴  相似文献   

7.
喝茶谈茶     
喝茶谈茶王广彬“茶”是饮料,是圣草,也是姻缘草。远古时代我国就发现了茶,经过数千年的探索到现代为止,已经被广大人民认定和接受。以茶治病、以茶解暑渴、以茶会亲友、以茶缔结婚姻等等,广为流传。“寒夜客来茶当酒”之句,和“开门七件事,盐、油、柴、米、酱、醋...  相似文献   

8.
茶歌探源     
李沁遥  廖婷 《农业考古》2004,(2):228-230
我国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茶诗、茶歌、茶文化渊远流长。“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唐陆羽《茶经》)至三国、西晋,茶人茶事多有所见,茶诗、茶歌始有载记。西晋左思《娇女》诗中有记:“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钅历)”,写的是左恩的两位娇女心急品茗,对“鼎”吹气的娇态可掬。从现存茶史资料来看,茶叶成为  相似文献   

9.
几十年来,从(广东)省内到省外,从国内到国外,人们一提到工夫茶,总要举潮汕工夫茶(或称潮州工夫茶)为例,对孟臣罐、若琛杯,对“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津津乐道。 潮汕工夫茶被称为广东三宝(1),潮汕地区的品茶习俗被视为工夫茶品饮艺术的代表,在中国茶艺之林一枝秀出,使后人得以了解中国茶艺的璀灿和中国茶道的精博,有人说:“中国茶道在潮汕”,这话绝非“信口开河”,而是有一定道理的。饮茶遍及潮汕城乡各个角落,潮汕人对茶具及品饮程序的讲究是全国少有的。 何谓潮汕工夫茶?我们可以从工夫茶名称的来历、工夫茶品饮程…  相似文献   

10.
刘菁 《今日农村》2002,(4):9-11
中国“国饮”为何物?茶也。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曰“琴棋书画诗酒茶”。无论至俗与至雅,中国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茶。“叶羞雾含轻抖出,香借风送得雨还”———倘若品茗闻香时能见此情此景,我心足矣。对茶的偏爱使我认识了“得雨活茶”,因“得雨”又知道了景德镇有个德宇集团。“得雨”的灵气中国茶之灵气离不开一个“水”字。“西湖龙井”中的“井”、“庐山云雾”中的“雾”,莫不沾连着“水”意。“得雨活茶”,只小小一个“雨”字便平添了烟雨朦朦、叶羞含雾的茶之境界。“得雨活茶”进入人民大会堂成为特供茶…  相似文献   

11.
茶圣陆羽在余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清源 《农业考古》2002,8(2):25-27
唐代茶圣陆羽(733—804年),其足迹遍及全国32州的茶叶产区,经多年的认真考察,写出了《茶经》三卷,《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故后人称奉他为“茶圣”、“茶仙”、“茶神”。……  相似文献   

12.
“名泉”剖议江西婺源茶厂王广彬“名泉”分别开说:名,是出名,名冠天下。泉,是从峡谷岩隙中,长年不断、涓涓流出的活水。俗称山骨水、合二而一,就叫“名泉”。“茶为水之神、水为茶之体。”有好茶而无好水,茶难以发其香;有好水而无好茶,水难以显其灵。好茶好水互...  相似文献   

13.
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陆鸿渐。茶,弥漫于人间,融合于生活,升华为文化。它既不是饮食文化,又不是娱乐文化,而是纯正的、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和茶人追求着一个至高无尚的理想,就是政通人和,国富民强。这是出于茶的本质。陆羽《茶经》一本正经;茶之德行,俭是本性。政通人和“政通”。就是政治清明,“人和”,就是人民团结。“政通人和”出自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正是茶文化所追求的。陆羽《茶经》,反复强调了一个“俭”字,在“一之源”中,谈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五之煮”中,提出了“茶性俭…  相似文献   

14.
杭州泉话     
杭州是名茶之乡,俗话说,“好茶需好水”。这是因为茶与水的关系至深,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质能直接影响茶质,中国人历来很讲究泡茶用水,尤其是古代文人雅士更是对佳水孜孜以求。古人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也就是认为“清轻甘洁”的泉水最宜泡茶。作为“茶都”的杭州,同样名泉荟萃,宜茶之水很多。宋人耐德翁在《都城纪胜》书中说:从五代吴…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第25回里,王熙凤当众对林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为何吃了人家的茶,就得给人家当媳妇?原来,自唐代“茶圣”陆羽撰著《茶经》后,茶在我国人们生活中摆上了重要地位,在海峡彼岸台湾,人们习称茶叶叫“茶米”,意寓茶叶比大米更重要,故冠在“米”之前。台湾同胞中,相当大部分是古代闽南、粤东的移民后裔,台湾同胞秉承闽南、粤东的饮茶风习。至今,台湾民问饮茶之风不但盛行而且十分讲究,男婚女嫁也以茶为礼。适婚闺秀接受男方聘礼叫做“下茶礼”或“茶定”。据载,早在明朝,就已有了这…  相似文献   

16.
林更生 《农业考古》2004,(2):207-208
位于福建北部山区的建瓯市,古称建州,是著名的茶业产地,现今所说的“建茶”,实际上是指产于建溪流域的茶叶,其“建茶”也并因产于建溪流域而得名。建溪横贯建瓯市,经南平市下汇闽江。宋代建州北苑所产的龙凤茶,精奢无比,被认为是中国茶的“龙头”,是中国最高制茶工艺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7.
说“紫”     
说“紫”浙江湖州寇丹陆羽在《茶经》上说茶是紫者上,笋者上,故将阳羡,顾渚之茶名为“紫笋”,作贡茶。近年,不少学者在论及紫笋茶时,往往把紫色作为该茶的特征来描述。但笔者虽见紫笋茶芽确带紫红色,然在广东、福建、云南茶区所见,几乎所有茶芽稍肥壮者均带紫色,...  相似文献   

18.
陈香白 《农业考古》2000,(2):170-172
所谓“茶馆文化”,概言之,就是茶馆方法的发现、发明、推广和应用的过程及其产物。 李春泰指出:“作为人工制品的文化是方法的结果;一般地说,方法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原因”。中国茶馆的发展,其文化形态的决定因素就是方法。 人类处于蒙昧时期,尚未形成“茶”的概念,茶与相类植物只能被当成生活的必需品食物而存在。接着便是认知了茶的“解毒”功能,这了不起的“发现”与“发明”,使茶进入“药用”时期。接着又是众所周知的“饮用”时期,茶馆文化便应运而生。 一.茶摊:茶叶义卖、营生并举的方法 由饮茶进而演变成营生和服务…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杭为茶都”,要将杭州这一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打造成为茶叶加工、贸易、展示、信息中心。余杭径山茶,有着茶资源丰富,茶种植条件优越,茶产业基础良好,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品牌知名度较高,茶旅游特色鲜明等特点,具备成为杭州“茶都”重要组成部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余杭径山茶要乘势而上,在打造“茶都”中扮演重要角色,力争成为“杭为茶都”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20.
余悦 《农业考古》2002,(2):300-303
“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与酒作伴;多少文人墨客,与茶结缘。“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此为茶诗;“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此为茶联;更有茶匾,如“陆羽遗风”;茶碑,如“龙井问茶”。以茶为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