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早毛豆、夏大豆、特用豆和芽用豆类计18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早毛豆各品种的全生育期无明显的影响,而其它类大豆品种的全生育期均随播期的延迟而缩短.除早毛豆外,大豆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成英数和单株产量多随播期的延迟而降低;百粒重在35g以下的,播期对百粒重的影响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2.
播期对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播期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中熟型大豆黑农48为试材,依托2017年哈尔滨农试站3个播期试验,分析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光合参数、气象和产量数据。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适播比早播、晚播有所增加,Pn、Tr和WUE适播比早播、晚播分别提高14.86%和15.67%、1.06%和1.35%、14.37%和14.83%;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叶绿素含量(SPAD)随着播期推迟变化不同,与适播相比,早播、晚播条件下Gs变化幅度分别为17.72%和-20.35%、Ci变化幅度分别为9.53%和3.72%,随着播期推迟Gs呈降低趋势,而Ci呈先降后增变化;而在鼓粒期随着播期推迟SPAD降低。(2)光合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影响大豆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形成。Pn与Tr、WUE、光合有效辐射(PAR)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Ci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逐日气温(Ta)与Tr、Gs与Ci分别存在显著、极显著正相关,Ta、Gs分别通过影响蒸散和Ci起间接...  相似文献   

3.
4.
播期对大豆开花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陈洁敏  杨方人 《大豆科学》1998,17(3):225-230
通过对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开花结英规律的调查,建立了大豆开花模式,结果表明,在大豆开放小花数量累积的概率与开花日序呈对数函数关系。回归模型为:YP=A+B.Lnx;确定了不同播种时期处理的,“有效花期”范围;分析表明“有效花期”较长,落花落英率较小,产量罗高。“有效花期”长短与结英率及产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不同处理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播期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郑单958、辽单565、沈玉21、先玉335、铁研24和中地77这6个中熟、中晚熟玉米品种在5个不同播期处理下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相关性状和抗病性的分析表明,适时早播能延长生育期,使大多数品种获得高产,沈玉21的品种播期适应性很强,在各个播期的产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密度和播期对六安地区亚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地处江淮的六安地区完全可以种植纤维亚麻,原茎产量以黑亚14号在播种量120kg/hm^2水平下最高,种子产量则以阿里安在播种量60kg/hm^2水平下为宜.而播期只对亚麻各生育时期的生长速度有影响,对原茎和种子的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2017-2018年以早熟(鑫鑫1号)、中熟(富民985)和晚熟(沈玉21)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3个播期对不同熟期品种玉米子粒产量、茎秆力学特性及倒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熟品种早播子粒产量最高,比中播和晚播处理分别增加7.6%和28.4%。中熟品种早播,茎秆拉力(SBF)、基部第3节间穿刺强度(RPSTI)和第4节间压碎强度(RCSFI)较中播和晚播处理分别提高10.0%~24.7%和15.1%~57.3%。晚熟品种早播,SBF、RPSTI和RCSFI较中播和晚播处理分别提高27.2%~33.8%和34.0%~70.7%,中熟和晚熟品种播期推迟倒伏率最大增幅分别达49.2%和61.2%。综上,推荐采用中晚熟品种适期早播以提高玉米产量和生理成熟后茎秆质量,降低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8.
9.
播期对水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六个品种为试材,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播期对不同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间产量差异显著,播期推迟,多数品种的产量下降。另外,每穗批粒数、每穴成粒重的播期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每穗批粒数的品种播期互作效应显著,因而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播期。六个品种中,沈农315、辽粳454在4月23日播种,6月2日移栽,适于当地种植,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播栽期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不同播栽期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早籼稻均以Ⅲ期播种产量最高,过早或过晚播种产量均有降低;两个晚籼稻刚好和早籼稻相反,Ⅰ、Ⅱ期播种产量均显著高于第Ⅲ、Ⅳ、Ⅴ期。播栽期对水稻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显著,而对每穗粒数影响不明显。单株分蘖少、群体有效穗少以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低是早籼稻Ⅰ、Ⅱ期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而结实率显著降低是推迟播栽期引起两个晚籼稻减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千粒重的下降和成穗数的降低。根据本试验结果,探讨了非最佳播期下提高水稻产量的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播种期对芝麻生育期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4月30日到7月29日设立10个播种期,研究不同播种期对芝麻生育期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芝麻生育期影响明显,呈先升后降,然后小幅上升的趋势;随着播种期推迟,芝麻株高、始蒴高度和单株产量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其中单株产量于5月21日播种达最大值;蒴节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呈不断下降趋势;蒴果长和蒴果宽变化不明显;空稍尖长度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于第6期(6月9日播种)和第7期(6月19日播种)达最大值;播种期之间的小区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播种期对芝麻生育期和产量性状影响明显,适宜播期为5月上旬到7月中旬,其中5月下旬播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期下水热因子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播期下水热因子变化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白燕2号裸燕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年探究了5个不同播期(4月18、4月28日、5月8日、5月18日、5月28日)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的推后,燕麦生育期缩短5~14 d;播期每推迟10 d,营养生长期平均推迟5~9 d;燕麦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分配、全生育期降雨总量和苗期积温提高。