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塔萨虫霉及其发酵产物防治蚜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萨虫霉 Entomophthora thaxteriana(Petch)Hall et Bell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蚜虫类病原真菌,国外对此菌及其用于蚜虫防治已有大量的研究,国内尚无报道。 1988年6月,作者在连续几天阴雨后,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乡的甘蓝上发现桃蚜(Myzus persicae)大量死亡。作者从死亡虫体上分离获得此菌,经鉴定,确认是塔  相似文献   

2.
白儒 《植物保护》1990,16(5):50-50
酰胺类选择性的芽前除草剂拉索,可杀死多种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已成为我场用于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化学除草的主要药种。经过多年使用认为拉索作土壤处理,其效果受下列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花卉,特别是室内栽花卉,常遭介壳虫。蚜虫或红蜘蛛等危害,轻者影响观赏价值,甫斟其予枯死。  相似文献   

4.
1984~1988年初,对长沙地区蔬菜蚜虫上的虫霉菌资源作初步调查,现已鉴定出诺氏史疫霉、新蚜虫疫霉、圆孢虫疫霉等13个种,并对其中的优势种作了田间自然流行情况考察。  相似文献   

5.
长沙地区蔬菜蚜虫上虫霉菌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花卉及观赏植物上疫霉种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广州及其周边地区花卉及观赏植物上疫病比较普遍。作者(1996)曾报道九重葛、长春花、忍冬、白兰、五彩椒、米兰及云南黄素馨的疫病及其病原菌。本文简要报道另外28种花卉及观赏植物上的疫霉菌种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对来自泰国的榴莲检验中分离到1株引起榴莲果皮和果肉变色、软腐的病原真菌。通过形态鉴定和核糖体ITS区DNA序列测定以及系统发育分析,最终将该病菌鉴定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相似文献   

8.
陈寿铃  屈娟 《植物检疫》1998,12(5):273-274
苗木、花卉的蚧壳虫、螨、蚜虫(以下简称蚧螨蚜)的灭虫处理有其特殊性,既要保证被处理物的正常生长性状和观赏要求,又要消灭处理物所传带的害虫。在化学处理中,往往一种药剂只对一种害虫有效,且使用后会造成环境污染及苗木、花卉的药害,故不能完全满足检疫处理的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蚜虫新蚜虫疠霉病害流行规律及田间释放病原菌防治桃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甘蓝田新蚜虫疠霉感染致病桃蚜密度,采用Taylor幂法与Iwao回归法分析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新蚜虫疠霉在甘蓝田呈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公共K值为2.87.Iwao直线回归方程拟合式为(m*)=0.12+1.36 m(R=0.99),Taylor幂公式为lg(v)=0.35+1.69 lgm (R=0.96).在不同季节,其空间分布的拥挤度差异显著(F=5.34,p<0.01),7-9月平均拥挤度最高,而1-3月和10-12月最低.精度分别为0.1、0.2、0.3和0.5时的理论抽样数公式分别为n=430.26/x+138.30、n=107.56/x+34.57、n=47.81/x+15.37和n=17.21/x+5.53.当被新蚜虫疠霉感染罹病桃蚜密度较低,即低于每样方5头时,以模型n=17.21/x+5.53较为适宜,在较高密度,即每样方10头/株以上时,以模型n=107.56/x+34.57较宜.[结论]新蚜虫疠霉在甘蓝田均呈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聚集原因是新蚜虫疠霉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在6-8月,对该菌侵染蚜虫的总体理论抽样以抽查20株左右样方为宜,而在其他季节,抽查30株左右样方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噻虫胺拌种对瓜蚜的防治效果,以西瓜蚜虫为防治对象,开展了室内、盆栽及田间条件下的药剂拌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10%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各处理对西瓜发芽率无显著影响,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随着噻虫胺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盆栽条件下,西瓜出苗15、30、45d后,接虫12 h和24 h时,西瓜成蚜的...  相似文献   

11.
进口泰国榴莲上棕榈疫霉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泰国进口的榴莲上分离到一种引起榴莲果实腐烂的病原真菌.通过形态鉴定和核糖体ITS区DNA序列测定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综合分折,鉴定为榴莲根茎褐腐病菌(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Butl.)Butler).  相似文献   

