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蓝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耐贮运、效益好等特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华池县年种植面积600hm^2,平均产量4.5万kg/hm^2。麦收后复种甘蓝较春甘蓝产量高,且稳产、耐贮藏,对调节淡季蔬菜供应,平抑蔬菜价格,增加市场蔬菜品种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紫苏又名赤苏、红紫苏、白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现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中国、日本、韩鲜、韩国等国家。紫苏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梗、果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做汤,腌渍。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备受人们关注。紫苏含有挥发油,具有特别香味,并有防腐作用。每100克鲜嫩紫苏茎叶,含蛋白质3.9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8.4克,粗纤维3.5克,磷44毫克,铁23毫克,胡萝卜素9.1毫克,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  相似文献   

3.
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属温带干旱气候,年降水量36.8~85.3 mm,蒸发量2 148.8~3 140.6 mm,平均气温6.9~9.3 ℃,≥0 ℃积温3 398.0~4 085.3 ℃,无霜期130~143 d,太阳辐射量609.6~643.9 kJ/cm2,丰富的光热资源给全区夏季休闲地复种饲用油菜创造了条件.笔者根据近年复种栽培饲用油菜及生产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区复种饲用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紫苏育苗及茬后移栽复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紫苏主产区紫苏及其食用油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紫苏比较效益的逐步提升,特别是陇东地区紫苏种植面积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传统春播长期因受春旱制约,影响了出苗和生长发育,产量低而不稳。结合紫苏主产区作物种植及紫苏栽培实际,采用目前主推的先进栽培技术,可提高紫苏产量及品质,对提升其种植比较效益及种植户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近年研究基础上,总结并介绍紫苏育苗、茬后移栽复种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土地与品种选择、整地与施肥措施、种子处理及育苗方法、移栽及种植密度、病虫草害防治等,并从全耕与少免耕及茬口选择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期在促进麦油轮作倒茬,调整了粮经结构比例的基础上,为紫苏主产区紫苏栽培效益提升及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陇东麦收后复种紫苏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并对紫苏苗株移栽要点及田间管理加以阐述,提出紫苏病害防治及虫害防治等方法,希望能为提高紫苏产量和品质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6.
秦州区麦收后复种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秦州区南部山区日照短、光照不足,农作物生长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并且麦收后土地休闲时间长、利用率不高。麦收后复种油菜,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和作物茬口,培肥地力,增加农民收入,经济效益明显。油菜是秦州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30万亩左右,历史上以种  相似文献   

7.
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产量指标、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和生产档案等方面规范了绿色食品陇东紫苏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紫苏(Perillafrutescens L.)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荏、赤苏、白苏、香苏、鸡冠苏、回回苏、苏叶等。其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中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辽东地区这几年进行紫苏的出口栽培,我们从中总结出了紫苏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薹干菜是莴笋的一个地方品种,清朝乾隆年间曾上贡朝庭,故又名贡菜.以肉质茎为原料加工晾晒而成的干菜,因其绿如翡翠,质地爽口,有"绿色海蚕"之美称.河西走廊海拔1 600 m以下的灌溉农业区,一年一熟有余,两熟不足,7月中下旬小麦收获后,在早霜前的近两个月内大部分地块裸露,且此期降水较多,0 ℃以上的积温1 300~1 500 ℃,可复种一季饲草绿肥作物或生长期短的蔬菜作物.为了充分利用小麦收后的光、热、水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复种指数,2004-2005年在金昌市和武威市引进薹干菜试种,产鲜菜8~10 t/hm2,可加工成干菜1 800~2 800 kg/hm2,按市场价10元/kg,收入达18 000~28 000元/hm2,具有投入少、种植简便、产量高、收益好等特点,现将其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金川区自2005年引进贡菜新品种开展麦收后复种以来,通过连续3年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麦收后复种贡菜田间栽培时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等的砂质土壤为宜,重视基肥,巧施追肥,科学灌水,及时中耕除草,适时收获,加工晾晒。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西北端,境内平均海拔1 100 m左右,年日照时数3 300 h,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41 d,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一年二茬栽培。花椰菜喜光照,生长发育的适温为8~25℃,  相似文献   

