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茶林河水电站泄水建筑物为12孔开敞式泄洪闸,阐述了该泄洪闸的结构设计。稳定及应力计算以及泄洪消能设计。水工模型试验表明其总体布置和堰面体型设计合理,工程项目正在实施中,第一台发电机组将于2005年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2.
在狭窄河谷下修建高坝水电站,高速水流如何下泄至下游河道,如何保证大坝的安全,如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泄水建筑物的布置形式极其重要,要对泄水建筑物的布置进行系列研究.对某典型深窄峡谷高坝水电站泄水建筑物体形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体形方案泄水时水舌分布不合理,并且对消力池的冲刷很严重,在较大下泄流量时,消力池的覆盖层几乎被冲掉,直冲基岩,不值得借鉴,经过体型优化,推荐的优化体形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试验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拉哇水电站右岸泄水建筑物进口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开挖边坡最大高度约220 m.开挖完成后坡脚的压应力水平高,应力集中效应明显,对泄水建筑物工程的施工和运行安全构成威胁.通过建立不同部位边坡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塑性区及应力变化情况,特别是边坡坡脚应力集中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溢洪洞进口边坡E...  相似文献   

4.
若干水库泄洪建筑物消能工的体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老炉下水库溢流坝窄缝式挑坎体型、虎局水库溢洪道扩建工程消能工、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下库溢洪道能工及杨溪水三级水电站溢流坝肖能工等4座水库泄洪工程消能工试验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示了泄水建设物消能工水流消能机理,优化了消能工的体型和尺寸。  相似文献   

5.
小河水电站溢洪道体型优化试验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小河水电站溢洪道试验泄流能力大于设计泄流能力,整体布置方案优化后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并大大减小了工程量。针对溢流堰闸墩后产生的水冠以及出口消能段存在的问题,通过模型试验进行体型优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① 中墩由原来4.0m改成3.0m厚并在其后部以流线型尾墩相连接,基本消除了水冠,大大降低了冲击波高,泄槽水流稳定。② 经过窄缝式挑坎和斜切挑坎试验方案比较,斜切坎能够很好地适应溢洪道轴线与下游河道流态衔接,同时达到了消能和改善下游河道流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冲沙底孔泄流对电站隔墙冲刷情况,试验研究冲沙底孔出口导墙优化前、后两种下游冲刷工况。通过模型试验获得缅甸DAPEIN(Ⅱ)水电站冲沙孔出口导墙优化方案。试验研究成果表明:冲沙孔出口导墙优化方案水舌挑距比设计方案远5.4m,入水点偏离电站隔墙6.0m,消除了冲沙孔出口射流对电站隔墙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上游调压室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差动式调压室,其隧洞长度长,引用流量大,调压室内的升管隔板与大井底板将承受60~70 m的巨大差动压差,对其结构设计技术难度处于世界前列.对该调压室结构提出了两种方案,运用ABAQUS程序对两种方案进行了三维线性与非线性的有限元分析与比较,获得了调压室各个部位的应力分布、配筋图和裂缝情况等.结果表明:方案一较方案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溪洛渡泄洪洞掺气减蚀设施及体型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溪洛渡水电站3号泄洪洞,在大比尺水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目前高水头明流泄洪洞掺气减蚀设施和体型的典型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和优化研究。试验表明:通过采用掺气跌坎和挑坎相结合的组合形式、在反弧段前增设一道掺气坎、缩短渥奇曲线段的长度和减小反弧段的圆心角等措施,可明显改善掺气效果,增大反弧段前掺气坎的掺气能力,从而有效减小和消除反弧段末端掺气盲区。该研究对于高水头、大流量明流泄洪洞掺气设施和体型的合理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推广应用“连杆滚轮式水力自控翻板闸门”和“虹吸式泄洪管”新型水工建筑物实用技术,适当解决小水电的“增蓄库容和实现水力自动化管理”,提高小水电发电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保水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的新型衔接性建筑物,其水力特性关系到整个输水工程的成败,但就原体型来看,保水堰在不同水位运行时呈现出的三种流态都存在不良流态。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保水堰局部体型进行了初步优化,使其体型更加符合水流运行条件,使保水堰的流态、管道流速分布都达到了一个比较协调的状态,并且增大了局部水头损失,对消能更有利。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基本吻合,体型优化结果可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温头口电站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的主要内容和试验方法。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计算了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校核了挡墙和泄槽边墙的设计高度,分析了坝体产生气蚀的可能性。提出了优化溢洪道进口的布置方案,并根据下游消能冲刷情况,建议对下游岸坡采取适当保护措施。研究成果对工程设计和其他模型试验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验表明,三道湾水电站原设计存在以下问题:泄洪排沙洞单独全开运行工况下,其进口上方存在贯通性吸气漏斗漩涡;正常溢洪洞进口侧收缩十分严重,泄流量不足,闸后存在水翅、折冲波等不良流态,下游消能效果不佳;针对实际情况,试验通过在泄洪排沙洞进口增设消涡格栅,在正常溢洪洞进口设置椭圆形导墙、延长闸后收缩段,下游采用扩散挑流消能等措施,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大型水电站采用组合挑流消能方式时其消力池下游河道转弯、水流归槽难等问题,对2种泄洪消能建筑物体型布置方案的水力特性开展对比试验,获得挑流水舌及入水形态、消力池内流态及出池水流衔接等水力参数;通过体型优化,获得了满足设计要求的推荐方案,消除原设计方案中消力池底部冲刷严重,出池水流偏离主河槽且与下游河道衔接不佳,河道水位波动较大等不利水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值实验的某水电站大坝三维防渗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水电站左右岸坝肩均有一定厚度覆盖层,如不处理则存在绕坝渗流问题。设计在此考虑了两类防渗墙措施,即防渗墙不穿透粉质黏土层和防渗墙与基岩封闭,为了优化防渗墙的长度和评估渗漏量,在此设计了4种不封闭工况和2种封闭工况,目的是优化防渗墙长度。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发现不同部位的渗漏量、水力梯度和水头值均随着防渗墙的延伸单调递减,不封闭时存在渗漏量偏大和局部水力梯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封闭时,则渗流量不大,且各部位水力坡降满足规范要求,推荐防渗墙封闭措施。  相似文献   