12.
新蚜虫疠霉是蚜虫专性病原真菌,是流行潜力极大的昆虫种群自然调节因子,在桃蚜蚜群中大量流行。为了研究昆虫与虫霉的相互关系以及虫霉病在昆虫种群中的流行规律,陈相波等(正文731~735页)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新蚜虫疠霉样品的DNA提取测试,建立Lysis提取结合Chelex-100方法的PCR检测技术体系,并以此方法为支撑进行了田间麦蚜新蚜虫疠霉流行病的调查验证。改良的Chelex方法不仅为昆虫病原真菌的田间流行学调查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的评价方法,而且在其他真菌的核酸快速、痕量检测方面也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发现小菜蛾根虫瘟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春生 《植物保护》2010,36(3):113-116
小菜蛾的重要病原真菌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在中国广东省首次被发现,该菌可引起西洋菜田中的小菜蛾种群流行病,寄生率达30%。描述了小菜蛾感染根虫瘟霉的症状及该菌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侵染小菜蛾的布伦克虫疠霉Pandora blunckii在广东省首次发现,该菌可引起西洋菜田中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种群的流行病,侵染率为20.7%,主要侵染小菜蛾三、四龄幼虫;该菌不能侵染四龄菜青虫。本文还对该菌侵染小菜蛾引起的症状及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叶炳元 《植物检疫》1989,3(5):341-347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为害蔷薇属植物的蚜虫有32种,另外有19种曾经在蔷薇属植物上仅偶尔记录到,怀疑蔷薇属植物是它们的真正寄主。按分类系统鉴定昆虫无疑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梁彩勤 《广西植保》2007,20(1):32-33
蚜虫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蔬菜叶片上吸食汁液,危害后造成叶片卷曲变形,植株生长不良,还排出大量的蜜露、蜕皮而污染叶面,降低蔬菜商品价值.此外,蚜虫还传播多种病毒病.而随着农药的使用量的逐年加大,蚜虫的抗药性逐年增强,常用农药防治效果下降.为了了解啶虫脒对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防治效果,找寻高效、低毒、安全的替代农药,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7.
楚雄腮扁叶蜂虫生真菌粉红粘帚霉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楚雄腮扁叶蜂Cephalcia chuxiongica病原真菌的种类,以组织分离法对自然罹病死亡的楚雄腮扁叶蜂进行虫生真菌的分离培养,根据形态学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对所得虫生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中的高毒力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4属25株菌株,其中以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出现频率最高,共分离到15株,均与GenBank中粉红粘帚霉相关菌株亲缘关系最近,ITS序列同源性达100%,属优势种。按照柯赫法则证实4个属的虫生真菌对楚雄腮扁叶蜂均有致病力,其中粉红粘帚霉致病力最强,其高毒力菌株SWFUYHL 02-01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致死中时为10 h;蛋白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最适宜该菌株生长和产孢,其次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光照对其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在以不同种类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该菌株均能生长,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显著高于以其它糖为碳源时;适宜其生长的氮源是酵母浸出粉,适宜产孢的氮源是硝酸铵和尿素,以硫酸铵和酵母浸出粉为氮源时不产孢;适宜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无机盐分别是MnSO_4和MgSO_4,添加CaCl_2的培养基上未见产孢;光照对粉红粘帚霉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粉红粘帚霉菌株在采样点的出现频率与其生物学特性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8.
测定土样和陷井式捕虫器捕捉的冬小麦蚜虫数量,发现小麦植株上蚜虫密度和土壤蚜虫密度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这种关系表明,当植株上蚜虫密度低时,土壤蚜虫占总蚜量的比例较高。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引起这种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绿维虫螨防治甘蔗绵蚜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4.5%绿维虫螨乳油1000倍对甘蔗绵蚜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7d达90%以上,药后21d防效仍高达86.26%以上,均高于对照药剂,绿维虫螨是一种生物农药、无毒、无污染、无残留,建议在果蔬,甘蔗上首选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对在广东省昆虫病原真菌资源调查中发现的一种经常在褐飞虱种群中引发流行病的昆虫病原真菌进行了研究.经鉴定,该菌为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tphacis),并就其感染飞虱后对褐飞虱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该菌初生分生孢子萌发率进行了测定.为开发利用该菌防治褐飞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