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筛选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指天椒品种。[方法]以从国外引进的4个指天椒品种为供试品种,对这些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商品性、抗逆性及丰产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个指天椒品种均表现商品性好、植株长势旺、抗逆性较好。4个品种中,艳红、GL-5和红香为相对早熟品种,红利为较迟熟品种;艳红的抗倒能力最强,其余3个品种的抗倒能力无明显差异;4个品种均不发生青枯病;鲜椒产量以艳红最高,达到22 725.0 kg/hm2,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GL-5次之,为19 380.0 kg/hm2;干椒产量以红利最高,达5 827.5 kg/hm2,艳红和红香次之,分别为5 344.5和5 454.0 kg/hm2。[结论]可根据指天椒的不同用途加以推广,艳红比较适合作为鲜椒品种加以推广,红利比较适合作为干椒品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线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谷线椒为对照,通过对九寸红、天椒7号、天椒5号、航椒4号、锦绣长香5个线椒品种的早熟性、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九寸红、航椒4号红果短而粗、商品性较差,且产量较对照低;锦秀长香与对照产量相当,但红果较小、熟性较晚;而天椒7号、天椒5号表现长势强、早熟、红果商品性好、抗病,产量分别达到25 325.1 kg/hm2、24 512.3 kg/hm2,较对照提高26.17%、22.12%,且差异均达极显著,最适宜甘谷县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线辣椒新品种天椒1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椒18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日光温室加代选育和病圃选择,对甘谷线椒进行提纯复壮而选育出的加工型辣椒新品种。在2014—2015年的多点试验中,天椒18号2 a 12(点)次平均折合干椒产量5 104.5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谷线椒增产13.7%。天椒18号为早中熟制干辣线椒,始花节位11~12节,平均果长21.8 cm,果径2.15 cm,果肉厚0.13 cm,平均单果重13.8 g。红熟果深红色,果面微皱,辣味强。适宜在甘肃省天水市及气候条件相近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4.
线辣椒新杂交种B96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线辣椒一代杂交种 B96由天水市农科所蔬菜站育成。该品种从定植到红果采收期 10 9d,果实成熟后深红色 ,辣味强 ,果长 2 1.2 cm,果径 1.6 7cm,果肉厚 0 .10 cm,单果重 9.33g,单株结果数 39.3个 ;在生产示范中平均鲜红椒产量 35 4 6 0 .0 kg/hm2 ,折合干椒 70 92 .0 kg/hm2 ;鲜红椒含粗脂肪 2 .5 2 %、维生素 C1.2 33g/kg;抗辣椒疫病、炭疽病、病毒病。适宜于我省及同类地区作干椒或鲜干兼用椒栽培。  相似文献   

5.
筛选出适合贵州省习水县推广种植的线椒品种,为提高习水县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实施好换种工程及提高椒农收入提供参考。选择6个线椒品种,在习水县良村镇开展线椒品种对比试验,综合分析生育期、田间综合长势、抗倒伏性、感病性、商品性状、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骄阳5号的综合性状评价较好。骄阳5号全生育期为163 d;果长、果宽、果重均优于其他参试品种;具有强抗涝性、中抗倒伏能力,平均感病率最低,为2.94%;平均产量最高,为2 370.15 kg/667m2,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显著高于对照品种(2 090.71 kg/667m2)。建议在习水县推广种植骄阳5号。  相似文献   

6.
赤峰地区露地线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14个线椒品种的熟性、商品性、产量、抗病性调查,筛选出适合赤峰地区露地栽培的线椒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赣丰15号熟性早,果实商品性好,前期产量、总产量分别为6 162.5、5 9812.5 kg/hm2,较对照湘辣2号增幅分别为71.8%、57.9%。  相似文献   