(2)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量和整个生育期降雨总量增加有利于燕麦产量提高,分蘖到拔节期积温和拔节到抽穗期的降雨量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到灌浆期的降雨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灌浆到成熟期期间降雨不利于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形成。(3)5月28日播种的燕麦生长表现最佳,株高、茎粗和籽粒产量分别较4月18日播种提高了21.57%、25.12%和24.91%;燕麦品质以5月18日播种表现最优,β-葡聚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较4月18日播种平均提高了43.11%、9.22%和14.65%。总之,我国北方燕麦主产区不同的播期主要因为各生育时期的降雨量不同而影响燕麦产量和品质,其中拔节到灌浆期间的降雨量增加有利于燕麦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提高,燕麦全生育期总降雨量增加有利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天优8019属感温性品种,但其秧龄弹性较大。在衢州作连作晚稻种植,表现为株型紧凑,耐肥抗倒,成穗率高,穗大粒多,产量潜力较大,但必须掌握适期播种才能实现高产稳产。在本试验条件下,以6月20-25日播种,秧龄控制在30~35 d,叶龄8.9~9.4叶时移栽,保证本田有3.08~3.27叶的营养生长叶龄,较有利于实现其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莜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莜麦新品种(系)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研究了种植密度对6个引进莜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种植密度及二者的互作对莜麦产量影响均不显著,但品种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极显著,种植密度及其与品种的互作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密度有降低产量的趋势.其中,8711-12-1-58、989D-11和坝莜1号的产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坝莜6号的产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它们的适宜种植密度,8711-12-1-58为600万粒/ha,989D-11、坝莜1号和坝莜6号为375万粒/ha.  相似文献   

15.
刘永安  陈志国 《麦类作物》2008,28(1):140-143
为给莜麦新品种(系)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研究了种植密度对6个引进莜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种植密度及二者的互作对莜麦产量影响均不显著,但品种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极显著,种植密度及其与品种的互作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密度有降低产量的趋势。其中,8711-12-1-58、989D-11和坝莜1号的产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坝莜6号的产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它们的适宜种植密度,8711—12-1-58为600万粒/ha,989D-11、坝莜1号和坝莜6号为375万粒/ha。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培措施与播种期对西藏青稞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倒伏一直是生产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探讨缓解青稞倒伏的栽培措施,通过设计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研究断根、镇压、喷施矮壮素等农艺措施以及不同播种期对青稞倒伏比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青稞采用断根的农艺措施能显著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减少倒伏,提高产量(P0.05);播期试验发现青稞晚播时分蘖较强,加剧了倒伏风险,穗粒数与千粒质量也随之降低。建议在拉萨地区青稞播种提前7 d,能显著减少倒伏,提高产量;在作物分蘖中期进行中耕除草,也能有效缓解倒伏。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抗倒伏能力强的高产裸燕麦品种,对16个裸燕麦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产量进行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对与抗倒伏相关的7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裸燕麦品种间地上部生物量构成、主要农艺性状、茎秆基部第二节间形态及倒伏指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株高和穗位高是评价裸燕麦抗倒伏能力的关键。产量较高的白燕2号、白燕18号、花早2号的株高、穗位高较低,倒伏指数较小且田间未发现倒伏;坝莜14号、晋燕17号虽具有较高产量,但其株高、穗位高较高,倒伏指数较大,且田间分别表现为7级易倒伏和5级中抗倒伏。白燕2号、白燕18号、花早2号抗倒伏综合表现良好,产量高,适宜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及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黑河38大豆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引进黑龙江省大豆品种黑河38,对不同播期处理的产量性状、生育期结构、叶面积指数消长、生物产量积累动态、器官平衡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沈阳地区种植,随着播期延迟,生育日数逐渐缩短,最大叶面积指数下降、单株生物产量的积累减少.各播期间单株粒数、百粒重、小区产量差异显著,单位面积产量以6月9日播种最高,迟至7月11日播种,仍可获得较高产量,可作为春小麦或马铃薯下茬利用.以黑河、沈阳两地同期播种相比较,产量和品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深松与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深松和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的调控,分析深松与旋耕条件下不同播期群体冠层结构特点,明确塑造高产群体冠层结构的耕作方式及适宜播期。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耕法设2个水平(深松与旋耕),副区播期设3个水平(4月25日、5月10日和5月25日),研究深松与不同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可适当延长玉米生育进程,对玉米植株形态、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势(LAD)、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及产量的影响均表现为深松>旋耕(CK);播期处理间其冠层结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早播>中播>晚播;随着播期推迟,早播(4月25日)产量较5月10日、5月25日分别提高3.61%和43.38%。说明深松条件下早播利于群体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0.
选取辽宁省5个主栽玉米杂交种丹玉405、丹科2151、丹玉801、丹玉508和先玉335及5个骨干自交系丹299、丹717、丹TX-2、丹D15和PH6WC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延后玉米各生育时期和生育期有不同程度延长,株高、穗位高和空秆率有所增加,病虫害发生程度加重,果穗性状不断劣化,产量逐渐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南繁玉米播种的最佳时间在每年的10月末至11月初,如遇特殊的台风天气影响播期可适当推延,在最佳播期播种可以降低田间管理难度,获得较高产量,方便晾晒储运,也为北方春季试材准备赢得充足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