12.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890~1 520 m,平均气温8.8℃,无霜期157 d,种植农作物"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冬小麦收获后复种胡萝卜,次年种植玉米,即小麦—胡萝卜—玉米已成为灵台县旱塬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栽培模式,既促进了粮、菜的同步发展,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小麦复播夏大白菜一年两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长治县平川镇地平水浅,交通便利,水浇地面积0.27万hm2左右,一直有种植小麦和蔬菜的习惯。小麦收获后复播粮食作物(以大豆为主)或蔬菜。复播粮食作物,商品性差,经济效益低;复播早熟甘蓝收益不显著,复播白萝卜、胡萝卜、秋冬大白菜虽然经济效益高,但因生育期长,耽误下茬小麦的正常播种,不利于年年麦菜复播种植。为了保证小麦年年正常种植,而又能提高麦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西部,属绿洲生态农业区。多年来,农作物一直实行一年一熟的种植模式,在春小麦收获后至晚霜来临前60 d左右,有0℃以上积温1 400~1 600℃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为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金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7年在金  相似文献   

15.
华池县旱地麦后复种糜子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糜子属禾本科黍属,具有耐旱、耐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稳产、生育期短等点,在我国常年播种面积100万hm2,是北方旱作农业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抗旱救灾、以秋补夏的小杂粮作物之一。糜子以籽粒饱满、色泽鲜艳、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颇受市场欢迎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蛋白质含量在13%左右,最高可达15%以上,脂肪含量3.6%。此外,糜子中的常量元素钙、  相似文献   

16.
陈双萍 《北京农业》2012,(15):18-19
介绍新疆奇台垦区小麦复播油葵的栽培技术,以指导该垦区的小麦复播油葵生产,以期为增加农工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早熟高产优质小麦辽春10号及其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与高产优质马铃薯“荷薯15”及其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进行麦薯复种高产高效益栽培模式研究。并采用塑料大棚春季早熟栽培繁育脱毒种薯、赤霉素处理打破休眠、营养钵育苗移栽提前生长发育等技术措施,解决了种薯贮藏困难、接茬时间紧迫及高温雨季“烂母”与秧苗徒长病害严重等问题,实现了麦薯双丰收,高效益。小麦产量485 kg/667m2,产值727.50元/667m2;马铃薯产量2 265 kg/667m2,产值1 585.50元/667m2。全年两收总产值2 313.00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绿肥还田对不同施氮水平下绿洲灌区小麦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为建立基于绿肥与化学氮肥减量配施的小麦绿色生产模式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8—2020年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进行裂区试验,主区设置单作小麦(W)和麦后复种毛叶苕子(W-G)2种种植模式;副区为5种施氮水平,分别为不施氮肥(N0)、55%氮肥(N1)、70%氮肥(N2)、85%氮肥(N3)、100%氮肥(N4),其中100%氮肥为农户传统春小麦施氮水平180 kg·hm-2。测定小麦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速率以及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期为该区优化小麦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提供依据。【结果】麦后复种毛叶苕子(W-G)较单作小麦(W)显著提高小麦全生育期的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和光合势(LAD),提高幅度分别为9.5%—19.7%和9.7%—21.0%;适量减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小麦MLAI和LAD,以N3最突出,W-G-N3处理较...  相似文献   

19.
陇东旱山区优质小麦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达到国家专用小麦品种标准,能够加工优质专用食品的小麦品种,确切地应叫优质专用小麦。目前一般所指的优质小麦主要分为优质强筋粉小麦、优质弱筋粉小麦和优质中筋粉小麦。优质小麦既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影响。因此要搞好优质小麦生产,就必须从品种入手,运用科学的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