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喜树暗斑螟Euzophera sp.是国内危害喜树Camptotheca acuminma Decn.的新害虫,在江西安福1a发生4代,以蛹在寄主树皮缝和枯卷叶内越冬。越冬代翌年4月上旬开始羽化并产卵。各代幼虫发生期依次为:4月中旬至6月中旬、5月下旬至7月下旬、7月上旬至9月上旬、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在幼虫始盛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与水1:1的混合液涂环1周(宽为直径的1/3),对当代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几种杀虫剂防治黑翅小斑螟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芽梢斑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芽梢斑螟幼虫蛀害马尾松雄花枝、球果和嫩梢,造成果萎、断梢和形成小而密的树冠,是我国马尾松等松类上新发现的重要钻蛀性害虫。该螟在浙江省淳安县为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被害雄花枝、球果和枯梢上越冬。本文通过系统的观察研究,叙述了该螟发生与林地气候、寄主和天敌等生态因子的关系。通过防治试验,提出灯光诱杀、早春用40% SN-851等杀虫剂喷梢和保护天敌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果梢斑螟是为害红松球果的重要害虫,具有隐蔽性,防治困难。选用高效、低毒、无公害、可操作性强的6种毒杀鳞翅目昆虫的药剂及常规防治使用的40%氧化乐果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杀铃脲悬浮剂为最佳药剂,防治效果达88%。  相似文献   

5.
通过五种杀虫剂及其混合剂的毒力测定分析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溴氰菊酯、20%氰戊菊酯、50%甲胺磷以及2.5%溴氰菊酯+20%氰戊菊酯与50%甲胺磷+40%氧化乐果混用对黑翅小斑螟Oligochroa atriquamella Hampson幼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林间大面积示范防治417.8ha,平均防治效果为92.5%。  相似文献   

6.
柠条坚荚斑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竹螟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应用“竹腔注射”技术防治竹螟基础上,着重对其它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指出,冬季垦复可降低竹螟土茧密度80%以上;高虫口密度时,采用蜜源地灭蛾可降低虫口150条/株以上,一块50亩左右的蜜源地天蛾可控制1500亩左右竹林幼虫的为害;一盏20瓦高压触杀灯可控制370亩左右竹林竹螟为害,并使幼虫虫口减少至103条左右/株。  相似文献   

9.
油桐卷斑螟是油桐类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来,在福建省建阳市苗圃和新造林地猖獗危害,给当地的千年桐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治此害虫,在对油桐卷斑螟发生及危害特点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油桐卷斑螟的发生成因,提出了走集约化经营路子,辅以化学药剂防治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麻楝蛀斑螟是一种严重危害楝科植物的钻蛀害虫,该文利用迷向丝和赤眼蜂对麻楝蛀斑螟进行防治。结果表明:采用迷向丝防治麻楝蛀斑螟新蛀孔率为0.27%,放蜂区为11.08%,放蜂迷向区为1.36%,空白对照区为7.06%,说明迷向丝具有一定防治效果,释放赤眼蜂防治麻楝蛀斑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喜树碱是我国特有抗癌植物——喜树中所含的一种重要次生代谢产物。文章采用TLC法和HPLC法测定了不同类型的外植体和基本培养基对喜树愈伤组织中喜树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7月的嫩叶为外植体、在低无机盐浓度的SH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中喜树碱含量最高,可达0.04‰以上。  相似文献   

12.
喜树种源苗期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8个喜树地理种源的540株1年生苗木作试验材料,分析了苗期各器官生物量及其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器官生物量(烘干)所占比例为:干29.54%,枝9.20%,叶30.75%,根22.74%,皮7.77%,其中以叶片所占比例最大;参试的18个种源中,以4号福建、8号和9号江西、11号和12号湖南种源生物量较大,其中以8号江西南昌种源总生物量和叶片生物量为最大。建立了用苗高(H)和地径(D)估  相似文献   

1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喜树叶乙醇提取物对所选15种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并对筛选出抑菌效果较明显的11种植物病原菌做了不同浓度的抑菌效果试验。其结果表明,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对各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呈上升趋势,且对黄瓜菌核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193.6675、198.1948和256.4144μg/mL,各样品对植物病原菌的毒力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4.
喜树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喜树(Camptotheca cuminata Decne)的离体胚作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喜树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建立喜树无性系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幼胚萌发培养基以MS(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为佳;外植体诱导增殖培养以MS 腺嘌呤10mg/L 柠檬酸30mg/L BA2.0mg/L NAA0.1mg/L最优,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5%,芽增殖系数为6.2。生根培养基以1/2MS BA0.1mg/L IBA0.3mg/L为最适,在此条件下根发育良好,生根率为80%。  相似文献   

15.
喜树种子萌发更新潜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阳地区,喜树各部位的种子成熟时间有一定差异,各部位于10月上旬开始陆续进入生理成熟期,10月下旬各部位的种子均已达到生理成熟。不同个体、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以及离母体植株不同扩散距离处的种子,其萌发更新潜力不同。不同个体的发芽率为:大树(34.1%)〉中树(33.5%)枯梢树(31.6%)〉小树(30.1%)。同一个体而言、中树和大树的中部枝条上的种子发芽率最高,枯梢树上部枝条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匀浆法提取喜树果和喜树叶中喜树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喜树果和喜树叶为原料,对匀浆法提取喜树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HPLC 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 55 % 的乙醇,匀浆时间为 8 min,料液比为1 ∶ 15(g ∶ mL).在此工艺条件下,喜树果和喜树叶中喜树碱的得率分别为 0.080 1 % 和 0.067 9 %.将该法与超声波提取、回流提取、常温冷浸提取、水浴振荡提取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匀浆提取具有得率高、时间省等优势,是一种高效提取喜树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舞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赫章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习性及防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喜树苗期种群构件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构件生物量、个体生长变化情况及各构件的生长情况,依据Harper的构件理论,对喜树苗期构件种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喜树苗期构件生物量增长及喜树苗期各构件生长情况的曲线动态图多呈传统的“S”形,符合Logistic增长,只有叶生物量和叶面积动态呈平放的倒“S”形;(2)构件之间及构件与个体之间生物量增长不具同步性;(3)一级枝系统是喜树苗期种群构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二、三级枝系统等构件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9.
以 1年生喜树苗为材料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喜树苗期叶SOD、Chl、MDA、pr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10天 8℃低温胁迫下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 (30℃± 2 )下降2 5 31%、11 91% ,丙二醛、脯氨酸含量比对照提高 14 82 %、50 72 % ;18天 4℃低温胁迫下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 2 2 56 %、37 19% ,丙二醛、脯氨酸含量比对照提高2 9 4 2 %、58 72 %。  相似文献   

20.
喜树种源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浙江湖州对来自广东、云南、福建等10个省的10个喜树种源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喜树苗期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种群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参试种源在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叶片喜树碱含量、单株叶片喜树碱含量等指标上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为0.527~0.989,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利用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性状对药材喜树种源进行选择,初步筛选出江西南昌种源作为叶用优良种源,其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超过对照浙江临安种源119.39%,单位面积喜树碱产量的遗传增益可望达到105.42%,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