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转基因作物安全研究进展及南繁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人畜安全三方面概述了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全世界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原则与方法和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法规.表明转基因作物存在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全世界正在积极构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对我国南繁转基因环境安全问题和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南繁地区有成为染缸的潜在威胁.为保护南繁...  相似文献   

2.
据新华社2004年12月2日报道,农业部已经接受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申请,正在进行环境和食用等方面的安全评价。“启动安全评价程序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会颁发安全证书,我们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目前尚无一例转基因水稻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的官员说。  相似文献   

3.
杨树作为世界上重要的速生栽培树种和林木基因工程的模式树种,对其花发育分子机理的深入研究既是进行杨树开花调控的前提和基础,也为研究其它多年生木本植物花发育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其他开花植物相似,杨树的花发育也分为开花诱导、花的发端和花器官发育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有多种基因的参与和调控.依据拟南芥等植物中花发育基因的信息,在杨树中也克隆了一大批与其花发育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表达方式、基因功能、调控等方面与其在拟南芥等植物中既有相似性,又具有杨树自身的特点.在杨树花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基础上,已经获得了提早开花及不育的转基因杨树.随着杨树花发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实验技术的不断更新,杨树遗传改良必将发生历史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性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目前在转基因作物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国内外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介绍了草甘膦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作用机制,对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基因逃逸、产生超级杂草的可能性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生物安全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还对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能否在我国种植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作物及其检测技术与性评价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练兵 《种子科技》2001,19(3):152-154
概述了转基因作物发展态势、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以及检测技术和安全评价问题,并对我国的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和利用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植物与生物安全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1995年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取得了迅速发展。随着转基因植物的释放,其安全性评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现状、潜在的生态风险、我国有关的生物安全管理政策和法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贾玲 《种子科技》2023,(17):11-14
受气候复杂多变的影响,小麦生长期间干旱胁迫成为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小麦抗旱性非常必要。目前,已鉴定出一部分与小麦抗旱性相关并可以提高产量的基因,但与水稻、玉米和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对抗旱转基因小麦的开发研究较少。文章重点关注小麦耐旱性的评价标准以及转基因小麦品种在提高抗旱性方面的进展,讨论了当前在转基因小麦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小麦抗旱性基因工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汪新业  汤杰  高翔  茹鲜 《种子科技》2003,21(3):156-157
概述了我国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现状。认为要搞好转基因抗虫棉的产业化开发,就要提高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科学认识,支持和帮助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参与此项工作。建议大力加强源头创新,抢注抗虫棉功能基因;切实做好转基因抗虫棉的安全评价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自从1996年第一个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品种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大豆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2009年种植比例达到77%。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安全性的潜在风险已受到广泛关注。应用现有生物安全评价知识,建立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是减少环境安全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对当前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生产、研发、效益、潜在风险及转基因大豆的环境安全评价方法进行概述,为我国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商业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焦悦  梁晋刚  翟勇 《作物杂志》2016,32(5):1-19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之一,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安全、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呈现出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同时,也为公众带来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忧虑。为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加强对转基因生物的研发、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活动的管理。通过介绍我国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综述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发展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期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杨树杂交F1代扦插无性系苗期生长节律及遗传变异,旨在为杨树遗传改良和优质种质资源挖掘提供依据。以‘I-69’杨为母本,‘I-63’杨为父本,将通过控制授粉杂交试验得到的30个F1代及2个杂交亲本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大田扦插试验,分析参试材料在苗期苗高和地径上的生长进程及遗传变异。结果显示1年生杨树F1代扦插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生长符合“S”型曲线,并能用Logistic方程很好的拟合其动态生长节律;不同无性系的苗高和地径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超亲优势显著,偏母本效应;2个生长性状的重复力分别是0.88、0.72,变幅分别为125.11%、108.94%,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23.67%、19.97%,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40.37%、25.98%;2个生长性状的重复力、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均随月龄先增后减,遗传方差、环境方差和表型方差基本上随月龄增加而增大,遗传方差效应对表型方差贡献率逐月增大。以苗高和地径为评价指标,结合聚类分析筛选出5个生长性状表现好的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的平均值分别为3.10m和19....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The proposed introdu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into the environment has caused public and scientific concern. In response to this concern governments have set up biosafety regulations. In this paper a step-by-step scheme is described by which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can be assessed. The first step is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safety concern for the unmodified organism.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safety concern of the unmodified organism are the potential to hybridize with the wild flora and the ability of the crop to run wild. These aspec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a desk study for four agricultural crops (potato, beet, oilseed rape and maize). Maize and potato are genetically isolated from the wild flora. Beet and oilseed rape on the contrary can potentially hybridize with wild relatives in the Netherlands. Th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latter two species should focus entirely on the effects of the introduced genetic material.  相似文献   

14.
杨树销售阶段是杨树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也是栽植农户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杨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销售环节的健康运行。文章研究了栽植农户杨树销售决策过程中的考虑因素。在对江苏省278个杨树栽植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9个可能影响农户销售决策的影响因素中提取了3个影响因子。研究发现农户通过市场销售杨树时面临着很大的付款的不确定性和价格的不确定性,因而对付款因素和价格因素最为关注。农户在选择杨树的销售渠道时主要受到“价款因子”、“信任因子”和“便利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树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也是主要的工业用材树种,还是高大林木的模式树种.进行杨树功能基因的挖掘、克隆和功能的研究,是当前杨树基因组学的首要任务之一,不仅可为杨树品种改良和基因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而且对探讨林木的生理及遗传特性分子机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电子克隆是近年来伴随着基因组计划和EST计划发展起来的基因克隆新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技术要求低和针对性强等优点.丰富的杨树EST数据和公布的杨树基因组序列框架图,使得利用电子克隆技术开展杨树功能基因的分离和鉴定已经成为可能.本文阐述了电子克隆分离杨树功能基因的基本方法、相关的生物信息资源,并讨论了电子克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水稻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水稻基因工程育种在水稻育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诸多的转基因方法中,农杆菌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基因转化系统,以其独特优点而倍受重视。本文概述了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原理,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优点并且介绍了农杆菌菌株、受体材料和培养基成分的不同对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影响。另外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水稻抗虫基因工程育种、抗病基因工程育种、抗逆基因工程育种、优质基因工程育种、耐除草剂基因工程育种及提高水稻光合效率和延缓衰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水稻基因工程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7.
棉酚合成及棉花腺体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棉酚是限制棉籽开发利用的重要因子。培育低酚棉,特别是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创制低酚棉是解决棉籽开发利用难题的关键。棉酚合成以及棉酚储存场所棉花腺体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是基因工程创制低酚棉的基础。综述了国内外对于棉酚合成途径、棉花腺体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创制低酚棉的相关实例,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滩地13个杨树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研究杨树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在探讨杨树叶片基因组DNA提纯方法和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基础上,采用18个引物对13个杨树无性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每个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为1~14个,共产生126条带,其中多态带53条,占4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条多态带。结果表明:通过对126条谱带的聚类,分析了供试杨树无性系的系统发育,并通过比较各品种间的特异带或特征带的差异进行无性系鉴别和测定,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杨树无性系的分子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城市森林对周边小气候时空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城市森林生态效应的动态评价为目的,研究绿地和非绿地之间的物质交换特点与规律,描述和揭示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时空格局。试验对森林周边温度和湿度在空间和时间的梯度变化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杨树林对其周边环境有着明显的降温和增湿效应,中午时段绿地生态场效应最高,下午测试时段对周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与常规是逆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