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红外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西云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150-152
摘 要:样品的水分含量、粒度等因素对近红外的检测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在近红外实验室分析中,为获得较好的分析准确度,一般需采用干燥和粉碎等处理。本文以云南烤烟样品为实验材料,在近红外分析样品的前处理中创新性的采用微波快速干燥技术以及普通家用食物粉碎机快速粉碎的方法,使整个样品前处理时间可控制在5分钟以内,同传统烘箱干燥、粉碎过筛等方法相比其处理速度可提高几十倍。实验结果表明:当样品的水分含量差异较大时,通过微波快速干燥方法能有效提高和保证模型分析的准确度;烤烟样品经过普通家用食物粉碎机快速粉碎25秒后可消除粒度差异对近红外检测结果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近红外分析工作者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干燥和粉碎技术,从而简化样品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2.
江西红壤旱地木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筛选出更适宜江西省种植的木薯高产品种,以19个品种(或品系)为材料,对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鲜薯产量高于37.5 t/hm2,6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介于30~37.5 t/hm2之间,4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介于22.5~30 t/hm2,其他4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低于22.5 t/hm2。19个木薯品种中有7个品种的鲜薯产量高于对照品种SC205,其中SC8和GR024-2的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均表现较高。木薯的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最粗薯粗与鲜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鲜薯干物率与鲜薯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单株薯数、鲜薯淀粉含量、株高、茎粗、最长薯长与鲜薯产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在不同生态环境地区不同木薯间差异和发掘高产高效木薯品种,对6个试验点的4份木薯品种进行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不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不同,不同品种的经济效益不同。其中栽培在新马街试验点的木薯品种‘SC124’的鲜薯产量是供试样品中最高的,达到66816.67 kg/hm2,该品种的经济效益也是供试品种中最高的,可达40090.00元/hm2。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木薯品种提供了有利材料,并为木薯资源开发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粉垄技术栽培木薯中后期结薯情况及产量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木薯华南205为材料,进行""粉垄栽培""试验,在植后160d、290d分别进行单株结薯数、薯长、薯径、单株薯重及鲜薯淀粉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粉垄技术栽培木薯的单株结薯数增加21.71%~23.13%,薯长增加15.09%~17.60%,薯径增加4.08%~8.40%,单株薯重增加36.36%~43.90%,产量增加36.36%~37.74%,鲜薯淀粉含量增加8.84%~18.67%。表明应用粉垄技术栽培木薯可以增加经济产量,提高薯块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影响木薯产量的主要因素,筛选高产木薯品种(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对10个品种(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0个木薯品种(系)的农艺性状除落叶高度和块根粗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农艺性状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品种(系)SC9、SC124和58-7的农艺性状变异较大,农艺性状中又以单株产量、地上鲜重、鲜薯个数和主茎粗的变异系数最大。鲜薯个数、块根长和块根粗是影响单株产量的关键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8.1%,反映了农艺性状指标的基本信息,其中,鲜薯个数是第1主成分的主导变量,块根长是第2主成分的主导变量。10个木薯品种(系)中,SG-9的综合得分最高,GMT和SC9的产量优势明显,可作为种植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作物育种信息》2005,(7):17-17
该品种是以具有野生基因源的高淀粉品种南丰为母本,以高产抗病的当地主栽品种徐薯1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抗病甘薯新品种。该品种为淀粉、食用、饲用兼用型品种,具有以下特点:①丰产性好。一般亩产鲜薯3000公斤,薯干1000公斤,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20%以上。抗病性强,高抗根腐病和黑斑病,稍抗茎线虫病,特抗干旱、耐瘠薄;②品质好。薯块长纺锤形,皮紫红,  相似文献   

7.
粉垄栽培木薯增产效果及理论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木薯等作物粉垄栽培提供依据,利用粉垄栽培技术种植木薯,与常规方法种植木薯相比较,探明2种栽培方法在根系、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区别。以‘华南205’、‘新选048’2个木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同一地点连续2年进行粉垄栽培和常规种植比较试验,在成熟期进行块根、产量、品质等调查测定。结果显示,木薯粉垄栽培比常规栽培单株结薯条数增加23.13%~39.10%,薯长增加6.94%~60.00%,薯径增加8.40%~13.91%,产量增加29.22%~63.78%;鲜薯淀粉含量增加3.23%~18.67%。表明粉垄栽培木薯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根系为主导的作物栽培的“根”本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南薯1号由江苏省南京农科所从有性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夏薯一般平均亩产2500公斤以上,薯干超过650公斤。1982—1985年经江苏省进行省、市两级区试,鲜薯产量比“徐薯18“增产7.3—35.5%;经四川、浙江、河南等省引种,比“徐薯18”增产9.8—30.4%。本品种熟食品质好,味甜,肉质  相似文献   

9.