15.
峰源水电站机组参数与设计参数不匹配,导致机组的工作效率低下。通过现场测试,对该电站的工作水头和引用流量进行复核。对水轮机铭牌参数复核计算,得知单位转速严重偏离最优值。对水轮机机组进行了参数优化,重新选择了合适的水轮机型号,达到了增容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阶梯溢流坝前端设置掺气坎,以提高坝面减蚀能力与坝体消能率的研究理论尚不成熟的现状,通过9组不同掺气坎的水工模型试验,采用极差与方差分析方法得出了掺气坎角度与高度对阶梯溢流坝联合消能方式水力特性的显著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掺气坎高度相比坎角度对台阶面最大负压影响较大.掺气坎角度为11.3°,坎高度为1.0, 1.3 m时,台阶面最大负压最小,分别为-9.25 kPa, -8.56 kPa;掺气坎角度对影响反弧段时均压强的显著性不如掺气坎高度,而两者对消力池最小时均压强的显著性影响相差不大.当掺气坎角度为11.3°,高度为0.7, 1.0 m时,上游水流对下游的冲刷强度较小,水体掺气充分,反弧段最大时均压强分别为424.44, 431.73 kPa;根据坝体消能效果,掺气坎高度是影响阶梯溢流坝消能率的主要因素.根据各因素综合分析,推荐掺气坎角度为11.3°,高度为1.0 m时为最优坎型,其消能率为53.63%.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低扬程条件下实现较好的水力性能,分别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长沟站和邓楼站的进、出水流道进行了优化水力设计和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水力设计的长沟站和邓楼站立式泵装置在4m以下的低扬程条件下得到了优异的水力性能,设计扬程和平均扬程工况点的泵装置效率均达到78%、临界空化余量均小于6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