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秋水仙素诱导党参四倍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为诱变材料,用改良秋水仙素涂抹法进行多倍体诱变以获取四倍体,研究了秋水仙素对党参的诱导效果以及变异株的形态学与细胞学变化。本试验利用0.2%秋水仙素琼脂凝胶处理党参幼苗获得了四倍体材料,结果表明党参经秋水仙素诱导后,以处理24h加倍率最高,为34.14%。四倍体植株形态学变异表现为苗期生长受阻,叶片变大变厚,叶形指数变小;花器变大,茎杆加粗,茎节变短;结实率下降而千粒重增加等。党参四倍体植株的细胞学表现为叶下表皮气孔器变大,气孔密度下降,保卫细胞内叶绿体的含量增加;花粉粒变大而花粉育性降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为2n=4x=32,其对照为2n=2x=16。四倍体党参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复杂,同源染色体出现了多种联会方式。  相似文献   

2.
秋水仙碱诱导栝楼四倍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良L.D.Cua法诱导短把栝楼获得四倍体,研究了0.2%浓度的秋水仙碱诱导短把栝楼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处理时间、四倍体栝楼与原栝楼的形态特征及其四倍体与二倍体的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0.2%秋水仙素的最佳处理时间为72 h,诱变率达82.1%。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表现为:生长变缓;叶片增大、皱缩和变厚、叶形指数减小;叶片保卫细胞增大,气孔密度降低,叶绿体数目增加,叶色加深。根尖压片表明: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n=66,大部分四倍体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132,M2代部分四倍体植株也存在嵌合现象。  相似文献   

3.
秋水仙素诱导青岛百合四倍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青岛百合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泡法和混培法研究了秋水仙素对青岛百合进行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以0.05 %的秋水仙素浸泡处理24h的诱导效果最佳,诱导频率高达53.3%;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多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植株叶片变大,根系粗壮,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的细胞学研究发现, 四倍体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  相似文献   

4.
秋水仙素诱导甘菊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甘菊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甘菊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500mg/L的秋水仙素水溶液浸渍种子12h,变异率为23%,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根尖染色体压片检查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36,并且获得了同源四倍体甘菊1株(2n=4x=36)。四倍体植株表现出叶片下表皮气孔保卫细胞变大,叶绿体数变多,叶片变小,花径变大,舌状花数目减少,管状花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5.
人工诱变四倍体玫瑰香葡萄的倍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常金华  任清  罗耀武 《核农学报》2003,17(3):221-224
对人工诱变的玫瑰香葡萄 2个品系进行了染色体数目、气孔特征和花粉粒特性等与倍性有关的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诱变产生的四倍体玫瑰香Ⅰ为 4 4 4型四倍体 ,诱变玫瑰香Ⅱ为 2 4 4型嵌合体。试验还表明 ,利用气孔、花蕾特征、卷须和茎尖染色体计数可有效鉴定变异株。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除草剂氟乐灵处理两叶一心幼苗生长点,进行同源四倍体萝卜种质诱导,对变异植株进行形态、细胞学鉴定和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结果表明,应用0.2 mmol/L和1.0 mmol/L氟乐灵处理,6个萝卜品种都获得同源四倍体植株,10 mmol/L处理仅在Nau-zhqh得到同源四倍体;其中0.2 mmol/L处理Nau-dy和1.0 mmol/L处理Nau-xbch获得四倍体最高诱导率(40%);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相比,形态性状、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花器官大小、花粉粒大小及花粉萌发率都存在显著差异,将形态、气孔鉴定和染色体计数结合可以准确确定变异株的倍性.研究表明利用氟乐灵诱导是进行萝卜同源四倍体种质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以白花虎眼万年青(Ornithogalum thyrsoides)组培的丛生芽(2n=2x=12)为试验材料,采用溶液浸泡法,研究秋水仙素和二甲戊灵的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白花虎眼万年青多倍体的诱导效果,观察根尖细胞染色体数,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及叶片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800μmol·L-1二甲戊灵浸泡24h,变异率达46.67%,0.05%秋水仙素处理48h,达42.22%,两种诱变剂诱导变异的差异虽不显著,但前者处理后材料存活率高于后者(前86.67%,后80.0%)。对变异的材料通过细胞学鉴定,发现两种诱变剂均能诱导出四倍体白花虎眼万年青。从处理时间短,材料死亡率低,对人畜伤害小,成本低,变异率较高以及两种诱变剂处理得到的多倍体气孔、叶片结构特征的相似性等综合条件考虑,可将二甲戊灵作为秋水仙素的替代品诱导多倍体。此外,对比二倍体与四倍体植株形态特征、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及大小,可将气孔大小作为初步快速检测多倍体的有效方法。本试验用2种诱变剂诱导白花虎万年青多倍体,并从形态、气孔、叶片组织结构比较诱导前后差异,旨在为白花虎眼万青年多倍体新品种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迎阳报春四倍体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对迎阳报春愈伤组织分化和多倍体诱导的效应。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的分化,使死亡率增加;在试验浓度和时间范围内,以30mg·L-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愈伤组织10d,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23.08%;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气孔变大,且叶片变厚、变大,叶色浓绿、株型紧凑;二倍体植株染色体2n=2x=24,四倍体植株染色体2n=4x=48。  相似文献   