世界木薯生产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国木薯生产一直困于成本高、效益低、鲜薯单产停滞不前、供不应求等问题,为促进中国木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笔者分析了2004—2013年的世界木薯生产现状,与其他木薯种植大国相比,中国木薯的收获面积、鲜薯单产、总产量及鲜薯单产贡献率均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中国鲜薯单产对总产量的贡献率为19.21%,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1.13%。对此,提出我国需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走一条“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木薯政策扶持、提升深加工水平、加强良种良法的研究推广及提高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2012-2014年对广薯87、商薯19号等9个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9个品种3个年份及其互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兼用型品种广薯87鲜薯产量3198.40kg/667m2,比对照增产28.11%;商薯19号鲜薯产量3157.18kg/667m2,比对照增产26.46%;这2个品种鲜薯产量高,食味好,商品性突出,可以作为淀粉加工和鲜食品种栽植;龙薯9号平均鲜薯产量3253.67kg/667m2,比对照徐薯22号增产30.33%,可以作为鲜食型和一年双季栽培。  相似文献   

11.
生物有机肥对木薯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试验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供试品种,用湘桂生物有机肥作追肥,共设CK(0 kg/hm2),A(150 kg/hm2),B(300 kg/hm2),C(450 kg/hm2),D(600 kg/hm2)5个处理,观察测定木薯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改善了木薯地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促进了木薯的生长,增加了木薯块根的产量,增长幅度分别为A处理1.59%、B处理22.93%、C处理38.01%、D处理15.98%。其中以C处理450 kg/hm2增产效果最佳。由此可见,施用生物有机肥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木薯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用450 kg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木薯品种抗衰老生理与淀粉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选056、南洋红、GR891、辐选01、华南124和新选048共6个木薯品为材料,于生育后期分析其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可溶性糖、自由水、束缚水含量以及块根淀粉积累等,以探讨木薯衰老生理与块根淀粉积累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木薯品种生育后期抗衰老生理与淀粉积累特性有明显差异,生育后期茎叶生长和生理机能最旺盛的是华南124,最弱的是南洋红,居中的是辐选01、GR891、新选048和新选056。木薯后期茎叶生长状况对块根淀粉积累有明显影响,过早衰老,降低块根淀粉含量及块根产量;过旺使光合产物大量用于地上部分茎叶生长,而运到地下部的相对减少,从而降低块根淀粉积累和块根产量。因此,木薯生育后期茎叶生长的调控,使其保持在适当水平,是提高木薯块根淀粉积累和块根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生育后期抗衰老生理指标也可作为高产和高淀粉含量品种选育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木薯块根解剖结构及皮层厚度与淀粉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木薯块根皮层厚度及其解剖结构进行研究,以高粉品种‘新选048’、‘辐选01’和低粉品种‘华南124’为研究材料,对3 个木薯品种的块根皮层与淀粉储藏区淀粉颗粒大小、皮层厚度和皮层及淀粉储藏区多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 个品种块根储藏区中淀粉粒要比皮层中长;高粉品种淀粉粒在2 个组织中都比低粉品种‘华南124’的长;木薯皮层厚度与淀粉含量的积累呈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在具亲缘关系的木薯品种之间尤为明显;在对块根皮层与淀粉储藏区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中,发现3 种可溶性糖及可溶性总糖在皮层中积累要远远大于淀粉储藏区,且高粉品种可溶性总糖含量在皮层与淀粉储藏区中差异最显著,这说明块根皮层对淀粉积累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种植对木薯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机械化种植对木薯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新选048’、‘华南5号’和‘华南205’3个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木薯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机械化种植与人工种植2种不同种植方式,对木薯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人工种植相比,机械化种植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木薯产量均明显增加,其中‘新选048’土壤速效N、P、K及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7.23%、6.27%、16.76%、4.46%,‘华南5号’分别增加了11.09%、32.58%、21.80%、3.73%,‘华南205’分别增加了9.21%、14.28%、16.80%、5.21%;‘新选048’、‘华南5号’和‘华南205’3个木薯品种块根产量分别增加了14.02%、5.86%和16.70%。可见,机械化种植对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木薯生长发育,提高木薯产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应该在木薯生产中推广应用。