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两优36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福建吉奥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用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R366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于2012年和2015年分别通过福建省和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根据福两优366的父母双亲的特征特性,结合在松溪多年制种经验,对福两优366高产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两优2163系福建省农科院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福州市仓山区引进试种,表现米质优,产量高,为探讨两优2163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大田生产,安排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福两优2155是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用86315S与明恢2155配组而成的早籼两系杂交稻品种,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简述了福两优2155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福两优366系用SE×R366配组而成的中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长汀县自2012年引入作晚稻种植,表现出株型适中、生育期适中、穗大粒多、丰产稳产、米质优等特点。介绍福两优366在长汀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福两优36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与福建吉奥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用福建省农科院自育的两系核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R36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中抗稻瘟病等优点,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总结了福两优366在各地试种表现及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福两优366属中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0—2011年在大田县上京镇中试基地参加福建省中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米质优和抗性强等特点,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品种在闽中山区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乐优94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乐优94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乐丰A与恢9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6.94t/h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7.69%,稻米品质11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1级标准,2007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福两优366系用SE21S×R366配组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新品种,2012年引进清流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群体整齐、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简述了福两优366在清流县作烟后稻栽培的性状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两优2163是福建省稻麦研究所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SE21S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1998年、1999年通过省区域试验,2000年3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米质优,生育期理想,产量有保证,在市场对米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今,它是一个较理想的晚杂组合。1 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省晚籼两系组区试,平均产量49396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050%;1999年续试,平均产量3798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减产027%。两年产量与汕优63均无显著差异。1998年在长乐市鹤上镇试种示范,实割测产,平均5373kg/667m2,比汕优63增产407kg…  相似文献   

10.
谷优527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优质、抗病、配合力强的不育系谷丰A与蜀恢527配组而成的优质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籼优质稻组区试,平均单产6.71t/h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8.24%,13个试点有12个增产,增产点数达到92.31%.2003年续试,平均单产7.25t/h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9.25%,14个试点都比对照增产,增产点数达到100%.2a区试,平均单产均居该熟组所有参试组合之首,增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破格参加2003年福建省水稻新品种(组合)生产试验,8个试点平均单产7.12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92%.参加2a福建省区试抗稻瘟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MR).于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得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评选三等奖.2004年闽侯县尧沙引进试种,表现生育期理想、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抗性强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优质高产高效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