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多年来指导牟定县共和镇"凌西一寸"蚕豆种植经验,并结合生产实际,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凌西一寸"蚕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共和镇鲜食蚕豆产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冬种蚕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利用了冬季资源,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陵西一寸蚕豆是蚕豆中较好的品种,生长势旺、茎杆粗壮,叶片较厚、结荚较多,这些鲜明特点决定了陵西一寸蚕豆口感好、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基于此,分析了陵西一寸蚕豆的生长特征,探讨了陵西一寸蚕豆的栽培要点,对陵西一寸蚕豆的病虫防治提出了意见,以供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陵西一寸蚕豆又称日本寸蚕,是从日本引进的特大粒型蚕豆新品种,以粒大质优、营养丰富、翠绿清香、软嫩鲜美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陵西一寸蚕豆栽培容易,鲜豆于初夏蔬菜淡季上市,经济效益高,倍受种植者的青睐.近年来,在南部沿海一带纯作种植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750公斤,纯收入1200元以上.因此,大力发展种植陵西一寸蚕豆,是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南方小麦种植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良好举措.……  相似文献   

4.
特大粒蚕豆籽粒大、口感好、商品外观好、内在品质佳,适合采青速冻或保鲜加工,是福建省冬季特色产业之一。为了满足福建省大粒蚕豆的需求,加快大粒蚕豆新品种在福建省的应用,2001年从青海省引进特大粒蚕豆新品种“陵西一寸”进行试种示范。多年的试种、中试、示范种植,陵西一寸表现出大粒、大荚、始荚位低、结荚习性好、产量稳定等优点,与浙江、江苏等地表现出基本一致的产量和品质优势。  相似文献   

5.
菜用蚕豆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菜用蚕豆是长江流域主要的蔬菜品种,丽水市地处浙江南部,春季回暖早,蚕豆采摘期较其他地区早,种植效益较好。菜用蚕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从江苏引进的通蚕6号、通蚕3021和陵西一寸在丽水表现较好,鲜荚产量高、品质好,可进一步试种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引入的6个蚕豆品种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白粒3号荚形长而宽厚,单荚和鲜百粒重较重,产量高,商品性好,且抗赤斑病,可作为当地的主栽品种推广;通蚕6号和陵西一寸可继续试验或小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7.
"陵西一寸"是日本引进的白皮大蚕豆新品种,粒大、质优、口味佳,我市主要采收鲜豆荚,加工出口.高产栽培亩收3.5万鲜荚,亩产达1000kg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陵西一寸”蚕豆是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97年从日本引进,经过引种混选而育成的菜用型蚕豆。最高666.7m2产量可以达到300kg,百粒重可超过210克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陵西一寸”的特征特性1.1植株特性幼苗直立,幼茎浅绿色,主茎绿色。株高  相似文献   

9.
<正> “陵西一寸” 是我国有关科研部门于近年从日本引入。该品种豆粒特大、皮薄,肉质细嫩,出口价比普通蚕豆高1.5倍左右。速冻青蚕豆是出口外销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故“陵西一寸”是一个较有发展前途的创汇蔬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日本大白皮蚕豆90年代引进我县,品种有"仁德一寸"、"陵西一寸"等,一般亩产青豆荚1000kg或青豆籽400kg,主要以青豆荚和青豆籽上市或以青豆籽速冻保鲜出口.我地5月上中旬开始采收上市,青豆荚价格在0.4~0.5元/kg.1999年秋我们尝试大棚栽培大白皮蚕豆,2000年秋在掘港镇种植30多亩,一举成功,豆荚提早上市40多天,亩产青豆荚750kg,价格2.8~3元/kg,亩产值1800~2200元,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陵西一寸蚕豆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单季晚稻翻压蚕豆、油菜、黑麦草和紫云英4种绿肥对土壤有机质及酸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翻压2a后,土壤有机质均随年份逐年上升,累积速率表现为紫云英黑麦草油菜蚕豆;耕层土壤pH值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酸化趋势表现为黑麦草油菜紫云英蚕豆。说明单季晚稻-紫云英轮作模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缓解土壤酸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林辉 《福建农业》2007,(9):11-11
西一寸"为日本大粒蚕豆新品种,以采收鲜荚为主。平潭县2005年引进试种50亩,2006年扩大种植300亩,平均亩产鲜荚1345公斤,以每公斤鲜荚1!40元价订"陵  相似文献   