7.
在庄浪县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进行了6个辣(甜)椒新品种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陇椒5号、日本宝剑折合产量高,分别为68235、711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椒2号分别增产26.96%、32.29%;纯收益也以陇椒5号、日本宝剑高,分别为255234、232290元/hm2,较对照分别增收63756、40812元/hm2。这2个品种表现生长势强、较抗疫病、平均单果重大、单株结果数多、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8.
线椒新品种黔椒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高产、优质、高抗和商品性好的线椒新品种,以四川绵阳的超级线椒王为材料采用系谱选择法选育出优良线椒新品种黔椒7号,并于2009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逆性强,中早熟,味微辣,结果性好,平均单果鲜重12.38g,干重2.80g,果长16.44cm,果宽1.7cm,果型指数9.34。2007—2008年区域试验中,干椒平均产量为259.18kg/667m2,比对照(遵椒2号)增产10.35%,产量居所有参试品种的第1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适合贵州辣椒产区及省外气候条件相似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9.
脱水甜椒新品种宁椒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脱水甜椒新品种宁椒1号为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采用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在2006-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脱水甜椒品种(系)区域试验中,2 a 6点(次)折合平均产量40 694.3 kg/hm2,较对照品种茄门1号增产18.34%;在2007年宁夏生产试验中,4点(次)平均产量49 926.0 kg/hm2,较对照品种茄门1号增产16.40%.该品种从定植到始收65 d左右,青熟果绿色,红熟果深红色.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林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红椒干制品含总糖550 mg/g、维生素C 998 μg/g,青椒脱水成料比1.0∶15.9,红椒脱水成料比1.0∶13.2.适宜宁夏引黄灌区、宁南山区有灌溉条件及类似生态条件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武山县浅中山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以小麦、马铃薯、油菜、糜子、谷子为主,种植业结构比较单一,农民增收困难。近年来,经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群众共同试验摸索出了旱山地线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采用此技术可使线椒鲜椒产量达1 8t/hm2 左右,干椒产量3t/hm2 左右,收入可达1 80 0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辣椒(Capsicum annuum)新品种皖椒18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比较皖椒18和对照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指标,探讨了皖椒18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皖椒18中早熟;果实羊角形,果长17~20 cm、果肩1.6~1.8 cm;鲜椒单果重20~25 g,干椒单果重3.0~4.5 g;果面光滑,果指10.9,肉厚0.23 cm,心室数2~3个;嫩果颜色深绿,干椒暗红、光亮。皖椒18持续坐果力强,一般单产3万kg/hm2以上,显著高于对照8819。皖椒18干物质、粗脂肪、粗纤维和总糖含量均低于对照湘辣2号,但红色素色价及VC、辣椒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湘辣2号,总体品质优于对照。皖椒18抗病毒病,高抗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抗病性强。[结论]皖椒18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是绿椒、红椒和加工干椒多用型品种,适宜在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等地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黔辣5号是从贵州兴义市地方农家自留栽培种筛选的优良单株经自交定向选育的常规干鲜两用品种,该品种中熟.2008-2009年贵州省辣椒省区试2年平均每667 m2产干椒297.33 kg、比对照种增产21.2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干椒256.08 kg、比对照种增产17.03%;平均生育期203.5 ...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是以自选系 Phbve 为母本、GB926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在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区域试验中,2012年6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6830.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1%;2013年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4560.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2%。在2013年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生产试验中,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5471.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4%。高抗矮花叶病,抗丝黑穗病和红叶病,中抗瘤黑粉病和茎基腐病。籽粒含粗蛋白94.9 g/kg、粗脂肪49.4 g/kg、粗淀粉717 g/kg,属优质玉米。可在甘肃省春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陕西利用生物学互助的原理,研究成功麦、辣、玉三作物按4~5:2:0.5的行数比梯阶套种模式,既构建成功复合群体良好生育环境,又增收粮食4900~5200kg/hm2,辣椒干750kg/hm2,节约防病虫投入900~1200元/hm2,同时提出高效节本套种的五项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富含胡萝卜素的保健型红肉甘薯新品种的生产应用提供种质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从"波嘎×三合薯"杂交后代中选育出富含胡萝卜素的优质桔红肉甘薯新品种南薯012。该品种在2009—2010年的四川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24 600kg/hm~2,平均干物率29.0%,平均薯干产量7 152.0kg/hm~2;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28 410.0kg/hm~2,平均薯干产量8 734.5kg/hm~2;区域试验多点分析表明,鲜薯总糖含量5.28%,蛋白质含量1.43%,维生素C含量28.9mg/100g,类胡萝卜素含量5.21mg/100g。该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鲜薯产量高,熟食味甜,富含类胡萝卜素,商品性好,抗黑斑病,耐贮藏,适于食用及食品加工用,适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新冠龙辣椒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种类对拱棚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4辣椒植株的株高、开展度最大,分别为104.3、90.6 cm,T1辣椒单果重、果长、果粗均最大,分别为101.6 g、25.49、4.86 cm。T1辣椒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66.7 mg/g,根系活力最强为100.6μg/(g·FW·h)。 T5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6.6μmol/(m2·s),T1、T2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1.3~2.5μmol/(m2·s)。 T3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高为2658.1 mol/(m2·s), T2、T5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386.7~428.7 mol/(m2·s)。 T1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4.7 mmol/(m2·s),T5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低为1.1 mmol/(m2·s),辣椒叶片胞间 CO2浓度下降幅度最高为436.8μmol/mol。 T1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40.1 kg、96448.5 kg/hm2、162865.6 Yuan/hm2,T3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最低,分别在260.8 kg、74338.5 kg/hm2、124888.5 Yuan/hm2。  相似文献   

17.
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生产力及其主要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薯 5号”是以“岩齿红”为母本 ,“岩 94-1”为父本 ,于 1 991年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经 42个试点试验 ,“岩薯 5号”平均鲜薯产量为 3 8.85t/hm2 ,比对照品种增产 2 6.1 2 % ;每千克鲜薯中含有胡萝卜素 97.0 0mg、维生素C 1 67.60mg、Ca1 3 2 .1 0mg、P 42 6.0 0mg、Fe 7.40mg,薯干含有氨基酸总量 3 .70 % ;栽后 91~ 1 2 0d ,其块根日增重最大 ,达 658.50kg/hm2 。该品种还具有早熟、高抗蔓割病、适应性广、茎叶生长繁茂、地上、地下部生长协调等特性  相似文献   

18.
黔辣4号是从桂北朝天椒材料中经自交定向培育而成的常规干鲜两用品种,于2010年7月5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98d,株高74.8m,株幅62.11cm,初花节位12~16节,分枝次数为12.74次,叶色深绿,花冠白色,平均单株挂果58个左右,果实单生向上,青熟果绿色,红熟果鲜红色,果...  相似文献   

19.
以黔椒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探讨了不同用量(1 800、1 500、1 200 kg/hm~2)的两种缓释肥料(T1,N︰P_2O_5︰K_2O=18︰9︰18;T2,N︰P_2O_5︰K_2O=20︰10︰15)对辣椒茎叶、果实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缓释肥的效果差别不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辣椒产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1 500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达7 000 kg/hm~2以上;辣椒茎叶N/P要明显高于果实N/P,当施肥量为1 800和1 200 kg/hm~2时,茎叶N/P都要显著低于施肥量1 500 kg/hm~2的水平,表明在施肥过量和不足的情况下,辣椒生长缓慢或贪青晚熟[21],茎叶生长速率加快,因此茎叶N/P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