9.
腋花杜鹃多倍体诱导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秋水仙素对腋花杜鹃的诱变效应,以增殖培养15 d的腋花杜鹃无菌幼苗为材料,通过浸泡处理诱导多倍体,并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0.15%秋水仙素浸泡24 h后去除茎尖,培养茎段,通过茎段侧芽及其基部愈伤组织分化的丛生芽分离变异株,得到的形态变异率最高,为32%。形态观察结合流式细胞仪鉴定发现,叶片肥厚、叶片畸形扭曲和茎段变粗3种形态变异类型具有大于50%的多倍体得率。气孔观测表明,二倍体气孔趋近于圆形,变异株气孔为椭圆形;变异株平均长直径和平均短直径显著大于二倍体,而气孔数却显著少于二倍体。最终流式细胞仪鉴定得到四倍体腋花杜鹃141株。本研究结果为杜鹃花培育倍性新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秋水仙素诱导兰考泡桐同源四倍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范国强  杨志清  曹艳春  刘飞  贾峰 《核农学报》2006,20(6):473-476,547
在含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MS+0.1mg/L NAA+15mg/L BA(最适器官发生)双层培养基上进行兰考泡桐四倍体植株诱导试验,并通过变异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观察和叶片单细胞DNA含量测定进行倍性分析。结果表明,预培养12d的兰考泡桐叶片在秋水仙素浓度为10mg/L的双层培养基上预培养处理24h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达到23.4%。变异植株叶片比二倍体大,叶片长宽比变小,叶片单个气孔变大,气孔密度变小。  相似文献   

11.
秋水仙素诱导杂交兰四倍体及倍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杂交兰F1代无菌苗(2n=2x=40)为供试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02%、0.05%、0.10%和0.20%的秋水仙素对其根状茎处理24、48和72h,成功获得了四倍体植株。试验结果表明,以0.10%的秋水仙素处理48h诱导效果最佳,变异率为36%。根尖染色体压片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80,二倍体对照为2n=2x=40。加倍后的植株较二倍体植株粗壮,叶片变厚,颜色变深,茎基部粗壮,颜色深,生长势变缓,根系变粗,根状茎增粗,可作为新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木薯新品种四倍体种质资源,以木薯主栽品种南植199组培苗单芽茎段为试验材料,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同源四倍体,统计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外植体成活率和诱导效果的影响,并对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进行形态学、解剖学和生理生化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外植体成活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升高而降低,0.05~0.10 g·L-1是秋水仙素诱导木薯同源四倍体的适宜浓度范围。本研究获得了10个同源四倍体株系和1个嵌合体株系。与二倍体木薯相比,四倍体木薯叶片增厚,叶型变宽,保卫细胞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本研究拓宽了木薯种质资源,并为诱导鉴定木薯四倍体提供了一套高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叶铁线莲四倍体的诱导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大叶铁线莲为试验材料,采用初生分生组织处理法用0.2%秋水仙碱溶胶诱导大叶铁线莲顶芽以期获得多倍体。本研究探讨了秋水仙碱诱导大叶铁线莲的最佳处理时间,并对所得的诱变株进行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鉴定。结果表明:0.2%秋水仙碱诱导多倍体最佳时间为48h,诱导率可高达80%。形态学方面,所得变异株与对照株叶片相比,叶片加长、加宽、增厚,叶形指数变小。变异株的叶片下表皮气孔明显大于对照,而气孔密度明显小于对照;保卫细胞中的叶绿体数目明显高于其二倍体对照;SPAD值表明叶绿素含量也有明显增加。根尖有丝分裂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对照株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6(2n=2x),而变异株的染色体数为32(2n=4x),由此表明本研究通过秋水仙碱诱导大叶铁线莲成功获得四倍体。  相似文献   