在木薯机械生产种植上,‘新选048’和‘华南205’这2个木薯品种增产效果很明显,是值得广泛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木薯块根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推广木薯膜下滴灌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材,设置450、750、1200 m3/hm2 3种灌溉定额,以0 m3/hm2为对照,对各处理土壤理化性状、木薯生长状况和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孔隙度、气相比例、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显著增加,木薯株高、茎粗、产量及经济效益也均显著提高。其中,450、750、1200 m3/hm2 3种灌溉定额的木薯块根产量分别比CK增加了46.22%、75.60%、93.45%,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19.24%、26.46%、61.07%。可见,膜下滴灌条件下增加灌溉定额,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木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灌溉定额以1200 m3/hm2处理效果最好,在木薯生产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机械化种植对木薯生长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新选048’、‘华南5号’和‘华南205’ 3个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木薯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机械化种植与传统手工种植2种不同的种植方式,观察测定了不同种植方式木薯的出苗、茎叶生长、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三相比等。结果表明:木薯机械种植不仅能提高木薯发芽率、促进木薯茎叶生长,而且能降低木薯地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通气性。机械化种植比人工种植土壤容重降低0.16 g/cm3,土壤孔隙度提高7.46%,‘新选048’和‘华南205’两个木薯品种种茎发芽率平均提高4.06%。机械化种植是促进木薯生长、改善木薯地土壤理化性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生物有机肥对木薯生长和块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试验以木薯品种辐选01和利达生物有机肥为材料,就生物有机肥对木薯生长和块根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对于提高木薯的株高、茎径和叶面积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生长后期,各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株高、茎径和叶面积指数均比对照的高。另外,生物有机肥能明显提高木薯块根的产量,其中750kg/hm2生物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70.88%;450kg/hm2、600kg/hm2、900kg/hm2生物有机肥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5.06%、49.36%、20.88%。  相似文献   

18.
不同贮藏方式对木薯种茎发芽及其相关生理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贮藏方式对木薯种茎发芽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新选048’和‘桂热3号’木薯品种为材料,采用露地堆放和室内堆放2种不同贮藏方式对种茎进行处理,观察测定种茎发芽情况、生理生化特性、幼苗茎叶生长情况等。结果表明,露地堆放贮藏种茎发芽较快、发芽整齐、发芽率较高,其中‘新选048’露地堆放种茎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最大,分别为100%和98.89%,而‘桂热3号’室内堆放发芽势和发芽率最小,分别为94.44%和77.78%。‘新选048’和‘桂热3号’露地堆放丙二醛含量比室内堆放分别降低了42.41%和48.90%,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0.44%和14.41%,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7.91%和9.14%,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4.88%和5.36%。幼苗株高分别增加了5.78%和8.30%;茎径分别增加了10.87%和11.60%。此外,该研究还表明,‘新选048’比‘桂热3号’发芽快,长势较好,抗逆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19.
木薯不同灌溉方式对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木薯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供试品种,采用微滴灌和微喷灌两种不同灌溉方式,研究木薯不同灌溉方式对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灌对改善土壤化性状,提高木薯产量效果最好,其次是喷灌。微滴灌木薯产量比对照增产60.64%,土壤孔隙度提高10.62%,土壤速效氮增加29.00%,速效磷增加147.93%,速效钾增加5.49%。可见,微滴灌对改善土壤通气性,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提高木薯产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保水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保水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的影响,以木薯品种‘辐选01’为材料,在每公顷施用保水剂(0 kg,20 kg,40 kg)的处理下,研究保水剂不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木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木薯生长,提高木薯产量。其中以40 kg/hm2保水剂施用量效果最好,其土壤含水量、孔隙度、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12.56%、16.47%、11.62%、36.87%、45.42%;株高、茎粗分别增加了14.74%、12.74%;木薯产量和经济收入分别增加了36.96%和22.15%。由此可见,保水剂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木薯生长,增加木薯块根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在木薯栽培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