14.
鲜食蚕豆是浙江省重要的冬种作物之一,但是由于长时间种植,蚕豆品种的种性出现了退化,品种的纯度、品质和产量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筛选出适宜杭州市种植的优质早熟高产鲜食蚕豆新品种(系),采用大区试验方法,于2022年—2023年对11个蚕豆新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ZB–155的成熟期较早,比对照品种‘慈蚕1号’早11 d,3粒(及以上)荚的数量占比较高,鲜荚产量高,商品性好;‘陵西一寸’和‘浙蚕1号’的鲜荚产量较高,商品性好,可在杭州市进一步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绿肥作物腐解较快,是补给土壤有机质的重要肥源。蚕豆每亩可产鲜豆荚700-800公斤,茎秆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具有经济绿肥商品性和商品率等特点,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长乐市蚕豆栽培面积近年有了较大发展,去年种植面积已达1.35万亩,成为冬季农业的新亮点。2011年,农业部又将蚕豆等经济绿肥种植列入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内容,这将有力促进蚕豆种植面积的更大发展。为此,本人根  相似文献   

16.
对蚕豆(Vicia faba L.)菜肥两用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蚕豆品种可增加鲜豆收入,茎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显著提升种植效益。并对蚕豆菜肥两用种植模式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间作和单作两种种植模式下植物根际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不同形态Cd分布状况变化,考察综合因素对土壤重金属Cd形态分布状况与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和蚕豆(Vicia faba L.)两种植物吸收C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的生长,单作蚕豆与单作续断菊土壤p H值没有显著变化,间作土壤p H值下降0.11个单位;间作土壤有机质比单作蚕豆和单作续断菊分别增加12.64%和20.13%;随着植物的生长,间作与单作蚕豆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39.87%、155.15%;间作与单作续断菊土壤速效钾含量接近,变幅在5%左右,单作蚕豆下降10.60%;不同种植模式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间作显著下降7%左右,单作蚕豆与续断菊下降量接近;各时期Cd各形态含量分布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成熟期间作Cd可交换态含量比单作蚕豆与单作续断菊分别下降21.98%、22.13%,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含量没有差异性;间作蚕豆生物量相比单作降低了24.77%,间作续断菊生物量相比单作增加15.29%;单作蚕豆根、叶、豆荚与籽粒Cd质量分数显著大于间作蚕豆,间作续断菊地上部Cd质量分数显著大于单作,根部无差异。总之,间作增强了续断菊对Cd的吸收,降低了蚕豆对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生物炭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生物炭在高海拔区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生物炭单独施用和混施2种方式,研究竹炭和木炭不同添加比例对蚕豆株高、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和蚕豆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就生物炭施加方式来看,混施优于单施;在对土壤养分和蚕豆生长的影响方面,木炭大于竹炭;WBC2处理(2%木炭、2%竹炭按质量比1∶1混施)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显著;BC2处理(添加2%木炭)对全磷含量的影响显著。总体上看,WC3处理(添加3%木炭)对株高、生物量、有机质及全氮含量等指标的综合影响比较好。在大棚盆栽条件下,添加3%木炭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和促进蚕豆生长。  相似文献   

19.
9个鲜食蚕豆品种大棚栽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慈溪大白蚕、苏蚕2号、日本大白皮、陵西一寸、海门大青皮、上虞田鸡青、美国蚕豆、通鲜6号8个鲜食蚕豆品种以及自主培育的长荚型蚕豆品系为试材,研究比较了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的生育期、农艺性状、鲜食产量。结果表明:长荚型蚕豆鲜荚产量、鲜粒产量最高,日本大白皮次之,上虞田鸡青综合性状最差。  相似文献   

20.
蚕豆是我县主要夏粮之一,也是重要的绿肥作物.特别是我县地处苏北沿海,土壤有机质较少,且含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发展蚕豆作为冬绿肥,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增产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几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病害对蚕豆高产稳产威胁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1973年以来,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