14.
为创制矮紧型、抗病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矮桩秘冠新材料,使用浓度为0.2%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不结球白菜矮桩秋冠植株子叶期生长点,通过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特征和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筛选出同源四倍体植株,并进行农艺性状、营养指标、光合能力和抗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四倍体植株的种子、花器官、荚果表现出巨大化,但整体株型和叶片变小。解剖学鉴定结果发现,四倍体植株气孔变大但单位面积密度减小,花粉粒变大且形状不规则。细胞学鉴定中,二倍体植株细胞染色体数为20条,四倍体为40条,是二倍体的2倍。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表明,二倍体细胞核DNA相对含量峰值在50处,四倍体细胞核DNA相对含量峰值在100处,与细胞学鉴定结果一致。农艺性状中,四倍体植株的单叶质量、十叶厚有所增加,但叶柄长、株高、叶长等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营养品质中,四倍体可溶性糖、纤维素、叶绿素含量减少,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增加。光合特性分析结果发现,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29.192%、16.071%和14.0947,光饱和点降低,说明四倍体植株比二倍体具有更强的光合效率。抗病测定结果发现,四倍体植株叶片对灰霉病的抗性明显增强。经选育获得了矮紧型、抗病不结球白菜同源四倍体矮桩秋冠新材料,为不结球白菜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不结球白菜黄心乌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特别是安徽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为获得品质优良的黄心乌新材料,本研究使用0.2%(w/v)的秋水仙素溶液点滴处理二倍体黄心乌幼苗的子叶生长点,通过形态学和细胞学的方法筛选到同源四倍体黄心乌植株,并对二、四倍体黄心乌的农艺性状以及品质进行分析。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的株型、叶片、花、种荚表现出巨大型;四倍体叶片的气孔变大,气孔密度变小;花粉粒体积比二倍体变大且呈现出棒状。细胞学分析结果发现,四倍体植株的根尖染色体数目是二倍体的2倍。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的荧光强度为二倍体的2倍。营养品质方面,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纤维素、有机酸含量显著上升,叶绿素、硝态氮含量显著下降,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此外,结合光响应曲线分析结果发现,强光条件下,四倍体对光强的适应能力更强。在抗病性检测中发现,四倍体的灰霉菌抗性明显优于二倍体。本研究获得了高产、抗病的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黄心乌新材料,为不结球白菜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榨菜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的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分子标记对榨菜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的变异性进行了分析。RAPD检测表明:经2、3和5次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以及经2次继代培养愈伤组织的再生植株的分子标记呈现多态性,变异频率分别为2.04%、1.85%、1.79%和1.56%;流式细胞仪(FCM)分析表明,继代培养后的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在染色体倍性上与亲本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皆为二倍体(2n=36)。另经2、3和5继代培养只有2次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分化出了再生植株,且有3.33%的植株与其亲本间存在表型差异。  相似文献   

17.
四倍体与二倍体棉花远缘杂交后代同工酶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0Gy^60Coγ射线蝠照中棉花粉,90207受粉后获得二倍体棉与四倍体棉间的远缘杂交后代,对其F3、F4(2n=52)进行了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发现,F3独杆类型后代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中有父本中棉的特异带。F4个别纤弱,小铃株系的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中也有父本影响的趋势。以上均证明,少量二倍体遗传物质进入四倍体细胞中,远缘杂交后代,独杆类型较多地具有阿须莫尼的特点,而分枝类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